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着眼全局做强国内大循环
经济日报· 2025-07-23 22:08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国民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 [1] -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提升经济韧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年初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这一战略 [1] 国内大循环的优势与挑战 - 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意味着更统一的市场和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 [1] - 市场容量大、产业体系完整为做强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条件 [1] - 存在居民收入向消费转化不畅、供需结构失衡、地方保护等堵点卡点问题 [1] 需求侧的关键措施 - 畅通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是关键,需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以激发消费潜能 [2] - 系统清理制约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 - 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2] 供给侧的关键措施 -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 [2] - 重视"投资于人",推进城市更新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 瞄准新产业、新赛道,引导资金投向关键领域以增加优质供给 [2]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 需破除地方重复建设和盲目追风口现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3] - 鼓励各地错位竞争,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更坚实基础 [3] - 主要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保持在80%左右,我国仍有提升空间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3] - 需扭住扩大内需不放松,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 [3] - 推动政策同向发力,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3]
多地金融监管局 密集部署!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6:19
政策部署 - 云南金融监管局鼓励银行机构增加消费金融供给,拓展应用场景,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和重点消费领域[1] - 云南金融监管局从重点领域支持、风险管控、金融消费环境、宣传引导四个方面落实消费金融工作[2] - 截至2025年6月末,云南省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住房按揭)余额3690.39亿元,同比增长6.4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4个百分点[2] - 6月以来青海、吉林、福建、大连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部署金融促消费工作并发布指导意见[2] 监管强化 - 吉林金融监管局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纳入日常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现场督导等方式督促落实[3] - 吉林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强化组织实施、监管督导和联动配合[3] - 建立定期报告分析机制评估政策效果,总结推广良好经验[3] 政策背景 -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4] - 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19项举措,从消费能力、金融供给、消费潜力、供给效能、消费环境、政策保障六个方面支持消费[4] 金融机构响应 - 中国银行推出"万千百亿"惠民行动,计划投放超万亿元贷款和百亿元消费补贴[4] - 建设银行以普惠金融支持青年夜市创业就业等多元化消费场景[4] - 浦发银行6月推出"光影嗨购节"活动,联合银联提供购票优惠激发电影消费[4] - 光大银行聚焦以旧换新、文化旅游、银发经济等新业态,通过多平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5] 行业展望 - 政策持续发力将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效率,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6] - 建议金融机构结合消费群体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发展线上消费金融提升服务便利性[6]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机构关注下半年三大主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3:57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2]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 [2] 经济增长动力 - 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2] -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改善最为明显,消费仍是主要支撑,外需拉动有所走弱 [2] - 企业层面表现出强劲的适应能力和产品创新,例如在电动车领域体现出明显优势 [2] 政策展望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围绕"降准降息、扩大内需、支持房地产回暖"三大主线持续发力 [1] - 财政政策仍将是下半年宏观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和重要抓手 [1] - 需要进一步加力逆周期政策,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3] 财政政策 - 下半年应充分运用公共预算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并考虑额外发行2.3万亿元政府债券 [3] - 力争广义财政支出达到全年预算增长目标 [3] - 城市更新改造是为数不多的现实迫切需要且能从总体规模上改变宏观局面的发力点 [3] 货币政策 - 有必要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房贷利率 [1] - 继续降低包括7天逆回购在内的所有政策利率水平 [4] -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部分缓解存款利率下行空间的约束 [4] 消费政策 - 当前以促消费为核心,部署壮大内循环,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5] - 可能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大幅度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 [5] - 下半年促消费有可能不再限于耐用消费品,不排除把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 [5] 房地产政策 - 需要在供求两端同时发力帮助房地产市场回暖 [3] - 需求端可考虑进一步放开限购、首套房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优惠,地方政府购房补贴等措施 [5] - 供给端加快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重组,着力打造几个试点 [5]
GDP增速跑赢全国!多地经济半年报亮点多
搜狐财经· 2025-07-23 08:43
上半年GDP表现 - 全国上半年GDP为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 3% [2] - 12个公布数据的省份中 10地GDP增速跑赢全国水平 仅云南(4 4%)和广东(4 2%)低于全国 [1] - 湖北GDP增速领先 达6 2% 为近4年最快 社会零售品总额1 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9% [2] - 浙江GDP增速5 8% 河南5 7% 宁夏5 8% 北京5 5% [3][4][5] - 广东GDP总量68725 40亿元居首 江苏66967 8亿元第二 山东超5万亿元第三 [3] 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 广东体现产业配套完善优势 [7] - 中西部省份增速较快 湖北 河南 四川GDP总量位居前列 [7] - 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2% 制造业增长10 5% [4] -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现 东西部差距逐步缩小 [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 9%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 0% 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 4%和33 0% [8]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14 7% 储能电池增42 2% 工业机器人增34 0% [8]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4%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 5% [9] - 湖南高技术产业投资增6 3%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7 6% [9] -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 7% 核心产业增10 5% 高技术制造业增9 9% [9] 下半年发展计划 - 广东计划抢占人工智能 机器人 海洋牧场 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11] - 江西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提振消费扩大投资 [12] - 河南提出促消费扩投资 助企业强产业 抓改革促开放 [12] - 河南计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 [1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稳步扩大国内需求 持续增强经济韧性
央广网· 2025-07-23 02:29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1] - 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预计吸引区外游客超50万人次 带动旅游综合消费超3亿元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9%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规模更大 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 - "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国家已下达8000亿元资金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2]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获得重点支持 南京市水务局已获得超20亿元资金支持 [2] 智能设备应用 - 南京市污水管网整治项目使用万余台机器人 配套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 [3] - 深圳企业研发的隧洞巡检机器人 清淤专用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订单增长明显 [3] - 机器人产品在全国形成多点开花趋势 不限于长三角 珠三角 成渝地区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3] -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3] -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 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3] 内需战略定位 -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 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 需充分挖掘内需潜力 [4] - 消费市场潜力大 韧性强 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 将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 [4]
21社论丨有序出清落后产能是长期的系统性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0:31
市场表现与政策背景 - 沪指7月22日收涨0.62%至3581.86点,逼近2024年10月以来最高点,A股全天成交1.93万亿元,较上日增加0.2万亿元 [1] - 政策驱动行情:反内卷、扩大内需、城市更新等政策推动市场,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稳增长方案 [1] - 淘汰落后产能与扩大内需形成合力,推高商品价格并改善企业利润,PPI已连续33个月下跌,政策旨在扭转工业领域通缩趋势 [1] 供给侧改革与行业影响 - 本轮反内卷覆盖更广:涉及工业上游、传统消费品、机械设备、新兴产业等领域,以中间品为主且技术标准较高,治理难度大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 [2] - 需平衡长期与短期目标:快速压缩产能可能影响短期增长,但拖延治理会导致价格战、僵尸企业增加,最终冲击就业与金融安全 [2] - 产能消化方向:出口增速仍高但面临保护主义挑战,对外投资可转移产能但可能冲击国内就业 [2] 需求端调整与就业保障 - 地产基建增量需求减少,需通过政策平滑投资放缓过程,城市更新和服务业开放成为创造就业的关键抓手 [3] - 服务业开放可培育消费并吸收劳动力,但需时间推动创新 [3] 市场化机制建设 - 需严控增量产能: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将弱化地方政府对制造业投资的干预,避免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 [4] - 改革重点:地方政府需削减补贴、完善破产制度、畅通企业退出通道,反内卷本质是系统性改革,需构建高效竞争的统一市场 [4]
“郑青”联动,“山海”相逢 郑州暑期消费盛宴即将清凉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7-22 17:08
活动概况 - 郑州暑期促消费活动"见郑美好·清凉消暑季"将于7月26日至8月24日举办,为期一个月 [1] - 活动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主题,郑州与青岛双城联动,融合美食、演艺、文旅、商贸四大板块 [3] - 活动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多部门指导,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等企业主办 [25] 活动内容 美食板块 - 设立郑州&青岛双城美食市集,本地非遗小吃与青岛啤酒、海鲜结合 [4] - 打造"双城"烟火气,突出沿海清爽与中原醇厚的碰撞 [4] 演艺板块 - 推出超300场演出,包括剧场演出、基层巡演及街头表演 [5] - 演出形式多样,涵盖交响乐、怀旧乐章、动感乐声等 [5] 文旅板块 - 推出郑州-青岛专属旅游专列与精品线路,两地文旅企业联袂让利 [7] - 整合"嵩山云海"与"碧海蓝天"资源,提供一站式体验 [7] 商贸板块 - 以第六届"醉美·夜郑州"消费季为主线,发放文旅消费券 [9] - 通过畅购绿城主题活动拉动消费 [9] 会场布局 - 活动设置四大特色会场:郑东新区金融岛、管城区商都阜民里、郑州绿博园景区和中原区中央文化区CPark [10] 郑东新区金融岛 - 主会场,设置舞台演艺、品牌展示等5个区域 [13] - 活动分为音乐周、艺术周、美食周、生活周四个主题周 [13] 管城区商都阜民里 - 策划"一图导览、三区协同、四景联动"布局 [14] - 推出City Drink品饮推荐线路,设置五大消费亮点和三大演艺内容 [14] 郑州绿博园景区 - 布局"一核心、三动线、九大主题活动" [20] - 规划中心舞台区、亲子戏水区等九大功能区域 [20] 中原区中央文化区CPark - 以"啤酒+音乐"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互动全民K歌大舞台 [24] - 提供文化策展、怀旧音乐会、趣味亲子活动等服务 [24] 活动意义 - 活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战略部署 [25] - 推动郑州与青岛两地文旅资源共享与消费升级 [25] - 构建政企民协同、跨区域联动的暑期消费新格局 [25]
《住房租赁条例》规范市场各方 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22 16:5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包含7章50条 涵盖出租承租规范 经纪机构管理 监督机制等 [1] - 该条例是住房租赁领域首部专门性行政法规 旨在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当事人权益 稳定租赁关系 推动租购并举制度 [2] - 条例明确鼓励家庭自有房源出租 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 商业办公房 自持商品房等存量资产用于租赁 多渠道增加供给 [2] 市场现状与政策背景 - 2025年中国租房人口预计突破3亿 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近4000万 占比达50% [2] - 住房租赁已成为一二线热点城市主流居住选择 但部分供给渠道缺乏监管 需国家层面法规规范 [2] -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出台租赁政策80余次 深圳 沈阳等地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 北京 大连试点公积金直付房租 [4][5]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条例通过规范权益分配提升租赁关系稳定性 激励市场主体投资租赁业务 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建设向存量运营转型 [3] - 租购同权探索将加速 推动租赁住房与购房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2][3] - 条例实施后不符合规定的房源将退出市场 需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 存量盘活等措施补充供应 保障低收入群体需求 [5] 消费提振效应 - 规范租赁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 房租是租房居民最大连续性消费 专业化租赁企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 [4] - 公积金政策配合条例实施 包括支持提取支付首付 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等 有效活跃租赁消费 [4] - 住房租赁消费成为提振经济关键环节 条例落地将增强市场预期和信心 [4][5]
实际汇率三年累贬15%,人民币资产和外汇资产的配置选择题
和讯· 2025-07-22 10:39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现状 - "7·21"汇改20周年,人民币汇率实现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的跨越式改革 [1] - 2005年到2022年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接近60%,年均升值幅度2.7% [1] - 2022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降逾15% [1] - 2025年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4]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2022年—2025年贬值15.4%,其中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贬值12.5% [5] 汇率变化原因分析 - 需求不足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主因 [6][7]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三分之一来自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三分之二来自国内相对于国外的价格水平更低 [5] - 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自2022年屡创历史新高,但并未对冲实际的汇率贬值 [5] - 中国的外汇需求主要是进口,2022年以后货物和服务进口占据全部外汇需求的88% [5] - 决定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力量是经营主体愿意持有外汇资产还是人民币资产 [6]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保持韧性,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4%,高于上半年GDP实际增速水平(5.3%) [8]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滑落至2.8%,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至11.2% [8] - 新建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从3月的-2%扩大至6月的-3.7% [8] - 扩大内需是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核心着力点,财政支出是关键 [10] -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基金支出合计42.2万亿,比去年增长9.3% [10] - 下半年需要在目前发债基础上额外增加2.3万亿以完成财政目标 [11]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国家外汇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22 10:01
外汇市场走势 -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是支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三大有利因素 [3] - 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3] -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9%,在7.15到7.35区间双向浮动 [12] - 市场对人民币没有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13] 经济基本面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3] - 二季度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等内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77%,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 [3] - 国内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将为外汇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3] 国际收支与跨境资金流动 - 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延续净流入态势 [6] - 二季度净流入环比增长46% [6] - 货物贸易项下净流入保持高位,外资总体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 [6] - 上半年涉外收支规模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 [16]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 [7] - 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7] - 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7]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4% [7] - 全球30%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 [8] 外汇市场交易与改革 - 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达到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14] - 上半年银行结售汇规模合计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为历史同期次高 [15] - 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参与银行总数达到22家 [9] - 参与银行评定出一类客户2万多家,比2024年末增加23% [9] 服务贸易与直接投资 - 上半年服务贸易收入同比增长13%,跨境旅行收入增42% [10] - 服务贸易支出增长2%,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10] -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11] - 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约330亿美元,逆转去年下半年净流出态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