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发行稳定币?王晋斌:美国正在重新匹配全球美元供求
搜狐财经· 2025-06-21 09:03
美元霸权维护策略 - 美国正在构建"实体+金融"组合工具来维护美元霸权,其中稳定币作为金融工具与"石油美元+芯片美元"实体工具形成互补 [2][7] - 美元货币体系的两大变化:强调贸易平衡降低逆差、通过稳定币法案鼓励稳定币市场发展,将影响全球经贸金融格局 [2] 美国贸易逆差与资金循环 - 2020-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5.44万亿美元,其中2021-2024年连续4年突破1万亿美元 [2] - 同期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累计3.4万亿美元,金融账户净借入4.56万亿美元,导致2024年底对外投资净头寸达-26.2万亿美元 [2] - 2024年初级账户净收入首次亏损-88.9亿美元,显示美元资金循环"过度特权"出现时点性终结 [3] 贸易逆差调整措施 - 2025年4月对等关税实施后,商品贸易逆差环比降至874亿美元(为1-3月均值的56.3%),商品和服务逆差环比下降55.5%至616亿美元 [4] 稳定币的金融工具作用 - 美国计划通过稳定币创造美元需求,财长提出2万亿美元规模目标,可能分流非美投资者对美债的直接投资 [5]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持有美债首次突破9万亿美元,其中非美官方占比降至43.3%,市场投资者占比超56% [5] - GENIUS法案限制境外实体发行稳定币,促使美债持有者本土化,同时稳定币储备资产美债化成为财政新融资渠道 [6] 美元供求再平衡 - 美国通过减少贸易逆差校正美元供给,同时以稳定币提升金融渠道的美元需求,重新匹配全球美元供求关系 [6] - 稳定币作为新工具通过创造美元美债需求支撑美元货币体系,强化美元霸权 [6][7]
关税事件后,如何抓住贸易摩擦背后的经济必然?
混沌学园· 2025-06-20 06:51
贸易摩擦与经济失衡 - 美国突然推出"对等关税"法案,对中国加征税率飙升至125% [1] - 贸易摩擦是全球经济失衡40年的必然爆发 [2] - 从4月关税战到6月伦敦磋商,全球市场经历剧烈震荡 [3] 宏观经济逻辑 - 宏观分析与微观思维存在本质差异,国家负债高时财政紧缩可能引发恶性循环 [8][9] - 宏观分析三大关键词:内生性(美国逆差源于内需过剩)、一般均衡(因素相互关联)、思想统治世界(政策底层是思想博弈) [12][13][14][15][16][17] - 凯恩斯主义"挖坑填坑"策略在投资拉动型经济中有效,如挖掘机产量曾是国债收益率领先指标 [10] 美元霸权与产业空心化 -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国获得"无成本创造购买力"特权,累计贸易逆差达数十万亿美元 [21][22]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70年24%降至2024年10%,金融地产业占比飙升 [23] - 美元特权导致"荷兰病"效应,制造业空心化威胁霸权根基 [23][26] 中国经济策略 - 中国作为顺差国可通过"凯恩斯式挖坑"(如基建投资)快速提振需求,测算显示划转10万亿国企资产至社保可使5.6亿低收入者年收入增3000元 [29][30] - 中国应对经济失衡的三策:上策(消费转型)、中策(投资拉动)、下策(被动去产能),预计今年以中策为主 [31][32][33][34][49] 创业与投资机会 - AI技术革命是长期必然趋势,不与AI挂钩的创业项目前景有限 [39] - 需区分国家债务与企业债务,中国内债属于"数字游戏"无需恐慌 [40] - 传统领域如基建、地产仍是需求创造核心抓手,政策催化下可能孕育新机会 [43] 历史规律与技术革命 - 美元超发导致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3000美元 [24] - 过去30年美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企业利润占比上升,催生特朗普"蓝领基本盘" [25] - AI时代产能革命正在改写宏观经济底层逻辑 [48]
深港联动再出重拳!中国金融开放新棋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14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香港和深圳推出政策组合拳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通过跨境上市互通和金融合作机制升级挑战美元霸权[1][3] - 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上市企业到深圳第二上市促进人民币融资并降低对美元依赖同时整合国际资本与内地市场[3] - 大湾区企业双地上市可吸引外资并获得人民币资金支持实现市场互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5] 深港金融合作 - 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成立四个工作组聚焦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及前海河套协同发展推动"六个联通"机制[6] - 深港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渠道2022年交易额突破93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流动基础设施显著完善[6] - 深圳前海国际金融城吸引港交所科技汇丰软件等机构入驻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落地11个金融场景[8]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2022年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39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贸易融资占比升至5.8%排名第二[8] -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外汇交易份额三年内从全球第八升至第五支付系统CIPS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8][10] - 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超8500亿元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推动人民币在东南亚使用[10] 技术优势与挑战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布局领先欧盟数字欧元和日本数字货币测试具备明显技术优势[12] - 美元霸权在支付清算体系和客户习惯上仍占优势美国"脱钩断链"政策对中国金融信心形成打压[10][12] - 国内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较欧美大行存在差距需提升监管能力以匹配金融开放速度[10][12] 战略展望 - 深港联动是国家金融战略关键落子通过区域合作拓宽人民币出海通道并构建数字货币护城河[12][14] - 人民币国际化需制度市场技术多维度突破当前步伐稳扎稳打兼具内功(数字人民币)与外援(香港枢纽)[12][14]
黄金大挪移!中国秘密运回181吨硬通货,美债雷暴前夜亮出底牌
搜狐财经· 2025-06-19 06:07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的监控画面里,五辆印着中国国旗的装甲运金车正缓缓驶离。这不是电影桥段——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从欧美金库分批运回 181吨黄金,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6%!美债违约倒计时牌已挂到8月,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债占比悄悄降到15年最低,黄金储备却飙到2292吨新高。这场无 声的金融攻防战,正在改写美元霸权规则。 一、美债定时炸弹进入读秒 三、去美元化组合拳出招 中国防金融风险的底牌可不止黄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现在能处理48种货币,上半年交易量暴涨67%;中俄石油交易全用人民币结算,沙特拿着 石油人民币转头买中国军舰;最狠的是稀土——出口配额卡死美国军工命门,F-35战机的发动机没咱家的钕铁硼磁体,比废铁强不了多少。 美国不是没想过反击,特朗普放话说要冻结中国在美资产,可打开账本一看——中国早把美企投资换成德国工厂、巴西铁矿、非洲锂矿,现在轮到美国企业 睡不着觉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用的国产芯片,苹果生产线迁到了越南,华尔街大佬们集体上书白宫"别再玩火了"。 特朗普政府现在像极了赌桌上的红眼赌徒——美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上限,8月到期的2.5万亿美元债务连利息都快付不起。 国会两党还在 ...
马斯克之后,DOGE何去何从?
国金证券· 2025-06-18 05:38
特马关系 - 特朗普与马斯克初期为战略联盟,马斯克被赋予解决滞胀和国债的重任[6] - 因全球化与保护主义分歧、“大漂亮法案”增3万亿美元赤字、NASA局长提名被否,两人关系恶化决裂[7][8] - 两人“阿尔法男性”个性及企业与政府管理哲学冲突,加速决裂[9] DOGE改革 - 马斯克130天任期内,DOGE削减约1750亿美元支出、裁员28万人,完成目标的8.75%,并奠定数据基础[13] - 美国政府低效率源于过度监管催生的合规至上文化,DOGE需回应结构性缺陷[14][15] - 马斯克离职后,DOGE将向2.0过渡,由体制内人士推进,以隐蔽稳定方式改革[17] 市场误判 - 华尔街“TACO交易”低估特朗普削减赤字决心,此前也多次误判其政策方向[18] - 特朗普经济政策矛盾但服务于债务可持续和美元稳定战略,或诱发衰退实现长期目标[19] 风险提示 - 特朗普阶段性淡化对内减支诉求[4] - 美国政府重启宽财政刺激政策[4] -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4]
新财观|“稳定币”能否“稳定” 使用场景和制度因素是关键
新华财经· 2025-06-17 14:05
稳定币监管框架发展 - 美国与中国香港近期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 标志着数字资产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1]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 [2] - 香港监管原则包括"价值锚定监管" 严格的牌照制度(2500万港元最低资本要求)和反洗钱机制 [2]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与功能 - 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如美元、港元)为数字世界提供交易清算与价值储存支撑 [1] - 与传统支付相比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实现秒级结算 费用可低至传统支付的十分之一 [1] - 7×24小时运作模式打破银行营业时间限制 提升全球资金流动效率 [1] 稳定币的商业逻辑与关键因素 - 稳定币商业逻辑与预付费卡类似 依靠锚定机制维持价格稳定 [1] - 使用场景和制度空间是稳定币成败的关键 如Libra因"超主权"性质挑战美元霸权而失败 [1] - 稳定币成功需要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 香港方案提出储备审计、用户资产隔离等要求 [3]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国推动稳定币立法构建"美元-稳定币-美债"闭环 USDT发行方持有超800亿美债 [2] - 在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 稳定币正演变为新型"美元化"形式替代当地货币 [2] - 稳定币作为现实世界与加密货币生态的纽带 未来将实现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 [3]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风险 - USDT规模大幅高于USDC 部分因其对洗钱等灰色需求的"灵活度" [3] - 硅谷银行危机曾导致USDC发行方Circle的33亿美元储备金被冻结 [3] - 稳定币价值高度依赖发行方信用 发行人财务恶化或运营失误可能触发风险 [3]
46%关税重击后,越南72天内转投金砖,美国盟友大逃亡?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30
越南加入金砖组织的背景和原因 - 越南于6月15日正式宣布加入金砖组织成为伙伴国[1] - 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对越南加征46%关税 导致越南对美1195亿美元出口受重创 越南盾暴跌至历史最低点25455 成为亚洲第三差货币[3] - 越南政府曾寻求妥协 副总理赴美承诺零关税和更多市场准入 但美国进一步对镀锌钢产品加征最高88.12%反倾销税 并明确拒绝让步[5] 越南外交战略转变 - 越南过去十年实行"竹子外交" 在中美间寻求平衡 2023年9月美越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 美国承诺15家半导体公司投资80亿美元[8][10] - 面对美国关税打击 越南意识到"做美国盟友更危险" 放弃骑墙策略 选择加入金砖[7][12] - 2023年8月越南曾对金砖邀请犹豫不决 是当时四个未回应国家之一 因顾及与美国关系[10] 金砖组织的战略价值 - 提供能源安全保障 俄罗斯 沙特 阿联酋 伊朗等能源大国均在组织内[16] - 金砖支付系统可帮助规避美元霸权 减少对SWIFT系统依赖[16] - 组织现有11个正式成员和30多个伙伴国 代表全球42%人口和26%GDP 成为挑战单极霸权的重要力量[21] 东南亚地缘经济格局变化 - 越南外债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70% 是外汇储备两倍多 美元加息使偿债压力加剧[14] - 越南与中国产业链深度绑定 纺织业80%原材料从中国进口 第一季度对华贸易逆势增长17.46%[18] - 东盟整体对华贸易增长7.1% 印尼 马来西亚 泰国等都在向东看[18][19] 产业和投资影响 - 半导体产业受冲击 美国承诺的80亿美元投资可能生变[10] - 美国资本正等待越南爆雷后抄底资产 越南盾一年内贬值5%[16] - 中越铁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两国互信达到新高度[23]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特朗普政府对多国加征关税:柬埔寨49% 泰国36% 马来西亚24%[19]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指出"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时代结束"[21] - 金砖扩张意味着多极化加速 30多个国家排队加入[21][25]
非盟驻华大使:金砖机制正挑战美元霸权,全球秩序正在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6-16 03:48
大家好,我是非洲联盟驻华代表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大使。非常感谢王辉耀博士以及全球化智库(CCG)再次邀请我出席大使圆桌。今天的主题"多 极世界中的多边主义"非常及时,也至关重要。 2025年5月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非盟驻华大使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H.E. Rahamtalla M. Osman)在以"多极世界中的多边主义"为主题的大使圆桌上发表以下观点: 近年来,尤其是自美国推行关税政策以来,我们看到一种明显的趋势: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违背了多边贸易的 基本原则,冲击了世贸组织的根基,也直接影响到了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地区的经济稳定。 例如,美国在2000年推出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原本旨在促进美非经济合作,但如今这一合作框架也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关税政策带来了通胀高企、 失业率上升和增长放缓等连锁反应,非洲国家深受其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行动,包括中国在内。各方尝试通过达成共识、协定来缓解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曾经中美曾达 成"暂停九十天加征关税"的协议,这样的努力本质上也是 ...
全球货币支付断崖:美元涨至49.07%,欧元降到21.58%,那人民币呢
搜狐财经· 2025-06-13 08:27
美元霸权现状 - 美联储降息导致美股剧烈波动,但美国经济依然稳定,根源在于美元在国际货币支付体系中的绝对霸权地位 [1] - 美元占全球支付市场的49.07%,远超欧元的21.58%和人民币的4.69% [3][14] -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轻松发行巨额债券维持赤字财政,其他国家难以效仿 [5] 美元霸权历史 - 美元霸权根基可追溯至二战时期,最初与黄金挂钩,后转为与石油挂钩 [7] - 美国通过金融战、贸易战甚至热武器战争维护美元主导地位,打压潜在挑战货币如日元、欧元、英镑 [7] - 美联储加息推高美元价值,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进一步巩固美元霸主地位 [7] 去美元化趋势 - 多国开始去美元化进程,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元主导局面 [3][9] - 金砖国家探讨建立独立货币支付结算体系,减少对美元依赖 [9] -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进展,全球支付占比升至4.69%,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14][16] 欧元现状与挑战 - 欧元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降至21.58%,受欧元区经济衰退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 [3][11] - 欧元使用受限于成员国经济差异和货币政策不一致问题 [13] - 欧元避险功能弱于美元,导致其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占比下滑 [14]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达4.69%,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14] -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14] - 各国央行积极推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未来重要性将增强 [16]
从美元霸权到美元上链:稳定币如何重构全球资金路径?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6-12 12: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稳定币条例》,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 司法管辖区,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表面上,稳定币仍以美元为锚、以美债为储备,似乎在强化美元的全球地 位;但实质上,它正在将美元从传统的银行清算体系中"解绑",让全球资金得以绕过SWIFT网络和多层监管, 直接在链上完成跨境流动。 稳定币并未挑战美元的信用本体,却在悄然改写美元的流通路径、资金的落点选择与全球资本的定价方式—— 这是一场关于"路径"而非"货币"的革命。 本文以香港新规为起点,系统拆解稳定币背后的制度逻辑、对美元 及美债影响路径及真正受益的投资机会。 稳定币: "链上美元"的制度接口与信用映射 从本质来看,稳定币并非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而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延伸。它 以"锚定真实资产、流通于区块链"为基础逻辑,把法定货币的价值通过技术手段映射到链上,形成一种 兼具数字传输效率和法币支付能力的金融工具。 稳定币的出现,填补了传统金融系统与加密资产体系之间缺乏连接通道的空白,使得数字资产具备更强 的交易稳定性和跨境支付能力。 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