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印日共推清洁氢/氨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3:08
合作框架 -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发布《联合意向声明》推动低碳与可再生氢/氨生态系统建设 [1] - 两国以低碳发展为共同目标 承诺在清洁氢与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领域深化合作 [1] - 合作需以2022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日印清洁能源伙伴关系为基础 强化能源领域协同 [1] 合作内容 - 推动氢与氨相关的研发、投资及项目落地 涵盖运输及特定领域应用 [1] - 设立氢/氨专项工作组 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组内具体落实 [2] - 联合声明推进进展需通过日印能源对话每年向两国部长汇报 [2] 双方优势 - 日本在氢/氨的生产、运输及应用技术领域位居全球前列 并制定各行业应用宏伟目标 [2] - 印度计划利用丰富可再生能源潜力规模化生产低成本清洁氢/氨 [2] - 印度通过国家绿氢任务设定2030年可再生氢年产量500万吨目标 全球氢贸易份额占比10% [2] 合作目标 - 整合两国优势在两国及第三方国家推动清洁氢与氨生态系统发展 [1] - 印度满足国内跨行业氢/氨需求 同时打造全球清洁氢/氨出口枢纽 [2] - 日本与印度在清洁燃料开发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2]
碳减排工具激活绿色动能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推动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深度融合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34
核心观点 - 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宜春市绿色贷款快速增长 绿色贷款余额达916.91亿元 同比增长22.96%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7.57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通过利率优惠和高效审批为企业碳减排项目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如工行宜春分行为光伏项目提供800万元贷款 利率较基准下调109个基点 [1][3] - 碳减排项目催生大规模中长期融资需求 建设周期长且资金需求大 如抽水蓄能项目需30年期信贷产品支持 [2][3] 政策效果 - 截至2025年6月末 宜春市碳减排贷款达34.83亿元 居全省第二位 [1] - 政策推动企业转型意愿显著增强 金融机构为312个碳减排效应显著项目提供支持 [4][5] - 人民银行建立碳减排项目库 涵盖清洁能源 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 [4]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将放款时间从4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以内 [3] - 建设银行推出30年期长期限信贷产品 采用前几年只还利息的灵活还款方式 [3] - 金融机构实施"一企一策"原则 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5] 企业融资需求变化 - 碳减排项目融资规模明显增大 涵盖设备采购 工程建设到运营维护全周期 [2] - 融资期限从中短期转向中长期 以匹配项目建设和收益周期 [2] - 企业贷款意愿显著增强 尤其针对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具体项目 [1][2] 政策实施机制 - 人民银行联动市政府 发改委等多部门开展全面摸排调研 [4]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政策宣传 包括制作《货币信贷政策精读》和推送银行联系方式 [5] - 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 确保符合条件贷款应报尽报 [3][5]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推动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深度融合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13
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效果 - 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工行宜春分行为某环保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800万元贷款 利率较基准下调109个基点[1] - 宜春市碳减排贷款规模达34.83亿元 居全省第二位 绿色贷款余额916.91亿元 同比增长22.96%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7.57个百分点[1] - 政策推动企业转型意愿增强 融资需求呈现长期化、大额化特征 抽水蓄能电站和光伏发电等项目需中长期信贷支持[2]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宜春分行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将碳减排项目放款时间从4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以内[3] - 建设银行宜春分行推出30年期长期限信贷产品 采用前几年只还利息的灵活还款方式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3] - 金融机构积极申报碳减排支持工具 确保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领域贷款应报尽报[3] 政策实施机制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联合多部门建立碳减排重点项目库 梳理出312个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4][5] - 构建线上线下政策宣传体系 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精读》和县域协调机制推动工具落地[5] - 建立银企定期对接机制 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5]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低碳赋能 造就新韵重庆新动能
中国青年报· 2025-09-05 05:13
重庆低碳转型成效 - 重庆市以年均2.4%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经济增长 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0% [1] 海螺水泥零碳实践 - 重庆海螺水泥通过协同处置技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7万余吨 设计日处理能力200吨 总投资9000余万元 [4][5] -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减少1000余亩填埋用地 每年节约标煤4.2万吨 资源化利用率超95% 其中废铁回收率0.63% 废渣利用率6.46% [5] - 厨余垃圾处置可提取6%工业用油脂 产出23%有机肥料 整体资源化率超过95% [5] - 年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 协同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 窑尾二噁英浓度0.0034纳克/立方米 颗粒物浓度下降60% 二氧化硫浓度仅为行业限值三分之一 [6] - 熟料年产能540万吨 水泥年产能640万吨 矿粉年产能20万吨 累计工业产值超210亿元 [4] 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 国际复材完成产品碳足迹核查 跻身全球玻纤行业前三 产品销往60余国 [7] - 大渡口区建成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家市级绿色工厂 牵头编制小面行业首部碳足迹标准 [8] - 两江新区聚集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 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 [8] - 重庆京东方实现14寸液晶显示器零碳排 年固体废物减量5566吨 减少处置成本835万元 [8] - 重庆京东方通过400余项节能项目及光伏发电 年减碳3万吨 光伏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 [9] 数智产业园绿色生态 - 重庆数智产业园集聚940家企业 包括3家上市企业 提供3万余就业岗位 [9] - 建成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 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 废水利用率超90% 固废资源化利用率100% [11] - 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园区降低40%以上 成为重庆市首批近零碳园区 [11] 低碳技术创新应用 - 恺迪苏全球首创规模化微生物蛋白生产 年产能2万吨 相当于100平方公里土地大豆产量 减少约40%二氧化碳排放 [12] - 博世氢动力推出四款量产氢动力模块 覆盖4.5-49吨全系列商用车 研发超级热管理系统解决氢燃料电池低温瓶颈 [13] - 美的绿色循环产业园投资10亿元 年处理300万台废旧家电 配置9条拆解线 预计2026年6月投运 [15] 产业集群联动效应 - 重庆氢能产业获政策支持 博世与庆铃汽车形成产业链协同 布局西部最大氢能项目 [14] - 低碳技术覆盖水泥制造、玻纤生产、显示器件、氢能装备、生物蛋白等多领域 形成跨行业协同发展格局 [6][7][12][13]
四个聚焦”深化节能降耗减污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3:35
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需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 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速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 [1] - 通过结构 技术和管理优化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履行 [1] - 以"四个聚焦"为指引 涵盖思想实践 技术创新 竞争力重塑和能源结构调整四大方向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 -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战略规划 贯穿产品研发 项目建设 生产运行和废弃物处理全流程 [1] - 通过结构优化 技术优化和管理优化构建生态化可持续生产体系 [1] - 企业需主动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承担社会责任 [1]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管理 - 强化环保管控 优化改造落后工艺 加强VOCs治理和有效气体回收利用 [1] - 研发高效节能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污染物治理技术实现超低超净排放 [1] -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精准计量监控能耗 制定节能目标并落实到岗位 [1] - 通过生产流程优化和计划安排避免能源浪费与设备低效运转 [1] 绿色生产与竞争力重塑 - 研究产品体系与生产装置间的工艺介质 公用工程再平衡 [2] - 开展节能 节电 节煤 节汽 节水改造 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挖潜降耗 [2] - 推进上大压小 以旧换新 汰弱培强 装置提效和"三废"利用 [2] - 通过资源要素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巩固竞争优势 [2] 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 - 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2] - 对现有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改造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碳排放强度 [2] - 企业需制定科学能源转型路线图 分阶段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2] - 提前完善碳排放监测 报告 核查系统 为纳入碳交易和降碳技改做准备 [2]
“四个聚焦”深化节能降耗减污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行业发展战略核心 - 化工行业需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主线 加速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 -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战略规划 贯穿产品研发、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及废弃物处理全流程 [1] - 通过结构技术管理优化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1]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 - 强化环保管控 优化落后工艺 加强VOCs治理 实现超低超净排放 [1] - 研发高效节能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污染物治理技术 [1] -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精准监控能耗 制定节能目标并落实到岗位 [1] 绿色生产与企业竞争力重塑 - 研究产品体系与生产装置间的工艺介质再平衡 开展节能节电节煤节汽节水改造 [2] - 通过上大压小、以旧换新、汰弱培强及三废利用等资源要素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2] 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 - 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对现有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改造 [2] - 制定分阶段能源转型路线图 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系统以应对行业碳交易筹划 [2]
罗曼股份: 罗曼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52
根据提供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以下是公司核心观点及按相关目录的总结: 公司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2,371,737.06元,同比增长72.92%,主要由于新增合并境外公司收入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28,205.97元,同比增长158.02%,主要因合并范围扩大及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减少 [2]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140.00% [2] - 公司形成城市照明、数智能源、数字文娱三大业务板块,通过技术跨界创新、创意国际联动和模式协同融合获得市场认可 [4]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432,371,737.06元,同比上升72.92% [2] - 营业成本324,482,139.35元,同比上升80.90% [17] - 利润总额20,788,550.96元,同比上升320.7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3,405,295.34元,同比下降2.67% [2] - 总资产2,320,755,505.3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73,934,871.7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2% [2] 业务板块表现 城市照明业务 - 依靠较强的创意设计能力和项目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形成稳健发展势头 [5] - 空间布局以上海为中心,成都为第二中心,拓展全国多个区域市场 [5] - 完成镇远古镇夜游、莫干山夜游、黄龙洞品质提升、丹霞山夜游等一系列知名旅游景区夜间场景打造 [7] 数智能源业务 - 主要通过市场招投标获取光伏EPC项目订单,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 [5] - 技术迭代打造"光伏+储能+智慧微网"解决方案,拓展"能源+"模式 [7] - 中标闻喜100MW光伏电站项目,标志具备大型电站项目建设管理实施能力 [8] - 中标宁德时代89.44MWh用户侧储能项目,突破大型工商业储能领域 [8] 数字文娱业务 - 发挥国际级创意和科技能力,提供沉浸式体验交钥匙解决方案 [6] - 通过收购英国PREDAPTIVE OD LIMITED公司开启全球化业务经营 [6] - Holovis与上海霍洛维兹技术优势及业务协同价值进一步凸显 [8] - 完成环球影城史诗宇宙乐园、日本环球影城相关项目交付 [9] - 与Netflix合作开发《鱿鱼游戏》实景娱乐体验 [9] - 成功中标沙特阿拉伯利雅得EXIT 15项目,金额达1亿沙特里亚尔(折合人民币近2亿元) [10] - 取得《哈利·波特禁忌森林夜游项目》中国独家授权,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深圳落地运营 [10] 核心竞争力 - 设计及品牌优势:获得"照明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实现"技术+艺术"双重突破 [11] - 多业务协同发展优势:深度布局三大业务板块,具备较强设计和实施能力 [12] - 市场布局优势: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发挥"上海、成都"双中心引领辐射作用 [13] - 技术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照明控制管理和数字能源领域具有领先性 [13] - 人才优势: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覆盖多元技术领域 [1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392,203,537.26元,较上期末下降7.09%,主要因支付到期材料款所致 [17] - 应收账款605,242,143.91元,较上期末增长6.24%,主要因本期增加收入所致 [17] - 合同资产470,555,189.19元,较上期末增长10.89%,主要因本期增加收入所致 [17] - 短期借款111,943,045.67元,较上期末增长138.96%,主要因本期新增未到期借款所致 [17] - 长期借款130,030,603.50元,较上期末增长57.89%,主要因本期新增长期借款所致 [17] 境外资产情况 - 境外资产430,607,305.53元,占总资产比例18.55% [18] - PREDAPTIVE OD LIMITED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53,376,342.48元,净利润8,130,548.99元 [19]
联美控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24亿元 智慧供热纵深推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1: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8亿元同比下降2.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9.87% [1] 主营业务发展 - 通过收购与合作扩大供热区域市场份额 [1] - 多渠道收集用户反馈使满意度显著提升 [1] - 抓住城市清洁供暖攻坚行动机遇实现供暖面积增长 [2] 智慧化运营 - 2024-2025供暖季成功落地二级网单元阀试点项目实现热负荷动态均衡分配 [1] - 依托自研智慧化运营平台打通数据采集-分析-调控全链条闭环 [1] - 2025-2026供暖季将实现温度数据稳定回传与参数自动修正 [2] 技术战略 - 推进源-网-站-户全链能效优化 [2] - 将传统供热系统改造为具备自感知、自分析、自优化能力的智慧热网 [2] - 深化清洁能源+智慧运营双轮战略探索零碳技术 [2] 政策资源利用 - 结合国家两重建设资金对城市地下管网的定向投入推进智能化升级 [2] - 通过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市场新建改建集中供热项目 [2]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09:30
2024年全球天然气发展形势 - 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消费量972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4.5% 中国和印度增速分别为7.3%和13.0% [11] - 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5% 美国产量1.03万亿立方米 与上年持平 俄罗斯产量增量435亿立方米 增幅7.1% 全球新发现气田94个 新增储量6702亿立方米 [11][13] - 全球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9% LNG贸易量同比增长1.4% 美国LNG出口121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7% 亚洲LNG进口量4056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1% [13] - 全球LNG接收站总接卸能力10.94亿吨/年 新投运项目13个 新增能力4368万吨/年 平均利用率37.3% 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14][15] - 国际气价持续下跌 TTF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15.3% 东北亚LNG现货到岸均价1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同比下跌26.6% [15] 2024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状况 -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8.8% 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1.1% 工业燃料消费同比增长6.1% 发电用气同比增长9.5% [18] - 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6.0% 增量141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占总产量44.5% 页岩气产量257亿立方米 煤层气产量138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7% [19] - 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9.9% 管道气进口量76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3.1% LNG进口量105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7% [20] - 新建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 全国管道总里程超12.8万千米 新增储气能力80亿立方米 [21][22] - 深层超深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两个千亿立方米级深部煤层气田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 [19] 天然气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 - 持续推进上游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矿权登记企业增至70家以上 民企持有矿权占比提升 LNG进口主体由2017年近10家增至20余家 [27] - 国家管网集团托运商数量由2019年5家增至765家 中小托运商管输资源占比由2.1%提升到10.2% 完成8个省网市场化融入 [29] - 门站价格市场化取得显著进展 除部分气源外已全面实施市场化定价 上海交易中心单边交易量617亿立方米 重庆交易中心483亿立方米 [32] -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修订出台《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 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 [22][33] 2025年发展展望 - 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2%-3% 产量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LNG进口量随国际气价波动灵活调节 [34] - 上半年消费量同比微增0.9% 发电用气较快增长 工业用气负增长 进口量同比减少7.8% 其中管道气进口同比增长10.5% LNG进口同比下降20.6% [34] - 全球市场供需延续脆弱平衡态势 面临地缘冲突和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 [34] 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突破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四线建成投产 [21][52] - 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径1422毫米磁电融合内检测器 国产管网离线仿真软件规模应用 首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样机达到国际主流水平 [24] - 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陵水36-1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发现 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深度 [24][39] 低碳转型与多能协同 - 气电对能源转型支撑作用凸显 美国在建天然气发电装机85吉瓦 日本明确天然气发电仍是重要电力组成 [16][17] - 油气田推进绿色低碳化生产 四川盆地促进水风光氢多能互补 长庆油田打通绿色开采零碳链条 [25] - 下游创新开发天然气新业态 广东投产国内首个H级天然气掺氢发电机组 河北张家口实现掺氢天然气供居民用户 [26]
招商轮船: 招商轮船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0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航运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同比下降5%至24,101美元/天,不定期船市场指数同比大幅下降31%至17,409美元/天 [4] - 原油运输市场供需格局变化:OPEC+自愿减产计划推动供应增加,但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至0.8%,原油占能源需求比重首次降至30%以下 [4] - 干散货市场吨海里需求增长仅0.1%,中国主要散货进口同比下跌3%,红海危机导致船舶绕航增加运力航距 [5] - LNG贸易量预计增长6%至4.36亿吨,但亚洲进口量下降2%,中国进口量因国内产量增加及暖冬因素同比大幅下降 [5] - 汽车运输市场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全球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1%,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台(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6] - 集装箱海运贸易量同比增长2.8%至2.18亿TEU,但运力供给同比增长8.3%,面临结构性过剩,CCFI指数较年初下降12% [7] 公司业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5.85亿元,同比下降4.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下降14.91%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26亿元,同比下降13.93%;总资产778.8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28% [3] - 完成货运量10,475.22万吨,同比增长6.66%;周转量5,432.44亿吨海里,同比增长2.69% [13] - 现金分红及回购金额合计8.76亿元,占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1.22% [1] 船队运营与结构 - 自有船队总计221艘,总载重量3,826.34万吨,平均船龄10.1年;订单船舶77艘,总载重量897.18万吨 [12] - VLCC船队规模52艘稳居世界第一,平均船龄10.1年;VLOC船队37艘(含参股及代管)规模全球领先 [8][12] - 接收1艘6.2万吨重吊多用途船及1艘卡气项目LNG船,完成出售1艘老龄非节能环保型阿芙拉油轮 [12] - 油轮船队实现TCE水平同比下降但跑赢市场指数,散货船队TCE表现优于市场均值(好望角型领先12.86%,超灵便型领先26.86%) [18] 战略发展举措 - 推进"航线全球化、客户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策略,深化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及中资客户的长期包运合同(COA)合作 [8] - 干散货船队聚焦运力优化和低成本大客户策略,推进4艘6.2万吨多用途船项目以提升综合效益 [9][18] - LNG运输板块通过卡气二期等项目锁定61艘船舶长期期租合同,投资LNG船舶总数达64艘 [10][23] - 滚装运输业务强化航线联营和回程货源开发,外贸运量同比增长26%,内贸运量受市场供需影响同比下降 [11][24] - 集装箱运输新开辟华东泰国、远东墨西哥等航线,深化海外网络布局,累计承运重箱54.4万TEU(同比增长12.7%) [25][26]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云链数科"船奇碳智"平台服务接入船舶2,000余艘,与舟山市政府合作打造大宗货物区块链贸运平台 [27] - 外运集运推进数字化战略,结合区块链、RPA、AI技术重构业务系统,提升航线综合服务能力 [26][27] - 持续加大数智化投入,探索稳定币及境外RWA融资试点,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