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

搜索文档
鲍威尔发声!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新华网财经· 2025-05-16 01:12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Thomas Laubach研究会议上致开幕词。鲍 威尔表示,美国可能正在进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持久的时期,这对经济和 央行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欧洲股市普遍上涨,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亚马逊、META均跌 逾2%。部分中概股表现亮眼,网易财报超预期,大涨逾14%。 商品方面, 截至北京时间5月16日5:29,现货黄金价格涨近2%,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NYMEX WTI原油、ICE布油均跌逾2%。 当地时间5月15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13F报告显示,其清仓了花旗集团(1463万 股)和金融公司Nu Holdings。 美股科技巨头多数下跌 当地时间5月15日,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截至收盘,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57%,法国 CAC40指数上涨0.21%,德国DAX指数上涨0.72%,意大利MIB指数上涨0.15%,欧洲 STOXX50指数上涨0.16%。 | A股 REITs 港股 | 美股 全球 | 商品 外 三 | | --- | --- | --- | | 美洲市场 | | | | 道琼斯 | 纳斯达克 ...
金属普跌 期铜收跌,对长期需求前景的担忧重现【5月15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 2025-05-16 00:41
铜价走势分析 - LME三个月期铜5月15日收报每吨9,577 00美元 下跌29 50美元或0 31% 结束此前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趋势 [1] - 铜价在5月14日曾触及9,664美元 创4月2日以来最高水平 但需求担忧导致涨势逆转 [1] - 摩根大通预测2023年下半年铜均价为9,225美元/吨 花旗银行预计Q3均价将环比下降500美元至8,800美元/吨 [3] 基本金属市场整体表现 - LME铝锌镍均现明显下跌 期铝收跌1 56%至2,489美元/吨 期锌跌1 46%至2,724 50美元/吨 [2] - 期铅逆势上涨0 40%至2,004 50美元/吨 期锡涨幅达0 49%报32,974美元/吨 [2] - COMEX期铜较LME溢价扩大 显示美国需求对全球价格形成支撑 [3] 行业需求与贸易影响 - 盛宝银行指出工业金属市场已意识到经济受损程度 贸易缓解不等于最终协议 潜在障碍仍存 [3] - 花旗银行强调当前贸易关税水平仍显著高于4月前 预计Q3将显现对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影响 [3] - 摩根大通认为贸易局势缓和降低经济衰退概率 缓解铜铝需求下行风险 [3] - Marex策略师指出价格上涨抑制需求 导致铝锌镍空头回补买盘消退 [3]
【环球财经】市场消化宏观数据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涨跌不一
新华财经· 2025-05-15 22:55
美国商务部当日上午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零售与食品服务业销售金额为7241亿美元,环比 增加0.1%,符合市场预期,但显著低于3月份向上修订后的1.7%。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八涨三跌。公用事业板块和必需消费品板块分别以2.12%和2.00%涨 幅领涨,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和通信服务板块分别以0.68%和0.42%跌幅领跌。 美国劳工部当日早间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为22.9万,与市场预期和前一 周修订后数据一致。 美国劳工部当日早间发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而市场预期为增加 0.2%,2月份数值从-0.4%修订为零;该指数同比涨幅为2.4%,与市场预期一致,但低于3月份的2.7%。 扣除食品和能源,4月份美国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4%,而市场预期为环比增加0.3%,3月份 数值则从-0.1%修订为0.4%;该核心指数4月份同比增加3.1%,高于市场预期的3%,但低于3月份的 3.3%。 新华财经纽约5月15日电(记者刘亚南)随着市场消化当日公布的多个经济数据,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 日低开,盘中走高并由跌转涨,午后出现分化,收 ...
韩智库首次预测年经济增速跌破1%,引发韩国“经济衰退”担忧
环球时报· 2025-05-15 22:49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将2025年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大幅下调至0.8%,这是首次跌破1%的预测 [1] - 若实现0.8%增长,将成为1990年以来第二疲弱年份,仅次于2020年(-0.7%)的经济收缩 [1]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预计仅0.3%,下半年回升至1.3%,全年增长0.8% [1] - 相比2024年2月预测的1.6%增长率,三个月内预期遭"腰斩" [1] 经济放缓驱动因素 - 外部环境恶化: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需求走弱,韩国出口动能放缓 [1] - 内需疲软:房地产市场低迷、利率高企、家庭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复苏 [1] - 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全球经贸摩擦,加剧韩国经济风险 [1] 总统候选人的经济政策主张 -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重塑"公平公正"市场秩序,遏制大企业垄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2] -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提出"经济自由发展模式",推进去监管、减税费、增补贴等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2]
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博光:中国经济动能强劲 助推股市稳步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5-15 17:36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14日, 中美双方正式调整了关税政策。 从需求端看,美国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仍维持1.8%的增长,虽然看似保持韧性,然而消费结构已显现 明显分化——医疗保健、住房等刚性需求推动服务消费增长1.63%,而耐用品消费则下滑0.65%,特别 是汽车等大额支出显著收缩。联邦基金利率维持4.5%高位的压制,印证了信贷成本攀升对大宗可选消 费的挤出效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增长主要依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效应支撑,奢侈品消费虽保持增长但仅集中在高 净值群体,大众消费已现疲态。在此背景下,随着信用卡违约率攀升和超额储蓄耗尽,中产阶级实际购 买力面临双重挤压,较为明显的反映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已创下近三年新低。"这意味着,美国经济或将 从'抢进口'带动的浅衰退转向由内生性消费收缩主导的深度调整。如此一来,美联储将陷入两难局面, 一边是经济衰退的压力,另一边是外贸政策不确定带来的通胀漩涡。"杨博光说。 在财政政策方面,杨博光认为,尽管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取得的成绩显示,财政支出 同比增速有所下行,财政赤字也呈现下降趋势,但2025 ...
美股低开高走,联合健康暴跌15%
中国基金报· 2025-05-15 16:1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开盘低开高走 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转涨 纳指小幅下跌 [2] - 沃尔玛股价一度暴跌超过4% 尽管销售和盈利表现强劲 但第一季度利润下降 公司警告可能因关税成本上升提高商品价格 [3] - 联合健康股价暴跌约15% 因涉嫌医保欺诈接受刑事调查 本周市值蒸发超过1100亿美元 [3] 沃尔玛业绩与展望 - 沃尔玛未提供本季度盈利指引 理由是美国贸易政策变化迅速 但维持2月发布的全年业绩预期 [3] - 公司表示贸易环境仍具挑战 可能影响未来商品定价 [3] 联合健康调查事件 - 美国司法部从去年夏天开始调查联合健康涉及"联邦医保优势计划"的业务 [3] - 联合健康声明称未收到司法部正式通知 坚信Medicare Advantage项目具有高度诚信 [3] - 公司股价连续八个交易日下跌 本周二大跌逾17% 因突然更换首席执行官并暂停发布2025年业绩指引 [3] 摩根大通经济展望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美国仍存在经济衰退风险 无法判断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4] - 戴蒙称现有关税水平已导致企业推迟投资和重新思考行动计划 [4] 中概股表现 - 中概股指数跌超2% 主要受阿里巴巴股价大跌7%影响 [5] - 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未达预期 阿里云和AI业务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5]
别高兴太早!摩根大通(JPM.US)CEO警告美国仍面临经济衰退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5:37
摩根大通CEO对美国经济的看法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认为美国经济仍面临严重衰退可能,尽管近期中美削减关税[1] - 戴蒙表示不确定衰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但未完全排除可能性[1] - 摩根大通内部经济学家判断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低于50%"[1] 中美关税调整的影响 - 中美宣布未来90天内大幅减少部分关税[1] -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多项关税也实施90天暂停[1] - 戴蒙指出美国进口商品税率仍高于去年水平,影响企业投资决策[1] 对贸易局势的评估 - 戴蒙对关税暂停持谨慎乐观态度,建议放缓对抗并展开对话[1]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需保持警惕[1] - 中美贸易问题的稳定解决方案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1]
小摩CEO警告:特朗普关税“余波未了”!经济衰退依然可能
金十数据· 2025-05-15 15:18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由于关税余波继续冲击全球经济,美国仍有可能陷入经济衰退。 他表示:"(关税)会有一点点(影响)。这让很多人不高兴。我遇到他们,他们说,他们不买我们的 波本威士忌了。" 戴蒙周四在巴黎举行的摩根大通年度全球市场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我们能够避免衰退,但我 此时此刻不会将这一可能性排除在外。如果出现衰退,我不知道会有多大,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个多月来一直在撼动市场,戴蒙表示,一些客户由于剧烈波动而暂缓投资。 本周早些时候,中美就贸易协议达成重要共识,并正努力达成一项长期协议。 戴蒙表示,他希望近期中美之间的缓和局势能够持续。"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回调一些措施,"他 说,"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征收"解放日"关税,市场暴跌,几天后,他宣布暂停90天以敲定协议。 戴蒙多次呼吁财政部长贝森特牵头谈判,并在上月于摩根大通的年度股东信中敦促特朗普政府迅速解决 不确定性。 戴蒙在采访中表示,近期波动性仍在继续,摩根大通的交易量也因此保持在较高水平。"你看到过好的 波动性和坏的波动性,"他说,"这次恰好是好的。下一次可能就不那么好了。 ...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
2025-05-15 15: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农业、制造业、汽车、互联网、金融、科技 - 国家:美国、中国、英国、日本、越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斐济、莱索托、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欧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关税现状**: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国对中国关税降级,美对中平均关税税率降至 42%,中对美降至 27%,美整体对外关税税率降至 16%,但仍处近 50 年高位,中国贡献占比 40% [1][2]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调整原因**:特朗普就职后净支持率降 14 个百分点至负 10%,经济政策支持率比第一任期低 15 个百分点,为优先考虑政绩诉求而调整策略 [3] - **美国贸易策略调整内容**:提高关税税率,如美英协定保留 10%基准关税;降低农产品、汽车及工业产品非关税壁垒;保护农业和制造业利益以降贸易逆差、促产业回流 [4][5] - **美国经济面临挑战**:2025 年 GDP 或降 0.7 个百分点,PCE 通胀或升 1.4 个百分点,中长期 GDP 或降约 0.4 个百分点,2026 年经济衰退压力扩大,年化 GDP 增长率或跌 0.7 - 1.3 个点,增速或跌至 1.1 - 1.7 区间,短期内通胀增速或抬升 1.4 - 1.7 个百分点 [6] - **关税增量对美国经济影响**:按 30%关税增量税率计算,今下半年到明上半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显著上升,进口、消费、投资有压力,通胀或致美联储推迟降息 [7] - **关税调整对中国经济影响**: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全年或在 0.05% - 0.49%区间,冲击较过去大幅降低,因国内 PPI 低,短期内冲击低于美国,外资机构认为中国 GDP 受影响幅度低于美国 [8] - **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进展**:与约 17 - 20 个国家谈判,小型经济体谈判难度低,印度和日本进展较快但有核心分歧,美欧在汽车、农业、数字主权领域有矛盾 [9] - **美日贸易谈判关键问题**:在农业和汽车领域有核心分歧,美国提增加驻日美军军费、取消汽车贸易壁垒、采购美国农产品等要求,日本农业让步难度大 [10] - **美欧主要矛盾**:争端集中在数字服务税,欧洲对美互联网企业征 3% - 5%税,要求信息保留在欧洲本土,双方不让步,欧盟可能反制 [11] - **美印贸易谈判现状**:印度同意减免 55%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美国要求扩至 87%,还要求印度在农产品等方面让步,莫迪政府考虑放缓谈判,谈判停滞 [12] - **中美未来可能情形**:乐观是 90 天内达成综合性贸易协定,分阶段取消对等关税;中性是 90 天未达成实质协议,延长至 180 天并达成局部协议;悲观是 90 天后谈判僵局,美国重新加征 60% - 80%关税并考虑其他领域动作 [13] - **美国联合其他经济体构建针对中国贸易包围圈概率**:概率较低,因美国诉求不符他国利益,多数国家对中美出口依赖度相近,美国政策连贯性差 [14] - **美国在金融和科技领域措施**:扩大对中美投资行业审查范围至关键基础设施,考虑暂停或暂缓执行 1984 年中美所得税公约 [15] - **特朗普政府限制对华投资新动向**:将对华投资限制扩大到二级市场,可能重启对中概股调查,中概股有监管不确定性和集体退市风险,但产生系统性风险可能相对有限 [16] - **中美贸易战未来趋势**:短期内有暂缓迹象,但特朗普政府在任则贸易战冲突风险无法消除,需关注美国金融市场风险约束是否提前结束关税冲突,美国可能将贸易战延伸至金融和投资领域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日本农业由 JA 垄断,产品价格是国际市场 5 - 6 倍左右 [10] - 中概股若退市可能存在美股外资抛售、港股流动性风险以及国内市场系统性风险 [16]
国泰海通|固收:美债危机下的全球债市配置:信用风险被高估,美债仍具相对价值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15 14:33
美国主权债务风险分析 - 美国历史上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债务违约 仅有因债务上限引发的技术性违约案例 如1779年独立战争和1862年南北战争时期 [1] - 20世纪末至今的技术性违约主要由民主党和共和党财政政策博弈引发 通过提高债务上限或非常规措施解决 [1] - 当前美联储 TGA账户资金和超常规措施构成安全垫 短期违约风险可控 [1] 美债危机期间资产表现 - 1979年经济衰退期间因利息延迟支付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2] - 2011年经济下行期 欧债危机背景下美债成为避险资产首选 [2][3] - 2013年经济复苏期 政府停摆未引发实质性违约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美债收益率全年上行 [2][3] - 2023年疫后复苏阶段 美联储加息4次推动美债收益率抬升 下半年出现快速波动 [2][3] 全球避险资产轮动特征 - 2011年欧债危机主导 美债和日债成为避险资金主要流向 [3] - 2013年全球货币宽松环境下 美国经济复苏驱动美股上涨 美债收益率同步上行 [3] - 2023年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贸易风险 美债吸引力下降 欧债市场崛起 [3] 海外债市配置策略 - 当前环境与2011年相似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大于债务违约风险 [4] - 关税政策导致美债超卖 但技术性违约对债市影响弱于经济基本面 [4] - 中长期美债配置价值优于欧债和日债 短期流向欧日市场的避险资金可能回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