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应过剩

搜索文档
欧佩克+十分钟决定增产,沙特这步险棋意欲何为?
金十数据· 2025-07-07 00:19
欧佩克+增产决策 - 欧佩克+联盟宣布从8月起每日增产54.8万桶,增幅高于此前三个月的41.1万桶/日 [2] - 计划在9月可能再增加54.8万桶/日供应,或将提前一年全面撤销2023年实施的220万桶减产计划 [2] - 实际供应增量可能低于计划数字,因沙特正施压超产国家放弃增产份额,俄罗斯和伊拉克已部分配合 [2] 市场供需影响 - 欧佩克+预计新增供应在12月仍有市场需求,但IEA预测第四季度将出现相当于全球消费量1.5%的供应过剩 [3] - 布伦特原油价格过去两周下跌约11%,几乎完全消化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影响 [3] - 高盛和摩根大通预测油价可能进一步跌向60美元/桶,因亚洲消费放缓和贸易关税施压 [3] 价格与需求动态 - 沙特在宣布增产后随即上调对亚洲市场的油价,且幅度超预期,显示对市场信心 [2] - 美国库欣原油库存下滑,油价结构未显示过剩迹象,柴油库存大幅减少 [2] - 夏季燃油消费高峰为欧佩克+提供加速夺回被美国页岩油抢占市场份额的窗口 [2] 对产油国影响 - 沙特维持政府支出所需油价高于90美元/桶,面临飙升的财政赤字和预算削减 [5] - 美国页岩油企业预计今年钻井数量将远低于2025年初原定计划 [5] - 欧佩克+强调增产措施可视市场变化随时暂停或撤销 [3] 地缘政治因素 - 增产决定回应了特朗普降低燃油成本的诉求,有助于其控制通胀和实施关税政策 [1][4]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以缓解生活成本危机 [4]
OPEC+会议提前至周六,第四轮大幅增产或将敲定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13:28
OPEC+增产策略 - OPEC+计划连续第四次大幅提高石油产量 审议8月份增产41 1万桶/日的方案 [1] - 会议日期提前至本周六 以线上方式举行 议程核心是审议增产方案 [1] - 增产策略从支撑油价转向积极扩张产出 沙特阿拉伯主导这一转变 [1] 增产背景与目标 - 八个主要OPEC+成员国已在5月、6月和7月以同样规模增产 速度是最初计划的三倍 [2] - 沙特阿拉伯急于恢复闲置产能 核心目标是夺回被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等竞争对手侵占的市场份额 [3] 市场影响与反应 - OPEC+持续增产可能加剧供应过剩风险 全球石油库存正以每日约100万桶的速度快速增长 [1][3] - 国际能源署预测市场将面临严重供应过剩 摩根大通等机构预计油价走低 [3]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徘徊在每桶68美元附近 上周因中东局势缓和一度暴跌12% [3]
欧佩克+聚焦8月再增产41.1万桶/日 供应过剩担忧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智通财经· 2025-07-04 00:39
欧佩克+增产计划 - 欧佩克+正讨论8月增产41 1万桶/日的计划 相关磋商在本周末视频会议前展开[1] - 沙特及其盟友已批准5月、6月和7月实施同等规模的增产 通过加速恢复暂停产能以重夺全球市场份额[1] - 新增供应量可能加剧全球石油过剩局面 并对油价构成进一步下行压力[1] - 自上周起 欧佩克+成员国已将第四次41 1万桶/日的增产计划列为焦点议题[1] - 根据对32名交易员和分析师的调查 30人预测欧佩克+将于周日批准每日增产41 1万桶的计划 延续此前5月、6月和7月达成的类似规模的增产计划[1] 市场反应与油价走势 - 伦敦原油期货价格目前徘徊在69美元/桶左右 为消费者带来喘息之机[1] - 欧佩克+在过去三个月里以三倍于原计划的速度恢复了停滞的产量 尽管燃料需求持续疲软且全球供应过剩的迹象明显[2] - 这一出人意料的战略调整给原油价格带来了巨大压力[2] - 以色列和伊朗达成的停火协议缓解了人们对中东石油出口面临风险的担忧[2] 未来影响 - 欧佩克+的决定将决定未来几个月油价的走向[2] - 如果继续增加石油产量 将会加剧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 从而进一步推低油价[2] - 这一趋势虽能抑制通胀 但会大幅削减产油国的收入[2]
大摩:石油供应充足有望持续 预计布油价格明年年初降至6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3:32
石油市场供需分析 - 摩根士丹利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在2026年年初降至每桶约60美元,因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且供应充足 [1] - 欧佩克逐步取消产量配额削减措施,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过剩约130万桶/日 [1] - 2025年和2026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量将分别增加100万桶/日,足以满足需求增长 [1] - 欧佩克+自4月以来已实施或宣布的产量增幅总计达到137万桶/日,并可能在8月和9月各再增加41.1万桶/日 [1] - 8月和9月的产量增加将完全抵消八个欧佩克+产油国自愿削减的220万桶/日产量,可能导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供应过剩 [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可能进一步加征关税,多个主要贸易伙伴正与特朗普政府进行紧张谈判以避免关税从临时10%水平上调 [2] - 美国财政部长警告称,即便谈判进行中,相关国家仍可能在7月9日最后期限后面临大幅提高的关税 [2]
今晚,油价将迎“三连涨”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37
国内成品油价调整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折合92汽油每升上调0.18元,0柴油每升上调0.19元 [1] - 以50L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左右 [1] - 本次为2025年第十三次调价,第六次上调,年内呈现"六涨五跌两搁浅"格局 [1] 国际油价波动因素 - 调价周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73美元/桶涨至79美元后回落至68美元以下 [2] - 以伊局势缓和导致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下降,石油供应和运输预期稳定 [2] - 国际能源署上调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预估至增加180万桶/日,预计全年供应过剩约110万桶/日 [2] - "欧佩克+"将于7月连续第三个月增产 [2] 石油供需基本面 - 北半球季节性需求增长,美国6-9月石油需求预计增加70万桶/日 [2] - 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升至年内高点94.7% [2]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五周下降至4.15亿桶,较五年均值低11% [2] 油价走势展望 - 短期内国际油价预计震荡偏弱运行 [2] - 后期重点关注以伊局势演变和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2]
今晚,油价迎年内首个“三连涨”!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10:26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折合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调0.18元、0.19元、0.19元 [1] - 本次调价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实现年内首个"三连涨",汽油、柴油三次累计上涨560元/吨和540元/吨 [1] - 年内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已历六次上调、五次下调两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柴油较年初价格相比分别下跌95元/吨、90元/吨 [1] 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 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均价高于上轮调价周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由每桶73美元左右上涨至近79美元,随后回落至68美元之下 [2] - 国际油价回落主要受局部地缘政治风险下降影响,市场预期石油供应和运输将保持稳定 [2] - 国际能源署预估今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180万桶/日,较前期预估上调20万桶/日,预计全年石油供应过剩约110万桶/日 [2] - "欧佩克+"将于7月份连续第三个月增产 [2] 石油供需情况 - 北半球石油需求季节性增长,原油库存处于低位为国际油价提供支撑 [2] -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6月至9月欧美石油需求将增加70万桶/日 [2] - 截至6月20日,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升至年内高点94.7%,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五周下降至4.15亿桶,较五年均值水平低约11% [2] 未来油价展望 - 后期需关注地缘局势演变和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3] - 国际油价已回落到地缘冲突之前的位置,但美国夏季需求高峰给予国际油价下方支撑 [3] - 预计下个周期国际油价或持续震荡运行 [3]
今晚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
央视新闻· 2025-07-01 09:01
国内油价上调 - 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于7月1日24时上调 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235元和225元 [1] - 全国平均来看 92号汽油 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上调0 18元 0 19元和0 19元 [1] - 以92号汽油为例 加满50升油箱将多花9元 [1] 国际油价震荡原因 - 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大幅震荡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由每桶73美元上涨至79美元 随后回落至68美元以下 [3] - 以伊局势缓和导致油价从高位回落 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下降 [3] - 国际能源署6月预估今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180万桶/日 较前期预估上调20万桶/日 全年石油供应过剩约110万桶/日 [4] - "欧佩克+"将于7月份连续第三个月增产 [4] 国际油价支撑因素 - 北半球石油需求季节性增长 原油库存处于低位为油价提供支撑 [4] -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6-9月欧美石油需求将增加70万桶/日 [4] - 截至6月20日 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升至年内高点94 7% 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五周下降至4 15亿桶 较五年均值低约11% [4] 国际油价短期走势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短期内国际油价将震荡偏弱运行 [6] - "欧佩克+"近期将召开8月产量决策会议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预计沙特等国将选择继续增产 [6] - 中东地缘风险降温 市场普遍认为后续能源基础设施受袭 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受阻的可能性较低 [6]
国际油价创2023年后最大单周跌幅!后市怎么走
第一财经· 2025-06-30 08:45
油价市场动态 - 国际油价6月30日开盘短线跳水逾1%,WTI原油期货下跌0.52%至65.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25%至66.63美元/桶,回吐伊以冲突以来全部涨幅 [1] - 伊以冲突期间布伦特油价一度飙升至约80美元/桶,停火后暴跌至67美元以下,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1] - OPEC+自4月以来八个主要国家已增产137万桶/日,回补此前减产超六成规模 [2] OPEC+增产预期 - OPEC+可能在8月继续增产,预计8月和9月分别增产41.1万桶/日和27.4万桶/日 [2] - 预计到2023年底,OPEC+可能完全解除累计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 [2] - 美国页岩油产量预计将增加40万桶/日达1360万桶/日,促使OPEC+政策从"保价"转向"抢市" [2] 供需基本面 - 全球原油需求疲软,IMF和OECD均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预期,抑制原油需求 [3] - 美国若与各国"妥善"签署关税协议,可能带来至少30万桶/日的石油需求增量 [3] - 7月9日是美国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截止期限,相关政策将影响下半年油价走势 [3] 地缘政治因素 - 伊以达成和平协议推动油价大幅回落 [2] - 需关注美伊、俄乌谈判等地缘局势对短期石油供应的影响 [2] - 霍尔木兹海峡关闭风险曾推动布伦特油价短期飙升 [1]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6月18日
新华财经· 2025-06-18 00:02
地缘政治与航运 - 以伊冲突导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数量下降,航运公司开始避开该区域,预计海运费用将上涨[1][2] - 特朗普考虑动用美国军事资产空袭伊朗核设施,但对外交解决持开放态度[1] - 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可能导致伊朗政权更迭的军事行动,认为会引发地区混乱[1] 美国政策与经济 - 美国参议院通过稳定币法案,这是加密货币行业首次在全面监管改革中取得历史性胜利[2] - 特朗普政府税改和预算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使财政赤字增加2.8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增加4410亿美元[2] - 美国5月食品服务和零售业销售金额为7154亿美元,环比下降0.9%,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下降3.5%[3] - 美国5月工业生产指数环比下降0.2%,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4%,低于预期的77.7%[3] - 美国6月住房市场景气指数为32,低于预期的36和5月的34[3] 能源与大宗商品 - 欧盟将在2027年底前逐步淘汰从俄罗斯进口的PNG和LNG,并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1][4] - 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110万桶/日,供应过剩可能持续至本十年末[5] - 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28%至74.8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4.40%至76.45美元/桶[7] 央行与货币政策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2026年起将国债购买缩减额度降至每季度2000亿日元[1][5] - 加拿大央行官员一致认为,只要CPI压力受控,仍可能再次降息[4] -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43%的央行计划增加黄金储备[1][5] 金融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下跌0.70%,标普500下跌0.84%,纳斯达克下跌0.91%[6] - COMEX黄金期货跌0.32%至3406.5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2.01%至37.18美元/盎司[7] - 美元指数上涨0.84%至98.821,欧元兑美元跌至1.1479,英镑兑美元跌至1.3428[8]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842,离岸人民币跌至7.1923[8]
无需担心伊以冲突?IEA最新预测:今年石油供应将大大超过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06-17 09:37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展望 - 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预计增加180万桶/日至1.049亿桶/日,需求预期为1.038亿桶/日,供应过剩110万桶/日 [1] - 供应增长主要来自OPEC+逆转减产措施及非OPEC+生产商增产140万桶/日 [1] - 2024年石油消费增长预期下调至72万桶/日,低于此前预测的74万桶/日,主因美国消费疲软 [1] 库存与供应宽松趋势 - 自2月以来全球石油库存平均每日增加100万桶,5月单月增长9300万桶 [1] - 当前总库存仍比去年同期低9000万桶,但上升趋势明确 [1] 地缘政治对供应的影响 -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发油价波动,但伊朗石油流量未受影响 [2][3] - 伊朗South Pars天然气田部分停产,但实际产量影响尚不明确 [3] - Shahran石油仓储和炼油设施遭袭后未报告损坏 [3] 中国需求与长期展望 - 中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27年达峰,驱动因素包括电动汽车普及、高铁建设及天然气卡车推广 [3] - 2024-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仅增长250万桶/日,2030年达1.055亿桶/日平台期 [3] - 同期全球产能将激增超500万桶/日至1.147亿桶/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