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凯美特气2025年中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控制效果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7-30 22:23
总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1亿元 同比上升10.52% [1] - 归母净利润5584.61万元 同比大幅上升199.82% [1] - 扣非净利润4970.64万元 同比急剧上升9426.3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48亿元 同比上升7.13%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09.55万元 同比上升22.62%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36.11% 同比增加60.66% [2] - 净利率17.93% 同比大幅增加188.83% [2] - 氢气业务主营利润3656.08万元 毛利率35.20% [6] - 二氧化碳业务主营利润3792.15万元 毛利率38.52% [6] 费用控制成效 - 三费总额4774.77万元 占营收比15.38% 同比减少64.08% [3]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55.52% [3]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1.88%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73.37% [3]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7.48亿元 同比减少21.70% [4] - 应收账款8583.56万元 同比增加24.07% [4] - 有息负债5.4亿元 同比减少32.59% [4]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 同比减少8.64%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4.91%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361.08% [5] 业务结构分析 - 氢气收入占比33.46% 为主要收入来源 [6] - 二氧化碳收入占比31.72% 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6] - 燃料类产品、空分气体、特种气体和其他产品构成其余收入 [6] 区域市场分布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45.91% 为最大市场 [7] - 华南地区收入占比31.94% 为第二大市场 [7] - 华中地区收入占比17.94% 其他地区占比4.22% [7] 发展战略规划 - 以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 [8] - 推进电子特气产品市场销售 逐步打开市场空间 [8] - 通过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改进赢得市场 [8] - 利用化工尾气为原料扩充产品种类 [8]
扣非净利暴跌97%3年后将增21倍?惠城环保估值超2500倍仍获国盛证券买入评级
第一财经· 2025-07-30 15:14
公司业绩与估值反差 - 惠城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仅76.2万元,同比下降97.53%,创2023年以来最低 [1][2] - 公司市盈率(TTM)高达2559倍,股价累计涨幅接近17倍,2022年底以来最大涨幅一度接近24倍 [1][6] - 国盛证券2024年以来发布11份研报均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7年营收42亿元(较2024年增长3.65倍),净利润8.8亿元(增长20.95倍) [1][8] 业务表现与行业背景 - 主营业务分为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25.21%)和危废处理处置服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5.81%) [2] - 广东石化项目上半年营收3.74亿元(净利润5128万元),但蒸汽收入因单价降低而减少,导致资源化产品收益从2024年全年的8911万元降至2644万元 [3] - 国内成品油需求下滑导致炼油行业进入"后增长"期,废催化剂处理处置业务竞争加剧 [2] 费用增长与扩张 - 销售费用(1659万元)、管理费用(6252万元)、财务费用(3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27.73%、17.94% [4] - 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全国业务布局,包括设立子公司、人员增加及银行贷款利息上升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因素 - 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累计涨幅16.8倍,最大涨幅24倍,期间最高单月涨幅75.08% [6][7] - 流通市值较小(自由流通股本1.28亿股)和"双碳"概念(循环经济、稀缺金属回收)推动资金炒作 [7] 在建项目进展 - 四大在建项目包括两个废塑料资源化项目(10万吨/年和20万吨/年)、东粤广场项目和绿电储能新材料项目 [8] - 20万吨混合废塑料项目7月8日首次投料成功,但7月14日起停工检查,三季度能否复产仍不确定 [9]
万物新生上涨2.19%,报3.26美元/股,总市值7.1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13:53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上涨2.19%至3.26美元/股 成交额34.64万美元 总市值7.17亿美元[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46.5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7.45%[1] - 归母净利润4280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09%[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万物新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2] - 成立于2011年 定位"互联网+环保"循环经济企业[2] - 旗下四大业务线:爱回收 拍机堂 拍拍 海外业务AHS Device[2] - 使命为"让闲置不用 都物尽其用" 致力于打造ESG样本企业[2] 重大事项提醒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美国当地时间)[2]
刘煜辉最新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5:48
中国经济周期转折 - 中国经济正处在价格下行阶段的关键转折窗口期 [3] - 七月初"反内卷"政策定调及国际环境缓和为经济周期转换创造有利条件 [3] - 股市近期表现已传递出经济预期转变的积极信号 [3] A股市场前景 - "反内卷"政策需供给端打破行业恶性竞争+需求端提振年轻群体/中产消费 [5] - 顺周期板块将直接受益于政策效果 驱动A股整体指数上行 [6] - 预计"反内卷"价格效果显现后 A股有望站上4000点 [6] 重点投资方向 - RDA(真实数据资产): 国家将推动数据要素资产化 催生新商业模式 [7] - 循环经济: 废塑料转化石化技术可突破能源进口依赖瓶颈 [7] - 固态电池: 未来1-2年大规模商用化 支撑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发展 [7] 资本市场长期趋势 - 投资者信心源于经济治理能力+国际竞争优势的持续强化 [8] - 预判中国资本市场将呈现长期慢牛走势 [8]
多种气体产销两旺 凯美特气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02: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亿元,同比增长10.5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585万元,同比增长199.82% [1] - 通过调整经营政策及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多类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 [1] 产品表现 - 二氧化碳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3%,毛利率达38.52% [1] - 氢气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0%,毛利率达35.21% [1] - 燃料类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9%,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51%,毛利率提升13.89个百分点至38.79% [2] 市场与客户 - 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已通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认证,成为其在中国的策略供应商 [1] - 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获得Coherent(相干)认证 [2] - 光刻气产品已获得海外企业认证 [2] 行业前景 - 下半年食品、饮料行业消费旺季将带动二氧化碳产品需求 [1] - 多地氢能政策红利推动,下半年国内氢气需求量预计继续提升 [1] - 国内半导体、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有望推动电子特种气体业务快速增长 [2] 战略发展 - 电子特种气体业务加快市场拓展与销售工作,推动产能释放 [2] - 积极切入国内外高端客户,形成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电子特种气体和混配气体研发及生产基地 [2]
二手小店、商品寄卖店、二手平台线下店——实体二手店,悄然热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30 00:47
二手消费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6450.2亿元 同比增长17.56% [11] - 用户规模达6.6亿人 同比增长13.79% [11] - 价格实惠成为首要因素 奢侈品包袋可半价购得[4] - 独特性需求推动孤品消费 契合个性化追求[4] - 环保意识提升 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6][7] 线下二手店运营模式 - 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为主要盈利方式[7] - 寄卖模式收取服务费 货物流通率良好[8] - 线上线下仓店一体模式降低退货率至个位数[10] - 线下体验提升销售转化率 九成进店顾客下单[7] 行业生态与发展挑战 - 形成覆盖全链条的新型商业生态[11] - 商品陈列与真伪鉴定需提升标准化[12] - 需建立成色评级体系实现价格标准化[14] - 需规范商品流通规则及认证检查方法[1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年轻群体成为主力客群 占比达九成[7] - 线下体验需求增强 追求"一手店"体验感[12] - 跨品类消费趋势明显 涵盖奢侈品/家电/游戏设备[3][4]
LABUBU、Switch,不买只租真香? 3亿人上头“体验经济”,信用免押激活万亿新租赁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3:49
行业趋势 - 新租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过去1年年交易额同比增长71.6%,年活跃用户数达3.42亿,且持续增长中 [2] - Z世代用户占比超六成,"00后"消费者订单一年暴涨2倍 [2] - 机构预测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2026年突破1000亿元 [4][3] - 租赁生意从"解决短缺"转向"创造体验",消费市场从"所有权经济"转向"使用权经济" [5] 用户行为 - 年轻人通过租赁重构消费逻辑,表现为按需理性消费、追求圈层认同感、瞬时主义和高频兴趣尝鲜 [3] - "先租赁体验,再决定购买"模式推动理性消费回归,降低消费决策成本 [3] - 演出季相机、Pocket3、望远镜等产品订单较年初涨11倍 [2] - 短租订单量激增,某平台今年单月短租订单量已等同去年全年总量 [3] 信用体系 - 信用免押机制降低租赁门槛,激活下沉市场,如大学生可零押金租用摄影器材 [6] - 动态信用评估提升用户权益,信用越好免押额度越高,租赁成本越低 [6] - 信用体系重构交易成本、升级资产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成为行业"升级引擎" [7] - 信用分替代押金,用户可用"一杯奶茶钱"解锁万元设备使用 [2] 市场痛点与解决方案 - 行业痛点包括押金门槛高、流程体验不佳、残值认定缺乏标准、物损赔付规则模糊等 [8] - 消费者面临商品状态描述模糊、价格体系不透明、权责界定不清三大痛点 [8] - 解决方案包括推进标准化建设、建立残值预测平台、组建风控联盟等 [8] - 芝麻租赁发布《消费品租赁行业交易管理规范》,对租期、押金等核心利益点作出严格规定 [9] 未来展望 - 新租赁生态将实现"用户-商家-社会"多方共赢,用户侧3分钟完成交易,商家侧设备年流转次数或达50次,经营效益提升300% [9] - 每笔订单生成碳积分,推动绿色低碳消费,提升社会运作效率 [9] - 随着基础规则完善,万亿元级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10]
实体二手店,悄然热起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9 23:07
行业趋势 - 2024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6450.2亿元 同比增长17.56% 用户规模达6.6亿人 同比增长13.79% [9] - 循环经济政策推动二手交易发展 "以旧换新"等举措提升市场认知度 [6] - 二手零售形成覆盖线上线下的全链条商业生态 [9] 消费者行为 - 价格实惠是首要考虑因素 二手奢侈品包价格可达新品的50% [3] - 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消费 二手商品包含停产孤品和稀缺款式 [3] - 环保意识驱动消费决策 延长商品生命周期减少资源浪费 [3] - 90%进店消费者会下单购买 主要客群为年轻人 [6] 商业模式 - 低买高卖赚取商品差价是主要盈利方式 [6][7] - 寄卖模式通过收取服务费获利 货物流通率较高 [7] -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降低退货率 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 [8] - "仓店一体"模式提升周转效率 线上线下库存同步销售 [7][8] 线下门店运营 - 实物体验提升购买信心 扫码比价功能降低高价商品风险 [4] - 门店运营成本较高 需通过提升销售速率实现更快进账 [7] - 商品陈列和真伪鉴定需改进 消费者期待"一手店体验" [10] - 建议通过成色评级实现价格标准化 加强防尘保护与展示平衡 [10][11] 市场发展空间 - 需规范商品流通规则、交易标准和认证检查方法 [11] - 加强政策监管和治理水平 提升专业化标准 [11] - 耐用消费品和高品质商品进入二手交易 提升使用价值 [11]
凯美特气: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16:0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0.52%,主要受益于产品销量增长及市场拓展 [2] - 扣非净利润4970.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426.33%,主要因上年同期计提7836.34万元股份支付费用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04亿元,同比改善44.91% [9] - 总资产28.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3%,主要因货币资金减少及在建工程增加 [2][12] 产品结构分析 - 二氧化碳产品收入9844.86万元(占比31.72%),毛利率38.52%,同比增长6.53% [9][10] - 氢气产品收入1.04亿元(占比33.46%),毛利率35.21%,同比增长7.30% [9][10] - 燃料类产品收入8846.02万元(占比28.50%),毛利率38.79%,同比增长14.69% [9][10] - 特种气体收入602.10万元(占比1.94%),同比增长8.74%,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9][10] 区域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42亿元(占比45.91%),同比增长17.10%,毛利率41.11% [9][10] - 华南地区收入9912.25万元(占比31.94%),同比增长25.70%,毛利率40.63% [9][10] - 华中地区收入5566.85万元(占比17.94%),同比下降23.20%,毛利率16.10% [9][10] 研发与技术优势 - 研发投入1743.96万元,同比增长11.77%,持续加码电子特气技术开发 [9] - 拥有专利179项(发明专利40项),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 [4] - 电子特气产品通过Coherent、ASML子公司Cymer、日本GIGAPHOTON认证 [3][4] - 采用深冷精馏、物理化学吸附技术,建立专业高纯气体分析实验室 [5] 产能建设进展 - 在建工程4.11亿元,较年初增长64.89%,主要投入宜章特种气体项目及福建过氧化氢项目 [12] - 宜章特种气体项目因政府交地延迟延期至2026年4月,累计投入2.32亿元 [14][15] - 福建30万吨/年过氧化氢项目累计投入2.37亿元,建设进度正常 [14][15]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4.70亿元,尚未使用资金存放专户 [13][14]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1134.27万元,同比下降55.52%,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减少及资产折旧降低 [9] - 管理费用3705.74万元,同比下降61.88%,主要因终止股权激励计划 [9] - 财务费用-65.24万元,同比增加73.37%,因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利率降幅 [9] 资产质量状况 - 货币资金7.48亿元(占总资产26.43%),较年初下降6.86个百分点 [12] - 应收账款8583.56万元,较年初增长41.61%,因销售收入增长及部分结算延迟 [12] - 存货4570.48万元,较年初增长30.54%,因库存商品增加及跌价准备转回 [12] 行业竞争定位 - 围绕世界500强石化企业布局,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建立策略供应商关系 [3][8] - 电子特气产品逐步替代进口,目标成为国际先进气体企业 [3][6] - 建立覆盖多基地的物流配送体系,采用GPS监控及信息化调度系统 [6][7]
刘煜辉重磅研判:反内卷促A股跃升新台阶,4000点可期!一文汇总
新浪证券· 2025-07-29 10:17
政策与市场影响 - 最高决策会议将反内卷上升为核心任务,政策执行决心增强市场信心,通缩预期资产类别如长期国债、股息型银行股和部分高端消费板块已出现明显估值压力 [2] - 政策传导至价格端将推动顺周期资产估值修复,包括信用扩张、制造业修复和中游产业链复苏相关板块,A股顺周期板块占比高将获得显著相对优势 [2] - 反内卷价格效果一旦显现,A股指数可能明显上升,超过4000点 [1] 数据资产与数字经济 - 数据资产是AI经济中最关键生产要素,利用区块链技术让数据上链可确立安全性和合法性,使其成为资产并进入市场负债表产生信用 [1] - 数据资产的制度化确权与流通是构建新型要素体系的关键方向,RDA(真实数据资产)与IDA(数据要素市场化)有望成为数字经济转型重要支点 [5] 育儿补贴与消费刺激 - 育儿补贴制度年度财政投入超1000亿元,规模逼近雅下水电年均投资水平(1200亿元),补贴力度显著 [3] - 年轻群体与城市中产因消费弹性大、需求升级意愿强,是撬动内需的核心支点,后续刺激消费举措值得期待 [3] 债市与资产重估 - 市场情绪升温,投资者对顺周期风格回归信心增强,下半年可能开启通缩象限转场窗口 [4] - 过去三年债券作为通缩资产经历超级牛市,机构重仓债券、银行股等,但宏观转向时可能遭遇流动性冲击,近期国债期货价格走弱已反映压力 [4] 投资主线 - 循环经济成为重点突破口,中国需在能源安全领域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废塑料油化及替代石化材料技术有望催生新兴产业机会 [5][6] - 高端制造尤其是机器人与固态电池产业,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及智能制造领域已形成全球竞争优势,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带来产业升级 [6] 市场趋势与信心 - A股是"靠心定价"市场,估值分子难以长期高增长,分母(投资者信心与风险偏好)决定主趋势,信心、体制信任和战略优势是驱动牛市关键变量 [7] - 中国资本市场正孕育"低波长流"新牛市,非情绪爆发型而是信任积累型,4000点可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