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双子星”,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3:01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系 [1] - 线路起于深圳机场东站,经东莞中心区、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形成深圳北向新通道 [1] - 南延线将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途经宝安、前海、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具体走向和站点尚未明确 [1] - 项目2018年已纳入规划,旨在满足广深中心城区高速直达需求,设计通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较当前节省超50%) [2][6] - 将实现广州白云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提升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效率 [6] 轨道交通数据 - 2025年7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146.8公里,客运量29.2亿人次(环比+8.6%,同比+1.7%) [16] - 北京、上海、广州运营里程居前三,分别为879公里、871.6公里、743.8公里 [18] - 深圳运营里程595.1公里,客运强度1.6万人次每公里日,为全国最高 [18] - 天津新增地铁4号线北段19.9公里,广州核减海珠有轨电车0.7公里 [17]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投用,总投资超20亿元,提供8000P算力,已上架服务器4000P以上 [7] - 无锡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将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数字空域图 [8]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在北京开放,提供销售、配件、售后等全链条服务 [9] - 广州支持广期所研究电力期货,探索新能源期货品种 [10] 企业经营与政策 - 包头市召开晶硅光伏产业恳谈会,通威、晶澳等10家企业参与,强调科技创新与绿电应用 [12][13] - 福建推出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多子女家庭住房优惠、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及托育企业优惠贷款 [11]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4.6%),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4.1%) [1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占企业总量40.2%,文化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14][15]
城市24小时 | 广东“双子星”,要建一条新高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6:11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 - 深圳市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加强香港与内地联系 [1] - 线路起于深圳机场东站 经东莞中心区 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 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 形成深圳北向和至西南地区高铁新通道 [1] - 南延线由机场东站往南引出 途经宝安 前海 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 明日大屿都会区 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 [1] - 项目2018年已提升日程 2019年广州规划草案提及串联深圳宝安机场与白云机场 2021年列入国家规划 2023年线路细节披露 [2][5] - 现有广深港高铁 广深铁路及穗莞深城际难以满足需求 新高铁可将广深中心城区通勤缩短至半小时 较当前节省超一半时间 [6] - 实现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快速联通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资源共享 提升世界级机场群竞争力 [6]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正式投用 总投资超20亿元 提供8000P算力 规划总机架数约260个 已上架高性能算力服务器4000P以上 [7] 低空经济政策法规 - 无锡市出台省内首部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明确市政府牵头打造统一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 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化发展 [8] 金融创新与期货品种 - 广州市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 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及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 [10] 生育支持政策 - 福建省加大税收 金融 住房支持力度 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11] - 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 三孩家庭探索保障房优先选择 支持金融机构对母婴护理 托育服务企业发放优惠贷款 [11] 晶硅光伏产业发展 - 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 美科股份 大全新能源 通威等10家企业参与 政企共谋高质量发展 [12] - 市委书记强调坚定发展信心 加强产业趋势分析 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深化新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拓展 发挥绿电优势 加大绿色生产工艺应用 [13] - 拓展装备制造产业合作 加大金融支持 推动政银企对接 强化用水用电用地等要素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13] 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4]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4] - 第一产业新设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截至6月底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高达17.5% [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7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运营里程11146.8公里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进站量17.4亿人次 [16]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 增长8.6% 同比增加0.5亿人次 增长1.7% [16] - 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 环比增长3.4% 同比降低5.7% [16][17] - 新增运营里程19.9公里 新增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 核减运营里程0.7公里(广州海珠有轨电车部分区段) [17] - 北京上海运营里程超870公里 客运量超3.2亿人次 深圳客运强度1.6万人次每公里日居首 [18]
福建: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适当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和租住商品住房公积金的提取额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7:49
生育友好型社会政策支持 - 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1] -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增加租住商品住房公积金的提取额度 [1] - 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优惠政策 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调整 [1] 住房保障措施 -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 鼓励对人口增加的承租家庭及时调换房源 [1] - 对三孩家庭探索实施保障房优先选择政策 [1] 金融与保险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母婴护理 托育服务等企业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 [1] - 鼓励保险机构发展适合孕妇 婴幼儿等特定人群的综合保险 [1]
育儿补贴制度的时代意义及其完善途径
中国青年报· 2025-08-09 22:42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 我国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每孩3600元的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 [1] -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采取大规模、普惠式、直接性资金发放形式实施惠民举措 [1] - 政策体现出国家高度关注生育问题并纾解家庭育儿急难愁盼的坚定决心 [1]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现代化国家普遍采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包括现金转移支付、育儿休假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三类 [2] - 现金转移支付以生育补贴、税收减免、信托基金为代表 [2] - 育儿休假制度包括产假、育儿假等 [2] - 基本公共服务涵盖公共托育、学前教育、婴幼儿免疫等服务 [2] - 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近20年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9-2.1 [2] - 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总和生育率从1.6-1.7增长至1.8-2.0 [2] 我国生育支持政策进展 - 我国已形成个人所得税抵扣、生育假、公共托育、婴幼儿免疫、普惠性学前教育等制度支持 [3] - 政策在资金保障、信息协同、档案管理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 [3] - 育儿补贴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体现 [3] 育儿补贴制度意义 - 开创儿童福利制度普惠型政策先河 [4] - 对普通家庭育儿经济负担及家庭照顾赤字进行干预 [4] - 补齐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短板 资金、假期与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工具箱初步齐备 [4] - 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补缺与普惠相结合转型 [4]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建议 - 需注重补贴持续稳步增长 当前补贴额度相对较低 未来需随经济发展提升 [5] - 需关注地方差异 防止发达地区标准过高或增长过快 [5] - 需与其他政策工具协同使用 纳入全生命周期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综合考量 [5]
焦点访谈|育儿“小切口” 补贴“大民生” 这项重大举措惠及千万家庭
央视网· 2025-08-08 13:36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覆盖所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现金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1][3] - 补贴对象为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合法生育婴幼儿,不分城乡、民族、区域或孩次,实现三孩政策下家庭支持全覆盖 [5][7] -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现金补贴,具有制度性、长期性和国家权威性特征 [3][5] 补贴标准与发放机制 - 基础标准设定为每孩每年3600元,地方政府可根据财政能力在国家标准上提高额度 [7] - 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灵活申领方式,通过全国统一信息系统、省级政务平台或第三方服务(支付宝/微信)办理 [9][11] - 申领材料最大限度精简,仅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簿等必要材料,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高效核验 [9][11]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我国已进入人口减量发展阶段,面临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分化等结构性挑战 [13] - 政策旨在缓解家庭养育经济压力,2021年以来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地方性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 [13][15] - 作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配合个税专项扣除(每月2000元/孩)、延长产假(158天+)等配套措施协同实施 [18][20] 社会影响与实施效果 - 直接增加家庭现金收入,部分受访家庭表示将用于奶粉、尿布等育儿刚需支出 [5] - 政策传达重视家庭建设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提升生育信心和转化生育意愿 [13][15] - 建立"经济支持+时间支持+服务支持+文化引导"的四维政策框架,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18][20] 后续优化方向 - 将持续跟踪评估政策效果,针对医疗、教育等非经济压力因素完善配套措施 [15][16] - 需在托育服务供给(普惠托育)、医疗保障(分娩镇痛)等领域持续发力形成政策合力 [20]
补贴50%!上海宣布生育支持新政!
证券时报· 2025-08-08 08:26
生育支持新政 - 上海市推出重磅生育支持新政 自2025年1月1日起 女职工在职期间生育子女 单位可申请享受产假社保补贴 补贴标准为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 从女职工生育当月起补贴6个月 [1] - 新政旨在建立由政府 社会 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 强化"生育友好"价值导向 通过"生育友好岗"+"产假社保补贴"政策联动 破除女性就业壁垒 助力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产假社保补贴按照"属地管理 先缴后补"原则 采取"一次申领 打包发放" 用人单位可在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结束后1年内提出申请 审核通过后一次性发放6个月补贴 [1] 政策实施细节 - 女职工生育子女不分孩次 经女职工本人确认后 用人单位均可申领产假社保补贴 被派遣劳动者的补贴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申请 由其全额拨付给实际提供岗位并承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用工单位 [2] - 鼓励用人单位为产后返岗女职工设置"生育友好岗" 采取弹性上下班 居家或远程办公 灵活休假 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 为女职工平衡家庭和工作提供便利 [2] - 人社部门正在抓紧开发线上经办系统 方便用人单位便捷高效申领补贴 用人单位可于8月底起在线上申请补贴 [1] 政策背景与成效 - 去年12月上海发布的《上海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指出 推行有利于照顾儿童的灵活休假 弹性工作等柔性管理方式 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 [2] - 自去年12月上海启动"生育友好岗"试点以来 已有5000余人受益 [3]
响应育儿补贴政策,Babycare等商家在母婴“淡季”开启补贴热潮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08:52
政府育儿补贴政策 - 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1] - 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1] - 政策旨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并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1] 母婴行业市场响应 - 8月传统淡季期间母婴商家开启"价格补贴季"并推出空前优惠力度 [1] - 纸尿裤和奶粉等刚需消费品成为补贴重点品类 [1] - 政府政策与市场补贴形成共振效应降低家庭育儿负担 [8] 企业具体补贴措施 - Babycare天猫旗舰店全线产品开启"S+级"立减活动 [1] - 高端拉拉裤价格降至252元(34片*2包) [1] - 主推款纸尿裤(M码)价格降至89元(50片*1包) [1] - 购满指定数量赠送价值数十元至数百元赠品包括学习桌和消毒柜 [1] - 京东平台开启"母婴自营百补"和"奶爸盛典"活动 [3] - 飞鹤奶粉新客可领取5罐正装奶粉并在8月1日-12日每日发放满199减100元优惠券 [3][5]
超10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8-06 17:10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 [3] - 政策要求各省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升办园质量 [3] - 生育支持体系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方面措施,需长期综合施策 [3][4] 免费学前教育推进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分阶段推进,未来可能延伸至学前三年及高中阶段 [4][5] - 政策需考虑地域差异和教育结构多样性,聚焦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 [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姜全保认为该政策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4] 育儿补贴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5]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健指出,育儿补贴在宏观层面有利于提升或稳定生育水平 [5] - 地方层面如江西乐安正等待省级实施方案下发,预计8月下旬开通补贴申请通道 [7] 地方生育支持措施 - 北京提出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完善育幼服务体系,健全人口发展支持体系 [7] - 四川攀枝花出台《辅助生殖补贴实施细则》,减轻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对象的经济负担 [7] - 多地正根据国家方案制定地方育儿补贴政策,如江西乐安等待省级实施方案 [7] 企业鼓励生育举措 - 自2021年以来,超10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措施,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快手等 [8] - 企业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生育友好氛围,同时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8]
超10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6 16:5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并对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公办标准减免费用 [2] - 政策要求各省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升办园质量 [2] -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3]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指出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专家强调政策落地需分阶段推进,需考虑地域差异和教育结构多样性 [3] 育儿补贴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4]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表示育儿补贴是国际通行做法,宏观上有利于稳定生育水平 [4] - 专家认为除经济补贴外,还需配套教育、托育、医疗等多维度支持措施 [4] 地方政策动态 - 北京市2023年7月出台工作措施,加强生育服务支持、育幼体系建设及多元政策配套 [5] - 攀枝花市发布《辅助生殖补贴实施细则》,2025年7月起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补贴,有效期5年 [5] - 江西省正在制定省级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预计2023年8月下旬下发并开通申请通道 [5] 企业参与情况 - 2021年以来超10家企业推出员工生育鼓励措施,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大北农等知名企业 [6] - 专家分析企业举措既能营造生育友好氛围,也可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6]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生育支持政策多维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8-06 15:37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减免[1] - 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学龄人口变化和财力状况,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1] - 各省需落实《学前教育法》,健全投入机制,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1] 教育资源优化与补贴 - 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0月文件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配置,建立与人口变化协调的公共教育服务机制[2] -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鼓励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完善学生资助体系[2] - 专家指出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体系的一部分,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 育儿补贴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育儿补贴,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至3周岁[3] - 国际经验显示育儿补贴宏观上有利于提升或稳定生育水平[3] - 地方需制定省级实施方案,如江西省预计2024年8月下旬下发细则并开通申请通道[5] 地方政策动态 - 北京2024年7月31日发布措施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完善育幼体系[4] - 四川攀枝花2025年7月25日起实施辅助生殖补贴细则,有效期5年[4] 企业参与生育支持 - 2021年以来超10家企业推出员工生育鼓励措施,包括携程、快手、小鹏汽车等[5] - 企业举措有助于营造生育友好氛围并提升品牌美誉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