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泰金新能IPO上会被暂缓审议 拟募9.9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3:17
上市审核结果 -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暂缓审议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是国际上可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 [1] - 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1]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控股股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直接持有公司27,4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比例为22.83% [1] - 通过西部材料控制公司20.00%股份,实际控制公司42.83%的股份 [1] - 西北院的国有资产产权隶属于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财政厅持有西北院100.00%股权,因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 [1] 发行计划与募集资金用途 - 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4,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 [2] - 拟募集资金98,995.03万元,用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 - 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76,132.28万元,募集资金投入额43,936.86万元,建设期2年 [3] - 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8,237.55万元,募集资金投入额39,718.22万元,建设期2年 [3] -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5,017.74万元,募集资金投入额15,339.95万元,建设期2年 [3] 上市委关注问题 - 需结合主要产品在手订单、发货数据、验收进展、经营性现金流以及行业周期等情况,说明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 [4] - 需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验收期延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公司收入确认政策是否一贯执行,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准确 [4]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 需结合报告期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订单签订、发货及验收情况,经营性现金流等,进一步论证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相关风险提示是否充分 [5]
墙煌科技启动IPO超半年:首创证券辅导,尚未聘任独立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32
IPO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2月9日启动IPO 目前处于第二季度辅导期 [2][3] 资产权属问题 - 公司及子公司部分生产车间因未履行报建手续无法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2][3] - 计划将存在产权瑕疵的产能搬迁至新建生产基地或通过子公司间产能调整解决 [2][3] 公司治理 - 尚未聘任独立董事 不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要求 [2][3] - 辅导小组正在协助遴选独立董事人选 将根据上市进度安排提名审议流程 [2][3] 主营业务 - 公司为科技型新材料企业 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彩涂铝板、铝单板、铝塑复合板及装饰节能复合板产品 [3]
渤海证券陷自营困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IPO之路“命途多舛”
搜狐财经· 2025-08-29 04:50
公司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34.6%,每股收益0.03元 [1] - 营业利润为2.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4亿元下降33.9% [2] - 利息净收入由上年同期的负1.18亿元转为正8514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74亿元,同比增长36.7% [2]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盈利能力分析 - 证券经纪业务营业收入2.62亿元,毛利率27.43%,较上年同期的12.90%显著提升,收入占比27.67% [5] - 证券自营业务营业收入181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1.5%,毛利率81.68%,收入占比降至19.11% [5] - 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42万元,毛利率为负130.76%,亏损幅度收窄 [5] - 信用业务营业收入1.23亿元,毛利率110.75%,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因信用减值损失变化导致成本减少 [5] - 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8342万元,毛利率22.29%,收入占比8.81% [5]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营业收入1137万元,扭亏为盈,毛利率67.75% [5] - 期货经纪业务营业收入2.09亿元,毛利率0.23%,收入占比22.08% [5] - 另类投资业务营业收入8470万元,毛利率94.93%,上年同期为亏损 [5] 业务表现驱动因素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因2025年上半年市场股基交投情绪活跃,交易量大幅提升 [3] - 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减少主要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投资收益降低 [4] - 信用业务营业成本减少主要因股票质押项目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变化 [5] - 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上升主要因收入同比上升 [6]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扭亏为盈主要因持有金融资产价值上升 [6] - 期货经纪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因收入下降 [6] 公司经营挑战与风险 - 公司经营压力核心来自自营板块,轻资产业务收入改善但体量不足以对冲自营下行 [6] - 广东分公司因合规管理不到位被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涉及未及时报告重大事件及负责人违规操作客户账户 [6] - 公司于今年2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财务顾问核查未勤勉尽责,被没收业务收入56.6万元并处以169.81万元罚款,为近三年最高单笔罚金 [6] - 公司IPO进程多次中断,2023年3月因财务数据过期中止,2024年10月因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再度中止 [7] - 自营业务不足之处的弥补及业绩下滑态势的遏制是评估公司未来能否顺利实现IPO的关键因素 [7]
族兴新材IPO冲刺:学霸创业团业绩波动,客户供应商身份频现重叠
搜狐财经· 2025-08-28 22:31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程 - 长沙族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族兴新材)是一家金属颜料领域企业 成立于2007年 近期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为第三次冲击IPO [1] - 公司主营产品为铝颜料和微细球形铝粉 应用于汽车涂料、工业涂料、印刷油墨等领域 客户包括立邦、PPG、巴斯夫和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知名企业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从2022年6.29亿元增至2024年7.07亿元 [1]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5177.89万元 2023年8673.94万元 2024年5871.77万元(同比下滑超32%)[1] - 产品价格下降及需求结构变化导致盈利波动 太阳能电子浆料和冶金领域收入大幅下降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 主因票据收付金额大、原料采购多采用预付款或月结方式 销售回款周期较长 [2] - 应收账款余额持续高位运行 占营业收入比例超30% [2] 产品结构 - 铝颜料收入从2022年2.58亿元增长至2024年3.36亿元 占比从41.35%提升至47.65% [2] - 微细球形铝粉收入相对稳定 保持在3.6亿元至3.9亿元之间 占比略有下降 [2] 研发与竞争力 - 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有所增长 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影响市场竞争力 [2] 供应链与客户结构 - 采购高度集中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超85% 最大供应商云南铝业采购占比连续三年超75% [4] - 客户结构相对分散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均未超21% [4] - 客户稳定性存疑 部分客户如金马铝业同时为大客户和供应商 引发监管关注 [4] - 部分大客户资质问题突出:2024年第四大客户上海金奕达成立于2023年10月 注册资本600万元但实缴为0 成立次年即成为大客户;2022年第五大客户尉氏县博远耐火材料厂同样实缴资本为0 [5]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及子公司多次受到行政处罚 涉及职业健康检查、消防设施、安全隐患整改等运营环节 [5] - 内部控制有效性受质疑 虽不构成重大违法 但暴露管理漏洞 [5] 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梁晓斌持有公司52.14%股份 夏风持有21.17%股份 [5] - IPO前两位创始人进行两次分红 合计1940万元 [5]
Doo Financial|IPO狂潮再起:美港股市场的机遇与暗礁
搜狐财经· 2025-08-28 15:57
美股IPO市场特征 - 美股IPO受到庞大资金池和深度流动性支撑 成长型企业获得较高估值溢价 [3] - 科技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相关企业成为市场宠儿 [3] - 部分公司盈利模式未成熟即借助市场情绪进行高估值融资 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显著上升 [3] 港股IPO市场特征 - 港股IPO节奏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 政策引导与互联互通机制为新经济企业创造新融资窗口 [3] - 港股市场定价更倾向理性 部分公司能以相对合理估值获得资金支持 [3] - 由于整体市场流动性有限 中小市值IPO企业上市后表现分化严重 存在破发案例 [3] 跨市场投资机会 - 美股突出成长性定价逻辑 港股展现估值与区域政策支持潜力 [3] - 投资者需结合企业基本面 盈利模式成熟度与行业长期逻辑进行判断 [3] - 通过美港股动态平衡有助于在风险控制下提高收益稳健性 [3] 投资策略核心原则 - 研究企业长期成长潜力 合理评估估值水平 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5] - 需避免盲从市场情绪 以跨市场视角布局确定性优质企业 [3][5]
募投项目缩减,纳百川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8-28 13:55
公司背景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由陈荣贤家族控制 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1][3]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 2023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 2025年8月28日上会迎考 [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11.36亿元、14.3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9825.49万元、9542.88万元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3亿元 同比增长45.88%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3128.28万元 同比增长39.14% [4] - 公司预测2025年度营业收入17.37亿元 同比增长20.86% 预测归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9.72% 预测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4.05% [4]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19.43%、17.54%、14.34% 连续走低 [4] 募投项目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 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5.79亿元 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1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5] - 最新上会稿中取消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 募资金额缩减1亿元至7.29亿元 [5][6]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 - 报告期内对宁德时代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销售占比分别为53.73%、48.94%、48.21%、44.39% [7] - 宁德时代一直为第一大客户 深交所关注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是否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7] - 公司表示与宁德时代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合作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不会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7] 股权控制结构 - 陈荣贤为控股股东 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为实际控制人 三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合计55.58%股份 [7]
招商证券保荐强达电路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周期超两年 承销保荐费用率较高
新浪证券· 2025-08-28 09: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强达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强达电路 证券代码301628 SZ [1] - 公司于2022年6月21日申报IPO 2024年10月31日在深证创业板上市 [1] - 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IPO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吴茂林和刁雅菲 [1] - IPO承销商为招商证券 律师为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 [1] 执业评价情况 - 公司未披露外协厂商相关情况 被要求详细分析并说明创新 创造 创意特征及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1] - 公司被要求说明关于江西强达扩充产量表述的准确性 [1] - 公司上市周期为863天 高于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平均天数629 45天 [1] - 公司承销及保荐费用为4715 49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8 88% 高于整体平均数7 71% [2] - 公司弃购率为0 44% [6] 市场表现 - 公司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387 93% [2] - 公司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245 28% [3] - 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4 98倍 行业均数33 94倍 公司是行业均值的73 60% [4] - 公司预计募资5 31亿元 实际募资5 31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1 19% [6]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3 70% [6] - 2024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4 95% [6] 总体评价 - 公司IPO项目总得分为87分 分类B级 [6] - 影响公司评分的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上市周期超两年 发行费用率较高 弃购比例0 44% [6] - 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较好 但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建议关注业绩表现真实性 [6]
广发证券保荐慧翰股份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周期超两年
新浪证券· 2025-08-28 09:0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慧翰股份 证券代码301600 SZ [7] - 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 - 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申报IPO 2024年9月11日上市 上市板块为深证创业板 [7] - IPO保荐机构及承销商为广发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蒋迪和杨华川 [7] - IPO律师为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7] 上市过程与周期 - 公司IPO申报至上市周期为789天 高于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平均天数629 45天 [3] - 公司属于多次申报类型 [4] 发行与募资情况 - 公司承销及保荐费用为5230 13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7 48% 低于整体平均数7 71% [4] - 发行市盈率为22 57倍 行业均数为30 45倍 公司市盈率为行业均值的74 12% [9] - 预计募资6 99亿元 实际募资6 99亿元 [10] - 弃购率为0 74% [11]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53 69% [5]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208 73%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6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54%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04% [11] 执业评价与监管 - 公司被要求说明前次申报文件与本次申报材料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及其原因 [2] - 公司被要求说明相关股权纠纷事项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障碍 [2] - 公司被要求说明技术服务业务包括的具体内容及主要客户情况 [2] - 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舆论监督不扣分 上市周期扣分 [8] - 公司IPO项目总得分85 5分 分类B级 主要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上市周期较长 重复申报及弃购比例0 74% [11]
这张上市入场券,奇瑞等了21年
新京报· 2025-08-28 06:09
上市进程 - 公司历经6次IPO失败后于2025年8月27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结束长达21年的上市筹备 [1][2][4] - 上市尝试始于2004年 失败原因包括股权遗留问题(2004年) 经营问题与金融危机(2007-2008年) 股东人数超限与股权复杂(2009年) 缺乏独立资质与销量低(2016年) 大股东资金链断裂(2019年) 及股权结构复杂(2022年) [2][3][4] - 本次成功备案得益于股权结构梳理(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芜湖建投成为第一大股东) 销量创历史新高及出口强势等积极因素 [4]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632.05亿元同比增长76.2% 利润104.44亿元同比增长79.9%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同比增长67.7% 净利润113.12亿元同比增长58.5% [5]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14.8% 较2023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低于比亚迪及理想等竞争对手(超20%) [7]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达173.88亿元 存在资金链压力 [7] 业务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燃油车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燃油车营收占比分别为75.9%/87.8%/74.8% 同期新能源车营收占比仅13.2%/4.9%/16.0% [5] - 海外市场依赖度超四成 2025年前7月以66.29万辆出口量居中国车企出口第一 面临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风险 [7] 战略规划 - 2022年发布"瑶光2025"战略 计划5年研发投入不低于1000亿元 聚焦电动化及智能化领域 [5][6] - 未来战略聚焦三大方向:品牌向上 智能化转型和出海扩张 [7] - 公司承认新能源转型缓慢(2023年10月)及新技术应用"胆子小"(2025年) 正通过精简产品线强化竞争力 [5][6]
奥克斯电气(02580):IPO点评
国证国际· 2025-08-28 05:48
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5 5分(满分10分)[8][11] 核心观点 - 报告建议适当申购奥克斯电气IPO 主要基于公司近年业绩持续增长 2024年收入297 59亿元 净利润29 1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93 52亿元 净利润9 25亿元[1][11] - 公司估值处于同业中等偏低水平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计算PE TTM为8 8-9 2倍 考虑到公司规模 该估值水平较为合理[11][13] - 近期市场打新情绪相对较好 该新股具有一定吸引力[11] 公司概览 - 奥克斯电气是集设计 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空调提供商 深耕空调行业三十余年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以奥克斯AUX主品牌布局海内外市场 并孵化了华蒜和AUFIT两个品牌 推出ShinFlow等高端品牌[1] - 产品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主 家用空调包括挂机 柜机 移动空调等 中央空调包括多联机 单元机 热泵 模块机及末端设备等 覆盖家庭住宅 办公楼宇 商场 酒店 医院 工业产业园等众多应用场景[1] - 财务表现方面 2022至2024年收入从195 28亿元增长至297 5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7 2% 2023年同比增长19 8% 2024年同比增长27 0%[1] - 净利润从2022年14 42亿元增长至2024年29 1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2 5% 2023年同比增长17 0% 2024年同比增长23 0%[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全球空调市场规模从2018年10 186亿元增长至2024年13 12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 3% 预计2028年达到15 332亿元 2024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4 0%[2] - 家用空调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6 368亿元增至2024年7 8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 6%[2] - 中央空调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3 818亿元增至2024年5 27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 5%[2] - 全球空调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71 9% 公司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7 1%[2] - 中国空调市场规模从2018年3 893亿元增至2024年4 64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 0% 预计2028年达5 360亿元 2024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3 7%[2] - 中国空调市场集中度极高 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88 1% 公司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7 3%[2] 优势与机遇 - 公司专注空调行业三十多年 品牌知名度较高 在行业中占据较为领先地位[3] - 不依赖单一客户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不到20%[3] - 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3]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至8月28日 上市交易时间为2025年9月2日[5] - 发行价范围16 0-17 42港元[8] - 发行股数绿鞋前682 2百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 最高回拨后占比95%[8] - 总发行金额绿鞋前33 15-36 09亿港元 净集资金额绿鞋前31 49-34 33亿港元[8] - 发行后市值绿鞋前249 15-271 26亿港元 绿鞋后254 12-276 67亿港元[8] - 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5 22-5 4港元 备考市净率3 07-3 23倍[8] - 保荐人和账簿管理人为中金公司 东方证券国际 农银国际 工银国际 富途证券[8] 基石投资人 - 基石投资人合计认购9 74亿港元 5592 14-6088 44万股 占发行股份绿鞋前27 0%-29 4%[6] - 基石投资人包括中邮保险 中邮理财 华菱香港 西藏源乐晟资产 深圳永信实业投资[6] 募集资金及用途 - 不考虑超额配售 预计净募资额31 49-34 33亿港元[7][8] - 资金用途规划 20%用于全球研发 50%用于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 20%用于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7][10] 财务分析 - 毛利率保持在20-22%之间 2022年21 25% 2023年21 84% 2024年20 97% 2025年第一季度21 13%[11] - 研发开支占销售比率2022年2 04% 2023年2 28% 2024年2 39% 2025年第一季度1 37%[11] - 存货周转日数2023年52 18天 2024年66 63天[11] - 贸易应收账周转日数2023年24 79天 2024年30 35天[11] - ROAE 2023年83 31% 2024年72 05%[11] 同业对比 - 公司2024年收入297 59亿元 净利润29 10亿元 规模不及同行[13] - 同业估值对比 格力电器PE 8 05倍 美的集团PE 14 06倍 海尔智家PE 11 57倍 海信家电PE 8 73倍 奥克斯电气PE 8 8-9 2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