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摆经济

搜索文档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外摆经济激发城市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5
上虞区系统总结试点经验,计划新增时代潮城、石狮星空夜市等第二批试点区域,推动"商业外摆"持续 标准化扩容。从优化审批到精细管理、从试点先行到成熟推广,上虞区正在用服务的温度点燃经济的热 度,走出了一条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城市管理与民生幸福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数据来源:绍兴市上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广告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创新推出"商业外摆"试点政策,以前瞻性的服务理念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 力。《关于推行"商业外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区商务局共同制定,首批覆 盖万达广场、万和城、云泰PARK等6大商圈,涵盖轻餐饮与传统餐饮等多类业态。 在审批服务方面,上虞区建立起"1+3+6"高效工作体系,以规范管理为核心,综合执法、商务及属地街 道三方协同,6大商圈同步试点。通过"现场踏勘+联审联批"模式,商户可实现"零跑腿"办理,审批时限 压缩70%,真正实现从"反复跑"到"不用跑"的转变。 经营秩序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平衡,是外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策明确要求商户签订《市容环卫责 任承诺书》,严守"六不得"准则、落实"门前三包"。作为首批参与外摆试点商家,云泰商圈码头餐厅负 责人欣喜地表示 ...
浦江流金 梦幻盛会点亮上海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开幕 龚正启动
解放日报· 2025-09-20 02:37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于9月19日至10月18日举办,设有1个主会场和16个分会场,共将举办建筑投影秀、光影秀、无人 机表演等177场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展示城市活力、弘扬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精神,增强商业繁荣信 心。 相较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本届光影节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影艺术IP为目标,在创意、活动、体验上都有新升 级。光影节IP形象"小灵光"首次与市民见面,光影体验装置全面升级扩容,将推动夜间经济、首发经济、票根经济、外摆经 济互促互进,使光影艺术与体育、文化、艺术跨界共生,为国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呈现沉浸式体验、全视听享受的光影盛 宴。 光影节期间,西岸大剧院的外立面北侧墙体将轮播"点亮上海"7分钟投影秀。记者 海沙尔 摄 浦江流金,光影璀璨,上海为世界展现又一场流光溢彩的梦幻盛会。以"点亮上海"(Light Up Shanghai)为主题的第二届 上海国际光影节于9月19日晚在徐汇区西岸滨江穹顶艺术中心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开幕式并启动灯光艺术装置。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出席,副市长张小宏致欢迎辞。国际灯光城市协会(LUCI)总干事马克·佩奇发布国 际光影节评估指 ...
“外摆一米”背后的城市温度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03
随着"苏超"的火爆出圈和一系列优化政策的"松绑",外摆经济正成为点燃城市活力、助推消费回暖的"新引擎"。 树荫下的咖啡外摆区、下班路上星级酒店集体"摆摊"、夜晚路边的"苏超"第二现场……这缕摇曳的"烟火气",不 仅拓宽了商户的增收渠道,更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外摆"摆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9月5日,市民在位于南通市海安图书馆的啡页咖啡吧畅享温馨时光。顾彬斌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9月2日,宿迁市宿城区古城街道府前市集热闹非凡,多元潮流的外摆摊位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逛夜市、品美食。 陈少帅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9月5日,连云港市连云区西园路的"为民大食堂"的"外摆摊位",小龙虾、酸菜鱼等20多道时令家常菜及面食品 种,以"打包带走"的便捷形式进行销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购买。朱华南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5年8月31日,苏州十全广场,市民围坐在商家的露天摊位,看球赛、喝啤酒、吃夜宵、逛市集。阙明芬 摄 视 觉江苏网供图 无锡太湖广场,球迷和游客品尝着美食观看"苏超"比赛。毛伟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29日晚,由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文旅集团打造的"无尽夏日里"促进夜经济消费活动吸引了很多游 ...
外摆经济如何更好“绽放” 黄浦区发起一场大讨论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外摆经济现状与案例 - 外摆位为城市增添烟火气并带来消费活力 黄浦区举行活动探讨外摆经济发展[1] - 外滩沿线历史建筑集聚区外摆位稀缺 FTC古象大楼首次尝试打造底层外摆位向街区延伸[1] - 咖啡馆与外摆位整体风格活泼 设置冰淇淋造型和像素风镜面景观墙吸引年轻人[2] 商业效果与扩展建议 - 外摆位对商业消费起到引流促进作用 市场反馈效果非常好[2] - 专家建议在南京东路及支马路设置更多外摆位 让游客慢下来停留消费[2] - 新世界集团尝试非客流高峰期引导老字号开设外摆位 周五至周日晚上10点后延长营业两小时[3] 城市治理挑战与协调 - 城市治理者关注外摆位对历史建筑完整性和道路空间的影响[3] - 南京东路客流超大时外摆位经济贡献度不高 因体验差且管理成本高[3] - 政府与商户沟通10多次修改方案 寻找安全有序的最优解[3] 政策与规划需求 - 消费需求和商业功能发生变化 外摆位法律法规政策相对滞后[4] - 需要更精细化考量道路设置外摆位标准 明确集中设摊区域[4]
外摆经济需“线”内生长
经济日报· 2025-09-01 22:27
城市外摆经济政策创新 - 大连市在16个涉文旅消费商圈片区推行规范化"一米线"外摆试点 鼓励临街商铺设计融合环境的跨门外摆以提升吸引力并激活商业街区活力 [1] - 兰州 衢州等多地兴起外摆经营模式 包括星级酒店和知名商场加入 通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消费并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外摆经营需兼顾秩序与民生 效率和温度 通过规范商户管理实现市民需求 商户经营 游客体验 市容环境和交通畅通的多赢 [1] 外摆区域规划与管理原则 - 按照"规范设计 便民利民"原则明确外摆区域和时段 地方政府及社区通过走访入户 实地调研 问卷发放和电话接听等方式精准对接商户需求并整合资源 [2] - 科学划分外摆区域为开放区(重点商圈 步行街和特色街区) 控制区(沿街门店及早市 夜市 早餐摊点)和禁止区(医院 校园周边)以合理布局经营 [2] - 打造包容审慎法治环境 通过优质执法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温度并优化营商环境 依法查处严重影响交通 市容和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实现监管有序 [2] 外摆经营服务保障措施 - 相关部门主动为商户提供经营指导和服务 讲解政策与法律规范以鼓励合理合法经营 [3] - 环卫部门开展常态化道路清扫 重点加强早晚高峰及节假日外摆结束后的保洁力度 为市民 游客和商户提供干净舒适的消费与经营环境 [3]
7月武汉CPI上涨0.5% 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二
长江商报· 2025-08-13 23:52
7月份,服务消费继续"领跑",统计数据显示,武汉7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7%,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 0.30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消息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日前发布数据,7月份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二。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CPI同比上涨 0.4%,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三,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湖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7 月平均,湖北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2025年7月份,湖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2.3%,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5%。 服务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武汉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武汉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高于消费品 价格1.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72种服务项目价格中,上涨的有23个,占31.9%,上涨面较上年同期扩大 2.7个百分点。得益于2025年来武汉文商旅融合发展,景点门票、电影及演出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 别上涨6.6%、4.2%和3.0%。需求升级 ...
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兑现 武汉暑期消费活力居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二
长江日报· 2025-08-13 01:04
武汉市CPI表现 - 7月CPI同比上涨0.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 [1] 工业品消费 - 后高考经济带动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8% 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升学三件套"热销 [3] - 可穿戴智能设备价格同比上涨6.7% 小米AI眼镜(售价1999元)等科技产品受年轻消费者追捧 [3]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1% 反映消费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兑现 [3] 服务消费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7% 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9] - 教育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5% 高校学生年均发展型消费达2235元(占教育总支出近9%) [9] - 景点门票价格同比上涨7.8% 文创产品二次消费增长显著(如49元"蒜鸟"玩偶/黄鹤楼书签等) [9] - 文化套餐订单占比从35%提升至58% 包含省博编钟表演/知音号夜游等服务 [10] 餐饮消费 - 在外餐饮价格上涨1.7% "外摆经济"(移动餐车/酒店外摆区)创造多元消费场景 [14][15] - 沉浸式餐饮体验受追捧 如楚河汉街燕礼餐厅编钟伴宴(人均298元)需提前预约 [16] 价格结构性变化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 其中鲜菜价格降8.2% 猪肉价格降12.0% [16] - 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4%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7% [16] 消费趋势特征 - 消费场景创新激活需求 包括国潮非遗体验/情绪疗愈服务/沉浸式文旅等新业态 [10][16] - 旅游消费从观光向文化沉浸跃迁 本质是体验升级与情感共鸣的双重驱动 [10]
五星酒店摆摊自救,一天能卖6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5:01
行业转型背景 - 酒店行业竞争激烈,老牌五星级酒店面临不转型就倒闭的困境 [5] - 大型酒店集团快速扩张导致供大于求:锦江酒店2024年新开1515家,华住集团2025年一季度新开694家,万豪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在华平均每周开业1.3家 [5] - 一二线城市酒店数量饱和,商务出行需求缩减,导致"门店越多越冷清"现象:锦江酒店2023年RevPAR下滑5.78%至157.47元,ADR减少11.19元至240.67元;华住一季度ADR同比下滑2.6%至272元,RevPAR同比下滑3.9%至208元 [5] 收入结构变化 - 高端酒店高度依赖婚宴和酒席市场,但近两年餐饮收入锐减 [6] - 华天酒店财报显示:2024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9.72%至2.038亿元,客房收入同比下降18.43%至2.214亿元 [7] - 全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20年850家降至2024年736家,平均房价降至599.72元(同比下降4.78%),平均出租率仅60.73% [8] 转型策略 - 酒店转向全服务业态发展,包括洗衣、家政、物业、团餐等 [8] - 通过外摆摊扩大市场覆盖面:广州白云宾馆早餐摊4元生肉包、5元油条、8元皮蛋瘦肉粥,通常在8:50前售罄 [1] - 多地酒店开展外摆业务: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社区食堂"5元肉包、20元狮子头;太原山西大酒店下午5点出摊;长沙金茂酒店卖卤味并计划上线外卖 [3] 外摆业务效果 - 日均营收1-6万元:太原兰博泰尔酒店日营收超1万元,郑州永和铂爵酒店两小时营收破6万元,长沙金茂酒店卤味摊日均超2万元 [11] - 消费者认可卫生品质优势,"卫生""干净""高品质"成为关键词 [9] - 主要目的为引流和品牌宣传,通过"群接力订餐"建立私域流量 [11] 未来发展 - 外摆模式面临食品安全等质疑,部分酒店计划改为大排档模式或挪入室内 [12] - 浙江省出台政策支持外摆经营,杭州市简化审批流程 [12] - 酒店仍以会议和婚宴为核心业务,外摆仅作为辅助增收手段 [12]
放下身段摆摊自救,五星酒店们的必由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3:53
行业竞争加剧 - 酒店行业供大于求 锦江酒店2024年新开1515家酒店 华住集团2025年一季度新开业694家门店[2] - 国际酒店集团加速在华扩张 万豪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平均每周在华开业1.3家酒店 开店速度从几年100家提升至一年100多家[2] - 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酒店数量趋于饱和 商务出行需求整体缩减[2] 经营指标全面下滑 - 锦江酒店2024年RevPAR为157.47元同比下滑5.78% ADR为240.67元同比减少11.19元[2] - 华住集团一季度中国区ADR为272元同比下滑2.6% RevPAR为208元同比下降3.9%[2] - 全国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降至599.72元同比下降4.78% 平均出租率仅为60.73%[6] 收入结构恶化 - 高端酒店餐饮收入锐减 华天酒店2024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9.72% 降幅大于客房收入的18.43%[4][5] - 婚宴酒席市场萎缩 包房订满盛况难以再现[3]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20年850家减少至2024年第三季度736家 五年减少114家[6] 转型创新举措 - 五星级酒店开展外摆摊业务 广州白云宾馆售卖4元生肉包/5元油条/8元皮蛋瘦肉粥 餐点每日8:50前售罄[1] - 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推出20元2只狮子头 太原山西大酒店下午5点推车出摊 长沙金茂酒店售卖卤味并计划上线外卖平台[1] - 酒店外摆日均营收1-6万元 太原兰博泰尔酒店日营业额超1万元 郑州永和铂爵酒店两小时营业额突破6万元[8] 战略方向调整 - 华天酒店在财报中明确将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 包括洗衣/家政/物业/团餐等业态[6] - 行业共识向全服务业态转型 利用品牌公信力和标准化出品形成对传统小吃摊的竞争优势[6][7] - 外摆业务主要起引流作用 通过建立私域群拓展客源和宣传品牌 而非核心利润来源[8] 政策支持与规范化发展 - 浙江省政府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 允许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9] - 杭州市推出"十允许、三服务"举措 简化商户在自有红线范围内的经营审批流程[9] - 酒店积极整改外摆模式 包括增设桌椅/改造室内固定窗口/推出外卖配送等规范化措施[9]
下沉市场走访:从南到北,高级餐厅/宾馆纷纷加入外摆阵营
搜狐财经· 2025-08-05 15:00
这一现象的背景是,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曾经高高在上的餐厅放下身段,通过将高品质产品以亲民价格外摆销售来寻求增长、维系生存。他们 中的有些品牌,甚至会借助短视频、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引流发酵,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也让业界看到了它们积极求生的状态。 过去半个月,我沿着南方多省展开实地走访,深切感受到这场外摆热潮的汹涌态势。从西湖边的老牌酒店到晋西北的家常餐馆,从一线城市的夜市到西北 小城的街角,不同层级、不同定位的餐饮品牌正以各自的方式外摆求生。 今天就来聊聊我的见闻与观察感受。 01 这段时间,不少朋友可能都刷到过这样的视频:许多传统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及知名餐饮品牌纷纷开启了外摆模式。 实地走访观察: 外摆经济蔚然成风 此次走访首站落在杭州梅地亚酒店。这家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老牌四星级宾馆,曾是浙江广电旗下的地标性存在,依傍西湖、步行5分钟可达,一 度是杭州中高端酒店的代表。 如今,即便身处旅游旺季的西湖边,它也选择以外摆姿态拥抱变化。 此次走访首站落在杭州梅地亚酒店。这家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牌四星级宾馆,曾是浙江广电旗下的地标性存在,依傍西湖、步行5分钟可达,一度是 杭州高端酒店的代名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