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

搜索文档
万里石: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4: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0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53亿元下降7.5% [3] - 净利润为-13.98万元,较2024年同期-482.90万元有所改善,亏损收窄97.1% [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6.88万元,同比增长显著 [3] 资产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76亿元,较期初1.23亿元增长43.1%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46.2%,从期初5,215万元降至2,807万元 [1] - 应收账款下降4.4%,从5.88亿元降至5.63亿元 [1] 负债与权益状况 - 短期借款增长18.7%,从期初1.76亿元增至2.09亿元 [1] - 合同负债增长35.9%,从3,839万元增至5,215万元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92亿元,较期初8.89亿元小幅增长0.4% [2] 现金流量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34.53万元,较2024年同期-3,497.72万元明显改善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96.12万元,2024年同期为-2,499.62万元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49.70万元,较2024年同期174.94万元大幅增长 [5] 业务运营数据 - 营业成本为5.29亿元,较2024年同期5.72亿元下降7.5% [3] - 销售费用为3,154.24万元,同比下降4.4% [3] - 研发费用未单独列示,管理费用为3,544.84万元,同比增长2.0% [3] 合并范围与公司基础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27户,较上期增加1户 [9] - 注册资本为2.27亿元,累计发行股本2.27亿股 [9] - 公司属建筑用石加工业,主要从事石制品加工及装饰装修用石板材生产 [9]
宏和科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0:18
审计意见与基础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 - 审计工作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师独立于公司并履行职业道德责任,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1] 关键审计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是公司关键业绩指标,存在管理层操纵收入的固有风险;2024年度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34,632,875.20元,审计程序包括评价内部控制、检查合同条款、核对支持性文件、实施函证程序等 [1] - 存货跌价准备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因存货金额重大且计提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2024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94,050,448.98元,合并存货跌价准备为人民币18,478,101.91元,审计程序包括评价可变现净值估算合理性、核对库龄报告、实施存货监盘等 [2] 合并财务状况 - 2024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总计为人民币2,508,717,827.39元,较2023年减少23,453,902.71元;流动资产942,347,651.95元,非流动资产1,566,370,175.44元 [6] - 合并负债合计为人民币1,058,678,405.38元,较2023年减少46,536,456.59元;流动负债620,784,788.31元,非流动负债437,893,617.07元 [6]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450,039,422.01元,较2023年增加23,082,553.88元;股本879,727,500.00元,资本公积308,806,621.12元,未分配利润170,909,809.03元 [6] 合并经营成果 - 2024年度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34,632,875.20元,较2023年增长26.23%;营业成本689,667,880.19元,毛利率17.36% [7] - 合并净利润为人民币22,800,933.92元,较2023年亏损63,094,466.24元实现扭亏为盈;营业利润3,561,812.76元,利润总额19,812,446.85元 [7]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43,560,770.62元,较2023年增长28.05%;财务费用29,705,748.35元,其中利息费用34,849,728.48元 [7]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9,479,646.23元,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5,685.18元,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426,590.04元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人民币110,240,412.61元,年末余额285,433,648.94元,较年初增长62.95% [9] 母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资产总计为人民币2,184,086,575.86元,较2023年增长68,446,826.92元;流动资产1,259,084,616.95元,非流动资产925,001,958.91元 [7] - 母公司负债合计为人民币577,927,143.13元,较2023年增长41,154,508.34元;股东权益合计1,606,159,432.73元,较2023年增长27,292,318.58元 [7] 母公司经营成果 - 2024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59,728,394.76元,较2023年增长19.23%;营业成本670,982,398.20元,毛利率11.68% [8] - 母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27,005,596.37元,较2023年增长141.01%;利润总额27,327,719.16元 [8] 股东权益变动 - 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增加23,082,553.88元,主要来源于综合收益总额23,082,553.88元及利润分配减少2,700,559.64元 [11] - 股本减少2,785,000.00元,资本公积减少8,747,335.00元,主要因注销限制性股票所致 [11]
东睦股份: 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7:00
核心观点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2025年6月30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 审计报告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减值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并执行了针对性审计程序 [3][4][5]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注射成形产品(MIM、液态金属、塑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度营业收入10.36亿元,2024年度大幅增长至19.77亿元,同比增长90.9% [3] 审计意见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天健审〔2025〕16086号) [1][2][9] - 审计意见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2]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2023年度营业收入10.36亿元,其中MIM、液态金属、塑胶产品收入9.59亿元,占比92.62% [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9.77亿元,其中MIM、液态金属、塑胶产品收入18.89亿元,占比95.53% [3]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内部控制、检查销售合同、分析性程序、检查支持性文件、函证、截止测试等 [4] 应收账款减值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48亿元,坏账准备1756万元,账面价值3.31亿元 [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72亿元,坏账准备3373万元,账面价值6.38亿元 [5]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66亿元,坏账准备3347万元,账面价值6.33亿元 [5]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减值相关内部控制、复核管理层估计、评估信用风险特征、复核现金流预测、测试坏账准备计算等 [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上海富驰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9日,2017年6月8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9] - 总部位于上海市,属消费电子行业,主营金属注射成形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9] - 最终控制方为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重要财务数据 货币资金 - 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1.2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8499.95万元增长50.8% [54] - 包括库存现金2.43万元、银行存款1.20亿元、其他货币资金820.10万元 [54] 营业收入 - 2023年度:10.36亿元 [3] - 2024年度:19.77亿元(同比增长90.9%) [3] 会计政策 收入确认政策 - 内销收入在客户验收已收取价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 [44] - 外销收入在产品报关取得提单,已收取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力时确认 [44] - 属于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43] 应收账款减值政策 - 按信用风险特征以单项或组合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25][26] - 账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25][26] 税务情况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15% [54] - 香港富驰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16.5% [54]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制造业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政策 [54]
风华高科: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7.72亿元,同比增长15.9%,较2024年同期的23.91亿元显著提升 [3] - 净利润为2.75亿元,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61.0%,从2024年上半年的1.71亿元增长至2.75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20.0%,从2024年上半年的1.65亿元提升至3.63亿元,反映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提升 [5]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达46.31亿元,较期初43.49亿元增长6.5%,流动性保持充裕 [1] - 应收账款增长9.7%至15.52亿元,存货微增0.9%至9.94亿元,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1] - 总资产增长2.7%至166.94亿元,所有者权益增长0.8%至124.69亿元,财务结构保持稳定 [1] 盈利能力分析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8%至22.74亿元,毛利率有所收窄但收入增长抵消影响 [3] - 研发费用增长23.8%至1.24亿元,表明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较2024年同期的0.18元略有下降,主要因股本规模未变而净利润增长有限 [3] 现金流量状况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05亿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2.47亿元,显示产能扩张持续 [5]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62.65万元,反映涉外业务受汇率波动影响 [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5.72亿元,较期初43.26亿元增长5.7%,现金储备充足 [5] 行业与业务特征 - 公司属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营MLCC、片式电阻器、电感器等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高增长领域 [10] - 采用永续盘存制管理存货,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符合制造业企业特征 [27] - 对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信用损失准备,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管理金融资产风险 [25][26]
艾芬达: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上饶市艾芬达卫浴有限公司 由吴剑斌 吴剑军 吴剑敏共同出资设立 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0万元 [1] - 初始股权结构为吴剑斌持股35% 吴剑军持股35% 吴剑敏持股30% [1] - 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 包括吴剑军向李兴贵转让50.4万元股份 吴剑敏向李兴贵转让43.2万元股份 以及后续增资1,132万元 注册资本增至1,580万元 [1] - 2007年通过现金增资968万元和资本公积转增32万元 注册资本增至2,580万元 [1] - 2010年股权结构调整为上饶市艾芬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0% 上饶市富利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0% 后者于2010年8月更名为上饶市沃达贸易有限公司 [1] - 2015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4,500万元 各股东出资比例不变 [2] - 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证券代码832958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注册资本为6,500万元 [2] - 法定代表人吴剑斌 总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业大道97号 [2]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暖通家居产品和暖通零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卫浴毛巾架系列产品和温控阀、暖通阀门、磁性过滤器等暖通零配件 [3]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准则解释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3] - 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所有者权益变动和现金流量 [3]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4] 重要会计政策及估计 - 公司制定了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包括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等方法 [4][20][39]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类 [20][22] - 存货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9]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49]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基于表决权或合同安排决定的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 [6] - 编制方法包括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等 [8] - 对于报告期内增减的子公司 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 [8][9]
西部建设: 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10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8日通过电子邮件送达全体监事 [1] - 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汉州路989号中建大厦公司会议室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 [1] - 应出席会议监事3人 实际出席会议监事3人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王金雪主持 [1] 监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 - 审议通过对中建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 审议通过计提减值准备事项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半年度报告审核意见 - 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 [2] - 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未发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 公司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 [2] - 2025年1-6月共计提减值准备63,109,034.12元 [2] - 计提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 计提后能更公允反映资产状况 [3] 信息披露安排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同时在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 [1] - 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公告在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 [2] - 对中建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2]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4) PDF电子版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45
书籍背景与编制 - 由中国证监会会计司通过财务报告审阅分析、系统内会计监管问题咨询、会计师事务所专业问题讨论等途径收集整理资本市场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共性问题 [3] - 自2012年首次整理汇编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和资本市场实践持续修订再版 [3] - 向市场传递监管理念强化上市公司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 [3] 内容结构与更新 - 涉及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收入与费用等资本市场重点难点问题 [3] - 基于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新问题加强了对修订后的收入、金融工具、租赁等准则在实际执行中所遇问题的整合梳理 [3] - 新增编写案例60个整理修订案例49个删除因会计准则或监管规则变化而不再适用的案例7个 [3] 出版目的与作用 - 对资本市场各类经营主体及时掌握并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提供帮助与参考 [3] - 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助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8-18 00:50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概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 其中主板3185家 创业板1377家 科创板586家 北交所265家 [1] 审计意见类型分布 - 19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 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 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 保留意见72家 无法表示意见21家 [1] 会计准则执行问题领域 - 部分上市公司在收入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 金融工具 资产减值 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财务信息披露错误 [1] 监管后续工作方向 - 持续跟进审阅发现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后续监管处理 [1] - 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 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以提升监管效能 [1] - 针对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加强实践指导 提升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1]
风神股份: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16:11
审计意见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对风神股份2022-2024年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认为其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2024年、2023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08亿元、57.39亿元、49.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 [3]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内控有效性、检查销售合同、执行截止测试、函证主要客户等 [3] 存货跌价准备 - 2024年末存货余额14.30亿元(2023年11.56亿元),存货跌价准备2558万元(2023年2861万元) [4] - 审计程序包括监盘存货、复核可变现净值测算、重新计算减值金额等 [4]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8年,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469),控股股东为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持股42.58%) [9][13] - 主营业务为轮胎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2023年总资产73.11亿元 [14] 重要会计政策 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32]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商业承兑汇票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 [40] 存货管理 - 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永续盘存制管理 [43] - 存货跌价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产成品以估计售价为基础确定可变现净值 [44]
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7 01:31
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 [1] - 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保留意见72家,无法表示意见21家 [1] - 上市公司总体能够较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但在收入、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信息披露错误 [1] 收入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和成本,如土地整理开发业务未确认收入亦未结转成本,或实际结算进度与履约进度差异导致收入和成本确认不合理 [2][3] - 部分公司错误将点价模式下金属商品销售价格变动作为可变对价处理,未将其视为嵌入衍生金融工具 [4]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销售返利,错误将实物返利确认为预计负债而非合同负债 [5] - 部分公司合同履约成本会计处理不恰当,如采用产出法时对超出部分未及时计入损益,或采用投入法时未及时摊销成本 [6] 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正确判断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如错误将受制于三分之二表决权条款的被投资方纳入合并范围 [7] - 部分公司错误将被投资方分割为多个部分进行部分合并,如仅合并子公司股东负责的开发项目 [8] - 部分公司不当调整合并范围,如因收购方逾期付款重新纳入已处置子公司 [9] - 部分公司以"一揽子交易"方式分步收购时错误分步确认商誉,未在购买日一次性确认 [13]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如未及时确认业绩承诺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预期信用损失计提不恰当,如将有抵押与无抵押应收账款划分为同一组合 [20] - 部分公司错误将财务担保合同按或有事项准则处理,未按金融工具准则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21] - 部分公司未正确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如对保证收益率的少数股东增资未确认金融负债 [22] - 部分公司未及时确认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形成的金融负债 [24] - 部分公司错误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 [26] 资产减值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对已交付未验收产品简单采用库龄法 [27] - 部分公司未恰当区分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如将诉讼中预付账款错误转为金融资产 [28] - 部分公司采用重置成本法计量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方法不当 [29] - 部分公司未充分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以子公司净资产减至零为由停止计提 [30] 其他确认与计量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核算定制化产品研发支出,错误按无形资产准则资本化 [32] - 部分公司将高速公路修复支出错误计入营业外支出而非固定资产成本 [33] - 部分公司未正确处理解除租赁违约金,错误计入营业外支出而非资产处置损益 [36] - 部分公司未确认股权转让连带责任预计负债,不当确认处置收益 [37] 列报与披露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财务报告重要性标准披露不到位,如未披露具体科目标准或采用统一金额标准 [41][42] - 部分公司错误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将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纳入计算 [43] - 部分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报告分部,如未单独披露占收入12%的光伏业务 [44]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将税收优惠等正常经营相关损益错误列为非经常性损益 [45] - 部分公司未将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为非经常性损益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