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累计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
大众日报· 2025-08-12 07:31
1月7日,全国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华电莱州1000兆瓦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建设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新增并网光伏 发电装机容量1504.9万千瓦,居全国第四;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累计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9118.4万千 瓦,居全国第一。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318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并 网容量5929.1万千瓦,其中,户用光伏累计并网容量2878.2万千瓦。 ...
中信博20250805
2025-08-05 15: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全球光伏跟踪支架市场增长迅速,地面电站需求显著提升,但各区域渗透率差异大,中国市场渗透率较低但需求量大,印度和中东地区增速较快,为主要增长点[2] * 中信博凭借中资背景、研发制造一体化模式和先发优势,在新兴市场如中东和印度占据竞争优势,2024年市场份额提升至20%以上,订单和出货量均领先[2] * 跟踪支架行业经历周期性波动,组件价格下降和海外需求恢复推动行业修复,中信博跟踪支架交付量占比提升,毛利率随钢价下降和需求恢复而抬升[2] 市场现状与趋势 * 2024年跟踪支架的需求量约为111GW,但在地面电站中的渗透率仍低于50%[3] * 美国和欧洲等渗透率超过90%,中东和印度等地区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3] * 中国地面电站需求占比过半,但基本没有跟踪支架需求,未来整体渗透率有较大成长空间[3] * 从2013年至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34%,地面电站需求从2018年的100GW增长到2024年的600GW左右[12] * 跟踪支架的渗透率从七年前低于20%上升至目前40%至50%之间[12] 区域市场分析 * 美国和欧洲是两个基数高且渗透率高但增速放缓的成熟市场[13] * 美国2024年的跟踪支架交付量约为34GW,同比有所下降,但其储备项目量仍然很大,截至2023年底排队项目已超过1,000GW[13] * 欧洲市场24年的需求约为23GW,其中西班牙占了一半[13] * 中国地面电站占全球一半以上,总量接近160GW,但跟踪支架渗透率仅约5%[13] * 印度和中东地区处于中等渗透水平,这两个地区自身地面电站需求增速较快[13] * 印度去年(2024年)地面电站装机量增长185%,达到18.5GW,中信博交付接近10GW[13] * 中东去年(2024年)的需求为15.4 GW,同比增长翻倍[13] 竞争格局 * 跟踪支架长期由欧美企业主导,美国三家龙头企业曾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长期份额低于10%[3] * 2024年,由于中信博在中东和印度的出货增加,中国企业份额提升至20%以上[3] * 欧美企业依赖本土市场,例如Nextracker和Array Technologies,以及西班牙SOTEC等公司[14] * 中国企业由于国内低需求,不得不出海拓展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印度等没有关税壁垒且距离较近的地区[14] * 自从中国企业进入这些新兴市场后,其份额逐渐增加,到24年已经提升至20%左右[15] 中信博的竞争优势 * 客户层面:凭借中能建和中电建等中国电力开发与运营公司的出海,中信博在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大客户影响力显著提升[5] * 研发层面:公司采用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模式,相比欧美厂商将设计与生产分离的模式,在产品迭代速度和生产成本方面具有优势[5] * 生产成本领先两毛钱以上,每瓦甚至可达三四毛钱[5] * 先发优势与产能布局:公司在新兴市场拥有先发优势,并且已经实现本土制造需求[5] * 2024年,公司在中东和印度市场的新签订单及出货量均位居第一[5] 财务与订单情况 * 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创六季度历史新高达43亿元,在手订单高达73亿元[5] * 今年(2025年)预计全年新签订单将超过120亿元[5] * 全球光伏跟踪支架市场在手订单强劲,Nextracker和中信博等公司订单均创新高[2] * Nextracker最新在手订单超过47.5亿美元,连续15个季度增长[11] * 中信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在手订单也达到了73亿元,其中约50亿元为跟踪支架订单[11] 股价表现与估值 * 自2025年以来,中信博股价大幅跑输光伏指数及沪深300指数,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跌[5] * 1月22日,公司公告2024年底订单不及预期,单日下跌15%[6] * 4月7日,受对等关税影响,公司单日下跌16%[6] * 5月中下旬,由于定增解禁及市场对订单空间与新兴市场竞争担忧,公司最大回撤超过17%[6] * 目前公司交易于13~14倍PE水平,相比美股龙头15~20倍以及A股可比公司20倍以上水平处于合理配置位置[7] 毛利率与钢价影响 * 在2022年抗通胀法案颁布之前,中美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基本接近,高时可达20%到30%,低时约为10%[17] * 自2022年后,美国企业享受抗通胀法案补贴,使其毛利率显著提升至30%甚至40%左右,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则维持在20%到30%的毛利率[17] * 钢价对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和毛利率方面[21] * 尽管钢价不会大幅上涨,但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支撑,组件和储能设备价格不会出现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的大幅下跌[21] * 毛利率方面,预计会有略微下降[21]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增长空间取决于稳固新兴市场,拓展欧美等市场[4] * 若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实现更高的交付量和利润,但需关注钢价波动风险[4] * 预计2025年公司业绩将在7.5至8亿元之间,而2026年则可能达到9亿元左右[23] * 公司未来长期增长空间取决于稳住中东及印度市场,同时拓展欧洲、拉美、中国及美国等地客户需求[25] * 如果全球需求能从目前的700GW增加到800-1,000GW,其中地面光伏系统占一半,那么跟踪支架需求可能达到200GW以上[25] * 按公司目前15%-16%的市场份额计算,有望交付30-40GW左右的跟踪支架[25] * 在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情况下,公司利润仍有望达到15亿元以上[25]
来,一起探访青海首个“零碳乡村”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1:06
光伏产业发展 - 班彦村建成2兆瓦光伏电站并于2017年底率先接入电网 [3] - 通过扩大分布式光伏规模、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及用户侧储能设施,在2023年建成可持续输出绿电的并网型微电网 [3] - 2024年班彦村共消纳绿电79万千瓦时,相当于降低燃煤消耗9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8吨 [5] 村民收益与产业转型 - 村民通过卖光伏余电每年每户获得2500元分红 [5] - 村民张卓麻什姐将自家空房子改造成民宿,10天住宿带来5000元收益 [5] - 酩馏酒坊将传统酿酒装置换成电气化设备,年产值可达180万元 [5] 绿色能源应用 - 班彦村实现绿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3] - 生态农庄的滴灌通风设备、学校里的多功能电子书屋、村口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绿电使用无处不在 [6] - "柴改电"、光储污水处理等项目落地建成,土炕变电炕、旱厕变水厕 [5] 零碳乡村建设 - 班彦村率先实现碳中和达标,成为青海省首个"零碳乡村" [5] - 光伏发电与造林绿化工程持续推进 [5] - 屋顶分布式光伏、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广泛覆盖 [1][3]
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11亿千瓦,同比增54.1%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1:08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1]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1] 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 - 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 [1] - 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1]
晶科科技跌3.93% 2020年上市3募资共8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8:32
股价表现与IPO情况 - 公司股价截至收盘报3.18元 单日跌幅3.93%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0年5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发行价格4.37元/股 发行股份数5945.93万股[1]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陈昶、张世举[1]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情况 - IPO募集资金总额25.98亿元 净额24.17亿元 较原计划少8324.30万元[1] - 原计划募资25.00亿元 拟用于三个光伏发电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1] - 发行费用总额1.82亿元 其中保荐和承销费用1.40亿元[2] 可转换债券发行情况 - 2021年4月23日公开发行3000万张可转债 每张发行价格100元[2] - 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30亿元 实际净额29.72亿元[2] - 资金于2021年4月29日全部到账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2]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6.77亿股 每股面值1.00元 发行价格4.43元[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9.82亿元 募资总额29.97亿元[3] - 资金于2023年2月1日全部到账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3] 累计募资总额 - 三次募集资金合计金额达85.95亿元[4]
国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
快讯· 2025-07-31 02:34
智通财经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 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 瓦。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 94%。 国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 ...
批量供应日本市场,天岳先进(688234.SH)全球化布局继续开疆拓土
新浪财经· 2025-07-30 12:21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公司开始向日本市场批量供应碳化硅衬底材料 [1] - 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8.40亿元,同比增长104.43%,占总营收47.53% [1] - 公司在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份额达22.80%,位居全球第二 [1] - 中国衬底材料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正在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1] - 公司有海外建设工厂的规划 [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94项,实用新型专利308项,境外发明专利14项,专利数量全球前五 [2] - 公司荣获日本"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 [2] - 公司已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批量供应并率先实现海外销售 [2] - 2024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2] - 公司成功交付高质量低阻P型碳化硅衬底,向更高电压领域迈进 [3] - 公司是率先使用液相法生产P型碳化硅衬底的企业之一 [3] 产能布局 - 公司构建了山东济南和上海临港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40万片 [4] - 上海临港工厂具备年30万片导电型衬底生产能力 [4] - 8英寸衬底已实现批量销售,未来产能将持续提升 [4]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碳化硅下游需求80%来自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普及将提升渗透率 [6] - 公司与英飞凌、博世等汽车电子厂商有长期战略合作 [6] - 预计203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2.9万亿日元(1500亿RMB),比2024年扩大7.4倍 [6] - 公司积极布局AR眼镜领域,与舜宇奥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碳化硅光波导镜片 [7] - 预计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超6000万副 [7]
募资近17亿元!锦浪科技回复可转债审核问询
国际金融报· 2025-07-25 12:35
公司概况 - 锦浪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9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专业从事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首家以该业务为主营的上市公司 [1] - 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英美澳等国家设立办事处和技术售后服务中心 [1] - 主营业务分为光伏逆变器(并网/储能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力生产/户用光伏系统)两大类 [3] 募资计划与问询回复 - 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6.94亿元,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高电压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研发中心等6个项目 [3] - 深交所问询函关注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行业周期影响、境内外市场环境、毛利率变化及竞争应对措施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58.9亿→61亿→65.4亿元),但净利润逐年下滑(10.6亿→7.79亿→6.91亿元) [4] - 2024年Q1营收15.18亿元(同比+8.65%),净利润1.95亿元(同比+859%),资产负债率58.5% [4] - 逆变器业务中并网逆变器营收占比从2023年66.6%降至2024年57.9%,储能逆变器占比从7%升至16.5% [4] - 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收入从2023年14.8亿元增至2024年20.8亿元,营收占比从24%提升至31.8% [4] 市场布局 - 采取"国内与国际并行"策略,境外市场为主要增长区域但波动明显:2023年对意大利/英国/波兰出口金额分别下降9.7%/31.6%/17.4% [5] - 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因政策利好需求增加,2024-2025年新增客户主要来自这些地区 [7] 毛利率与竞争应对 - 逆变器毛利率2022年上升后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毛利额创新高但净利润受期间费用增长拖累 [7] - 并网逆变器毛利率下跌明显,但户用光伏、储能逆变器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缓冲整体下滑幅度 [7] - 通过优化产品客户结构、降本增效、强化研发等措施应对市场竞争 [8]
粮库“吃得饱” 粮食住“空调房” 四川不断完善粮食收储之路 让每一捧好粮度过“清凉一夏”
四川日报· 2025-07-20 01:59
粮食收储与仓储能力提升 - 成都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容约30万吨,采用20摄氏度低温存储技术保持粮食品质[3] - 四川省筹措28亿元夏粮收购资金,通过300多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收储服务,每年清理烘干粮食150万吨[5] - 全省通过轮换出库和改造扩容腾出库容127万吨以上,夏粮收储接近尾声[7] 粮食产量与仓储设施建设 - 2023年四川粮食产量达726.8亿斤,创历史新高[6] - 大邑县粮食仓储中心8月竣工,总仓容5.2万吨;崇州项目10月投用,规划15万吨粮食仓储区和3万吨油罐区[9] - 新建高标准粮仓将提升成都及周边地区粮食仓储能力和市场调控能力[9] 粮食储存技术创新 - 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采用智能环流系统和保温层技术,保持粮食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10][11] - 粮仓顶部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65万千瓦时,覆盖区域储粮用电成本降低近一半[11] - 全省光伏发电应用覆盖仓容483万吨,低温仓储技术广泛投用[11] 粮食收购与销售 - 四川小麦亩产同比增加8.4公斤,单产增量居全国首位;夏粮总产量476.2万吨,同比增加11.2万吨[4] - 德阳市中江县等地组织专场对接会,提供免费农作物质量检测服务,实现优质优价[5] - 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省级平台与粮库端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率[11]
江河保护治理按下快进键 智慧水务绘制人水和谐新图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7-06 20:44
污水处理厂创新模式 - 中节能国祯与中节能环境在肥西公司展示了污水治理和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成果,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光伏发电与集约化设计的应用 [1] - 胡大郢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设计,日处理量10万吨,节约67%土地资源,实现噪声与臭气100%密闭处理 [2] - 小仓房净水厂日处理量40万吨,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加消毒工艺,污泥焚烧后作为建筑材料,并铺设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1.8兆瓦,年发电量约200万度 [2] 科技驱动水资源管理 - 小仓房净水厂部署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实现水质超标预警、数据异常识别等全流程闭环管理,调控精度较人工提升超30% [3] - 实施16项大型技术改造,精准调控工艺参数,在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3] - 依托电力监测系统动态优化供配电网络,形成精细化能源管理方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强江河水环境治理,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数智化监测预警能力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认识,强化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