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8月份公募机构累计调研8338次 涉及771家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9-01 16:09
公募基金调研活跃度 - 8月163家公募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771家公司 调研次数达8338次 环比增长144.73% [1]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获1373次调研 覆盖100只个股 为最热赛道 [2] - 电子行业获1312次调研 覆盖108只个股 个股平均调研频次较高 [2] - 机械设备行业获769次调研 电力设备行业获735次调研 计算机行业获639次调研 分列第三至第五 [2] 重点调研公司及领域 - 医药生物领域迈瑞医疗、百济神州、爱博医疗被高频调研 关注创新药研发、医疗设备更新及集采政策 [2] - 电子领域水晶光电、紫光国微、工业富联被重点调研 关注光学元件、智能终端制造等技术迭代 [2] - 通信行业天孚通信获87次调研居个股榜首 关注高速光模块产能扩张、硅光技术商业化及海外需求 [3] - 机械设备板块大元泵业、电力设备板块欧陆通等中小市值个股获较高调研频次 [3] 机构调研特征 - 134家公募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 占比超80% [4] - 博时基金以200次调研居首 嘉实基金177次、华夏基金149次、国泰基金147次等20家机构超100次 [4] - 调研集中于政策支持与技术革新交叉领域 如医药生物创新药、电子行业AI算力基建 [4] - 电子行业调研总次数略降但机构对光学技术、AI芯片等前沿领域关注度未减 [4] -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中游制造板块调研频次提升 反映对库存周期触底及资本开支回暖的关注 [4]
“医药一哥”,重磅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6:03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 用于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2][6][7] - 子公司HRS9531注射液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该药品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4][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创新药收入占比达60.66%[10][11] 药品研发进展 - 泽美妥司他片(SHR2554片)累计研发投入约2.13亿元 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2][7] - 外周T细胞淋巴瘤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占比约25%~30% 中位发病年龄52岁[7] - HRS9531注射液累计研发投入约4.52亿元 用于调节糖脂代谢和体重管理[7][8] - 全球同靶点减重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49.26亿美元[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50亿元 同比增长29.67%[10] - 研发投入总额38.71亿元 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10] - 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11] 战略规划 - 公司布局全球14个研发中心 建立差异化技术平台覆盖创新药研发全流程[10] - 通过自研、引进和并购方式补充产品管线 多款创新药处于上市申报阶段[10][11] - 卡瑞利珠单抗在美国的BLA重新上市申报正与FDA积极沟通[11]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日收盘A股股价报68.65元/股 涨幅3.2%[11] - 总市值4536.53亿元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49%[11] - 市盈率(动)50.97 市盈率(静)71.59[12]
“医药一哥”,重磅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5:54
药品研发进展 -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SHR2554片)上市 用于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该药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2][6][7] - 泽美妥司他片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13亿元人民币[7] - 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HRS9531注射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该药品适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 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抑制食欲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实现减重效果[4][7] - HRS9531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4.5235亿元人民币[8]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减重适应症领域 礼来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ZEPBOUND)2023年11月在美国获批 2024年7月在国内获批(商品名:穆峰达)[8] - 2024年ZEPBOUND全球销售额合计约49.26亿美元[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8%[10][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67%[10] - 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38.71亿元人民币 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人民币[10] 创新药业务发展 - 上半年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人民币 占营业收入比重60.66%[11] - 创新药销售收入达75.70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通过全球14个研发中心的技术平台开发差异化创新产品矩阵 涵盖肿瘤、代谢等多个疾病领域[10] 国际化进展 - 卡瑞利珠单抗在美国的BLA重新上市申报正在与FDA积极沟通[11]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日收盘 A股股价报68.65元/股 涨幅3.2%[11] - 总市值达4536.53亿元人民币[11] - 今年以来A股股价涨幅超49%[11]
研发持续“烧钱”、业绩承压,迈威生物再闯港股IPO
贝壳财经· 2025-09-01 14:12
公司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于8月31日重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9月1日股价涨停至57.6元 单日涨幅20% 自上市以来累计涨幅65.52% 总市值达230.17亿元 [1]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领域 拥有4款商业化产品包括1类创新药迈粒生及三款生物类似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 研发管线含10余款临床前至上市阶段品种 [2] -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君迈康2024年发货量48,821支 同比下降66.61% 因国内已有7款同类产品上市 市场竞争格局已稳定 [4] - 地舒单抗类似药迈卫健医院准入进度较慢 公司正积极推进各省份挂网销售 [5] 财务状况与融资活动 - 2017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2.714亿元 其中2022-2025年上半年亏损超36亿元 同期累计营收仅4.5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1亿元(同比下滑12.43%) 净利润-5.52亿元 [3]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2022年7.59亿元、2023年8.36亿元、2024年7.83亿元、2025年上半年3.92亿元 [7] - 销售费用同步增长:2022年7852.66万元、2023年1.43亿元、2024年1.91亿元、2025年上半年1.02亿元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42.24%升至2025年上半年77.54% [7]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净额33.03亿元 拟发行不超过5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偿债及补充流动资金 [7][11] 港股上市进程与管理层事件 - 今年1月6日首次递交港股申请 因招股书失效于8月29日重新递交 [9][10] - 5月10日董事长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涉及2022年期间买卖976,567股(买入1929.77万元/卖出1388.36万元) 被罚款60万元 [9] - 该事件导致5月12日股价单日下跌10.96% [9] 公司战略与展望 - H股上市旨在提升流动性以支持研发活动 [3][9] - 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逐步增加、净亏损逐步降低 [6] - 将通过多元化融资和高杠杆率支持研发投入 以内生现金流为核心逐步化解短期偿债压力 [8][11]
广生堂:广生中霖拟引入重要投资者 公司放弃优先权
格隆汇· 2025-09-01 12:33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为补充创新药研发资金及营运资金 推动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发展和在研创新药研发进程 [1] - 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通过少数股东股权对外转让及增资扩股引入重要投资者 [1] - 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和优先认缴出资权 [1] 交易结构与估值 - 本次交易合计金额2.5亿元 分为增资和股权转让两部分 [1] - 济南泰神和华欣石恒按广生中霖投前整体估值25亿元增资 分别以14135.1351万元和5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196.60万元和777万元 [1] - 济南泰神按广生中霖投前整体估值17.5亿元受让奥泰五期和奥泰六期持有的合计1302万元注册资本股权 交易金额5864.8649万元 [1] 股权变动与控制权 - 交易完成后广生中霖注册资本由38850万元增加至41823.60万元 [2] - 公司对广生中霖持股比例由81.0811%降至75.3163% [2] - 广生中霖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2] 公司治理与授权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全权办理本次增资后续事项 [1] - 授权范围包括确认交易相关协议具体内容 签订协议及具体履行事宜 [1]
百济神州(688235):Q2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9-01 12:21
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评级下调)[1][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达175.16亿元,同比增长46.03%,归母净利润4.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61亿元[1]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0元和2.35元,公司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创新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并加速全球布局[2][6] 财务表现 - 2025年Q2实现营收94.70亿元,同比增长42.69%,环比增长17.68%,归母净利润5.44亿元[6] - 百悦泽®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中美国销售额89.58亿元,同比增长51.7%[6] - 百泽安®销售额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6]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369.24亿元,2026年456.12亿元,2027年540.46亿元[7] - 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年7.70亿元,2026年36.26亿元,2027年73.78亿元[7] 业务亮点 - 百悦泽®在血液肿瘤领域巩固领导地位,凭借差异化临床特征在BTK抑制剂中保持新患者市场份额领先[6] - 百泽安®因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纳入医保带来新增患者需求及药品进院数量增加,在中国PD-1市场取得领先份额[6] - 公司建立自主全球临床开发能力,拥有超过3,700人的临床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平台技术(ADC、多特异性抗体、CDAC)实现更快速低成本药物开发[6] - 未来18个月预计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迎来超过20项里程碑进展,2025年将进行多项概念验证数据读出[6]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78.00元,总市值4,280.81亿元,总股本15.40亿股,流通股本1.15亿股,ROE(TTM)-6.15%[3] - 12月最高价278.00元,最低价142.20元[3]
A股公告精选 | 成都华微(688709.SH)发布新款ADC芯片 并已收到意向订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2:10
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 - 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与上年同期37.31万辆基本持平[1] - 比亚迪1-8月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1] - 比亚迪2025年8月出口新能源汽车80,813辆[1] - 上汽集团8月整车销量36.34万辆 同比增长41.04%[9] - 长城汽车8月汽车销量11.56万辆 同比增长22.33%[12] - 北汽蓝谷子公司8月销量同比增长3.47%[12] - 东安动力8月发动机销量同比增长3.44%[12] 医药行业创新突破 - 苑东生物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为国内首家仿制药获批上市 规格2.5μg 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5] - 恒瑞医药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获附条件批准上市 用于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系中国首个自主研发EZH2抑制剂[7] - 华海药业积极推进仿制药到创新药第三次转型升级[11] 股东持股变动情况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增持67,821股 占总股本0.0054% 增持金额1亿元 系30-33亿元增持计划首次实施[2] - 工业富联累计回购769.74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04% 使用资金总额1.47亿元 回购最高价19.84元/股 最低价18.40元/股[6] - 腾龙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蒋依琳减持25万股[4] - 龙旗科技股东苏州顺为拟减持不超过4.09%股份[12] - 芳源股份股东五矿元鼎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12] - 科思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及核心技术人员梁宏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12] - 德科立持股5%以上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9957%股份[12] - 盛泰集团股东伊藤忠亚洲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12] - 京华激光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43.42万股[12] 科技创新与产品发布 - 成都华微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 已收到意向订单 采用全自主正向设计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3] - 德新科技澄清不直接生产固态电池[11] 融资方案调整 - 永辉超市调整2025年度定增方案 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39.92亿元调整为不超过31.14亿元 主要调整门店升级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金额[8]
“烧钱”与“造血”角力,科创板“U”标药企进入分化时刻
北京商报· 2025-09-01 12:02
科创板带"U"药企的2025年半年报,清晰投射出我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企的发展轨迹。 科创板带"U"药企正集体步入分化时刻。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共有14家带"U"药企,这14家药企中,有8家企业上半年营收破亿,仅首药 控股、迈威生物2股营收下滑。14股中,百济神州以175.18亿元的营收独占鳌头,也是唯一一只实现盈利的个股。报告期内,研发"烧钱"情况仍然明显,11 股研发费用过亿。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商业化需要雄厚资金支持,多家带"U"药企面临资金链压力,迈威生物资产负债率已超过77%。 资本市场对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药行业已经告别"讲故事"阶段,进入了用实打实的临床数据和商 业化成果自证的时刻。 | ○ 查找 | | | | | | | | ▼ 点击自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イ | 证券板块 | 营业收入 [报告期]今年二季/ ... [报告类型]合并报表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报告期] ...
广生堂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引入重要投资者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59
交易概述 - 广生堂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 交易总金额2.5亿元 其中济南泰神投资1.4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196.6万元 华欣石恒投资5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777万元 济南泰神另以5864.86万元受让奥泰五期和奥泰六期持有的合计1302万元注册资本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广生中霖注册资本由3.89亿元增至4.18亿元 广生堂持股比例由81.08%降至75.32% 广生中霖仍为控股子公司且合并报表范围不变 [1] - 股权转让方奥泰五期和奥泰六期为广生堂核心员工(含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平台 [1] 投资者背景 - 新投资者济南泰神刚完成注册设立 暂无主要财务数据 但其基金管理人山东历晟投资及主要出资人济南汇扬投资具有国有企业背景 财务资金和资信状况良好 具备足够支付能力 [2] 研发进展 - 广生中霖在研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和GST-HG141均被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临床试验聚焦乙肝临床治愈 被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 [2] - GST-HG141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并持续入组受试者 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临床试验已获批准 [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创新药GST-HG151为在研管线重点推进项目 [3]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本次交易资金将用于补充创新药研发及营运资金 加速推进包括GST-HG151在内的在研药物研发进程 [3] - 交易有助于提升广生中霖资本实力和人才吸引力 强化研发效能 推动核心创新药早日获批上市及商业化 [3] - 广生中霖将依托中国创新药发展政策机遇 加快在研药物上市进程 [3]
广生堂: 关于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暨公司放弃优先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1:08
交易概述 - 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以投前整体估值25亿元进行增资,同时部分老股以投前估值17.5亿元转让,总交易金额2.5亿元 [1][3] - 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和优先认缴出资权,交易完成后广生中霖仍为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 [1][4] - 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4] 交易结构 - 济南泰神以14,135.1351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196.60万元,华欣石恒以5,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777万元 [3] - 济南泰神以5,864.8649万元受让奥泰五期和奥泰六期合计1,302万元注册资本 [3][12] - 增资后注册资本由38,850万元增至41,823.6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由81.0811%降至75.3163% [4][11] 交易方信息 - 股权转让方奥泰五期和奥泰六期为员工持股平台,出资额均为1,750万元 [5] - 增资方济南泰神成立于2025年8月29日,出资额24,501万元,具国企背景 [5][6] - 增资方华欣石恒总资产1,030.43万元,净资产1,030.43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13万元 [8][10] 标的公司财务 - 广生中霖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19,345.27万元,营业收入2,890.72万元,净利润-8,543.13万元 [11] - 2025年未审计净资产17,379.42万元,营业收入801.62万元,净利润-1,965.84万元 [11] 交易定价依据 - 基于广生中霖上一轮增资价格及未来发展前景,经协商确定增资估值25亿元,老股转让估值17.5亿元 [12] - 交易对价公正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 [12] 协议核心条款 - 投资方可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收购、IPO或协商转让实现退出,最晚退出时限为2029年3月30日 [13][14][15] - 若特定情形发生(如GST-HG141未获批文、收入未达6亿元等),投资方可要求控股股东按约定价格回购股权 [15][16] - 回购价格按营业收入5倍PS、最新融资估值或7.5%年化收益孰高计算 [16]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及营运资金,加速GST-HG131、GST-HG141等核心在研药物临床进展 [19][20] - GST-HG141已进入III期临床,GST-HG131联合疗法处于II期临床,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19] - 交易增强资本实力,提升研发效能,但不影响本年度经营业绩 [20]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在研药物GST-HG151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 [20] - 核心产品GST-HG131和GST-HG141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创新药,纳入优化审评审批试点项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