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四轮谈判,美国下马威,最高对华加税100%,中方反手断美财路
搜狐财经· 2025-09-14 11:28
中美经贸谈判美方策略 - 美国在第四轮中美经贸谈判前提出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0%关税并试图拉拢G7及北约国家共同实施[1] - 美方将23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涉及半导体 生物技术 航天遥感和量子科技等13家半导体 3家生物技术及其他关键技术领域公司[8] 美方联盟构建及各方反应 - G7内部对加征关税态度分歧 加拿大作为轮值主席国认为对中国征重税不现实 德国法国因市场依赖和新能源合作持谨慎态度 日本担心报复性关税 意大利英国观望[6] - 真正可能积极响应美国的仅有加拿大和英国 其他国家支持度低[6]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启动对美国集成电路贸易政策的反歧视调查作为法律程序上的正式反制[12] -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控调整作为战略反制手段 稀土是美国芯片 航空航天和军工核心原料[12] - 中国在农业领域转向阿根廷和巴西签下数百万吨大豆采购协议 替代美国进口[15] 美国农业及经济影响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创近10年最低 新季订单为零 中西部州大豆价格跌破生产成本[15] - 农业州如爱荷华州和俄亥俄州作为特朗普竞选基础盘 可能因出口滞销影响政治支持[15] 科技领域自主化进展 - 中国在芯片 AI算法和操作系统等领域启动全面自主化替代 外部制裁加剧创新动力[19] - 美国对中国科技围堵从广泛封锁转向精准打击 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企业[10] 全球供应链及经济风险 - 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冲击全球供应链 欧洲企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订单和成本上升陷入困境[8] - 贸易成本飙升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8] 谈判背景及地缘政治 - 美国试图将北约军事同盟转化为经济围堵工具 以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为由推动经贸对抗[4] - 中美谈判涉及经贸结构走向 产业链博弈和地缘力量重新排序[19]
大摩分析2025 Q2 13F 持仓报告:机构动向揭示美股新趋势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28
行业配置调整 - 科技板块增持1.9%,工业和通信服务板块分别增持0.6% [2] - 医疗板块减持1.3%,金融和必需消费板块各减持0.7% [2] - 对冲基金主动增持可选消费板块0.6%,与整体市场减持0.3%形成对比 [6] - 小盘股市场科技板块增持2.3%,可选消费板块增持0.9%,必需消费和医疗板块分别减持0.9%和0.8% [8] 对冲基金持仓特点 - 对冲基金长期低配科技板块,自2017年以来持续 [12] - 对冲基金超配小盘医疗板块,占比达28%,远超罗素2000指数的10%权重 [14] - 对冲基金对小盘金融和通信服务板块的主动配置比例提升 [9] 地域持仓格局 - 美国本土基金在标普500指数中持仓占比达81%,欧洲、中东和非洲基金占16%,亚太基金仅占3% [17] - 能源板块86%资产来自北美基金,房地产板块22%资金来自海外 [21] - 亚太基金对美国科技股配置比例最高达34%,拉美基金最低仅26% [23] 个股增减持情况 - 英伟达、微软、苹果位列对冲基金主动增持前三,涨幅分别达7.4%、7.1%和5.8% [24] - 亚马逊、Meta等科技及互联网巨头获显著加仓 [24] - 半导体和软件服务领域个股增持明显,Enphase Energy以7.7%增幅领跑 [26] - 信用评分公司FICO减持6.2%,奢侈品公司Tapestry减持4.9% [27] 历史持仓趋势 - 投资者长期超配工业和医疗板块,长期低配科技和可选消费板块 [28] - 科技板块低配态势自2010年以来持续加剧 [30] - 对冲基金对可选消费板块超配比例虽下降但仍高于市场整体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