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鹅的买家有可能是谁?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48
收购传闻与估值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所持股权 已收到博裕资本口头报价并与安宏资本讨论 双方对加拿大鹅估值约13.5亿美元[1] - 其他潜在买家包括波司登及由方源资本和安踏集团组成的财团 但安踏集团公告否认参与 波司登称报道不实[1] - 加拿大鹅市值在消息传出当日为11.8亿美元 较巅峰期78亿美元大幅下滑 13.5亿美元估值较当前市值溢价14.4%[7]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贝恩资本2013年收购加拿大鹅70%股权 2017年推动上市 主导其从北美批发商转型为全球直营高端品牌[6] - 营收从2018财年5.91亿加元增长至2025财年13.48亿加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5%[6] - 近年营收增速放缓 增长主要依赖亚太市场 北美及EMEA市场缺乏稳定增长动力 盈利能力出现波动[7] 投资者类型与战略适配 - 潜在买方分为战略投资者(品牌方)和财务投资者(私募机构) 前者关注长期协同效应 后者侧重中短期财务回报[6] - 加拿大鹅当前EV/EBITDA估值倍数约8倍 处于行业7-12倍合理区间 考虑到市场增速放缓和关税不确定性[7] - 战略投资者更适合帮助加拿大鹅实现中国及亚洲市场拓展与高端化突破 但需匹配其战略诉求[7] 潜在买家分析 - 波司登已有高端品牌布局(博格纳大中华区运营权及Moose Knuckles投资) 缺乏成功经验前不太可能收购定位相似的加拿大鹅[8] - 安踏集团并购逻辑聚焦有改造空间的品牌 加拿大鹅已形成规模且缺乏运动基因 不符合其主业战略[8] - 博裕资本缺乏奢侈品牌直接投资经验 但拥有中国消费市场资源 安宏资本则具备高端时尚品牌投资经验(如ZIMMERMANN、玛丽之香等)[9]
九鼎投资: 九鼎投资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37.21万元,同比下降55.3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54.98万元,同比下降695.71%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97元/股,同比下降695.71%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5.27万元,上年同期为-4858.71万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0.19亿元,同比下降78.02% [3] - 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0.55亿元,同比下降40.78% [3] - 建筑施工业务营业收入为0.06亿元,净利润为-0.06亿元 [3] - 私募业务管理费收入43.30万元,管理报酬收入1160.14万元 [12]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 新增投资0.02亿元,完全退出项目本金2.41亿元,收回金额5.61亿元 [12] - 在管基金收到项目回款5.00亿元 [12] - 历史管理基金累计实缴规模382.28亿元,在管基金剩余实缴规模73.70亿元 [12] - 累计投资项目368家,尚未完全退出项目94家 [12] - 已完全退出项目261家,投资本金221.28亿元,收回金额526.27亿元,综合IRR达20.76% [13] 房地产业务 - 实现销售总回款4247.51万元,确认收入5271.18万元 [13] - "紫金城"住宅项目一至四期已售罄并交付,五期项目于2025年5月动工 [4][13] - 项目定位南昌市中心高端住宅,具备地段、景观、品质和教育配套优势 [21] 行业环境 - 私募行业募资规模5623.88亿元,同比上升7.2%;新募基金数量1481只,同比上升7.2% [6] - 投资案例数3109起,同比上升30.8%;投资总金额2637.45亿元,同比上升3.4% [7] - 国资背景投资者金额占比63.4%,险资出资金额超500亿元,同比上升85% [6][7] - AI领域融资706起,总金额超58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0.6%和28.1% [7] - 房地产政策聚焦城市更新、高品质住房供给和存量房收购,土地收储重点在三四线城市(占比71%) [8][9] 战略发展 - 推进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六维力传感器制造和销售业务 [14] -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聚焦传感器、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 [14] - 推行"行研驱动+按图索骥+属地开发"投资策略,深化产业与地方政策对接 [11] - 优化内部管理架构,推进扁平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 [1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5年1月10日完成换届选举 [24] -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包括风险控制、资金募集、信息披露等17项制度 [17][18] - 严格执行合规管理,定期开展内部合规检查,强化员工合规意识 [17]
中小GP正向“轻量化”转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25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小投资机构普遍采取轻量化运营策略以应对募资压力和管理费下降 通过外包非核心职能 共享团队资源 精简组织架构和放缓投资节奏等方式降低成本 维持生存能力[3][4][7][8][10] 行业运营策略转变 - 中小GP将财务 法务 投资者关系等非核心职能外包 与其他机构共享团队资源以降低日常运营费用[3] - 为节约差旅预算 对距离较远项目改用远程沟通与线上调研 非领投方常采用其他投资机构的共享尽调报告[3] - 通过抱团模式共享项目来源与投资团队 维持项目拓展能力的同时分摊前期尽调和管理成本[3] - 投资团队中广泛采用兼职人员 部分机构团队中约一半为兼职 甚至有机构仅合伙人为全职 其余全为兼职 以降低人力成本并积累产业资源[4] - 精简组织架构 压缩办公面积 迁入联合办公场所或转向远程协同办公 减少固定成本支出 部分机构已采用共享办公模式[4][5] 行业环境压力 - 募资环境持续承压 2024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合计4143只 较2023年同期下降44.1% 新备案基金募资总额4121.42亿元 减少近四成[8] - 单支创投基金平均规模降至1.338亿元 创近十年新低 尽管基金数量达2.51万支 总管理规模突破3.36万亿元[8] - 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费计提机制趋严 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费一般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 标准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9] - 管理费费率整体下调 直投子基金费率从每年2%降至1%–1.5% 个别地方甚至降至1% 部分引导基金将管理费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 未达要求需退回已拨付管理费[10] 机构战略调整 - 放缓投资节奏 集中精力管理存量项目 延长资金使用周期 成为中小GP的现实选择[7] - 行业正向轻资产 重绩效方向转型 通过压降成本 优化结构 灵活用人以及聚焦核心投资能力寻求生存与发展[10]
宁波国企「宁波通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投中网· 2025-08-25 09:27
公司背景与规模 - 宁波通商控股集团为宁波市国资委下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总资产达3365亿元[3] - 宁波通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集团全资子公司 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 协议管理规模超1100亿元 为浙江省内管理规模前列、宁波最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 - 近3年投资成果显著 8家直投企业海内外上市 4家获"全球独角兽企业"称号 3家入选"全球猎豹/瞪羚企业榜"[3] 招聘岗位与职责 - 投资总监岗(1人)负责项目挖掘、投前尽调、投后管理及退出工作 要求40周岁以下(优秀可放宽至45岁) 硕士学历 7年(副总监5年)VC/PE或产业投资经验 需具备3-5个主导项目案例[10][11][12][13][14][15] - 投资总监岗(并购方向1人)侧重并购项目库建设与整合 资格要求与投资总监岗一致 需具备至少3个并购类项目案例[16][17][18][19][20][21] - 投资岗(2人)负责项目执行与投后维护 要求35周岁以下(高级经理可至40岁) 硕士学历 3-5年相关经验[22][23][24][25][26][27] - 法务风控岗(1人)负责合规体系构建与法律文件审核 要求35周岁以下 本科学历 2-5年法律或投资相关经验 需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8][29][30][31][32][33] 招聘流程与时间 - 报名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至9月2日 通过http://bm.nbrc.cn/系统提交材料[35][36] - 资格初审结果于2025年9月9日公布 通过者进入资格复审及初试环节[37][38][39] - 复试包含技能测试(占比40%)和面试(占比60%) 面试合格分为70分[40] - 最终按成绩排序确定体检对象 体检合格后进入考察及公示流程[41][42][43][44]
不到2年净赚30亿离场,TPG投资Samhwa成私募股权成功范本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00
交易概览 - TPG以8000亿韩元约41.36亿元人民币将Samhwa出售给KKR 净赚6000亿韩元约31亿元人民币 内部收益率75% 现金回报倍数3倍 [2][8] - TPG在不到两年内实现近3倍投资回报 [2] - KKR承诺未来三年追加2000亿韩元资本开支用于扩建工厂 [8]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Samhwa成立于1977年 最初为本土香水品牌提供铝制喷雾头 [2] - 2007年研发出微米级剂量控制泵 单次出液量误差控制在±0.01ml [2] - 凭借核心技术赢得泵王美誉 获得雅诗兰黛集团十年全球独家供应合同 [4] - 跻身韩国三大化妆品容器与按压泵制造商 产品覆盖水乳霜气垫粉底等美妆包材 [4] - 雅诗兰黛LVMH欧莱雅资生堂四大集团贡献58%销售额 [4] - 在全球高端美妆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4] TPG投资策略与运营优化 - 2023年11月TPG以3000亿韩元约15.51亿元人民币收购Samhwa 100%股权 [4] - 收购时公司EBITDA利润率仅12% 一半收入源于低毛利普通塑料瓶 [6] - 聚焦核心业务 将普通瓶类SKU从1200个压缩至400个 释放产能给高毛利泵头产品 [7] - 优化全球产能 关闭韩国两条老旧注塑线 在越南墨西哥新建全自动无尘车间 [7] - 单件人工成本下降38% [7] - 推出数字定制平台PumpLab 允许中小品牌72小时内完成泵头开模打样 [7] - 订单平均客单价提升60% [7] - 引入前LG生活健康包装事业部总经理担任COO 前科丝美诗全球采购副总裁担任CPO [7] 行业技术与市场影响 - 微米级剂量控制泵技术极大提升化妆品包装精准度与用户体验 [2] - 数字定制平台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定制需求 拓展中小型独立品牌客户群体 [7] - 产能全球化布局增强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7] 私募投资案例参考 - TPG曾通过运营改革使大陆航空获得11倍回报 [4] - 通过优化菜单翻新门店拓展市场使汉堡王净赚18亿美元 [4] - 通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使深圳发展银行收益达146亿元 [5] - 通过长期价值塑造使J.Crew获得超7倍回报 [6]
广东上市公司争做LP,消费基金热起来了
FOFWEEKLY· 2025-08-22 10:59
7月上市公司出资概况 - 7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有44家上市公司(含子公司)对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出资,共投向48支基金,出资笔数51笔,已披露金额的出资额合计61.48亿元,平均单笔出资额1.21亿元 [2][9] 行业分布 - 医疗保健公司出资额最多,材料公司次之 [2][13] - 材料和医疗保健公司在出资次数方面并列第一 [2][13] - 日常消费行业也有参与出资 [8] 地域分布 - 从出资次数分布看,广东地区上市公司出资最多,上海次之 [3][17] - 从出资规模看,广东上市公司出资规模最大,超过20亿元 [17] - 其他出资较多的地区包括浙江(11.62亿元)、江苏(5.18亿元)、北京(3亿元)和安徽(2亿元) [17] 出资规模分布 - 按出资规模划分,10亿元以上的出资笔数占比47.8%,1-5亿元出资笔数占比18.5% [19] - 按出资次数划分,大多数出资金额集中在1亿元以下,5-10亿元出资仅占2% [18][19] 国资与非国资出资 - 国资出手11次,出资规模34.16亿元 [8][11] - 非国资出手40次,总出资规模27.32亿元 [8][11] 基金平均规模 - 7月参与出资基金的平均规模相较6月持续降低,整体仍偏低 [6][10] 合伙人性质 - 7月参与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全部以LP形式出资 [14][15] 活跃机构及出资事件 - 华登高科是华登国际2023年12月在上海设立的本土化总部,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在全球投资超过500家企业,其中138家已上市 [23] - 苏州维特力新是嘉御资本旗下投资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超过170亿元,主要投向新消费、跨境电商和信息技术 [24] - 协鑫集成出资苏州清松岚湖健康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医疗健康行业,包括创新医药、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26] - 安洁科技出资苏州顺融进取四期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 [27] - 健麾信息转让上海弘盛厚德私募投资基金份额,重点投资医疗健康行业 [28] - 星帅尔以1000万元受让容腾二号基金0.5711%份额 [29][30] - 佳都科技转让安徽交控融合新基建基金份额,基金重点投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和智慧综合能源网络 [31] - 亚宝药业转让武汉健民资本合伙企业份额,基金投资方向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2]
中银证券14亿增资私募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一季度盈利仅13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32
公司增资与资本运作 - 中银证券向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注入14亿元资金 将注册资本从6亿元提升至20亿元 增幅超过230% [2] - 增资资金记作长期股权投资 按现行规定母公司账上长期股权投资按100%扣减净资本 影响公司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承受能力 [5] 子公司经营表现 - 中银国际投资2022年营收仅6.44万元 净亏损363.22万元 2023年营收改善至2495.79万元 净利润1360万元 [5] - 2024年营收回落至2300万元 净利润缩水至935万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621.22万元 净利润137.85万元 [5] 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券商业务模式经历深刻变革 佣金率持续下滑与同质化竞争加剧 单纯依靠经纪业务难以支撑长期发展 [7] - 行业向"投资+投行"综合服务模式转型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与优质企业建立深度绑定 分享股权增值收益并获取后续投行业务先发优势 [7] - 私募股权投资具有强烈周期属性 盈利能力高度依赖资本市场环境 牛市阶段退出渠道畅通 调整期则面临监管趋紧与估值下降挑战 [7]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32.44亿元升至2021年33.34亿元 2022年下滑至29.59亿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28.88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2亿元 同比增长22.12% [8]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024年贡献9.5亿元 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0] - 投行业务收入2022年仅1.13亿元 2024年为1.31亿元 [10] - 资管业务收入从2020年8.25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5.11亿元 降幅超过38% 2025年一季度仍同比下滑6.50% [10] - 利息净收入保持稳定 2024年达到8.63亿元 [10] 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0年146亿元快速增加至2024年289亿元 增幅近一倍 主要来源于客户资金存款从124.13亿元上升至251.12亿元 [10] - 融出资金规模2024年达141亿元 金融投资规模达174亿元 反映公司加大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投资力度 [10] - 资产配置变化体现寻求新盈利增长点的战略 同时意味着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上升 [10]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宁敏因工作调动离任 周权被推荐为接班人选 [11] - 周权拥有中国银行总行多个核心部门任职经历 曾任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 2020年11月升任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 [11] - 2025年6月周权正式履新中银证券党委书记 实现银行体系向证券领域跨界发展 [11] - 中银国际控股提名周权为公司董事候选人 提名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将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11]
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 发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8-20 16:48
中银证券增资私募子公司 - 中银证券拟以货币方式出资14亿元向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增资 注册资本将从6亿元增至20亿元 [1] - 中银国际投资2024年营收2300 91万元 净利润935 53万元 2024年一季度营收621 22万元 净利润137 85万元 [1]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中银国际投资资产总额为9 15亿元 [1] 券商私募子公司行业动态 - 券商持续加码私募子公司布局 通过增资等方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例如南京证券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定增募集资金增加对私募子公司和另类子公司的投入 [1] - 2024年上半年券商私募子公司担任GP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额合计超640亿元 [2] - 多家券商积极申请设立私募子公司 如申港证券7月15日获证监会核准设立私募子公司 [2] 私募子公司业务特点与战略方向 - 中银国际投资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括医疗健康 先进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 [3] - 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系统性研究为基础 进行中长期价值投资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 [3] - 券商私募子公司积极践行"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理念 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2] 行业专家观点 - 券商布局私募子公司有助于实现从传统服务商向"投资+投行"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并与投行 资管等业务形成协同 [2] - 券商应提升投研能力 发挥专业优势 推动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 同时可与地方国资 产业资本合作设立各类基金 [3] - 私募子公司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优质企业和重点行业 [2]
九鼎投资拟2.13亿元“豪赌”机器人 收上交所问询函
犀牛财经· 2025-08-19 08:34
收购交易概况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 交易完成后实现控股[2] - 南京神源生主营六维力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2]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南京神源生2024年营收仅208.8万元 净亏损573万元[2] - 标的公司估值从2023年12月2亿元跳涨至3亿元 溢价幅度达50%[2] 收购资金与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九鼎投资账面货币资金仅2.49亿元[2] - 本次收购将消耗公司85%现金储备[2] - 公司传统主业私募股权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持续亏损 2024年合计亏损2.65亿元[2]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0.44-0.55亿元[2] 监管关注重点 - 上交所问询函质疑交易估值公允性依据[2] - 监管关注高溢价收购亏损资产的必要性[2] - 问询函提及是否涉及变相掏空上市公司[2]
KKR首只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08
KKR首只人民币基金落地 - KKR旗下境内私募实体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首只人民币基金正式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有限合伙人阵容多元 包括平安资本旗下母基金 新加坡曹氏家族企业曹宝记及施罗德旗下基金 形成险资+产业资本+美元资本组合 [1] - 此次募资体现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价格吸引力的认可 虽面临短期退出挑战 但大资金更关注长期布局 传递对中国经济韧性的信心 [1] KKR全球及中国市场地位 - KKR成立于1976年 是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 在2024年PEI 300榜单中以过去五年1178.89亿美元募资总额位居全球榜首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6860亿美元 [2] - 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投资领域覆盖消费、新经济、医疗等 典型案例包括南孚电池、蒙牛乳业、字节跳动、乖宝宠物等 [2] 中国团队及投资策略 - KKR上海团队约十余人 由开德私募法定代表人孙铮领导 其参与过字节跳动、开域集团等项目投资 现任KKR投资集团合伙人 [3] - 投资负责人许康曾任黑石集团香港办公室工作 参与懂车帝、迅策科技、圣农发展等项目投资 现任KKR私募股权投资团队董事 [3] - 公司倾向于选择行业成熟、竞争格局稳定、市场份额集中的领域 重点关注拥有定价权、盈利水平高且存在运营效率提升空间的企业 [3] 临港新片区的战略意义 - KKR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凸显该区域作为金融开放创新前沿阵地的吸引力 凭借开放优势、制度优势及政策优势吸引外资机构 [4] - 临港新片区正成为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推进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枢纽 人民币基金将引导全球资本对接中国经济与产业升级需求 [4] 大窑饮料并购交易进展 - KKR通过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 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后者为大窑饮料关联公司 [5] - 远景国际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从事饮料业务 2024年在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交易前由自然人全资控制 交易后KKR取得单独控制权 [5] - 尽管大窑未正面回应 但多方信息显示交易或已初步完成 重庆市监局已于2025年7月4日无条件批准该经营者集中案件 [5][6] KKR中国投资布局 - 截至目前 KKR在中国参与投资事件达174起 累计投资金额近7000亿元 覆盖信息服务、软件、消费、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6] - 在食品饮料行业已有丰富投资经验 曾投资中粮家佳康、现代牧业、珍酒酿酒、认养一头牛等企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