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卓越新能收盘下跌5.92%,滚动市盈率29.01倍,总市值52.6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21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0日收盘价43.83元,下跌5.92%,总市值52.6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29.01倍,静态PE35.29倍,市净率1.84倍 [1][2] - 行业平均PE47.71倍(静态53.62倍),市净率3.77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行业地位与排名 - 化学制品行业PE中值41.07倍,公司PE排名第80位 [1] - 总市值52.60亿,低于行业平均80.94亿和中值43.97亿 [1][2] - 可比公司中正丹股份PE最低(8.15倍),万华化学市值最高(1771.13亿) [2] 机构持仓情况 - 9家机构合计持股9189.02万股,持股市值41.25亿 [1] - 持仓机构包括5家基金、2家其他机构、1家保险和1家券商 [1] 主营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废弃油脂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 [1] - 主要产品包括4类生物柴油及生物酯增塑剂、工业甘油等 [1]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厦门卓越、卓越生物基获多项省级认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9亿,同比下滑18.39% [1] - 净利润6131.22万,同比增长111.22%,销售毛利率8.67% [1]
研判2025!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未来前景展望:格林美营业收入瑶瑶领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1:45
行业概述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活动,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 按废弃物来源可分为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按资源利用方式可分为直接回收利用、循环再生利用、能量转化利用、综合处理与资源化 [2] - 2024年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营业收入达12043亿元,同比增长2.70%,利润总额达228.2亿元,同比增长2.61%,2025年1-4月营业收入已完成3776.7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 [1][12] 市场政策 - 近年来国家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 [4] - 政策内容包括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循环利用、鼓励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等 [6] - 到2025年目标在全国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和企业,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废弃物来源广泛,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收集渠道包括个体回收者、社区回收站、企业直收和垃圾清运公司 [7] - 中游为再生产品生产,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应用于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纸张、建材等领域 [8] - 2024年我国11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报废机动车、废电池回收量增幅显著,分别增加145.2%、79.2%和23.0% [10] 竞争格局 - 行业整体格局分散,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3841个,同比增长11.43%,除废电池利用等细分赛道外,多数领域进入门槛较低 [16] - 代表企业包括格林美、首创环保、骆驼股份等,2024年格林美以332亿元营业总收入领先,首创环保和骆驼股份分别完成200.5亿元和155.9亿元 [17][18] - 格林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74.4亿元,占总营收22.4%,怡球资源专注于废铝再加工,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9.74% [20][22]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加强产业链协同,形成从废弃物产生到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模式 [24] - 企业将加快海外布局,开拓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资源循环利用 [24]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7-10 01:44
美丽城市建设与"无废城市"的协同关系 - 美丽城市建设的"五美"目标与"无废城市"理念高度契合 包括绿色低碳 环境优美 生态宜居 安全健康 智慧高效 共同指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图景 [1] - "无废城市"建设是实现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 需将"无废"理念融入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全流程 [1] 源头减量与绿色转型 - 压实多部门职责 推动跨区域固体废物处理协同与减污降碳协同 [1] - 加快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硬性约束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推动制造业"无废"系统升级 锻造产业链与供应链 [1] - 推广生活垃圾阶梯式计费等政策工具 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全链条治理 [1] 资源循环与设施融合 - 构建城乡"多网融合"体系 整合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 园林垃圾等收运系统 [2] - 推进固体废物清洁全量焚烧 加快餐厨垃圾全资源化处理终端设施建设 [2] - 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 构建"报废—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资源化"循环生态链 [2] - 落实国家"两新"政策 打造全品类 全地域 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2] 风险防控与智慧监管 - 提高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覆盖率 实现定位 追溯 信息共享与计量核算 [3] - 推动退役动力电池 废旧光伏组件及风电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3] - 强化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 开展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3] - 运用卫星技术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智治"水平 实现绿色闭环管控 [3] "无废"实践与价值转化 - 实施"无废细胞"工程 打造"无废街区""无废商圈""无废校园"等示范主体 [4] - 培育"无废园区""无废集团"示范标杆 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 [4] - 构建绿色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扩大"无废"产业绿色保险 融资担保等产品供给 [4] - 聚焦再生产品碳减排效益 将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转化为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 [4]
身价260亿,北理工学霸蝉联内蒙古首富
创业家· 2025-07-09 10:01
核心观点 - 君正集团创始人杜江涛从内蒙古乌海学霸成长为商界领袖,通过能源化工与化工物流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商业帝国,2025年以263.6亿元身家蝉联内蒙古首富 [5][7][16] - 公司正向绿色能源转型,投资193.6亿元布局风光制氢及绿色能源一体化项目,同时面临环保合规与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战 [21][27][28] - 杜江涛通过控股博晖创新跨界大健康产业,但该业务连续三年亏损,2025年Q1净利润暴跌120.41% [23][29] - 创始人重视教育公益,累计向母校捐赠超11.5亿元,获长江公益奖"年度公益影响力人物" [32][33] 从乌海学霸到商界巨子 - 1987年杜江涛以乌海市高考第二名考入北京理工大学,与状元郝虹成为"学霸情侣",毕业后南下深圳积累商业经验 [9][10] - 早期通过精准投资"三桶油"股票获取第一桶金,2003年借西部大开发机遇回乡创业,投资10万吨硅铁项目并收购黄河化工集团 [11][12] - 2011年君正集团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乌海市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覆盖火力发电、PVC烧碱等领域 [13] 双轮驱动战略 - 能源化工板块构建氯碱化工全产业链闭环,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如电石渣制水泥实现资源100%利用,2025年总资产达428亿元 [16][17] - 化工物流板块全球排名领先,控制船队111.83万吨、罐队43008台,运营16.65万立方储罐和2个5万吨级码头,形成稳定现金流 [18] - 两大板块协同效应显著,物流网络既服务自有产品运输,也为第三方化工企业提供支持 [18] 绿色能源新棋局 - 2025年签约阿拉善193.6亿元风光制氢项目,利用当地3000小时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使绿氢成本降至18元/kg(较东部低30%) [21][22] - 绿色甲醇可掺烧降低自备电厂碳排放,绿色合成氨替代传统燃料,实现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22] - 投资规模占当前市值40%,但公司货币资金仅48亿元,存在巨大融资压力 [28] 业务表现与挑战 - 2024年营收252.11亿元(+31.83%),归母净利润28.04亿元(+2.96%),但毛利率从2021年35.87%降至19.02% [25][27] - 2025年Q1营收增19.39%,净利润增41.4%,毛利率回升至23.64%,仍低于历史峰值 [26][27] - 环保问题突出,2025年被通报违规新增200万吨焦化产能,可能面临罚款与停产风险 [28] 跨界与大健康布局 - 控股创业板公司博晖创新(持股51.62%),布局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等医疗检测技术,但2021-2023年连续亏损 [23][29] - 2024年仅微利0.09亿元,2025年Q1营收下滑23.05%,净利润暴跌120.41%,显著落后同业 [29] 教育公益事业 - 2020年向北理工捐赠8亿元创校史纪录,累计向乌海市一中捐赠超3.5亿元,设立"竹翠兰香奖助学金"持续20年 [32] - 公益基金会命名寓意"君子好竹,虚心有节",2022年获长江公益奖影响力人物称号 [32][33]
政策+技术+需求三重驱动:循环快递箱亿元级市场崛起
36氪· 2025-07-09 08:04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连续11年全球第一 [1] - 快递包装消耗森林资源并产生显著碳排放,绿色包装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议题 [1] - 循环快递箱成为行业变革核心,试图破解"高成本、低回收"困局 [1] 灰度环保案例 - 2017年创立,首款产品采用可再生材料,可100%回收再利用 [2][4] - 累计完成2亿次循环,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投放超1000万只循环箱 [4] - 采用"金字塔式回收模型",以大B端客户为支撑,损耗率控制在行业低位 [4] - 安踏案例:10万个循环箱用于短距运输,单箱月循环5次,3年后仍完好 [6] 顺丰体系构建 - 2017年试点63.8万个循环箱,2021年追加140万个 [8] - 2024年冷运循环箱投入18.43万个,循环142万次,减少1182吨CO₂ [9] - 行业渗透率不足1%,瓶颈在于系统性能力缺失 [9] - 快递员回收意愿不足,通过补贴和积分制激励 [9] 京东路径探索 - "青流计划"年循环超7000万次,"青流箱"单箱循环可达50次以上 [10] - 采用RFID技术实现"一箱一码"全流程监控 [10] - 逆向物流成本高,仓库间分布不均导致浪费 [12] EMS创新实践 - 利用网点优势推出数智化循环封套袋和箱 [13] - 在北京、上海法院、车牌照等5大场景试点 [14] - 冷链运输标准化程度高,成为循环箱落地顺畅场景 [14] 政策推动 - 2020年《意见》提出2025年循环包装达1000万个目标 [16] - 2023年《行动方案》要求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16] - 2025年《快递暂行条例》修订版将循环包装列为合规要求 [16] - 建议统一循环箱规格,建立过渡标准和监控机制 [16]
上城彭埠点燃招商消费“双响炮”
杭州日报· 2025-07-09 02:10
达美乐浙江总部落户 - 达美乐浙江总部在杭州上城区彭埠街道东溪德必易园设立约200平方米办公空间,作为浙江区域运营指挥中枢 [1] - 落户过程仅耗时6个月,较行业常规时间缩短50%,得益于彭埠街道专项服务专班的高效协同 [2] - 选址关键因素包括毗邻杭州东站的交通优势及上城区总部项目集聚效应 [2] - 街道专班协助解决76家门店变更、税务调整等难题,门店变更业务办理时长压缩60% [2] - 元旦零点完成全省门店开票业务无缝切换,项目带动彭埠辖区规上餐饮业营收增长130% [2] 彭埠街道消费业态升级 - 杭州东站万象汇依托日均40万客流,5月通过创意营销活动实现客流与零售额同比提升30% [3] - 德信中心打造"50%区域首店+30%城市创新店+20%主理人实验室"业态结构,200米艺术外摆长廊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1小时以上 [4] 区域招商引资成果 - 上半年吸引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物产中大等80余个优质项目落户 [4] - 重点布局总部经济、数字时尚、智能物联赛道,目标2025年提升区域经济数据与产业能级 [4]
聚氨酯行业谋划绿色转型新路径
中国化工报· 2025-07-09 02:0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聚氨酯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需整合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体系 [2] - 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是核心动力,需突破原料绿色化、生产工艺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生物基或循环材料是行业绿色化重要方向,但需解决性能差异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功能性扩链剂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显著提升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耐候性及功能性 [3] - 二氧化碳基材料规模化生产为碳中和提供支撑,产品碳足迹较传统材料降低30%-40% [5] - 低游离异氰酸酯预聚体技术节能60%,生物基聚氨酯含高达90%生物基原料 [6] 产业链协作与政策 - 可持续聚氨酯产品管理需从原料生产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发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4] - 亚太地区缺乏聚氨酯回收专项政策,需加快建立闭环系统解决责任归属与消费者参与问题 [4] - 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标准化工作,制定团体标准支撑行业规范化发展 [4] 循环经济与回收技术 - 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路径,需构建"生产—使用—回收—再生"闭环体系 [5] - 二氧化碳多元醇PCE可固定30%二氧化碳,每吨产品碳足迹比聚醚低40%以上 [5] - 欧洲通过EPR体系实现年回收超100万床垫,但亚太地区回收体系仍缺失 [4]
龙蟠科技(603906.SH/02465.HK):荣获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彰显长期价值底色
格隆汇· 2025-07-09 01:48
公司荣誉与ESG表现 - 龙蟠科技荣获"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称号,表彰其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 [1][3] - 奖项评选基于可量化的环境效益,公司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及生态保护等关键绩效指标上表现突出 [4] - 公司废气处理实现100%达标排放,废水达标排放率同样达到100%,2024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39万吨 [4][5] 环保措施与技术创新 - 公司采用先进污染控制技术,持续优化环保措施,如宜春龙蟠时代冷凝水回收技改项目预计年节水20万吨 [5] - 固体废弃物管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宜春龙蟠时代通过脱硫石膏优化升级年减少危险废弃物6000吨 [5] - 布局循环经济产业,收购山东美多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项目,预计年回收2.5万吨电池,满产后年节约成本3100万元 [5] 财务与市场影响 - ESG卓越表现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6] - 环保投入创造经济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6] - 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助力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营收持续增长 [6] 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 - 2024年公司参与多项公益活动,员工志愿服务小时数显著增加 [7] - 成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家乡足球产业发展 [7]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ESG投资成为全球趋势,公司在环境友好方面的实践符合投资者偏好 [6][8] - 可持续发展成果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吸引关注ESG的投资者 [8]
博苑股份(301617)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00:38
分组1:行业信息 - 全球碘产业产能集中在智利、日本和美国,中国碘主要来源为海藻和磷矿 [2] - 碘及碘化物应用于医药、电子、化工领域及食用盐添加 [2][3] 分组2:公司信息 - 公司是循环经济发展型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3] - 公司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降本增效,优化管理体系 [3] - 公司聚焦精细化工领域,紧抓发展机遇,力争成为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3]
法国巴黎推进新版“减废”计划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19
巴黎市减废计划核心目标 - 巴黎市计划到2030年减少生活垃圾总量10万吨,提升垃圾回收率至60%,减少32%相关温室气体排放 [1] - 自2006年以来已实施3轮垃圾减量计划,削减家庭垃圾总量近14%,目前每年仍产生约100万吨垃圾 [1] - 2023年巴黎人均垃圾产生量为433公斤,低于法国全国548公斤平均水平,但垃圾分类率仅20%,显著低于全国近50%平均水平 [1] 垃圾分类现状与问题 - 黄色回收垃圾桶中有1/4因混入生活垃圾遭拒收,绿色不可回收垃圾桶内40%可回收物被错误焚烧 [1] - 食物垃圾占垃圾总量25%,是重点治理领域 [2] - 集体住宅存在垃圾分类责任分散难题,计划在20余栋住宅楼试点"共管物业分类指导方案" [2] 具体实施措施 - 加强学校食堂、餐饮市场等场所垃圾分类管理,完善厨余垃圾分类终端设施 [2] - 改造垃圾房、增设分类设施、搭建物品交换空间,计划到2030年建成1000栋"零垃圾楼" [2] - 推行商业垃圾收费改革,对分类优异商户减免费用,对不达标者强化监管 [2]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活用品重复利用,已资助建设38个废品回收中心 [2] 废品回收中心运营数据 - 20区里戈勒街废品回收中心每周处理约1.2吨生活用品和衣物,57%实现转售或捐赠,36%进入回收渠道,仅7%进入不可回收渠道 [2] - 计划到2030年新建12个废品回收中心,实现每5万人区域建设一个的目标 [2] 政策理念与愿景 - 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应对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及计划性报废问题 [1] - 需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和市场投放环节,为全球城市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