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市场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竞争,主动权已在淘宝闪购手上
雷峰网· 2025-08-15 11:24
淘宝闪购的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在8月7、8、9日连续三天日订单量破亿,其中8、9日份额首次超过美团[2] - 3个月内淘宝闪购日单量从0增长至6000万,是年初饿了么单量的两倍以上[7] - 7月底日单量峰值达9000万,8月通过"秋奶"活动首次反超美团[9] - 高盛预测淘宝闪购+饿了么组合未来市占率可达45%,与美团持平[2] 竞争策略与战术 - 选择京东与美团鏖战疲劳期入场,6天实现1000万日单量[7] - 投入500亿平台消费券发起进攻,美团被迫跟进补贴[8] - 重点突破茶饮品类,活动期间茶饮品类市占率过半[10][13] - 协同阿里生态资源,88VIP会员体系增强用户留存[10][16] -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三四线城市订单增速前20强占18城[14] 运营数据与成效 - "秋奶"活动期间茶饮商家新客周环比增长255%,30万餐饮小店成交破峰值[13] - 骑手数量增长3.5倍,华南市场与美团实现五五分成[11][14] - 7月1089家非餐商家月成交破10万元,395个品牌破100万元[17] - 88VIP会员体系覆盖阿里系应用,形成业务协同效应[1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1元补贴带动7.6元消费,促进内需和就业增长[19] - 市场竞争促使行业规模扩大,即时零售等新市场快速发展[19] - 平台间势均力敌形成良性竞争,商家和骑手同步受益[20]
京东Q2刚“交卷”,亚马逊开打美版外卖战
36氪· 2025-08-15 11:18
由于外卖新业务对业绩的影响正式被纳入,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京东财报可以被视为进入一个新的观察期。"外卖大 战"第一回合可谓对京东Q2财报的影响"立竿见影",在实实在在地拉动收入和用户交易频次的背后,是"三费"的激增与自 由现金流的锐减。 就在昨天,亚马逊宣布已在1000座城镇上线生鲜食杂的当日达服务,针对Prime会员实行购满25美元免运费政策,并计划 年底前扩张至2600座城。这令与此相关的配送服务商Instacart和DoorDash,以及零售商沃尔玛和Kroger都倍感压力,其股 价均应声下跌。 当我们还在对照Q2财报分析京东花费如此大代价挤进外卖市场是否值得时,亚马逊沿着零售"时间轴"的扩张脚步似乎更 坚定。两家模式类似的电商公司是否说明,即使未来重新由盈转亏,也必然要走这一步? "三费"的激增 今年3、4月份是京东外卖投入的快速落地期,尽管外界已预判会带来营销推广费用的上涨,但昨天公布的涨幅还是令人 感到一点惊讶。Q2京东的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27.6%,单季度净增151亿元;营销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4.1%增加到今年Q2 的7.6%。该增加主要用于外卖等新业务的推广。 环比看,Q2营销开支增加了165亿 ...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36氪· 2025-08-13 10:22
互联网大厂集体布局香港市场 - 内地互联网巨头包括京东、美团、淘宝、拼多多、抖音等正加速抢占香港市场 从线上电商延伸至线下零售、外卖及生活服务 旨在将其作为出海练兵和全球扩张的桥头堡[6][7][9] - 香港投资推广署数据显示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有超过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 其中近一半(约630家)来自中国内地[12] - 大厂通过收购本地企业实现快速本地化 例如京东以约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零售网络 美团收购Deliveroo部分资产[10][34] 业务拓展与市场竞争策略 - 美团旗下Keeta于2023年5月进入香港外卖市场 通过高额补贴策略(如10亿港元"十亿激赏"活动)迅速提升市场份额 上线首日在旺角地区订单量达1500-2000单[21][32] - 电商平台推出包邮服务争夺用户:阿里投入10亿元人民币提供满99元包邮 京东初期斥资15亿元用于价格及物流补贴 拼多多与顺丰合作推出包邮服务(后终止合作)[21][26] - 物流效率大幅提升:京东实现最快4小时送达 淘宝将到货时间从3-10日缩短至3-4日 拼多多提供自提点及送货上门选项[26]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市场格局重塑:Keeta进入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4年超过Deliveroo成为市场第二(GMV份额约27%) 导致Deliveroo退出香港市场[32][34] - 电商访问量优势明显:2019年淘宝香港地区访问量达2395万次(占全球访问量3.98%) 远超本地平台HKTVmall[34] - 本地企业受到冲击:HKTVmall指责京东界面抄袭 香港零售业讨论如何通过免税优势及数字化应对内地电商攻势[18] 香港市场特性与挑战 - 市场体量有限但消费能力高:香港人口约753万 人均GDP位列全球前二十 但外卖渗透率仅12%(2023年) 电商零售额占比9.3%(2024年11月)[35][36] - 高昂运营成本:外卖员月薪中位数约1.98万港元 美团以3.5万港元高薪招募骑手 物流成本远高于内地[24] - 消费习惯差异:香港外卖起送价原超80港元 电商退货困难 大厂通过"退货宝"服务(首重1公斤减免16元运费)及准时达配送改善体验[21][28] 战略意义与全球化布局 - 香港作为国际化试验场:语言文化及商业环境与国际接轨 成功经验可复制至北美、欧洲等市场[37][38] - 美团将香港定义为"探索国际首站" 在沙特市场3个月覆盖9个城市 5个月市占率突破10% 下一步拓展巴西[38] - 大厂从云服务(如阿里云、腾讯云香港数据中心)转向重资产投入 包括物流网络、仓储设施及线下门店 深入本地消费场景[12][19]
马云赌赢了,淘宝闪购反超美团
搜狐财经· 2025-08-13 02:36
淘宝闪购与美团竞争格局变化 - 淘宝闪购在最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反超,日订单量连续三天突破1亿单,其中8月8日与9日份额首次超过美团[1][4][5][6] - 淘宝闪购通过营销造势形成三天小周期:立秋"第一杯奶茶"热点、88VIP会员日、"超级星期六"衔接,配合明星助阵和免单卡刺激订单增长[7][10] - 阿里生态资源注入淘宝闪购,大会员体系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增强用户粘性和精准流量[11] 美团的市场策略与回应 - 美团未参与订单量竞争,未公布立秋活动数据,并公开质疑高补贴带来的单量泡沫,称DAU超1.5亿的APP通过百亿补贴均可实现类似单量[14][17][18] - 美团高管认为即时零售市场日均2.5亿单中存在泡沫,强调公司重心不在短期单量比拼,且对淘宝闪购1亿单持续性存疑[19] 京东的差异化竞争路径 - 京东以品质外卖切入市场,但未跟进立秋奶茶补贴战,选择"6.18元吃炸鸡"等小众活动,强调生鲜供应链盈利模式而非前端补贴[20][22][23] - 刘强东提出将打造与美团不同的商业模式,通过供应链盈利而非外卖订单本身[23] 新兴平台对外卖市场的布局 - 抖音外卖业务经历调整后,8月初在App新增"随心团"独立入口,重启配送服务探索[23][24] - 快手在首页新增外卖入口,主打低价策略,部分商品带"敢比价"标签[25][28] - 拼多多通过多多买菜试验自建仓库,计划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可能顺势切入外卖市场[28]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市场因京东入场和抖音、快手等新玩家动作加剧竞争,但监管趋严使补贴模式不可持续[1][28] - 淘宝闪购短期营销拉动显著,但需验证订单持续性;美团保持1.5亿单基本盘;京东、抖音等选择差异化路径[19][23][28]
晚点独家丨上个周末,淘宝闪购峰值超过了美团
晚点LatePost· 2025-08-11 15:49
淘宝闪购订单表现 - 淘宝闪购连续三天(8月7日-9日)日订单量超过1亿单 [2] - 8月8日和9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份额首次超过美团 [2] - 8月7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创纪录但美团仍多2000万单 [2] - 淘宝闪购统计口径为完成交易订单(含10%预约单)而美团统计履约完成订单 [3] 促销活动与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8月7日茶饮补贴达4亿元茶饮订单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 [6] - 美团2024年立秋"第一杯奶茶"活动单日达9000万单其中过半为茶饮咖啡 [5] - 京东避开茶饮竞争推出"第一口炸鸡"活动定位外卖为长期战役 [6] - 淘宝闪购7月补贴超100亿元美团同期补贴为阿里1/3-1/2 [6] 平台战略调整 - 美团7月前半月以单量压制淘宝闪购后转向守住高价值会员(年消费超1万/3万用户) [7] - 美团客单价从35元降至30元后回升竞争对手客单价维持在15-20元 [7] - 淘宝闪购整合阿里系资源上线大会员体系集中作战 [6]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账上现金储备3600多亿元为美团(1600亿元)两倍多2024年净利润为美团三倍多 [6] - 美团强调履约稳定性优势淘宝闪购关注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 [6][7] - 平台GMV统计口径差异显著阿里618首次采用最严"确收GMV"口径 [5]
【环球财经】巴西外卖市场加速扩张 本地巨头iFood加码投资 美团滴滴加快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9 05:51
巴西外卖市场投资扩张 - iFood宣布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期间直接投资170亿雷亚尔(约35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规模,资金用于提升平台流量、用户活跃度及扩大团队 [1] - 公司计划新增1100名员工(半数为技术岗),员工总数将突破8600人 [1] - iFood当前覆盖40万家门店、5500万客户、1500座城市,2025年目标月订单量1.2亿份,三年内力争2亿份 [1] 中资企业布局巴西市场 - 美团旗下Keeta获批进入巴西,未来五年计划投入10亿美元,依托配送算法和海外经验扩张 [2] - 滴滴重启99 Food外卖服务,利用70万名摩托骑手和5000万用户资源抢占市场份额 [2]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巴西外卖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年增长率20% [2] - 2023年反垄断政策禁止排他性协议,市场趋向多元化,平台加速提升服务质量和骑手权益 [2] - iFood虽占市场优势,但美团和滴滴的技术投入或加剧竞争,消费者与商家将受益 [2]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投中网· 2025-08-09 02:30
互联网大厂集体抢滩香港市场 - 香港正成为内地互联网大厂出海练兵的关键桥头堡,大厂从街头开始争夺港人生活入口,影响和重塑香港消费[4][5]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过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其中约630家来自中国内地,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字节跳动、京东等[6] - 大厂业务从云服务、AI、金融支付扩展到本地外卖、电商、生活服务等更重资产的消费场景[7][9] 大厂在香港市场的具体布局 - 京东计划收购香港佳宝超市零售网络,交易金额约40亿港元[6] - 美团Keeta外卖2023年5月登陆香港,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跃居第一[7] - 淘宝、京东、拼多多在2023年双十一前后将香港纳入"包邮区",2024年618期间竞争白热化[8] - 抖音生活服务向香港景区和酒店开放入驻,计划2025年下半年向餐厅开放[8] 市场进入策略与竞争态势 - 美团Keeta上线时推出"十亿激赏"补贴,新用户可领300港元优惠券,首日旺角订单达1500-2000单[11] - 2024年阿里投入10亿元人民币提供满99元包邮服务,京东初期斥资15亿港元用于补贴[12] - 美团以月薪3.5万港元高薪招募骑手(香港工资中位数1.98万港元),并尝试无人机配送[13] - 京东快递实现最快四小时送达,淘宝将到货时间缩短至3-4日,京东自营推出最快次日达[13][14] 香港市场的特殊性与挑战 - 香港外卖市场渗透率仅约12%(内地26.8%),电商占零售总额9.3%(内地26.8%)[20][21] - 高昂人力成本(骑手月薪3.5万港元)、复杂交通环境、严苛规则增加运营难度[13] - 本地企业如HKTVmall指责京东抄袭,商界讨论如何在内地电商攻势下自救但收效甚微[8][9] 香港作为出海跳板的战略价值 - 美团将香港定义为"探索国际首站",Keeta在中东5个月市占率突破10%,下一站巴西[24] - 香港与内地高度联通又与国际接轨,是验证全球作战能力的理想练兵场[23] - 在香港成功意味着可复制到北美、欧洲、日韩等更复杂市场[22][25]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创业邦· 2025-08-08 03:41
互联网大厂集体抢滩香港市场 - 内地互联网巨头如京东、美团、淘宝、拼多多、抖音等正全面进军香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外卖、电商到线下零售多领域渗透[7][8][13] - 香港正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练兵场,2023-2025年已有超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其中近半(约630家)来自内地[8] - 大厂战略从云端服务转向实体消费场景,通过收购本地企业(如京东40亿港元收购佳宝超市90+门店)、高额补贴(美团10亿港元、阿里10亿人民币、京东15亿人民币)快速本地化[8][1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市场:美团Keeta半年内覆盖全港,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跃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7%,迫使经营9年的Deliveroo退出香港[9][22][26] - 电商市场:淘宝/京东/拼多多将香港纳入包邮区,淘宝香港站访问量达2395万次(占全球访问量3.98%),远超本地平台HKTVmall[10][26] - 本地企业受冲击:HKTVmall指控京东抄袭界面设计,商界讨论如何利用免税优势错位竞争但收效有限[12] 商业模式创新与基础设施投入 - 物流体系:京东实现最快4小时达,淘宝将到货时间从3-10天缩短至3-4天,拼多多与顺丰合作包邮服务(后终止)[19] - 特色服务:美团推出准时达(20分钟送达)、淘宝推出"退货宝"(首重1公斤运费减免16元)、京东提供"30天包退180天换新"[20] - 技术应用:美团测试无人机配送(5分钟跨海vs陆路30分钟),尝试解决香港高人力成本问题[18] 香港市场特征与战略价值 - 市场体量:753万人口,人均GDP世界前二十,但2024年网上销售仅占零售总额9.3%(内地26.8%),外卖渗透率12%(内地43%)[27][28] - 练兵意义:语言文化与国际接轨,美团将香港作为"探索国际首站",成功经验复制至中东(沙特3个月落地9城)[29][30] - 长期挑战:高运营成本(骑手月薪3.5万港元vs香港中位数1.98万)、消费习惯培养难度大、国际巨头竞争[16][28]
这波外卖大战,你怎么看?| 小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7-21 05:45
外卖行业竞争动态 - 淘宝/饿了么、美团、京东近期在外卖领域动作频繁,包括发放外卖红包、大额补贴券等活动 [1] - 平台推出"疯狂星期六"、"0元购"等促销活动,行业竞争加剧 [1] - 外卖市场呈现"三国杀"竞争格局,主要平台加大营销投入 [1]
新一轮“外卖大战”再升级 高盛预计竞争将持续至下半年
犀牛财经· 2025-07-16 12:1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推出"0元购"优惠券 消费者可兑换指定品牌饮品 同时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 [1] - 淘宝闪购发放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 提供"满18.8减18.8"优惠券 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订单准时率96% [1][3] - 京东外卖在晚间"秒送"频道补贴10万份小龙虾 价格16.18元/份 供应时间为每晚18点至次日凌晨2点 [1] 行业数据表现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1.5亿单 其中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1] - 淘宝闪购新注册商家超24万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 其中众包骑手增长120% [3] - 高盛预计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30% 二季度之前为高个位数增长 [7] 补贴带来的问题 - 消费者反映美团"0元购"存在虚假宣传 订单被平台强制取消 [5] - 淘宝闪购订单被商家取消 商家称优惠力度太大导致压力剧增 部分商家因收到金额太少拒绝履约 [7] - 高盛估测仅6月份所在季度 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在外卖/闪购领域总投资达250亿元/30亿美元 [7] 行业前景与预测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 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 美团EBIT将下降250亿元 [7] - 新用户增加及老用户购买频率上升 可能在中期内推动潜在市场规模扩大 并交叉销售到其他即时零售场景 [7] - 外卖市场格局将随竞争演变 平台需在补贴成本、用户体验与长期盈利间找到平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