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机共生
icon
搜索文档
荣泰健康与傲鲨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共启“人机共生”新征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7:14
战略合作概述 - 荣泰健康与傲鲨智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正式开启健康科技与外骨骼技术深度融合 [1] - 合作是继7月10日荣泰健康2060万元注资傲鲨智能后 双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未来计划在科技健康 行业应用及技术研发三大核心领域建立深度合作 [1] 合作具体内容 - 荣泰健康将整合健康产品制造和市场渠道优势资源 与傲鲨智能在售后服务 生产制造等多维度展开全方位协作 [1] - 合作旨在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探索"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1] 技术市场前景 - 外骨骼技术正从工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市场加速渗透 [1] - 合作将催生更具突破性产品 助力消费者突破身体局限 体验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1] - 进一步推动外骨骼技术向大众健康场景普及 加速消费级市场成熟与发展 [2] 公司背景优势 - 傲鲨智能是中国消费级外骨骼领域领军企业 产品线涵盖上肢 腰部 下肢及全身外骨骼 [2] - 荣泰健康深耕健康产业28年 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销售按摩椅已超过300万台 [2] - 跨界合作彰显荣泰健康布局"大健康生态"的坚定决心 [2]
荣泰健康:与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傲鲨智能战略合作 探索“人机共生”行业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5:05
战略合作内容 - 荣泰健康与傲鲨智能推动健康科技与外骨骼技术深度融合并探索"人机共生" [1] - 双方计划在科技健康、行业应用及技术研发三大核心领域建立深度合作 [1] 合作方背景 - 傲鲨智能是一家基于外骨骼技术平台的机器人高科技公司 [1] 合作时间 -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8月26日举行 [1]
继注资傲鲨智能后 荣泰健康和傲鲨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1:07
战略合作内容 - 公司与傲鲨智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开启健康科技与外骨骼技术深度融合 [1] - 合作是继7月10日公司宣布2060万元注资傲鲨智能后 双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计划在科技健康、行业应用及技术研发三大核心领域建立深度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2] 合作方背景 - 傲鲨智能是中国消费级外骨骼领域的领军企业 产品线涵盖上肢、腰部、下肢及全身外骨骼 [1] - 傲鲨智能在电影和大型体育赛事如杭州亚运会物流保障中有卓越表现 是行业标杆 [1] - 公司深耕健康产业28年 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销售按摩椅超过300万台 [1] 资源整合与协作 - 公司将整合健康产品制造和市场渠道优势资源 与傲鲨智能在售后服务、生产制造等多维度展开全方位协作 [2] - 合作将推动外骨骼技术向大众健康场景普及 加速消费级市场成熟与发展 [1] - 跨界合作彰显公司布局"大健康生态"的坚定决心 [1]
我们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看到了7大趋势|混沌深度观察
混沌学园· 2025-08-20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已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 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基建 [1] - 人机共生新时代加速到来 AI正从工具转变为协同伙伴 [2][17][18] - 中国AI应用未来三到五年将领跑全球 原生创新企业迎来爆发期 [47][48][50]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 - 人形机器人从静态展示转向实际应用 去年18家企业中能自主行走的寥寥无几 今年已能执行打螺丝、打麻将等精密操作 [5][6][7] - 麻将机器人实现多模态识别、规则理解与肢体控制深度协同 展示视觉识别与规则引擎突破 [9][11] - 具身智能开启万亿级市场 预测将出现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 类似手机时代的安卓生态 [11] AI智能体应用 - AI智能体从概念层面发展为自主执行任务的数字同事 核心能力从回答问题升级为解决问题 [13][14] - 通用智能体如manus具备跨场景适应能力 可同时处理邮件分类、日程管理、会议纪要等多项任务 [16] - 人机协作关系重塑 提出"AI领导力"概念 管理者需同时领导碳基员工与硅基智能体 [17][18] 终端设备与场景应用 - 智能眼镜成为新风口 阿里、小米、华为等企业纷纷进入 实现数字世界无缝连接 [19][21] - AI耳机专注会议场景 提供记录、速记、翻译功能 语音交互不分散注意力且能长期伴随用户 [24] - 游戏领域实现AI实时生成场景交互 工业领域用大模型结合传统AI技术解决视觉识别个性化落地问题 [26] 基础模型技术进展 - 中国企业引领开源潮流 阿里通义、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基础能力建设 [30] - 多模态成为商业化大模型标准配置 AI能同时处理语言、动作和场景理解 [30] - 垂直化发展趋势明显 行业大模型集中爆发 "算法即行业Know-How"成为新理念 [30][31] 多模态交互与人机协作 - AI协作方式趋近人类 从被动接收指令转向主动参与创造关键工作要素 [32] - 情感计算成为新蓝海 1-7月132个路演项目中15%涉及情感计算领域 [35] - 产品设计注重情感价值 具身机器人设计转向温暖风格(如"大白"形象) [37][38] 算力成本趋势 - 算力瓶颈取得突破 通过新技术解决功耗、内存墙和通信墙问题 [40] - 国产算力崛起 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研发趋于成熟顺畅 [42] - 算力成本持续降低 产能溢出使AI技术渗透至更多服务领域和产品领域 [43] 行业应用前景 - AI应用覆盖制造业、金融业、能源业、交通业、医疗、教育、气象等众多领域 [45] - 中国工程师展现强大工程化能力 能在原型确定后快速解决成本控制和系统稳定性问题 [47] - 创业者通过"开辟式创新"用AI解决社会问题 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 [47]
人形机器人“杀入”体育圈,未来市场几何?
虎嗅· 2025-08-20 10:13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 来自全球280支队伍参与 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2] - 近年人形机器人体育赛事密集涌现 包括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马 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 央视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等 展示"人形机器人+体育"结合场景 [3]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技术短期内取得显著突破 从简单动作展示发展到参与各类体育赛事 新一代产品正实现语言交流 动作操控和环境感知三大系统融合 [7][8] - 当前机器人体育竞技动作仍显生涩 存在操作失误现象 例如宇树机器人1500米长跑比赛中出现撞倒操作员后"肇事逃逸"片段 [4] - 中国成为人形机器人体育领域创新中心 主导全球首个半马 世运会和格斗赛等里程碑事件 体现行业绝对实力 [9][10] 企业参与体育赛事的战略价值 - 体育赛事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品牌曝光机会 通过体育营销提升消费市场及资本市场关注度 助力处于"烧钱"阶段的企业发展 [12][13] - 复杂多变的体育场景是重要训练环境 提供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测试条件 帮助企业收集关键数据以改进产品性能 [15][17]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体育竞技涵盖感知环境 信息分析 实时决策和运动控制全链条 契合机器人研发核心需求 [16]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是AI系统落地物理世界的最佳载体 适应复杂地形行走 细致操作及情感互动 有望重塑生产力结构 [19] - 2045年后中国人形机器人存量预计超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约10万亿元 将渗透各行业领域 [28] - 体育行业应用涵盖执裁 训练 制造和服务四大场景:机器狗已应用于2023杭州亚运会铁饼运送 未来可能替代人类裁判;训练陪练场景如网球对打;制造业通过机械式装配提升运动鞋等产品生产效率;服务场景包括物流助手 礼宾员及观众互动角色 [20][22][23][25] 中国运动品牌合作布局 - 安踏 李宁 特步 361°四大运动品牌均与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通过产品合作 战略协议和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深度介入领域 [31] - 361°与斯坦德成立AI智能公司并建立"未来运动探索实验室" 研发机器人穿戴装备 [31] - 特步与宇树科技在巴黎凡尔赛宫展示中国科技与运动品牌跨界合作 [32] - 安踏与宇树科技成立"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研究基地" 李宁与北京人形机器人成立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 [33][34] 行业融合发展趋势 - 运动品牌通过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在存量市场竞争中构建产品创新护城河 [36] - 体育与科技融合是历史性趋势 从收音机 电视机到AR/VR设备 至今以人形机器人为焦点 将推动产业革命性变革 [38] - 未来大型赛事中人形机器人可能担任裁判或观众向导 实现精准执裁与个性化服务 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40][41]
灵巧手战局:三路玩家,六派打法
机器人圈· 2025-08-20 09:59
市场概况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灵巧手市场规模达2.5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37.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6% [17][18] - 灵巧手技术突破传统夹爪局限,融合机械、传感与AI技术,推动机器人向自主性"类人智能体"进化 [4][5] - 行业处于技术路线未收敛阶段,传动方式(直驱/连杆/腱绳)、自由度数量及手指数量均无统一标准 [23] 主要竞争格局 - 市场形成三路核心玩家:垂直专业化厂商(如因时机器人、灵心巧手)、全栈式整机厂商(如宇树、智元)、跨界入局者(如兆威机电、速腾聚创) [20][21] - 垂直专业化厂商主导当前出货,产品迭代快且支持定制化,例如灵心巧手科研版自由度达42、强脑科技Revo 2重383g、慧灵科技eHand-6售价仅2999元 [20] - 全栈式厂商通过系统集成优化性能,如优必选灵巧手结合双目视觉与阵列触觉提升工业效率 [21] 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 - 六类差异化打法:专业派(专注灵巧手模组)、融合派(医疗+机器人双线)、配套派(服务自家本体)、全产业链派(核心零部件+整机)、产品线覆盖派(电动夹爪+灵巧手)、算法主导派(软硬一体) [25][32][35]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系列月销超千台,高自由度产品占全球80%市场份额,2024年总出货量预计超5000台 [25] - 因时机器人微型伺服电缸累计出货超万台,灵巧手上半年销量破4000台,目标年销万台 [32]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挑战 - 腱绳传动方案成为新趋势,有望解决灵巧手"不可能三角"(自由度、尺寸、成本),智元已申请相关专利 [38][39] - 成本控制是关键挑战,带触觉传感器产品售价超3万元,市场期望成本降至万元内,需通过传感器国产化、标准化设计及量产化实现 [39][40] - 数据闭环与软硬件耦合是核心难点,需积累真实抓取数据并通过算法反哺硬件性能优化 [40][48] - 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优先于技术先进性,决定商业化落地速度 [43] 产品生态建设 - 需构建全谱系自由度产品矩阵,覆盖6自由度基础搬运到15自由度精密装配需求 [38] - 模块化设计与快速集成能力成为竞争优势,例如专业派厂商强调标准化与扩展性 [25] - 规模化量产带来降本与市场信任度提升的"滚雪球效应" [40]
时报观察丨机器人奔赴赛场 新技术迎来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8-18 00:48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500余台机器人,通过"失利"表现展现技术真实状态,形成互联网刷屏效应 [1] - 运动会突破传统竞技框架,以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探索人机共生可能性,建立从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的进阶路径 [1] - 竞技项目暴露行业痛点:百米竞速检验步态算法适应性,跨障跳远揭示机械结构与平衡控制矛盾,足球赛测试群体智能与实时通信能力 [1] - 行业处于实验室向规模化应用跨越关键期,体育竞技成为检验硬件可靠性、算法鲁棒性、场景适配性的实战场景 [1] 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 竞技规则驱动参赛团队突破技术瓶颈,观众对机器人"翻车"的包容态度反映市场对新兴科技的接受度提升 [2] - 运动会显示科技价值在于与人类共同成长,人机协同是实现从赛场走向广泛应用的关键路径 [2]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1.4%,市盈率19.95倍,份额增至59.6亿份但主力净流出2383万元 [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0.94%,市盈率45.67倍,份额增7700万份且主力净流入2341万元 [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3.78%,份额减2200万份但主力净流入382万元 [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7.36%,市盈率119.39倍,份额减1500万份且主力净流出221万元 [6]
时报观察丨机器人奔赴赛场 新技术迎来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8-18 00:23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意义与影响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500余台机器人,通过"失利"表现展现技术真实状态,形成互联网刷屏效应 [1] - 运动会跳出传统竞技框架,鼓励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和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可能性 [1] - 以赛促研模式通过多维度试验检验机器人能力边界,为行业提供从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的进阶路径 [1] 技术验证与行业痛点 - 百米竞速暴露步态算法在复杂地面适应性短板 [1] - 跨障跳远聚焦机械结构与平衡控制协同,揭示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矛盾 [1] - 多机足球赛检验群体智能在动态博弈中的实时通信与决策协同能力 [1] - 体育竞技作为绝佳检验场,帮助暴露硬件可靠性、算法鲁棒性、场景适配性等核心问题 [1] 商业化与市场影响 - 竞技规则驱动参赛团队加强技术研发,突破现有瓶颈 [2] - 观众对机器人"翻车"的包容与共情,反映市场对新兴科技的积极拥抱态度 [2] - 公众正面反馈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创造优渥市场土壤 [2] 行业发展阶段与未来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向规模化应用跨越的关键期 [1] - 科技价值在于与人类共同成长而非追求完美,需要更好的人机协同 [2] - 运动会为行业指明从赛场走向更广阔应用天地的发展方向 [2]
机器人奔赴赛场 新技术迎来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8-17 17:43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技术验证价值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500余台机器人,通过"失利"表现暴露技术短板,成为行业技术验证的重要平台 [1] - 运动会跳出传统竞技框架,鼓励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探索人机共生可能性 [1] - 竞技项目如百米竞速暴露步态算法适应性短板,跨障跳远揭示机械结构与平衡控制矛盾,多机足球赛检验群体智能协同能力 [1] 行业发展阶段与痛点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实验室向规模化应用跨越的关键期 [1] - 硬件可靠性、算法鲁棒性、场景适配性等核心问题需通过真实动态环境检验 [1] - 体育竞技作为绝佳检验场,精准切中产业发展痛点 [1] 技术研发驱动力 - 运动会以竞技规则为驱动力,促使参赛团队加强技术研发突破现有瓶颈 [2] - 多维度试验检验机器人能力边界,铺就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的进阶路径 [1] 市场接受度与商业化前景 - 观众对机器人"翻车"表现持包容态度,反映市场对新兴科技的积极拥抱 [2] - 公众共情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提供优渥市场土壤 [2] 行业发展方向 - 科技价值在于与人类共同成长而非追求完美 [2] - 未来需加强人机协同,推动技术从赛场走向更广阔应用场景 [2]
时报观察 机器人奔赴赛场 新技术迎来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8-17 17:29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行业意义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500余台机器人,通过"以赛促研"逻辑推动技术突破和场景落地 [1] - 竞技项目如百米竞速暴露步态算法在复杂地面的适应性短板,跨障跳远揭示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矛盾,多机足球赛检验群体智能的实时通信与决策协同能力 [1] - 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向规模化应用跨越的关键期,体育竞技成为检验硬件可靠性、算法鲁棒性、场景适配性的绝佳场所 [1] 技术研发与市场反馈 - 运动会以竞技规则为驱动力,促使参赛团队加强技术研发并突破现有瓶颈 [2] - 观众对机器人"翻车"表现的包容与共情,反映出市场对新兴科技的积极拥抱态度 [2] - 这种市场接受度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提供有利条件 [2] 行业发展方向 - 科技价值体现在与人类共同成长而非完美性,人形机器人需要更好的人机协同才能走向更广泛应用 [2] - 运动会通过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为行业铺就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的进阶路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