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常辅股份(87139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1:2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至 1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包括中信证券、平安基金等多家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杜发平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许旭华 [3] 2025 年一季度营收下降原因 - 普通及智能型产品营业收入 2992.85 万元,同比下降 389.57 万元,降幅 11.52%,因工程项目订单减少 [4] - 核电产品营业收入 1413.94 万元,同比下降 863.70 万元,降幅 37.92%,因 2024 年底在手订单交货期大多在一季度之后,交付订单减少 [4] 提高普通及智能产品营收措施 - 加大 ZE、QF 系列产品市场推广力度 [5] - 狠抓新品开发,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多方面工作,制定相关标准 [6] - 开展行业调研,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拓展国内新市场和国际市场 [7] 核电产品情况 - 公司较早涉足民用核电领域,研发了多代核电技术要求的产品 [8] - 2020 年多个核电项目通过评审及鉴定,近年还研发了多种核电产品,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8] - 未来针对特殊应用环境和需求,开展相关设计,研发改进产品,解决国产化问题 [9] 核电产品市场份额 - 公司及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 2009 年首批取得相关许可证,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10][11] - 川仪股份、扬州恒春电子取得资质较晚,目前只能生产 K3 级别产品 [11] 2025 年 4 月核电项目情况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五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核电机组,公司核电部将争取订单 [11] 核聚变领域情况 - 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提供产品,目前对业绩影响小,将持续关注发展趋势 [12] 核电市场发展前景 - 核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选择,政策支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13] - 预计 2035 年核能发电量占比达 10%左右,减排二氧化碳约 9 亿吨;2060 年占比达 18%左右,核电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13]
国开行:执绿色金融画笔 为美丽中国添彩
人民网· 2025-05-16 03:12
污水处理与生态保护 - 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尾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并向皋兰山、白塔山绿化工程提供再生水,实现节水增绿[1] - 国开行甘肃分行融资支持该厂改扩建项目,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已投入运营[1] 绿色贷款与基建支持 - 国开行1-4月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1] - 绿色贷款占比在信贷资产中持续提升[1] - 国开行四川分行支持14条高速公路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2333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9731吨[2] 能源转型与技术升级 - 国开行新疆分行支持华电木垒项目,建设60万千瓦风电、40万千瓦光伏及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储能[3] - 国开行山西分行支持霍州发电厂机组改造,年节约标煤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1万吨[3] 区域生态修复与城市样板 - 国开行广东分行贷款支持广州黄埔区岭头片区项目,修复河涌生态、改造千亩农田,改善城乡环境[4] - 项目推动"城绿共融"模式,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4] 金融产品创新 - 国开行甘肃分行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支持瓜州县7.8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节水量不低于690万吨[5] - 公司持续创新绿色债券产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绿色发展[5]
山东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建设,力争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齐鲁晚报· 2025-05-15 04:50
新能源消纳行动 - 山东省政府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 新型储能是关键措施 [1]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 包括电化学 压缩空气 飞轮 超级电容等多种类型 [1] - 山东省新型储能在运规模808.5万千瓦 较2022年底翻两番 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1] 储能政策支持 - 山东省出台《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创新支持政策 [1] - 在国内率先建立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交易机制 [1] - 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 [1] 市场机制改革 -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联合发文推动新型储能进入市场引导为主 政策驱动为辅的新阶段 [3] - 山东省将加快完善电力市场机制 打造引领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 [3][4] 具体推进措施 - 拉大储能充放电价差 提升储能电能量市场收益 [4] - 推动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增设备用 调相 黑启动等辅助服务品种 [4] - 独立储能向电网送电的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4] - 要求存量新能源场站继续执行配储政策 稳定存量储能容量租赁收益 [4] 未来发展目标 - 山东省将继续推动压缩空气 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 [5] - 支持储能新技术 新场景多元化应用 [5] - 力争2023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5]
督察什么?怎么督察?生态环保督察工作条例划重点
新华网· 2025-05-14 09:36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条例》用八章四十四条总结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生态环境保 护督察工作作出全面规范。如何引领督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条例》划重点一起了解。 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对象 2015年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当年年底,因空气质量而备受关注的河北省,成为首个督察试点。此后,两轮督察先后推进,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并逐步将央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范围。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轮督察已经开展了三批。 《条例》明确,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两级督察的督察对象各有侧重,具体为: (二)生态环境保护党内法规、法律法规、政 策制度、标准规范、规划计划、重大改革任务 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 责"推进落实情况; (四) 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落实情况; (五) 环境污染防治、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 态保护修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美丽中国建 设方面工作情况: (六)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 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
循环经济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交通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57
行业概述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闭环流程,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 [2] -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原则,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 应用领域涵盖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废旧产品再制造六大方向 [5][6] 政策环境 - 2021-2024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包括《"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目标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5万亿元 [7][8] - 政策重点包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完善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等 [8]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 [8] 发展模式 - 产业园区循环化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建立"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处理—热电联产"循环产业链,实现物质减量和能源梯级利用 [9] - 城市矿产开发模式:如北京建立废旧塑料、电子产品的"回收→分拣→利用→再生"产业链,缓解固体废弃物压力 [10] - 再制造产业模式:潍柴动力再制造发动机可节能60%,降低排放80%,每万台回收附加值达3.6亿元 [11] - 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华安县建立种猪育种、有机肥加工、生态茶园等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11] 市场规模 - 2023年行业整体规模突破4万亿元,2024年达46365.5亿元,细分领域呈现快速增长 [12][14][15][17] -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2023年规模7531亿元,2024年预计8321.9亿元,涵盖煤矸石、粉煤灰等七大类废弃物 [14] -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2023年规模6719.6亿元,2024年预计7882.1亿元,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回收加工 [15] - 垃圾资源化:2023年规模3235.5亿元,2024年预计3694.2亿元,包括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处理 [17] 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央企/国企主导、民企崛起、外资进入的多元化竞争态势,集中在工业固废处理、废旧资源回收等领域 [19] - 特点包括市场集中度高、价格竞争普遍、技术创新成为关键、国际化趋势明显 [19] 面临挑战 - 产业规模化不足:缺乏龙头企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受限于较低利润 [20] - 监管体系不健全:税收优惠力度不足,部分领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0] - 资源回收不充分:2023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仅60.5%,危险废物贮存量达0.9亿吨 [20]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物联网、AI、大数据将提升资源回收效率,新质生产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21][23] - 政策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支持 [23] - 产业链协同:钢铁、化工等行业加强合作,形成收集-分类-处理-再利用完整体系 [23] - 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技术共研、标准共建,输出中国循环经济方案 [2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迈向新阶段
中国电力报· 2025-05-14 02:1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前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约40% [1]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排放二氧化碳约30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20%以上,将被分两阶段纳入市场管控 [1] - 《方案》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约1500家企业,要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纳入管理 [2] 市场机制升级 - 管控范围从单一发电行业向多行业扩展,温室气体管控从二氧化碳向多种气体扩围,排放活动管控从能源活动延伸至工业过程全链条 [2] - 通过纳入边际减排成本不同的排放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并提升行业整体减排水平 [2] - 建立与绿电、绿证市场协同的机制,形成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的多层次管控模式 [2] 数据治理体系强化 - 要求企业对燃料、原辅材料等参数开展高质量实测,探索碳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应用 [3] - 实施关键参数月度存证和"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审核,强化化石能源消费量等关键数据监管 [3] - 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数据分布式存证,动态追踪关键工序碳排放 [5] 配额分配方案设计 - 2024年配额量按实际排放量核定,企业免付履约成本 [4] - 2025-2026年基于碳排放强度设定配额,控制企业盈缺率以保障经营稳定 [4] - 2027年起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优化分配方法,逐步收紧总量以推动持续减排 [4] 行业减排路径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需采用物料平衡法、CEMS等核算技术,制定复杂工况下的统一核算标准 [5] - 对超额减排企业给予配额结转、交易费减免激励,对减排不力企业实施配额扣减 [6] - 推动碳排放权、绿电、绿证、CCER市场联通,形成"生产低碳化+能源清洁化"双轮驱动模式 [6]
湖北能源推进绿色转型 4月新能源发电量增54.91%
长江商报· 2025-05-13 23:17
公司业绩与发电情况 - 2025年4月公司完成发电量33.5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73%,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61.6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35.66%,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54.91% [1][2] - 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55.67%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3.7%,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2%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1.83亿元,同比下降19.65%,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54.31%,主要受来水偏少和火电上网电价下降影响 [2] 业务布局与装机规模 - 公司已形成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业务板块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装机规模1829.98万千瓦,在建装机超6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末总装机规模接近2000万千瓦 [2] - 公司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新能源与抽水蓄能发展 - 公司规划在"十五五"期间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培育新能源检修检测、零碳园区等新兴业务,布局水风光、火风光、风光储项目 [3] - 公司3座抽水蓄能电站已进入建设阶段,其中罗田平坦原项目主体工程全面铺开,长阳清江和南漳张家坪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 [3] - 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成熟的调节性电源,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公司将持续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3]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计划以每股8.20元向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转让所持长江证券5.30亿股股份(占总股本9.58%),交易已获证监会受理 [4] - 交易完成后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聚焦能源主业 [4]
北京碳市场,碳价在7个地方碳市场中价格最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3 08:41
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运行情况 - 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交易总量为367万吨 成交额3.71亿元 配额线上成交均价达111元/吨 在7个地方碳市场中价格最高 [1] - 自2013年开市以来 北京市碳市场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从50元/吨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 [1] - 2024年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 [1] 重点碳排放单位减排成效 - 纳入管理的重点碳排放单位2023年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 燃煤应急发电 水泥 石化等行业降碳效果显著 [2] - 14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合计富余55万吨 市场价值超5000万元 [2] - 华能北京热电通过烟气余热利用项目实现碳排放配额富余 [2] 碳市场政策与机制 - 2024年修订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明确配额有偿发放方式 [2] - 北京市本地碳市场配额以免费发放为主 有偿发放为辅 欧盟英国等已过渡到有偿发放为主 [3] - 配额有偿发放促进市场健康运行 释放"排碳有成本"信号 [3] 区域协同与未来发展 - 2024年联合天津河北发布国内首个区域性低碳出行地方标准 [3] - 2025年计划完善本地碳市场建设 激励消纳绿电 扩大碳普惠应用场景 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3]
ESG一周观察|厦门发布 ESG 行动方案、上海市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计量重点工作通知、NGFS发布其首个短期气候情景、ICE推出适用于企业主权资产类别的物理气候风险评估解决方案、腾讯联合淡马锡平台购买百万吨碳信用、百度发布2024年ESG报告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04:47
ESG政策动态 - 厦门市发布《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是构建ESG"124"体系,将厦门打造为ESG发展全国领先城市,涵盖ESG先行实践、市场生态两大体系,以及绿色产业、专业服务、理论创新、人才聚集四大高地 [1]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计量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工作指引,推动重点碳排放单位健全碳计量管理体系,加强碳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提升碳排放监测能力 [2] ESG市场动态 - 绿色金融体系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网络(NGFS)发布首个短期气候情景,聚焦五年时间范围,提供行业分析和金融风险、宏观经济变量覆盖,评估气候政策、极端天气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3] - 洲际交易所(ICE)推出ICE全球气候风险解决方案,利用16亿座建筑物的建筑足迹数据,为企业主权资产类别提供物理气候风险评估 [4] ESG企业行动 - 腾讯与淡马锡旗下GenZero签署碳信用承购备忘录,未来15年内承购至少100万吨优质碳信用,相当于减少至少100万吨温室气体 [5] - 百度发布2024年ESG报告,显示全年拦截恶意网站访问请求8053亿次,清理有害信息596亿条,培养592万名AI人才,数据中心绿电使用量达5980万千瓦时 [5]
北方国际(000065) - 000065北方国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1:1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公司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下午15:00 - 17:00 [1] - 活动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单钧,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倪静 [1] 波黑光伏项目进展 - 2025年1月公司通过匈牙利子公司持有项目公司Aurora Solar 8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1] - 项目现场48个拉拔试验点位钻孔及立柱浇筑全部完成,拉拔试验完成100% [1] - 完成土建安装分包招标,主要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从国内采购,正在生产中 [1] 未来投资方向 - 推动国际工程转型升级,开发优势资源占有型且风险可控的特许经营项目 [2] - 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国外寻求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并购机会 [2] - 根据现有业务板块产业基础,通过海外投资延伸、整合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2] 2024年毛利率修复原因 - 从项目签约源头严控质量,终止毛利率偏低的贸易类业务,集中资源开拓高质量项目 [2] - 深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集中采购等降低成本,加强全流程精益管控,减少资源浪费 [2] 分红情况 - 公司已连续十七年现金分红 [2] - 2024年度以3月28日股本总数1,063,456,23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9元(含税),预计共分配股利158,454,978.57元,现金分红总金额较上年增长72.55% [2] - 未来将兼顾经营发展资金需求,统筹做好长期战略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逐步提升分红水平 [2] 其他情况 - 本次投资者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情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