Workflow
中美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补贴成最大骗局?特朗普盯上韩国命根子,李在明做两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08
美国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意图 - 美国政府计划以47.5亿美元补贴换取三星电子1.6%股份[3] - 美国商务部考虑以补贴换取英特尔10%股份并成为最大股东[3] - 特朗普政府提议对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迫使企业赴美建厂[3] 三星集团在韩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 三星2024年营收占韩国GDP的13%[3] - 三星业务覆盖手机、芯片和家电等核心领域[3] - 韩国社会普遍认为三星具有"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1] 韩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 总统李在明召集三星李在镕、LG具光谟等企业领袖商讨应对方案[5] - 韩国派遣前国会议长朴炳锡等代表团于8月25日访华[5] - 李在明向中方转交亲笔信寻求平衡外交策略[5] 中美博弈下的韩国经济困境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尤其在半导体和汽车领域[7] - 韩国企业在中国拥有大量投资和业务布局[5] - 军事安全依赖美国与经济依赖中国形成战略矛盾[7] 半导体产业全球布局压力 - 台积电和三星已被迫承诺在美国建设生产基地[3] - 美国试图通过参股方式直接控制韩国核心企业[3] - 韩国面临产业空心化与技术主权丧失的双重风险[7]
特朗普对华态度大变,鲁比奥摊牌了:不敢制裁中国,只敢惩罚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8-20 04:38
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政策逆转 - 特朗普政府48小时内撤销对中国加征100%二级关税的威胁 并转为暂缓实施[5] - 美国务卿鲁比奥公开为中国辩护 强调中国与印度情况不同不应混为一谈[5] - 政策逆转同时印度因购买俄石油被加征50%关税且美贸易代表取消访印行程[5] 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 同时是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8] - 中国加工俄罗斯原油后向全球市场供应成品油 包括美国欧洲盟友[8] - 若对华加征关税将推高全球油价 加剧欧洲通胀压力并传导至美国国内[8][10] -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具备反制能力 美方明确要求不得抛售美债[10] 地缘政治实力对比 -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量 完整工业体系及市场潜力[12] - 中国在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具有不可替代地位[10] - 印度缺乏有效反制手段 美国视其为制衡中国的工具而非平等对手[14] - 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趋势 美国单极霸权地位受到挑战[18][20] 能源贸易格局影响 -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 能源贸易关系紧密[8] - 中国成品油供应对全球市场具有系统性影响[8] - 石油价格波动直接关联美联储货币政策及通胀控制[10]
意大利希望中资主动放弃股份,中方的回应斩钉截铁,暗示将全力反击!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28
意大利对中资持股政策调整 - 意大利政府启用"黄金权力"法律机制降低中国投资者在倍耐力、安萨尔多能源、CDP Reti等战略企业持股比例以避免与美国潜在摩擦[2] - 政策目标将中资从能源、交通、技术和金融等战略领域转向能创造就业和提振地方经济的领域[2] - 中方投资合作表态强调互利互惠且不应受第三方干扰[2] 中资在意大利经济布局现状 - 中方投资者目前活跃于约700家意大利企业[2] - 意大利政府重点关注战略领域大型公司[2] - 中方仍是意大利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3] 欧洲对华投资政策转变 - 欧洲正采取更具选择性策略引导中资远离港口、电网等关键基础设施[2] - 投资转向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等更符合欧洲经济优先级的领域[2] - 政策转变源于中美博弈加剧背景[2]
“股牛”已至,未来如何演绎?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及中美贸易关系[1][2]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名称,但涉及央行、商业银行、美联储等金融机构[4][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资本市场走势 * 中国股市已进入"柳暗花明"的牛市阶段,受中美博弈和经济结构转型驱动[2] * 科技和红利赛道将持续受益,中美对抗背景下关注红利资产,合作背景下关注科技资产[1][2][10] * 预计未来股票市场将呈现持续的结构性慢牛行情[1][10] * 流动性趋松和无险收益大幅下行已具备驱动股票牛市积累机理[10] 债券市场分析 * 债券市场不具备熊市特征,前期积累较多收益,阶段调整属正常现象[3] * 利率处于较低位置,总体趋势仍是长期下行[3] * 需关注全国性消费券等大规模刺激内需政策出台或物价回升迹象[3]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4] * 货币政策方向趋松,同时防止资金空转,平衡金融实体经济与自身健康性[4] * 宏观审慎管理关注金融稳定,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5] * 将非银行机构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范围[5] 央行再贷款与信贷投向 * 央行再贷款支持方向包括普惠、绿色和科技,余额达3.8万亿元[6] * 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变化显著,养老产业贷款增速最高,其次是绿色、科技和普惠信贷[6] * 房地产信贷投放逐渐弱化[6] 中美贸易关系 * 24%对等关税暂停期限顺延90天,11月初APEC会议后两国元首可能会晤[11] * 基准情形下中美基础关税升级风险不大,大概率维持在30%左右[12] * 美国近期对铜征收50%关税,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15] * 金融领域潜在制裁风险主要集中在中概股[17] 美国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国财政部计划9月底前将TGA存款账户补至8,500亿美元,目前约5,150亿美元[19] * 银行准备金减少3,500亿美元将形成流动性虹吸作用,可能加剧海外市场波动[19] * 银行体系准备金占GDP比例需维持至少9%作为充裕临界线,目前约3.3万亿美元[20] 其他重要内容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现在对科技债的投放群体,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7] * 三家民营创投已在6月17日成功发展,表明对早期、小规模、长期硬科技投资理念逐渐贯彻[8] 金融稳定工具 * 银行提出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包括股权质押融资、公募基金流动性管理及金融市场压力测试指数[9] * 央行设立银行间交易报告库,构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9] 美联储政策调整 * 美联储预计将在2025年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上宣布取消平均通胀目标制(AIT)[18] * SLR政策调整预计将在8月底生效[20]
深挖犹太人对美国影响力,就明白中美博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对手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55
中美博弈背景 - 中美博弈占据舆论焦点 呈现白热化态势并暗藏潜在动荡 [3] - 中美博弈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对手需要深入挖掘 [4] 犹太人在美影响力 - 犹太人占美国人口2% 但在政经界影响力远超人口比例 [6] -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国务卿布林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高层均与犹太群体有密切联系 [6] - 美联储及美股四大投行(如高盛、花旗)由犹太家族掌控 通过美元霸权全球收割财富 [7] - 犹太群体在好莱坞(迪士尼/华纳)科技(诺贝尔奖占比23%)传媒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7] 历史经济渗透 - 鸦片战争期间沙逊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鸦片走私转移财富 [9] - 犹太资本通过汇丰银行等机构加深对华经济控制 直接影响清朝衰败 [9] 中国战略定位 - 中国崛起对犹太人全球影响力构成挑战 [9] - 中国坚定表示外力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复兴 将成为合格对手 [11] - 中国不向任何势力妥协 发展道路充满决心与战略智慧 [13]
关税或猛增100%!美国彻底对华摊牌了,中方反击不留情面
搜狐财经· 2025-08-13 22:34
印度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 印度石油部长计划将原油进口来源国从27个扩大到40个以降低供应风险[1] - 印度85%的石油依赖进口且当前35%进口量来自俄罗斯[1] - 通过本币结算和采购多元化构建应对美国制裁的防御体系[1] 地缘政治合作动态 - 俄罗斯外交部证实中俄印正在谈判恢复三方合作机制[1] - 印度外交部公开反对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双重标准[1] 能源消费市场格局 -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的市场地位强化其议价能力[1]
发改委召开低空经济专题培训,重仓低空经济的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持续吸金,换手率同类第一!
新浪基金· 2025-08-13 06:28
低空经济与军工航空市场表现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8月13日早盘一度走高后涨幅回落,场内价格现涨0.17%,坚守10日均线,实时换手率超18%居同类第一 [1] - 成份股中爱乐达涨超3%,利君股份、广电计量、晨曦航空、英搏尔等多股涨超2% [1] - 近5个交易日该ETF获资金净流入合计241万元,截至发稿实时申购量达300万份 [1] 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在深圳举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加强政策解读和地方交流 [1]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后续产业政策值得期待 [2]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明确21项核心指标,为全国低空基建提供首个系统性方案 [2] - 地方政府从规划转向实操,推进航线规划、空域划分等实质性工作 [2] 中美竞争与产业趋势 - 低空经济成为中美博弈新赛道,美国政府对eVTOL和无人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 [2] - 无人机在载物场景的率先落地可能推动无人物流板块从跟随者升级为主角 [2] - 低空安全板块既是产业化必要环节,又受益于外部局势紧张 [2] 通用航空ETF产品特性 - 覆盖50只成份股,央国企含量超46%,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聚焦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等高壁垒领域 [3] - 重点布局飞行器制造环节,契合内需与军贸双轮驱动 [3] - 联接基金(A/C类)正在发售,为场外投资者提供配置工具 [3] 技术面与市场定位 - 低空板块年初以来滞涨,当前盘整时间和深度均处于低位,具备反弹条件 [2] - 行业催化因素持续积累,包括政策落地、地方实践和中美竞争等变量 [2]
ETF盘中资讯|发改委召开低空经济专题培训,重仓低空经济的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持续吸金,换手率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15
市场表现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早盘一度走高后涨幅回落 场内价格现涨0.17% 仍坚守10日均线上方 实时换手率超18%高居同类第一 [1] - 成份股爱乐达涨超3% 利君股份、广电计量、晨曦航空、英搏尔等多股涨超2% [1] - 近5个交易日中有3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241万元 截至发稿实时申购达300万份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司近日在深圳举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加强政策解读和地方交流 [1] - 民航局已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后续产业政策值得期待 [1]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 明确空域划设、起降点建设等21项核心指标 [1] - 各地方政府今年重点推进航线规划、空域划分、低空飞行管理办法等实质性工作 [1] 产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低空经济成为中美竞争新赛道 特朗普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支持美国eVTOL和无人机发展 [1] - 低空安全与载物场景的无人机将率先落地 无人机有望从无人物流跟随角色转向独立行情主角 [1] - 低空安全板块既是产业化落地必要环节 又能受益于外部局势紧张 [1] 产品结构与投资价值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覆盖50只成份股 央国企含量超46% 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 [2] - 标的指数聚焦低空经济、大飞机、军用飞机、商业航天、卫星导航、无人机等领域 重点布局飞行器制造环节 [2] - 联接基金(A类:024766;C类:024767)正在发售 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便捷配置工具 [2]
反制中国购俄油,万斯释放冲突信号,话音未落,人民日报反将一军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58
能源市场动态 - 7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达5700万吨,同比增长11.2%,其中俄罗斯原油占比突破23%创历史新高 [1] -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年均增长超30%,青岛港卸载第三千万吨俄罗斯原油形成运输线景观 [3] -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升至128天,青岛国家储备基地完成扩容,沙特延布炼厂项目投产并采用"石油人民币"结算 [8] - 美国企业通过哈萨克斯坦中转进口俄罗斯石油数量暴增40%,美海军油轮在俄远东港口补给燃料 [5] 中美贸易与能源博弈 - 美国副总统万斯宣称考虑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中方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反驳并强调能源安全为国家核心利益 [1][6]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油否则加征100%关税,中方表态外部施压无法撼动既定战略 [3] -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国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自身俄油进口量增加,质疑其政策公信力 [8] 科技安全与芯片产业 - 新华社调查曝光美国芯片"后门"隐患并点名英伟达H20芯片,引发中国机构放缓采购 [10] - 英伟达股价盘中下跌5%市值蒸发逾百亿美元,技术信任危机成为跨国合作焦点 [12] - 中国通过芯片安全问题反制美国高科技企业,转移博弈战场至科技领域 [12] 稀土产业链管控 - 中国商务部延长镓、锗等稀土材料出口审批周期至120天,美国军工企业面临生产线延误 [13] - 雷神公司公告部分导弹项目交付推迟半年,通用动力、德州仪器等均受库存压力 [13] - 全球稀土价格指数上半年上涨15%,中国企业掌控80%高纯度稀土原材料供应 [16] 跨国企业与市场反应 - 苹果追加在沪研发投入,英特尔、微软公开表达与中国市场合作的意愿 [18] - 德国巴斯夫追加100亿欧元投资中国湛江基地,法国道达尔通过阿联酋进口俄油 [18] - 印度外长表示仅服从联合国决议不接受单边制裁,企业行动与美方"脱钩"言论形成反差 [18]
张舒:菲律宾拉拢印度,抱团取暖还是搅局亚太?
观察者网· 2025-08-12 00:29
菲印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背景 -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时隔18年首次访问印度 被两国媒体称为"历史性访问" [1] - 菲印同属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盟友 均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 印度长期将中国视为海洋安全竞争对手 [1] - 两国安全合作虽虚多于实 但为美国打通印度洋-太平洋地理壁垒创造条件 [1] 访问成果分析 - 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更高层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合作深度受限 [3] - 签订13项双边协议涵盖贸易 国防 科技等领域 但《双边宣言》意向性内容多于实质机制 [3][4] - 经贸领域承诺开展优惠贸易协定(PTA)谈判 但短期内难见效 2024年双边贸易额仅33亿美元 [5][13] - 防务合作建立联合委员会机制 但合作深度不及菲日《互惠准入协定》 未公布新武器采购合同 [5] 南海议题博弈 - 菲律宾试图拉拢印度明确支持"南海仲裁案" 但联合声明仅模糊提及尊重国际法 [7] - 印度首次在2023年联合声明中提及南海仲裁 但此次避免直接针对中国 保持战略模糊 [7] - 印度通过向菲出售"布拉莫斯"导弹(3.75亿美元合同)增强其在南海争议区域的军事存在 [5] 地缘战略动机 - 菲律宾企图借印度制衡中国 印度则通过"东向行动政策"拓展东南亚影响力对冲中国 [9][10] - 两国合作被纳入美国印太小多边机制框架 双边宣言直接呼应美方"自由开放印太"叙事 [10] - 受美国关税政策挤压(印度商品关税达50% 菲律宾19%) 两国寻求经贸合作抱团取暖 [12] 地区安全影响 - 印度首次通过军事合作渗透东南亚防务体系 海岸警卫队合作突破两洋地理限制 [13][14] - 菲律宾引入域外势力可能刺激越南 马来西亚等南海声索国效仿 加剧地区复杂化 [13] - 两国行动削弱东盟中心地位 菲律宾依赖域外支持 印度将东盟作为大国战略跳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