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

搜索文档
618新品爆发背后:直播电商与首发经济的双向赋能 |新消费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6-06 11:56
618大促消费趋势 - 头部直播间成为观测消费趋势的核心窗口 618大促过半新品首发战场升温 [1]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一日票及酒店在李佳琦直播间首发不到半小时售出近3000张门票 [1] - 美妆领域新品预售表现强劲20余款首发美妆新品创下数万件级销售成绩覆盖多元品类 [1] 美妆新品销售表现 - 完美日记水润素颜霜售出10万多件 FANBEAUTY大桔美白面膜售出8万多件均显示售罄 [3] - 柳丝木洁颜油销量破8万件 馥郁满铺精华眼油超3万件 听研红毯面膜斩获4万多件 [3] - 韩束X肽系列销量突破10万件展现国货在细分赛道的竞争力 [3] 直播电商行业趋势 - 优质头部直播间凭借用户基础和选品能力成为国货新品触达消费者的关键渠道 [3] - 美妆新品成功突围的共性特征包括功能性保障 附加价值创造 需求细分和场景适配度强化 [3] - 直播电商有望强化"新品助推器"角色推动优质新品从首发走向长红助力中国品牌升级 [3]
爱婴室:与万代南梦宫达成深度合作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速度推进全国布局
全景网· 2025-06-06 11:24
战略合作与IP布局 - 公司与万代南梦宫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获得高达基地及万代通贩商品的经销权[1] - 2024年12月开设江苏首家高达基地,2025年3月开设中国首家万代拼装模型店,涵盖高达、宝可梦、哆啦A梦等国际知名IP[1] - IP跨界实现新突破,拓展零售业态,布局潮玩消费新领域,成为首发经济先行者[1] 门店运营表现 - 2024年12月开业的苏州高达基地旗舰店运营5个月表现超预期[2] - 单店坪效达到行业标杆水平[2] - 会员复购率高,显示IP粘性优势[2] - 已实现首季度盈利[2] 扩张策略与规划 - 下半年启动"区域核心城市+重点商圈"双轨扩张策略,首批拟进驻长沙等优质商业体[1] -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的速度推进全国布局[1] - 通过数字化运营和限定商品策略持续提升单店盈利能力[1]
大连市:7大方面、27项具体举措提振消费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5:18
大连市提振消费政策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7大方面27条举措全面提升消费能力、优化供给、创新场景,打造"能消费、愿消费、乐消费"氛围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零增速超全国平均、举办1200+场消费活动、500+场体育赛事、400+场会展、20+场演唱会、10%以上游客及旅游收入增长、40亿+以旧换新销售增量 [1] - 重点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冰雪旅游小镇、开发"滑雪+温泉+旅游"线路、举办10+场冰雪主题活动 [3] 促进居民增收减负 - 实施就业支持计划,落实扩岗补助/社保补贴政策,推进20项保用工行动,强化"直播带岗"人岗匹配 [2] - 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2] - 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2] 提质惠民服务消费 - 发展"一老一小"消费,扩大餐饮/家政消费,支持文旅融合/体育赛事/演唱会/邮轮/冰雪/入境消费 [2] - 申报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引进冰雪龙头品牌,培育安波/铭湖等冰雪温泉康养目的地 [3] - 鼓励庄河/瓦房店等地区发展"冰雪+"经济,完善冰雪装备服装全产业链 [3] 更新升级大宗消费 - 加大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3] - 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3] 提升消费品质 - 建立首发经济绿色通道,奖励品牌首店/首发首秀活动,吸引品牌商设立区域总部 [4] - 评定20+个"大连优品",支持新型消费发展 [1][3] 优化消费环境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保障休假权益,减少消费限制 [3] - 加强跨部门政策协同,评估调整抑制性存量政策 [5]
经济周刊·焦点|差异化创新 新消费黑马异军突起
广州日报· 2025-06-05 16:27
新消费品牌崛起 - 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年涨幅超100%,引领IP潮玩、平价茶饮、古法黄金三大消费热潮 [1] - 差异化、情绪价值、性价比成为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关键因素 [2] - 新消费品牌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泡泡玛特LABUBU玩偶供不应求,老铺黄金门店需排队数小时 [3][5] 新消费品牌成功因素 - 老铺黄金采用"一口价"模式,将黄金饰品提升至奢侈品层级,二手市场溢价高于普通黄金产品 [7] - 泡泡玛特以盲盒模式革新传统玩具手办销售,蜜雪冰城通过高效供应链实现高性价比 [7] - 新消费品牌善用数字化工具与社交媒体,精准洞察年轻一代需求,建立情感连接 [9] 新消费市场表现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万家,日售饮品近2500万杯,全年终端零售额583亿元 [5] - 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拥有1.4万家门店,深度渗透下沉市场 [11] - 传统白酒行业增速仅7%,贵州茅台和古井贡酒营收增长10.7%和10.4% [8] 新消费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 [14] - 传统消费规模红利渐退,新消费价值溢价崛起,重点关注品牌、情绪与技术三大溢价方向 [14] - 政策层面大力提振消费,倡导发展"首发经济",新消费领域持续引领风潮 [14] 新消费品牌挑战 - 部分新消费品牌过度依赖营销噱头和饥饿营销,产品力与创新力不足 [15] - 泡泡玛特玩偶存在品控问题,老铺黄金产品被投诉掉钻、变色 [15] - 新消费品牌需以工匠精神重塑产品力,以文化基因对抗时间周期,实现可持续成长 [15]
济南深挖消费新增长点 新型供给激活消费新业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4:57
济南市消费提升战略 - 济南市将重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国潮经济及冰雪经济等新型消费领域,计划到2025年招引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100家以上 [1] - 在银发经济方面,济南市将建设"智慧养老院"3家、社区"虚拟养老院"3家 [1] - 在冰雪经济方面,济南市将持续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邀请赛等活动,推动冰雪运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1] 消费促进活动规划 - 济南市将依托暑期、中秋、十一等消费旺季,举办第十届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济南海鲜节等活动,融入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播电商等促销形式 [3] - 济南市将打造"如梦令·宋词主题演艺乐园"、"二安"幻境沉浸式演艺项目,举办周杰伦演唱会等大型演艺活动20余场 [3] - 济南市计划举办ONE冠军赛、国际网联济南网球公开赛等高端赛事10余场,以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齐鲁车展等消费类展会活动30余场 [3]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截至6月4日,济南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累计销售5.7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销售209.9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3.7万辆 [5] - 济南市一季度统筹8000万元市级资金发放汽车、数码产品购新消费券 [5] - 5月份济南首创汽车首保补贴政策,计划到6月底发放3000万元补贴 [5]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 济南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10.6万台,年均增长率约65.2% [5] - 济南市现有公共充换电站1092座,其中充电站1047座,换电站45座 [5] - 建成区内公共充换电站平均服务半径0.5公里 [5] 财政支持政策 - 济南市争取两批次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首批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消费者手中 [6] - 一季度济南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推出"置业消费券",对5000名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并完成网签的消费者发放1万元消费券 [6] - 5月-6月济南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实施汽车首保消费券活动 [6]
首发、首秀、首展接连上“新”势头强劲 再掀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06-05 08:56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上海支持首发经济的相关政策不断升级。近期,新增多项措施,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建立首发新 品白名单联动机制,品类覆盖实现全域性突破。与此同时,上海各大商圈陆续迎来高能级首店、旗舰店落地,一批新品首发、首展活动接连举 办,再掀消费热潮。 在上海新天地商圈,一家国际高性能鞋服品牌近期带来了全球首个品牌体验中心。超过1200平方米的3层门店,集结了各类重磅新品与专业装 备,不仅引入了国内首个全链路体能测试空间,集成6项国际顶尖设备,还打造了一系列跑者社群文化主题活动,带领消费者交流训练"干 货",感受运动乐趣。 2025年以来,上海首店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2025年1至4月,上海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 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达到15.95%。 近期,上海豫园化身 "1小时微剧场",九曲桥、湖心亭成为演艺舞台和文化空间,沉浸式声音戏剧串联起上海老城厢。外滩中央广场限时开 启"多元宇宙乐园",在百年建筑间,用数字艺术为游客带来虚实交错的全新体验。思南公馆则打造"露天博物馆",主题导览限时启动,市集文 创加速上新,为历 ...
新闻1+1丨城市更新如何因地制宜?这两个地方“做对了、做好了”
央视网· 2025-06-04 22:12
城市更新行动指导意见解读 - 政策明确8项主要任务 聚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 - 老旧街区厂区改造需解决运营难题 核心在于精准把握本地群众需求(篮球场/高品质商业等)[1][3] 城市更新运营关键要素 - 业态需多元化融合 包含娱乐等复合功能以吸引年轻群体[3] - 强调功能复合性 避免单一商业改造 需结合首发经济等本地特色经济[6][10] - 成功案例(首钢园/798)特征:新旧建筑融合 整体园区更新 开放公共空间设计[7][9][10] 因地制宜实施策略 - 物质环境更新需保留本地文化形态 实现新旧融合[4] - 业态更新需突出原创性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6] - 动态更新机制至关重要 通过周期性活动(周/月)维持场所吸引力[10] 政企协作模式 - 政府需提供功能调整政策及税收优惠等引导性支持[11] - 市场化运作保障活力 企业能快速响应地方需求[13] - 需协调复杂产权关系 鼓励产权方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13]
上海便利通关政策落地,全场景服务助力首发经济“加速跑”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12:01
政策创新 - 上海海关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全国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检验模式 [3] - "首发上海 3.0 版"支持政策将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作为重点举措 [3] - 新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 [3] - 便利化政策覆盖范围从单一商品拓展至"展、秀、店、品"全场景领域 [5] 市场反应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携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 [3] - 两万多款全球或地区首发新品正加速进入上海市场 [3] - 静安区已有8家国际一线品牌申请加入通关白名单 [4] - 今年1月至4月静安区引入53家各能级首店 [4] 企业案例 - 阿迪达斯在上海安福路开设三叶草全球旗舰店,每周都有新品上市 [4] - 上海恒隆广场表示国际品牌将上海选定为亚太地区新品首发的首选之地 [5] - 浦东新区引进各类首店31家,举办多场知名品牌首发活动 [7] 数据表现 - 今年1月至4月上海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 [7] - 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 [7] - 黄浦区新增各类首店47家,其中全球首店3家、全国首店7家 [7] - 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一半 [7] 制度创新 - 便利化措施以"扩范围、分场景、强联动"为核心 [6] - 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 [6] - 分层监管构建柔性机制:20件以下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可凭检测报告快速验放 [6] - 建立首发新品白名单联动机制,实现"监管"与"便利"有机统一 [6]
上海便利通关助力首发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03 22:03
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 - 上海市商务委与上海海关联合推出全国首创的"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检验模式,为"首展、首秀、首店、首发"进口消费品通关提速增效 [1] - 政策核心为"扩范围、分场景、强联动",通过三大制度创新:品类覆盖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分层监管构建柔性机制、跨部门协同服务建立白名单联动机制 [1] - 分层监管具体措施: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及单批次20件以下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批量进口新品可凭实验室检测报告快速验放 [1] 政策实施效果 - 静安区已有8家国际一线品牌申请加入通关白名单 [2] - 上海口岸今年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总量50% [2] - 新措施预计使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 [2] 政策支持体系 - 上海市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支持政策,包含3项新举措和7项延续措施 [1] - 两项新举措专门针对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 [1] - 政策由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海关结合技术支撑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1]
“端午+六一”四川消费市场人气商气两旺
搜狐财经· 2025-06-03 03:01
消费市场表现 - 四川省5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15.6亿元 同比增长7 8% [1] - 全省线下消费金额达361 73亿元 同比增长6 96% [1] - 413家零售企业销售额11 4亿元 同比增长8 2% [2] - 137家餐饮企业营业额4 2亿元 同比增长7% [2] 消费场景与活动 - 全省累计组织超5000家商贸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超600场次 [1] - 成都推出消夏潮购 古韵传承 萌娃游园等5大促销活动 [1] - 达州开展乐购达州 吃在达州 夜享达州等五大板块活动 [1] - 广安依托雪花啤酒 川渝美食开展"百店千啤"促销行动 [1] - 遂宁盒马鲜生门店开业两日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 [2] 消费新趋势与动能 - 汽车 家电 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拉动消费631 8亿元 [2] - 遂宁发展首发经济 成为盒马鲜生西南首个非省会城市门店 [2] - 崇州推出"蜀州餐·非遗宴" 眉山拉动餐饮消费1000万元 同比增长8% [2] 文旅与赛事消费 - 全省909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34 72万人次 门票收入4472 1万元 分别同比增长14 22%和2 43% [4] - 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154 92万人次 [4] - 新津天府端午龙舟会吸引48支队伍参赛 超7万名游客观赛 [4] - 德阳发放600万元消费券 宜宾长宁举办18项民俗非遗体验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