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

搜索文档
从泉涌百亿到参香世界再到冰雪热土,白山“生态金钥匙”打开振兴新路
中国环境报· 2025-09-23 05:53
"通过产销协调,目前我们发货比较均衡,每天产品发货约120车。"泉阳泉饮品公司物流部经理刘霞介绍,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 可。泉阳泉饮品作为代表性企业,2024年销量突破110万吨,销售收入约8.5亿元,利润约1.5亿元。 白山市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命名为"国际矿泉城",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 "今年上半年,白山市22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100%,9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洪泽介绍,依靠优质水资源,白山市水"生"金成为现实。 据了解,白山市现有矿泉水生产企业47家,2024年矿泉饮品产量达到430万吨。实现产值41.56亿元,长白山矿泉水品牌价值已突破百亿大关,正以"世 界黄金水源地"的金字招牌持续开拓市场版图。 白山市组建长白山天然矿泉饮品行业协会,增强"链主"企业的带动力,牵引上下游企业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扩大饮料、母婴水、气泡水等高附加值 产品的生产比例,完善原水和高端饮品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白山市对矿泉水资源秉持要在 ...
河南南召:柞坡点“金” 秋蚕双季富乡民
央广网· 2025-09-18 03:16
行业概况 - 柞蚕产业是南召山区传统特色产业和生态富民产业 投入小 见效快 效益高 [1] - 南召县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 常年柞蚕放养量5000公斤 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 产量占全省60%以上 [1] 技术创新 - 通过与河南省蚕科院联合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 探索出柞蚕秋季放养新技术 [1] - 新技术使部分蚕农由一年养一季变为两季 经济效益翻了一番 [1] - 2025年在8个乡镇16个村放养秋柞蚕种650公斤 预计单产能突破400公斤 [2] 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政策+科技+保险"立体保障体系 对蚕种进行财政补贴并创新产业保险 [2] -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技术培训 解决生产疑难问题 [2] - 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产业升级 [2] 经济效益 - 预计全县可收获秋柞蚕茧50余万斤 经济收入达1500余万元 [2] - 将带动238户蚕农增收致富 蚕农单户年增收可达2-3万元 [1][2]
抢占生态经济风口,释放历山文旅价值!山西历山文旅资产1.18亿元拍卖!
财富在线· 2025-09-10 06:55
山西历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管理人、垣曲县历山度假村有限公司管理人将于2025年9月12日10时至2025 年9月13日10时止,在阿里资产平台上对山西历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历山公司")、垣曲县历山度 假村有限公司(简称"度假村公司")名下的固定资产进行拍卖处置,由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监 督。 本次被拍卖的标的名为"(破)关于拍卖山西历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垣曲县历山度假村有限公司名下固 定资产",起拍价117933728元,参拍需缴纳保证金150万元,单次加价幅度6万元,竞价周期1天,延时 周期5分钟。 近年来,国家及山西省持续加码文旅产业与生态经济支持政策,明确将生态旅游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垣 曲县更是将历山文旅产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核心战略,在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宣传推广等方面给 予重点扶持。竞买人接手后可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叠加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文旅项目税收优惠等专项 支持,为项目运营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本次拍卖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类、机器设备、车辆、电子设备等,清算价值159071510元,相比 起拍价117933728元,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这些房屋建筑主要包含舜王坪、皇姑幔、猕猴园、 ...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丹江口:守护一泓清水 算好经济生态“两笔账”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2:48
水源保护与生态监管 -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累计向北方调水730亿立方米[3] - 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高空卫星、无人机和环库岸线高清摄像头实现"空天地"多维度综合监管 覆盖246公里管网改造、12条支沟整治和52个排污口在线监测[3] - 全市46万人参与守水护水工作 形成"争当最美守井人"的共同追求[1] 水资源产业化发展 - 依托"中国好水"资源禀赋 吸引多家知名水企入驻丹江口[3] - 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利用优质水资源开发天然饮用水、果汁汽水和无菌茶饮料等产品[5] - 当地将生态水转化为财富水 实现从一瓶水、一筐果到生态银行的发展转型[5]
让碧海银滩成为金山银山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5 02:11
产业发展 - 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2] - 海洋捕捞实现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转型升级 全村渔船640艘 年产值达3.3亿元[7] - 水产养殖拥有138家高级养殖场 去年产值37亿元[7] - 海产品加工厂38家 其中海源水产去年产值5亿元[7] - 电商微商117家 从业技术人才532名 年销售额3.5亿元[7] - 海景民宿41家 共700多个床位[7] 生态保护 - 建立一体化处理体系处理生产生活垃圾 配备生活垃圾塑料桶集中处理海上垃圾[3] - 常态化检查工业企业排除隐患 每条巷道设有污水收集设施 污水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4] - 通过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海水变清沙滩变净 对海洋生物繁殖和居民生产生活起到关键保障作用[5] 产业创新 - 构建捕捞、养殖、加工、电商、文旅的生态经济模式 从传统捕捞到海鲜直播[9] - 福建旺昇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循环海水智能化系统进行鲍鱼苗养殖[9] - 坚持健康养殖+生态保护模式 实现好生态出好苗的良性循环[9] - 形成从捕捞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加工企业实现原料供应及时与便利[9] - 海产品通过清洗、蒸煮、拆肉、罐装等工艺处理 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10] - 电商直播带动业务发展 营业额不断攀升 规模从两个冰柜扩展到三个冰柜、一个冻库和一个急冻库[11]
从“煤城”到“橙都”,重庆奉节探索生态经济新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8-14 06:51
产业转型与生态修复 - 奉节县从煤炭产业转型为脐橙种植产业 累计关闭煤矿217个 告别煤炭生产市场[3] -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7 89平方公里 治理石漠化125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从跌破30%回升至69 49%[3] - 38 3万亩脐橙每年减少水土流失3000余吨 累计减少10万余吨 拒绝高污染项目27个 投入生态修复资金45亿元[9] 脐橙产业发展现状 - 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381 7亿元 种植面积38 3万亩[3] - 大坝村种植1 2万亩脐橙 年产量2 4万吨 总产值1 8亿元 成为全国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4] - 开发脐橙酒 脐橙精油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 汇源果汁30亿元深加工项目落地[9] 智慧农业与科技应用 - 采用"六个一"绿色种植标准 全生命周期记录12个环节数据 数字化管控全流程[8] - 年均减少农药1000升 化肥300吨 优质果率提升至85% 比传统模式增收35%以上[8] - 建成"科技小院" 引进专家6名 研究生5名 大学生16名 搭配本地农技人员35名[7] 营销创新与渠道拓展 - 电商直播基地组织7名网红 32名直播达人 2024年直播带货146场次 销售额7000万元 占线上销售40% 价格较线下高35%[7] - 探索果树订单认养模式 累计认养16734单 认购0 4万吨[7] - 通过展销活动直销脐橙1 1万吨至全国10余个重要水果批发市场[7] 农旅融合与综合效益 - 打造2000亩农旅融合示范园区 年均接待游客2 5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200万元[9] - 全县年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218 8亿元[9] - 煤矿工人转型后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7元 同比增长7 8% 户均收入超12万元[4]
陕西吴起:漫山遍野的绿,就是聚宝盆
人民日报· 2025-08-14 06:32
生态修复成效 - 林草覆盖率从1997年19.2%提升至目前72.9% [1] -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6万亩 林地总面积从49.8万亩增至470余万亩 [4] - 采用植保无人机提升补植效率 单次运送20棵树苗仅需3分钟 [4] 现代农业发展 - 建成日光温室2950座及拱棚3304座 种植山地苹果12万亩 [7] - 牧兴庄村大棚果蔬年均增收约60万元 单棚哈密瓜产量达8000斤 [7] - 水产养殖面积超1.5万亩 2023年鱼塘产量4万斤实现收入40万元 [5][7] 生态旅游产业 - 2024年接待游客84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4.13亿元 [9] - 南沟村文化旅游季月均吸引游客近万人次 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8][9] - 开发彩虹滑道等旅游项目 操作员月工资2800元 [7][8] 碳汇经济开发 - 已开发碳汇林79万亩 预估首期碳汇交易量24万吨 [9] - 与深圳企业签署林草碳汇协议 预期收益1920万元 [9] 产业结构转型 -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超17亿元 [7] - 从传统放牧转为舍饲养殖 90只羊实现规范化管理 [3] - 苗木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 通过科学栽植法和混交模式实现 [3]
海浪发电、废塑成衣、污水变湿地:中国沿海省份的生态经济密码
新华网· 2025-08-13 13:45
海洋潮流能发电 - 中国自主研发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被国际能源署认证[2] - 发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 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3][5] - 度电成本从第一代106元/千瓦时降至1.1元/千瓦时 目标降至0.3元/千瓦时以低于火电价格[5] 海洋塑料循环利用 - 浙江台州创新"蓝色循环"模式 累计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5.45万吨[5][6] - 通过高价回收机制鼓励民众参与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海洋塑料制成高附加值消费品[6] - 建立"海上收集-再生利用-碳汇交易"产业链 即将出台全国首部海塑治理地方性法规[6] 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 - 金华市武义县坛头村投入1400余万元进行河滩整治 完成清淤70余万立方米 垃圾清理500余吨[8] - 600多亩臭河滩改造为生态湿地公园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实现生态修复[8] - 村集体经济收入五年跃升168%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形成"民宿+文创"特色产业链[9]
从“煤城”到“橙都”,重庆奉节探索生态经济新路径|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3 07:33
品牌价值与产业转型 - "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到381.7亿元,种植面积38.3万亩,形成百亿产业链 [1] - 奉节县从煤炭产业转型,累计关闭煤矿217个,告别煤炭生产市场 [1] -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97.8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回升至69.49% [1] 经济效益与收入增长 - 大坝村脐橙产量2.4万吨,总产值1.8亿元,成为全国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2] - 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7元,同比增长7.8%,户均收入超12万元 [2] - 线上销售额达7000万元,占全村脐橙销售40%,价格较线下高出35% [4] 科技创新与种植管理 - 建成"科技小院",引进专家6名、研究生5名、大学生16名,搭配本地农技人员35名 [4] - 采用数字化管控,年均减少农药1000升,化肥300吨,优质果率提升至85% [5] - 通过区块链溯源供应市场,实现智慧果园管理 [2] 销售模式与市场拓展 - 组织7名网红、32名直播达人开展146场直播带货 [4] - 探索果树订单认养模式,累计认养16734单,认购0.4万吨 [4] - 参加"万吨脐橙进山东"等活动,直销1.1万吨至全国10余个批发市场 [4] 产业延伸与多元化发展 - 开发脐橙酒、脐橙精油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 [5] - 汇源果汁30亿元深加工项目落地,提升产业价值链 [5] - 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区,年均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万元 [5] 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 38.3万亩脐橙每年减少水土流失3000余吨,累计减少10万余吨 [1][5] - 拒绝高污染项目27个,投入生态修复资金45亿元 [5] - 年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8.8亿元 [5]
漫山遍野的绿,就是聚宝盆(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生态建设成果 - 吴起县林草覆盖率从1997年的19.2%提升至目前的72.9% [4][7] - 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246万亩,林地总面积从49.8万亩增至470余万亩 [6][7] - 苗木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采用科学栽植法和混交种植模式 [6] 农业与养殖业发展 - 建成日光温室2950座、拱棚3304座,种植山地苹果12万亩 [9] - 水产养殖面积超1.5万亩,2024年产鱼4万斤,收入40万元 [8][9] - 牧兴庄村大棚果蔬年增收约60万元,哈密瓜单棚产量达8000斤 [9] 生态旅游与碳汇经济 - 南沟村生态旅游吸引游客近万人次/月,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10] -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超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3亿元 [10] - 开发碳汇林79万亩,预估首期碳汇交易量24万吨,收益1920万元 [11] 产业转型与经济效益 -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2024年超17亿元 [9] - 村民从传统农业转向林下经济、设施农业和旅游服务 [8][10] - 鱼塘、果蔬大棚等产业覆盖宁夏、重庆、西藏等地市场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