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搜索文档
前7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3%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1:26
行业整体表现 - 前7个月软件业务收入83246亿元同比增长12.3% [1] - 软件业利润总额10890亿元同比增长12.4% [1] - 软件业务出口339.8亿美元同比增长5.2% [1] 细分领域收入结构 - 软件产品收入18011亿元占比21.6% 其中基础软件收入1052亿元增长13.0% 工业软件收入1677亿元增长8.8% [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57246亿元占比68.8% 同比增长13.4% [3] - 信息安全收入1181亿元增长6.2%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6809亿元增长8.5% [3] 技术服务细分表现 - 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8663亿元增长12.6% 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5.1% [3] - 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18.5% [3] -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7156亿元增长9.8% [3]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数字化转型推动软件需求增长 国内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领域获国际认可 [2] - 制造业/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加大数字化投入 推动工业软件/金融科技等领域发展 [4] -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催生新市场需求 [4] 技术发展与竞争力 - 软件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取得显著进步 形成国际竞争力 [2] -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5G/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带来新机遇 [4]
天地数码(300743):开拓新市场/新产品 业绩如期稳增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0% [1] -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32% [1] - 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26% [1] - 毛利率33.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6% [1] - 安徽维森子公司营收0.9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2992万元,同比增长30% [1] 战略布局 - 完成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股权交割,打通彩色热转印碳带全产业链 [2] - 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拓展新兴市场,加速海外本地化运营网络建设 [2] - 针对物联网、工业4.0领域研发高性能热转印碳带产品 [2] - 开发新型树脂基碳带,适用于汽车轮胎、电子及钢铁制造行业 [2] 产能与技术发展 - 年产2.3亿平米智能识别材料生产线(二期)项目完成基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2] - 新材料事业部开发紫外光固化(UV)材料,具备快速固化、低能耗、无VOCs排放特性 [3] - UV材料已应用于软包装、标签标识及玩具、汽车屏领域试点推广,实现少量销售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3%) [4] - 2026年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3%) [4] - 2027年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8%) [4] - 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5%,对应PE估值分别为22倍、17倍和13倍 [4]
森赫股份跌0.18%,成交额4862.27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33.49万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05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海外客户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墨西哥,其中孟加拉国、俄罗斯和科威特为最主要的国外销售地区 [2] - 公司持股49%的Turkmenistan Sicher在土库曼斯坦从事电梯制造及销售业务,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销往孟加拉国、科威特、墨西哥等地区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直梯84.67%、安装收入8.88%、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92%、配件等1.69%、其他0.83% [6] 产品与技术能力 - GRPS乘客电梯、GRE自动扶梯、GRM自动人行道系列产品结合SICE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品及服务 [2] - 通过电梯物联网平台实现对电梯运行信号、状态和故障数据的监测采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维保管理、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功能 [2] - 研发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呼梯和二维码识别等新技术应用的电梯产品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36.17% [6][7]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3554.08万元,同比减少40.04% [6][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3亿元 [7] 市场交易数据 - 9月2日股价下跌0.18%,成交额4862.27万元,换手率2.61%,总市值28.84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出133.49万元,占比0.03%,行业排名70/194,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18.97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股东结构与筹码分布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9429户,较上期减少7.00% [6] - 人均流通股18665股,较上期增加7.53% [6]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123.7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72% [4] 技术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60元,近期筹码快速出逃 [5] - 股价靠近压力位10.82元,若突破压力位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5]
天地数码(300743):利润实现快速增长,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9-02 06: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行业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1亿元 同比增长19.58%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 同比增长32.37% 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26.29% [1] - 公司加速中高端产品市场推广并聚焦降本增效 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1] - 通过收购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 公司推进全球本地化战略 完善彩色热转印碳带全产业链布局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物联网和工业4.0等新兴应用领域 开发高性能热转印碳带产品 [3]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3亿元、10.71亿元、12.3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58亿元、1.98亿元 [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3848.92万元 同比增长24.81% 管理费用2354.01万元 同比增长22.98% 研发费用1411.55万元 同比增长28.72% [1]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81元 市盈率24.26倍 2026年每股收益1.04元 市盈率18.79倍 2027年每股收益1.31元 市盈率15.00倍 [4][7] - 预测2025年ROE为18.24% 2026年20.79% 2027年22.84% [7] - 预测2025年毛利率36.33% 2026年36.85% 2027年37.20% [7] 战略布局 - 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拓展新兴市场 加快海外本地化运营网络建设 [2] - 通过收购维森智能、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 实现研发技术互补 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3] - 针对工业4.0场景开发新型树脂基碳带 应用于汽车轮胎、电子、钢铁制造等行业 [3] - 致力于成为热转印碳带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4]
2025年中国智能门禁系统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研判: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智能门禁系统规模达236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2 01:23
行业概述与发展历程 - 智能门禁系统采用现代电子技术与智能识别技术配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出入口的严格把控和高效管理 按识别方式可分为密码识别 卡片识别 射频卡和生物识别 按设计原理可分为一体机和分体式 按通讯方式可分为不联网门禁 485联网门禁和TCP/IP网络门禁 [4] - 行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早期采用简单电子锁或磁卡锁 90年代出现卡式门禁系统 21世纪初出现生物识别门禁系统 2010年至今融入物联网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发展 [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智能门禁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84亿元增长至2024年23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2.16% [1][14] - 智慧社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3480亿元增长至2023年699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2.34% 2024年规模约7528亿元 [12] - 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45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9.04% [14]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环节 包括门禁控制器 读卡器 电控锁 卡片等设备生产以及管理软件 人脸识别算法等技术研发 [10] - 产业链中游为系统集成环节 由专业集成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0]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化大厦 智能化小区 政府办公机构 医疗医院系统 电信基站和供电局变电站等 [10]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呈现较高市场集中度 国际品牌包括美国江森自控 泰科 霍尔韦尼 德国西门子 博世以及瑞典安迅士 国内企业包括捷顺科技 达实智能 同方锐安 日海智能 海康威视和DDS等 [15] - 捷顺科技2024年智能门禁通道管理系统营业收入1.51亿元 同比下降30.42% [15] - 立方控股2024年智慧门禁系统营业收入0.91亿元 同比下降26.02% [16] 技术组成与产品分类 - 系统组成包括门禁控制器 读卡器 电控锁 卡片和其它设备 其中电控锁分为电磁锁 阳极锁和阴极锁 其它设备包括出门按钮 门磁和电源 [6] - 产品按识别方式分为密码识别 卡片识别 射频卡和生物识别 按设计原理分为一体机和分体式 按通讯方式分为不联网门禁 485联网门禁和TCP/IP网络门禁 [4] 发展趋势 - 加速向多元化场景渗透 包括校园 医院 产业园区等专业化场景 在校园中与考勤系统 访客管理深度融合 在医疗场景满足防疫管控 医患分流等特殊需求 [17] -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系统集成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 通过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实现异常行为预警和访客意图识别等高级功能 [18] - 构建完善安全防护体系 硬件采用国产加密芯片 软件引入区块链技术 结合多因子认证和活体检测等技术防范伪造攻击 [20] - 优化用户体验 支持手机NFC 蓝牙 二维码等多种开锁方式 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远程访客授权和开门记录查询 设备安装向模块化 无线化发展 [21]
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1:20
政策目标与标准体系建设 - 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达世界先进水平 增材制造标准部分达世界领先水平 [1] - 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层次34大类17小类 动态调整 [1] 标准体系结构与重点方向 - 基础通用标准为体系底座 设计配套标准提供生产保障 制造装备标准为核心体现技术水平 制造工艺标准影响产品质量成本 检验检测标准评估质量 行业应用标准赋能其他产业 [2] - 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标准研制(高端复合数控机床 一体化压铸 精密锻造等)和强化交叉融合标准(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技术应用) [2] - 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与产业链映射实现技术 产品 服务"软联通" [2]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全球第一 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二梯队前列 [2] - 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下降1.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 [3]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5万台同比增长10.4% [3]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5个百分点 拉动机床市场需求回暖 [3] - 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长带动机床工具商品出口持续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等领域高端需求促进行业结构升级 [3]
先进封装,最新预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2 01:1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先进芯片封装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3.8亿美元,2032年达798.5亿美元,2025-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6.8% [2] -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为最广泛应用类型,2025年占全球市场份额58.6% [2] - 亚太地区2025年预计占全球市场份额53.2%,北美地区预计占29.3%并实现最快增长 [2][3]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增长主要受更小、更快、更高效电子设备需求推动,尤其在高性能计算、5G网络和物联网扩张背景下 [2][3] - 2.5D/3D封装及FOWLP等技术因支持异构集成而受青睐,可提升设备性能、降低功耗并缩小物理尺寸 [3][5] - 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高性能计算等先进技术工业应用增长为行业创造丰厚机会 [4] 技术应用与行业需求 - 汽车、医疗设备和工业电子行业快速扩张推动需求,因需可靠、紧凑且耐恶劣环境的封装方案 [5] - 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兴起带动对高功率效率、优化热管理及紧凑设计的需求 [5] - 面板级封装(PLP)和晶圆系统级封装(SoW)等新兴技术成为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应用的高效解决方案 [5] 挑战与限制 - 高昂成本与复杂制造工艺可能限制市场增长,尤其对小型制造商造成应用障碍 [3]
博实结(301608):智能睡眠终端快速放量 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02 00: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20.17%,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9.07%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8.36%,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22.03% [1] 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战略初见成效,智能车载终端和智能睡眠终端在海外市场收入稳步增长 [2] - 重点客户供应份额提升,智能头盔锁组件、智能仪表盘、智能电单中控等产品收入显著增长 [2] - 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包括智能睡眠终端在内的其他智能硬件收入稳步增长 [2] 技术优势 - 公司在通信、定位、存储、AI算法等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3] - 以通信和定位技术为核心,结合存储、TTS、数据加密等技术开发车载终端产品 [3] - 利用AI算法和高清图像音视频处理技术开发具有ADAS、DSM、BSD功能的智能车载视频记录仪 [3] - 基于"通信+定位"底层核心技术向物联网应用场景延伸拓展 [3] 业务布局 - 构建"模组+平台+终端"全栈式物联网解决方案体系,具备硬件+软件平台化能力 [4] - 产品覆盖两轮绿色出行、移动支付和智能睡眠领域的具体场景 [3] - 智能睡眠终端与海外业务进入加速放量期 [4] 盈利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3.04亿元、4.02亿元 [4] -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1%、32%、32% [4]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较高,占比提升后有望改善公司整体毛利率 [4]
两部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23:11
发展目标 - 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2] 标准体系架构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由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个层次组成 包含34个大类和17个小类 [2] - 制造装备标准是标准体系核心 体现工业母机整体技术水平 制造工艺标准是产品成型关键 检验检测标准是评估产品质量依据 [2] 重点任务方向 - 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 覆盖高端复合数控机床 一体化压铸 精密锻造 复合增材制造 高端注塑成型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等重点方向 [3] - 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 开展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母机中应用相关标准研制 [3] 行业现状与地位 - 工业母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4] - 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 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二梯队前列 [4] 市场运行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933亿元 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 [4]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5万台同比增长10.4% [4] 行业发展动力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 拉动机床主机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4] -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高端需求促进机床工具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升级 [4]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声明
新华网· 2025-09-01 17:30
科技创新合作框架 - 加强成员国科技创新政策沟通交流 发挥科技部长会议机制作用 促进战略沟通和务实协作 [1] - 持续推进优先领域联合项目遴选工作 推动启动创新性联合试点项目 [1] - 基于各国法律法规及互利原则 探索建立科研与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1]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 扩大教育与科研机构学术交流 联合举办大学校长论坛 学术会议和培训研讨会 [1] - 联合培养高水平科研和管理人才 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科学家大会 [1] - 密切创新领域人文交流 开展创业论坛 国际创新周和科技成果展等活动 [1] 技术转移与产业培育 - 鼓励开展跨国技术转移 制定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养机制方案 [1] - 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增强科技园区库和创新集群潜力 [1] - 吸引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落户园区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1] 重点技术领域合作 -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项目 共建联合实验室 举办学术会议 [1] - 在农业 能源 教育 医疗等领域落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1] - 推动云计算 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联合研发 [1] 行业应用合作 - 开展农业技术合作 在土壤改良 农业灌溉 动植物育种等领域联合研究 [1] - 推进农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合作 聚焦减贫合作中可普及推广的农业技术 [1] - 推动医疗信息化与数字技术应用 开展传染与非传染类疾病防控联合科研 [1] 可持续发展合作 - 通过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1] - 开展联合研发和经验交流 在自愿基础上深化科技资源整合 [2] -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包括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鸿沟弥补和国际标准制定 [1] 知识产权保护 - 根据各国法律加强协作 有效保护科技创新合作中所获或所创知识产权 [1] 机制保障 - 上合组织成员国科技部长会议将规划协调合作任务 定期总结科技合作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