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域AI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WAIC 2025 | 对话吉利林杰:智能辅助驾驶必须以“比人驾更安全”为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4:35
吉利汽车参展WAIC 2025 - 公司携阶跃星辰联合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展出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M9等全新产品及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可穿戴设备等"全域AI"技术成果 [1] - 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全栈自研 备受行业关注 [1]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战略 - 公司坚持全栈自研路线 认为采购方案会导致后期运维升级成本高且难以调头 自研才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保障未来升级权益 [3] - 智驾硬件配置强调前瞻性冗余 例如极氪9X搭载双Thor芯片达1400TOPS算力 确保至少三四年不落后 [4] - 所有在售车型标配双NVIDIA DRIVE AGX Orin-X芯片(508TOPS)和激光雷达方案 实现同级最高算力配置 [5] L3级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计划2024年四季度落地全新L3技术架构 包含云端WM+基座大模型和车端VLA+端到端对抗安全模型 实现AI训练AI的闭环 [7] - L3架构采用5激光雷达方案(1长距+4dToF补盲)实现四维360度全感知 覆盖高速/城市快速路及城区场景 [7] - 公司认为智驾安全标准必须超越人驾 为此不惜牺牲利润投入冗余硬件配置 [7] 全域AI技术布局 - 智驾技术正成为"根技术" 通过跨域融合实现无感人机共驾(如语音/眼神控车) 提升用户体验 [7][8] - 2021年启动"智能吉利2025"战略 2025年1月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领域 [9] - 已实现AI智能体量产上车 包括智驾域千里浩瀚系统/动力域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AI数字底盘等 [9] 智能座舱创新 - 联合发布基于AI Agent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采用阶跃星辰Step 3基础大模型 提供拟人化交互体验 [11]
车企角逐“AI盛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3:4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汽车智能化正从单域垂直纵深发展的1.0阶段快速迈向横向跨域融合的2.0阶段 [4][7] - 智能驾驶技术成为AI根技术 赋能L3级智能辅助驾驶并打通整车其他域实现全域AI协同 [8] - 车企凭借技术底座和智能生态圈加速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应用领域涵盖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座舱 [9] 特斯拉参展动态 - 特斯拉在WAIC 2025展台中心展示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释放"不止于车"信号 [2]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2025年将在工厂部署数千个人形机器人 [8] 吉利技术成果展示 - 吉利展示极氪9X(具备L3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和千里浩瀚H9方案 [4] - 千里浩瀚系统通过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AI技术形成统一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6] - 全域AI技术成果包含智驾域千里浩瀚、动力域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AI数字底盘、架构域AI智能架构 [8] - 公司已实现AI智能体上车普及 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 [16]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阶跃星辰联合千里科技、吉利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9] - Agent OS具备多模态融合超自然交互、端云一体融合记忆等能力 可实时捕捉用户状态与意图 [12][15] - 系统能感知孩子入睡自动调低音量 识别用户拿行李主动开启后备厢 [14] 吉利未来AI规划 - 2025年四季度将落地千里浩瀚L3级技术架构、云端WM+基座大模型及车端VLA+端到端对抗安全模型 [15] - 下一步将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 使AI从执行工具进化为能处理复杂事务的智能管家 [18] - 每款汽车将成为实体连接点 帮助用户连通AI宇宙 [18]
车企角逐“AI盛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3:30
车企AI布局与智能化发展 - 特斯拉在WAIC 2025展示人形机器人Tesla Bot,释放"不止于车"信号,未参加2025上海车展[2] - 吉利展示极氪9X、银河M9等新车型及"全域AI"技术体系成果,提出汽车智能化将迈入2.0阶段[4][5] - 吉利千里浩瀚系统通过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AI技术形成统一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6] 汽车智能化发展阶段 - 汽车智能化1.0阶段为单域智能化发展,2.0阶段为跨域融合发展[7][8] - 智能驾驶技术成为AI根技术,赋能L3级智能辅助驾驶及整车其他领域[8] - 吉利已实现AI智能体上车普及,包含智驾域、动力域、底盘域、架构域等技术成果[9] 具身智能与智能座舱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在工厂部署数千个人形机器人[11] - 阶跃星辰联合千里科技、吉利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具备情感化交互能力[13][15] - Agent OS可感知用户状态与意图,实现多模态超自然交互,具备类似人的理解与记忆能力[18] 吉利AI战略规划 - 2025年四季度将落地L3级技术架构、云端WM+基座大模型等[20] - 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2025年1月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20] - 下一步将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使AI从执行工具进化为智能管家[22]
WAIC 2025|从车企转向机器人公司?吉利汽车联合阶跃星辰展示“全域AI”
新华财经· 2025-07-27 14:16
汽车企业深度介入AI领域 - 吉利汽车集团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全域AI"技术体系成果 包括极氪9X 领克10EM-P 吉利银河A7和M9等新产品 以及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2] - 吉利银河M9首发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搭载阶跃星辰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实现人机交互全面革新 [2] - 阶跃星辰发布Step 3基础大模型 与吉利共同推出面向AI Agent的智能座舱Agent OS 具备多模态融合交互 端云一体记忆 人机共驾等关键能力 [2] 吉利AI战略布局 - 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通过大算力 大数据 大模型 卫星星链等科技基建打造"智能科技生态网" [3] - 2025年1月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将AI应用于架构 动力 底盘 座舱等全域 并覆盖研发 生产 售后服务全链路 [3] - 与阶跃星辰 千里科技等构建"AI+车"技术合作标杆 在模型优化 产品定义 软硬件研发等领域全面协同 [3] AI技术基础设施 - 成立"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星睿智算中心2 0 综合算力达23 5 EFLOPS 位居中国车企第一 [4] - 星睿AI大模型体系已与阶跃星辰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 积累10T token数据和40B汽车垂类数据作为训练基础 [4] - 推出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计划2023年四季度落地L3级技术架构 WM+基座大模型和VLA+端到端安全模型 [4]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 使AI从执行工具进化为处理复杂事务的智能管家 [4] - 目标将每款汽车变为实体连接点 连通AI宇宙 推动公司从车企转型为全球顶级机器人公司 [4]
吉利携阶跃星辰联合参展WAIC 2025 引领汽车向具身智能加速进化
快讯· 2025-07-26 11:26
公司参展与产品展示 - 吉利汽车集团携科技生态战略合作伙伴阶跃星辰联合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 [1] - 展品包括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吉利银河M9等全新产品 [1] - 同时展出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全域AI"技术体系成果 [1]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 [1] - 吉利银河M9在行业首发了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1] - 搭载阶跃星辰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实现颠覆式人机交互体验 [1] 战略合作与系统发布 - 公司与千里科技、阶跃星辰共同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1] - 新系统基于阶跃星辰Step 3基础大模型 提供更自然、拟人化的座舱交互体验 [1] - 公司将持续推动汽车智能化体验全面升级 [1]
吉利银河A7 加推基础辅助驾驶版型
每日商报· 2025-07-23 22:19
产品发布 - 吉利银河A7加推两款基础辅助驾驶版型,70km豪享版预售价格9.78万元,150km尊享版预售价格11.38万元 [2] - 吉利银河A7已开启预售,预售指导价9.78万元起 [2] 技术亮点 - 吉利银河A7首发搭载雷神AI电混2.0,集成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 [2] - 搭载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2.67L [2] - 满油满电状态下拥有超2100km的行业最高综合续航,馈电加速时动力不受限 [2] - 仅需18分钟实现30%-80%的充电速度 [2] - 在中汽中心测试中,海南30℃以上高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超过100% [2] 智能系统 - 首发搭载全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依托算力23.5EFLOPS的星睿智算中心 [3] - 支持语音盲操,提升交互便捷性 [3] - 配备高德810导航,支持可视化车道引导和巡航红绿灯等功能 [3] - 搭载手车互联全家桶,实现全场景互联互通 [3]
吉利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多线支撑企业新发展
销量表现与目标调整 - 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超193万辆 同比增长30% [2] - 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00万辆 同比增长73% 创历史新高 [2] -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11%至300万辆 成为今年首个上调销量目标的整车企业 [2] 分品牌销售表现 - 吉利银河销量54.8万辆 同比增长232% 年度百万销量目标进度过半 [2] - 领克品牌销量15.4万辆 同比增长22% [2] - 极氪品牌销量达9万辆 [2] - 燃油车领域中国星系列累计销量61.6万辆 连续16个月居自主品牌第一 [2] 海外市场与新能源细分 - 海外销量达18.4万辆 实现产品出海与渠道建设新突破 [2] - 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超72万辆 同比增加126% [2] 战略整合与协同效应 - 完成银河合并几何、极氪合并领克的品牌整合 贯彻"一个吉利"战略 [4] - 研发环节每年节省数十亿元 联合采购额外节省几十亿元 [5] - 通过整合解决品牌"小而散"问题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平台化造车形成成本优势 高阶智驾技术普及强化新能源产品竞争力 [3] - 在各主流价格区间布局高认可度产品 形成全面产品矩阵 [3] - 成为全球率先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 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领域 [6] 未来增长动能 - 下半年依托吉利星愿/银河E5/银河星舰7EM-i等爆款车型 及银河A7/银河M9/极氪9X/领克10 EM-P等多款新品助推 [3] - 经营效率提升叠加新车型密集上市与产能释放 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增长通道 [3] - 卫星/芯片/手机业务围绕汽车主业开展 强化科技生态圈与核心竞争力 [6]
不惑中兴,而今迈步从头越
财富FORTUNE· 2025-06-23 12:51
公司发展历程 - 1985年侯为贵与其他"南下七君子"在深圳创办中兴半导体,初期仅承接利润微薄的组装订单,年利润35万元[1] - 1986年成立八人研发小组进军通讯领域,1989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1] - 1996年成立IC设计部启动芯片研发,2024年营收达1213亿元,归母净利润84.2亿元[1][6] - 公司从组装作坊成长为国内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累计研发投入1170.7亿元(2019-2024)[20] 技术战略布局 - 2019年抓住5G牌照发放机遇,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占比超60%[5][7] - 2022年提前布局AI领域,当年招聘5000名应届生中多数为研发岗,为算力攻关储备人才[10] - 提出"全域AI"战略,构建云网边端AI基础设施,推出全栈AI解决方案包括智算服务器/存储/液冷数据中心等[14] -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超20%,高于A股平均水平(5-10%),拥有专利价值超450亿元[20][22] 终端业务创新 - 推出努比亚Z70 Ultra搭载星云AIOS,实现全语音交互及DeepSeek大模型内嵌,登顶SuperCLUE推理榜第一[25][27] - 形成"芯端云"协同体系:自研芯片+家庭终端全球份额第一+星云大模型云端赋能[22] - 产品矩阵包括折叠屏手机Flip系列、裸眼3D平板Pad 3DⅡ、电竞手机红魔等,均集成AI功能[27] 智能制造实践 - 南京滨江工厂成为全国首个五星5G工厂,5G覆盖率100%,应用场景超20个[35][36] - 智能化改造后产值提升41%,人均产值增81%,交付周期从20天缩短至14天[39] - 首创黑灯/晨光/日光生产模式,50-70%产线实现无人化,质检准确率达99.9%[40] - 5G网络相比传统WiFi方案具备更高安全性与稳定性,支持4米/秒高速AGV运行[42] 行业趋势判断 - 认为CT行业技术标准十年一代,需坚持长期主义投入[15] - 预测大模型技术将形成规模效应,与各行业产生协同[16] - 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将AI作为核心战略与国家政策同频[13]
长安升格深蓝开路,技术开源展现央企担当
经济观察报· 2025-06-21 08:03
公司发展概况 -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尖兵品牌,成立3年累计销量达48万辆,创下"深蓝速度"并登顶央企新能源销量榜首[1][2] - 公司被纳入国家汽车产业战略重组框架,成为央企新能源转型范本,未来将作为长安汽车全球化发展的"火车头"[1][2] - 发布"智领2030"战略,目标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累计推出30款新车,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2][7] 核心技术优势 - 深蓝超级增程技术整合三大系统:原力超集电驱2.0/原力智能增程2.0/金钟罩电池2.0,实现1L油发3.63度电,电池60万公里衰减无感知[3] - 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专利群(112项)获202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专利群(50项)获中国专利金奖[4] - 开源核心专利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解决电动汽车严寒使用难题[4][6] 战略布局规划 技术研发 - 构建"1+4"超级技术体系:深蓝大模型与智驾/座舱/能源/底盘四大领域融合,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10%[7][9] - 智能驾驶采用"自研+华为合作"双路径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9] 产品矩阵 - 2030年前形成"3纵3横"产品格局:3纵(轿车/SUV/硬派)x 3横(紧凑型/中型/大型),覆盖全细分市场[10] 服务体系 - 国内布局2500+订单中心/1000+交付中心/2000+维保中心,海外建立2800个网点[11]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发展路径被视为中国新能源品牌进化范本,从区域市场成功拓展至全球[1][13] - 通过快速响应车机事件等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体验,展现央企品牌担当[12] - 技术突破与专利开源实质性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6][13]
长安升格深蓝开路,技术开源展现央企担当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07:39
公司战略升级 - 长安汽车通过兵装集团重组升格为央企,成为国家汽车产业战略重组的重要落子[1] -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新能源转型的尖兵,品牌发布三年累计销量达48万辆,登顶央企新能源销量排行榜[1] - 公司发布"智领2030"战略,目标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累计推出30款新车型[4][6] 技术创新优势 - 深蓝超级增程技术整合原力超集电驱2.0、原力智能增程2.0和金钟罩电池2.0,实现1L油发3.63度电,电池60万公里衰减无感知[1]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专利群(112项)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 -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专利群(50项)获中国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解决电动汽车严寒地区使用难题[2] 研发投入规划 - 计划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10%,2030年前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4] - 构建"1+4"超级技术体系,实现深蓝大模型与智驾、座舱、能源、底盘四大领域融合[6] - 采取自研+华为合作的双轨策略发展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6] 产品与服务布局 - 规划"3纵3横"产品矩阵:轿车/SUV/硬派+紧凑型/中型/大型,覆盖全品类需求[6] - 计划建设国内2500+订单中心、1000+交付中心、2000+维保中心和2800+海外网点[7] - 开通用户反馈渠道优化体验,近期针对车机事件快速响应调整[7] 行业地位与贡献 - 作为首个实现盈利的央企新能源品牌,开源两大核心专利群推动产业技术共享[4] - 三年发展轨迹被视为中国新能源品牌高质量进化范本[7] - 通过技术护城河构建创新格局,引领央企新能源战略转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