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于人

搜索文档
华夏时评:“投资于人”就是投资于未来
华夏时报· 2025-08-22 11:55
宏观经济政策转型 - 政策重点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强调适应需求变化和服务民生 [2][3] - 投资叙事中“投资于人”要求变得更为重要 投资质量比单纯数量更关键 [3][4] - 明确提出“投资于人”始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3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 -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2] -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2] - 消费在宏观经济叙事中逐渐摆到投资前头 强调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3] 人力资本投资领域 - 投资于人涵盖教育、医疗、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关乎人的发展和福祉的领域 [4][5] -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5] - 财政支出从单纯发力上项目转向补贴消费和投资于人形成人力资本 [5] 投资于人的战略意义 - 投资于人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是塑造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4] - 在人工智能时代 人力资源质量和创新能力决定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4] - 投资于人形成人力资本 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和更具活力的基础 [4][6]
赵伟:财政“投资于人”特征初现——7月财政数据点评
搜狐财经· 2025-08-22 05:55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点评:债务资金支持开始减弱,财政支出增速回落,而民生、服务业相关支出提速 广义财政收入延续改善、支出增速下滑,前7月预算完成度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2025年7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3.6%,较6 月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1%,较6月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从预算完成度看,前7月广义财政收入预 算完成56.3%,持平过去五年平均水平;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51%,略低于过去五年平均51.7%。 广义财政支出降速,或部分缘于政府债务融资大规模支持阶段已过。2025年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达-5.6万亿元,规模较6月 仅新增0.4万亿元,或指向政府债务资金支持放缓。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披露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 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政府债务资金对广义财政支出的支持力度或开始减弱。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虽有回落,但一般财政中民生及服务业相关支出明显提速。一般支出分项中,民生及服务业相关支出提速 明显,如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分别为14.2%、13.1%,较6月提升8.6、4.9 ...
财政“投资于人”特征初现——7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1 23:5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2][8] - 2025年7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6%,较6月提升0.8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2.1%,较6月下降5.5个百分点 [3][9] - 前7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56.3%,持平五年均值;支出预算完成度51%,略低于五年均值的51.7% [3][9]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一般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共同推动广义财政收入改善 [5][27] - 非税收入降幅收窄,7月同比-1.5%,较6月回升2.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小幅增长0.5% [38] - 印花税延续高增长(同比24.2%),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改善至13.9%和6.4% [38]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2.4%,较6月增速下滑超36个百分点,导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回落 [5][49] - 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4.2%(较6月提升8.6个百分点),社保就业支出增长13.1%(提升4.9个百分点) [4][20] - 文旅传媒支出增长7%(提升3.8个百分点),教育支出增长4.6%(提升2.2个百分点) [4][20] 债务资金支持与支出分化 - 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5.6万亿元,较6月仅新增0.4万亿元,反映政府债务资金支持力度减弱 [3][14] - 超长期特别国债1880亿元设备更新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标志大规模债务支持阶段结束 [3][26] - 支出结构呈现"投资于人"特征,民生和服务业支出占比提升,社保就业和教育占比分别增加0.3和1个百分点 [4][20] 分项预算完成进度 - 7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8.5%,高于2024年同期的7.8%但低于五年均值的8.9% [5][27] -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完成6.4%,高于五年均值的5.7%;一般财政支出预算完成6.6%,持平五年均值 [49][55][61]
打响三大战役!今年第5次积极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50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的释放改善性需求—— 这是今年以来中央级别会议第五 次发出房地产维稳积极信号。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接下要在供需端激活、投资端发力、政策端协同三个方面同时打响楼市维稳战役。 01 供需端激活 这次会议提出的最具体措施,就是将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释放住房需求的重要突破口。包括要"结合城市更新推进",通过"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 求",直指当前市场痛点——刚需乏力、改善需求受到抑制。 其中还有两层深意: 02 投资端发力 除了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能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外,今年3月的两会出现了一个新词"投资于人",简单理解,就是要把更多的资金、资源放到人的身 上、服务于人。这就指明了新的投资方向,特别是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 在这当中,包括直接的民生支出,以及通过各种政策举措,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中住房的重要性或进一步凸显。 03 政策协同 上海、北京都在动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关于"好房子"的建设要求,同时满足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继5月1日起实施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后,上 海针对本市《住宅设计标准》进行了全 ...
推进投资于人 惠及更多民众丨冯奎专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3:07
冯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 政府部门在促进"投资于人"的实现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投资目标—过程监管—效果评估"全链条机制至 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可量化的指标让投资成果被公众切实感知,比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升幅 度、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用数据直观体现政策成效;另一方面,要在政策 制定阶段搭建多元参与渠道,通过听证会、民意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充分吸纳企业、劳动者、学术 界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开展高质量的政策讨论,让不同诉求得到合理反映。通过透明化流程与科学化机 制凝聚社会共识,让"投资于人"真正惠及更多民众,赢得广泛支持与认可。 近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还是各地陆续出台的具体举措,都频繁提及"投资于人"这一关键理 念。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进一步强调,要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 生。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有理由相信,"投资于人"将成为"十五五"期间宏观政策的 重要内容之一,未来相关配套政策也将围绕"如何让投资于人落到实处"逐步细化展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投资于人",本质上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重 ...
推进投资于人,惠及更多民众丨冯奎专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2:38
"投资于人",本质上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重心的合理调整。相较过去,"投资于人"已成 为鲜明的发展目标,也成为重要的投资导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政策内涵:从侧重"物的积累"向注重"人 的发展"转变;从短期效益导向的投资向长期人力资本培育转变;从一般性的硬件投入向精准化、更高 质量的服务供给转变;从一些领域率先实现"投资于人"向体系化集成式"投资于人"的做法转变,等等。 "投资于人"为化解投资与消费的长期争议提供了可行路径。长期以来,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始终是经济政 策制定中的重要课题:若持续加力投资,尤其是传统基建与工业投资,可能导致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造 成资源浪费;若单纯通过补贴、促销等方式刺激消费,又容易因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面临消费后 劲不足的困境。而人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主体,恰好能成为连接投资与消费的关键纽带。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规模,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既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也蕴含着可观的人 力资本红利。如秉持"投资于人",就有新的良性循环出现。比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 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收入预期、通过公共服务优化提振消费信心,居民的消费需求会随之逐步释放;与此 同时,具 ...
财政“投资于人”特征初现——7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0 16:04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增速提升至3.6%但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回落至12.1% 显示政府债务融资支持力度减弱而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及服务业倾斜的特征凸显 [3][9][26] - 卫生健康和社保就业支出增速显著提升至14.2%和13.1% 文旅传媒及教育支出增速分别达7%和4.6% 体现"投资于人"的政策导向 [4][20][55] -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增速大幅波动 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至7% 而超长期特别国债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 [33][49][6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 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2][8] - 前7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56.3%持平五年平均水平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51%略低于五年平均的51.7% [3][9] - 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达-5.6万亿元 较6月仅新增0.4万亿元 反映政府债务资金支持放缓 [3][14]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 7月一般财政收入同比2.6%较6月提升3个百分点 非税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1.5% 税收收入同比微增0.5% [38][45] - 印花税同比高增24.2%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改善至13.9%和6.4% 车辆购置税增速则回落约20个百分点 [38]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降至8.9% 较6月下降11.9个百分点 主要受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影响 [33][35]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较6月下降5.5个百分点至12.1% 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2.4%较6月下滑超36个百分点 [5][49][61] - 民生相关支出显著提速:卫生健康支出同比14.2%较6月提升8.6个百分点 社保就业支出同比13.1%提升4.9个百分点 [4][20][55] - 文旅传媒支出同比7%提升3.8个百分点 教育支出同比4.6%提升2.2个百分点 两者支出占比分别提升0.3和1个百分点 [4][20] 预算执行进度 - 7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8.5%高于2024年同期的7.8%但低于五年平均的8.9% [27][42] -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完成度6.4%高于五年平均的5.7% 而一般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6.6%持平五年平均水平 [55][61] - 超长期特别国债1880亿元设备更新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 标志着债务资金大规模支持阶段结束 [3][14][26]
7月消费环比回落,扩内需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华夏时报· 2025-08-16 07:23
经济总体格局 - 7月经济呈现内需偏弱、外需偏强的格局,但总体依然稳健 [2]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同比增长4.8% [2] 消费表现 - 7月商品市场销售增速回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4] - 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增长均边际下行 [5] - 以旧换新相关消费保持较高增速,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超过10%甚至达20% [2] - 7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 [5] - 服务消费表现较好,1-7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2% [6] - 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6] 投资表现 - 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63% [2]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 [2] - 1-7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3.2%,较前值下行1.4个百分点 [7]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跌12%,跌幅扩大0.8个百分点 [7] 房地产行业 - 7月房企信用融资增速大幅回落13.5个百分点至-15.8% [8] - 新开工面积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至-15.4%,竣工面积增速下降27.7个百分点至-29.4% [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回落2.4个百分点至-7.8% [8] - 购房首付比降至68.1% [8] -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跌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8] 政策影响 - 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正在下达,贷款贴息等促进服务消费政策加速落地 [3] - 财政政策更注重直达家庭与个人,推出国家育儿补贴和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6] -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同比增长6.4%,基建类支出同比下降3.2% [7]
从“保姆”到“参谋”,催化民企“第二曲线”
搜狐财经· 2025-08-13 03:16
国家"一老一小"政策投资 - 国家及省级层面围绕"一老一小"推出多项政策 包括以现金形式发放育儿补贴 幼儿园大班儿童免保育教育费 以及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3] - 2024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 3岁以下婴幼儿近3000万人 托育服务及失能老人照护是民生刚需 [3] -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中 消费券最高抵扣比例达40% 直接提升失能老年人家庭购买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4] 服务消费增长趋势 -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1.5万美元时消费结构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中国人均GDP已超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治局会议多次强调"扩大服务消费"和"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养老育幼消费是典型服务消费 [4] - 山东省约60万老年人处于中度以上失能状态 对专业照护服务需求刚性且多元化 [4] 曹县民营经济发展 - 曹县常住人口约132万 经营主体达15.6万家 2012-2024年GDP从213.9亿元升至627.77亿元 全省县域排名从114名升至55名 [11] - 政府组织政银企对接会提供低息贷款 协调正道轮胎获得3.2亿元银行贷款 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0亿元 [12] - 通过数字化改造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金启木业以4万元年花费实现年省200万元成本 [13] 产业转型与创新 - 木材企业开拓日韩及中亚等非美市场 汉服企业延伸至民族服饰及动漫服装领域 [12] - 政府引导企业转型宠物产业 计划到2027年培育600家以上经营主体 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1.15万亿元 [14] - 曹县宠物经济2023年产值突破26.5亿元 依托木艺、汉服及粮食加工产业链优势转型宠物用品及食品赛道 [15] 企业竞争力提升 - 汉服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及直播电商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0.3% [17] - 爱伦金属凭借空调高效铜管技术创新 订单已排至2026年 [17] - 政府推行"加减法"营商环境策略 规范涉企检查做到"无事不扰" 同时成立正科级电商办提供配套服务 [17]
21社论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投资于人”驱动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3:41
社保政策调整 - 最高人民法院新规明确规避社保缴纳义务的行为无效 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 [1] - 当前部分市场主体未缴纳社保 部分年轻人自愿放弃社保 反映社保体系完善度和认知度仍需提升 [1] - 社保体系是社会安全网的关键 能系统性应对经济周期转型带来的冲击 [1]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经济驱动从投资出口转向创新消费 "投资于人"成为核心动力 社保体系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增强社会共济能力 [2] - 完善社保可提升个人未来安全感 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预期 减少防御性储蓄 刺激边际消费递增 [2] - 部分行业通过不缴社保降低人力成本导致不公平竞争 新规将倒逼低效企业转型 促进高质量发展 [2] 城镇化与社保体系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但户籍城镇化率不足50% 2.97亿农民工未完全市民化 [3] - 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等社保权利 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是长期战略 [3] - 人口规模巨大和共同富裕特征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保体系 需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等挑战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