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转型债券白皮书(2025)
搜狐财经· 2025-08-26 06:45
中国转型债券市场发展机遇 - 政策引领市场发展 2022年中美共同起草《G20转型金融框架》明确转型标准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推动绿色转型产业 多地出台地方转型金融目录或标准[13][14] - 各方提供有力支撑 交易商协会及沪深交易所出台转型债券细则 中央结算公司构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完善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并实现公募转型债券全覆盖[15][16] 中国转型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1年至2024年末累计发行244只 总规模2208亿元 发行人数量从21家增长至59家[20] - 产品类别逐渐丰富 挂钩类与非挂钩类并存 公司债占比44% 中期票据占比42% 两者合计超85%[22] - 区域分布呈现聚集性 北京占比23% 上海占比15.85% 前十地区占发行总额近80%[26] - 投资者认可度提升 2024年认购倍数达5.48 发行成本较普通债券平均低8.1BP 接近绿色债券9.7BP的成本优势[28][30] 中国转型债券环境效益 - 资金投向低碳转型产业 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等三大行业获资占比超85% 投入资金合计139.27亿元[35] - 量化环境效益显著 挂钩类转型债券年节约标准煤1580.71万吨 碳减排4806.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非挂钩类年节约标准煤51.35万吨 碳减排12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38][39]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向 - 制定转型债券规划 引导披露过渡并完善考核机制 将单位资金环境效益作为投资绩效指标[43] - 鼓励产品创新 从货币政策扩展碳减排支持工具 财政政策提供贴息及税收优惠 支持转型债券发行端与投资端[45] - 健全标准建设 明确转型活动目录及信息披露要求 构建转型金融框架 科学界定转型经济活动边界[46] - 强化信息披露 设计环境效益指标体系 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认证 降低信息披露成本[48] - 促进数字技术应用 依托数据库采用AI及区块链技术 实现环境效益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 建立指标阈值分级评价[49] - 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中外标准兼容互认 学习国际披露实践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披露体系[50]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的目标将超额完成
华夏时报· 2025-08-26 06:38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2] -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实现台阶式跃升 先后突破1亿千瓦、2亿千瓦、3亿千瓦关口[2] 能源消费结构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达三分之一(每3度电有1度绿电)[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2]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2]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2] - 2024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2]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2] 产业结构转型影响 - 电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带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2]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产业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2] - 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电能在能源消费中比重 推动能源生产结构绿色转型[2]
中办、国办重磅发布!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06:0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5]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并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2][5] 市场覆盖范围扩展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及碳排放特征等指标 [7] - 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目标在2027年前完成 [7] 配额管理制度 - 建立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并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7]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平衡市场供需 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7] - 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7] 自愿减排市场建设 -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 社会期待高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 [9] - 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审定 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 [9] - 倡导党政机关 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其中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需发挥表率作用 [9] 交易机制创新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10]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10]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并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10] 数据与监管体系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12]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基于排放因子法的核算体系 并探索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 [12]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综合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 [13] 国际协作与标准建设 - 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技术 方法 标准及数据国际互认 [15] - 加强碳市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公正转型 [15]
信息量巨大!重磅发布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6 06:0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2]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三分之一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2]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2] 能源消费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欧盟年度用电量 [3]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 [3]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10倍 车桩比达5:2 [3] 科技创新与装备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4]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装机达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7]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 华龙一号 国和一号核电站 高温气冷堆等全球最大/首座工程 [5] 新兴能源产业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超50% [6][7] -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能源领域 在新能源发电 电网巡检 油气勘探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7] - 全球超50%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车网互动试点推动电动车支持用电削峰填谷 [3]
数说“十四五”成就|能源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8-26 05:50
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 能源消费增量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5]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五分之一 [6]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 [6] 可再生能源体系跨越式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8]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8] - 非化石能源占比年增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 [9] 绿色能源消费与全球贡献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9]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41亿吨 [9]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9] 能源科技创新取得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12]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3]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高温气冷堆等全球领先工程 [14] 能源新业态与产业融合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2:5 [7] -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15] - 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15] 能源市场化改革深化 - 电力市场经营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 [20]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 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 [18] - 民营企业成为重要力量 光伏设备制造多数为民营 风电整机60%以上民营 核电项目民营参股达20% [21]
股债商品共振上涨,人民币汇率走强
华泰期货· 2025-08-26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基本面仍有韧性,全球经济数据有支撑但国内月频经济数据有压力,A股、债市、商品市场上涨,人民币汇率走强,美国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2] - 鲍威尔态度转鸽为美联储9月降息扫平道路,海外通胀上升路径更顺畅,不同商品板块受影响情况不同 [3] - 策略上工业品逢低多配 [4] 市场分析 -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49.3,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金融数据中货币供给超预期但融资和贷款数据仍弱,投资数据有压力 [2] - 国务院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等,央行开展MLF操作和买断式逆回购,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6000亿创半年新高 [2] - A股全天放量大涨,三大股指全线攀升,沪指逼近3900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4万亿,AI硬件股等板块表现活跃 [2] - 债市国债期货低开高走,30年期主力合约涨超0.7%,商品期货悉数走高,焦煤、焦炭领涨,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60点创7个月来最大幅度 [2] - 美国7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但8月PMI继续改善,“大漂亮”法案或支撑后续消费 [2] 关税政策 - 7月31日白宫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标准,未列明国家统一适用10%税率,规避关税商品征收40%转运税 [3] -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特朗普称两周内宣布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达300% [3] 国际合作 - 韩美25日峰会聚焦芯片、电池、造船合作,有望敲定贸易协议 [3] - 8月25日乌克兰总统宣布乌美将讨论乌俄和平谈判可能性 [3][5] 商品板块分析 - 国内供给侧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敏感,海外通胀预期能源和有色板块受益,黑色受下游需求预期拖累,有色供给受限未缓解 [3] - 光伏产业将规范竞争秩序,能源到2027年对部分行业实施配额总量控制,OPEC+加速增产,化工部分品种“反内卷”空间值得关注 [3] - 农产品短期受关税和通胀预期驱动,需等待基本面呼应信号 [3] 策略建议 - 商品和股指期货方面工业品逢低多配 [4] 要闻 - 本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有2077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二有3000亿元MLF到期,周五有相关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5] -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企业座谈会,将完善扩内需政策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5] - 市场今日继续走强,沪指续创十年多新高,个股涨多跌少,成交突破3万亿,商品期货部分品种涨幅明显 [5] - 中办、国办印发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意见,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5]
国家能源局: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2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白丽斐)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 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 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王宏志介绍,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 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 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 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
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新华财经· 2025-08-26 05:19
能源供应与保障 - 中国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超1/5) [2]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2] 可再生能源体系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3]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3]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非化石能源占比年增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 [3] 能源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2] - 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完善 带动中西部资源优势转化 [2]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4]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深地万米油气开发等重大工程投运 [4] -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能源与工业、交通领域加速融合 [4] 能源市场化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建设 煤电与新能源全面入市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5]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2020年的5倍) 民营企业占光伏设备制造大多数及风电整机制造60%以上 [5]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能源法颁布实施 民营企业参股核电项目比例达20% [5] 全球贡献与影响力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在"十四五"期间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 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5]
关注房地产下游新政推进
华泰期货· 2025-08-26 0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关注房地产下游新政推进,同时关注碳排放新政对中游绿色制造影响;各行业价格、开工率及销售情况有不同表现,如部分产品价格回落或回升,部分行业开工率上行或销售季节性回落等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观事件总览 - 生产行业关注碳排放新政对中游绿色制造影响,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华为8月27日将发布全新AI SSD产品并计划与一体机厂商合作 [1] - 服务行业关注房产新政推进,8月25日上海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出台调减住房限购等政策 [1] 行业总览 上游 - 黑色玻璃价格回落较多 [2] - 农业鸡蛋价格回落 [2] - 化工尿素价格回落、PTA价格回升 [2] 中游 - 化工PX开工率上行 [3] - 能源电厂耗煤量提高 [3] - 农业生猪制品开工上行 [3] 下游 - 地产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季节性回落 [3] - 服务国内航班班次高位持稳 [3] 重点行业价格指标跟踪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频率|单位|更新时间|现值|同比|过去5天趋势| | --- | --- | --- | --- | --- | --- | --- | --- | |农业|现货价:玉米|H|元/吨|8/25|2308.6|-0.37%|| |农业|现货价:鸡蛋|H|元/公斤|8/25|6.5|-2.99%|| |农业|现货价:棕榈油|日|元/吨|8/25|9638.0|0.12%|| |农业|现货价:棉花|日|元/吨|8/25|15237.0|0.01%|| |农业|平均批发价:猪肉|日|元/公斤|8/25|20.1|-0.45%|| |有色金属|现货价:铜|H|元/吨|8/25|79216.7|-0.12%|| |有色金属|现货价:锌|H|元/吨|8/25|22302.0|0.06%|| |有色金属|现货价:铝|H|元/吨|8/25|20793.3|0.32%|| |有色金属|现货价:镍|日|元/吨|8/25|121516.7|-0.34%|| |有色金属|现货价:铝|日|元/吨|8/25|16818.8|0.37%|| |有色金属|现货价:螺纹钢|H|元/吨|8/25|3260.0|-0.21%|| |黑色金属|现货价:铁矿石|H|元/吨|8/25|783.9|-0.75%|| |黑色金属|现货价:线材|H|元/吨|8/25|3405.0|-0.29%|| |黑色金属|现货价:玻璃|H|元/平方米|8/25|13.8|-3.15%|| |非金属|现货价:天然橡胶|日|元/吨|8/25|14975.0|0.56%|| |非金属|中国塑料城价格指数|日|-|8/25|804.6|-0.35%|| |非金属|现货价:WTI原油|H|美元/桶|8/25|63.7|1.37%|| |能源|现货价:Brent原油|H|美元/桶|8/25|67.7|2.85%|| |能源|现货价:液化天然气|H|元/吨|8/25|3910.0|-2.59%|| |能源|煤炭价格:煤炭|H|元/吨|8/25|783.0|0.13%|| |化工|现货价:PTA|日|元/吨|8/25|4855.0|2.85%|| |化工|现货价:聚乙烯|日|元/吨|8/25|7436.7|-0.16%|| |化工|现货价:尿素|日|元/吨|8/25|1712.5|-3.04%|| |化工|现货价:纯碱|日|元/吨|8/25|1290.0|0.00%|| |地产|水泥价格指数:全国|日|l|8/25|130.6|0.48%|| |地产|建材综合指数|H|点|8/25|115.2|-0.68%|| |地产|混凝土价格指数:全国指数|日|点|8/25|93.0|-0.39%|| [36]
全球最大、发展最快、世界领先!见证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多个“第一”
央视新闻· 2025-08-26 04:45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2]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达33% 每3度电中有1度绿电 [4]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4]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41亿吨 [4] 能源消费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5]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 [7] - 五年新增用电量预计超过欧盟年度用电总量 [5]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2.5:1(每5辆电动汽车配2个充电桩) [7] -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10倍 [11] - 全球超50%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11] - 开展车网互动试点 电动车支持用电削峰填谷 [11]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量占全球40%以上 [8]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12]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8] - 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 居世界第一 [12] -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50%以上 [12] 重大能源工程 - 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站、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全球最大/首座工程投运 [10]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 [10] - 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油气勘探等领域深度应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