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专场回顾 | 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
2025生物基大会暨展览核心内容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于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聚焦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1] - 同期举办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由镁伽科技冠名,围绕AI辅助新材料创新和AI在生物基材料应用两大主题展开[1] - 论坛由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秘书长王戴琦主持[1] 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 易凯资本合伙人廖洁莹指出生物制造本质是制造业,中国正成为全球生物制造中心之一[3] - 报告涵盖全球及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定义、市场规模、发展土壤及趋势[3] - 包含2024年全球生物制造资本市场回顾和2025年产业展望(AI技术、明星产品等)[3] AI技术在新材料研发应用 -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开发燧人分子基础大模型,在化学材料任务中表现优异[5] - 该模型优化催化反应条件使选择性提高5倍,并设计出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单体[5] - 镁伽科技分享AI在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智慧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及落地挑战[7] 材料创新前沿技术 - 国防科技大学提出基于等变图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框架,用于分析复杂原子结构[11] - 华东理工大学展示机器学习在高分子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和有机光伏材料[13] - 开发AI plus Polymers研发平台,推进高分子材料AI结构设计[13] 产学研对话与展望 - 圆桌讨论汇集投资机构、科研专家和企业代表,探讨AI技术开发新材料的产学研建设趋势[9] - 讨论AI提升生物基材料研发效率、辅助新材料改性实践等话题[9] - 第二场圆桌聚焦AI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应用场景、技术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15][16] 展览与行业成果 - 镁伽科技展示多元智能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19] - 大会发布行业首份《Bio-based 100+生物基材料创新应用案例集》,收录15大领域100+产业化案例[27] - 案例集聚焦包装、纺织、汽车等下游应用价值[27]
第二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授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30 08:06
食品工业发展格局 - 广东构建"一区一带全域支撑"食品工业发展格局,2024年规上食品工业营收近90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2] - 广州、佛山、东莞食品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深圳、江门、湛江规模突破500亿元 [2] - 全省食品试点县达25个,其中57个创先、进位、消薄县(市)中已有12个纳入食品试点县,占比48% [2] 县域经济发展 - 第二批13个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中,创先、进位、消薄县(市)占77% [1] - 梅州市蕉岭县立足"富硒+长寿"特色,食品工业年产值超30亿元 [2] - 潮州饶平县盐焗鸡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水产预制菜远销欧洲 [2] 产业链升级 - 江门台山市食品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培育出方便米饭、烤鳗等多元产品 [3] - 惠州博罗县规划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亩的农产品基地,打造完整产业链 [3] - 广东将加快食品工业全链条应用人工智能,推进数据化管理转型 [1][4] 科技创新应用 - 佛山三水区健力宝创建数字化工厂,产能利用率提高16%,成本降低14%,人均产值提升23% [4] - 茂名高州市荔枝保鲜技术让果汁在-18℃下保存两年,填补行业空白 [4] - 海天味业"AI电子鼻"可捕捉170多种香气分子,实现秒级闻嗅 [5] 产业活动与拓展 - 2025"吃货季"广东站活动启动,将开展食品工业旅游和研学项目 [3] - 广东推进食品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菌种、酶制剂等研发和产业化 [5] - 水都产业园运用大数据整合的食品饮料企业已超50家 [4]
以科教优势赋能湖北生物制造
科技日报· 2025-05-30 01:01
生物制造行业概述 -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转化的新兴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 [1] - 生物制造通过酶和细胞工厂进行生物催化与转化,能够创造新材料、新物质,并保障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 - 生物制造正逐渐成为湖北生物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顺应未来制造业颠覆性变革新形势 [2] 湖北生物制造产业基础 - 湖北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1.5万家,生物医药专利数量3.6452万个,其中武汉市生物医药企业4.208万家,生物医药专利数量1.9791万个 [2] - 武汉光谷生物城已聚集生物企业8259家,拥有核心专利10847个,大部分专利来自科研院所的实验室 [2] - 湖北着力打造的五个万亿级产业中,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与生物制造深度相关 [2] 湖北大学生物制造发展 - 湖北大学在核酸编辑、酶改造、创新药物前体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深耕发力,大力发展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相关底层技术 [3] - 湖北大学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依托相关实验室打造了华中地区合成生物学高地 [3] - 湖北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与头部企业共同牵头成立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通过生物制造的底层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3] 湖北生物制造发展规划 - 湖北应制定5-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底层生物技术升级、底盘生物及高附加值生物产品开发等领域设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科研项目 [4][5] - 规划包括依托现有学科优势与国家级创新平台汇聚培养顶尖人才及核心技术,同时大力引进生物制造行业领军企业 [4][5] - 湖北大学将持续探索有组织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聚焦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生物催化与转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5]
聚维元创:秸秆糖开放公测|1000份样品等你来拿
行业动态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在上海举办 聚维元创展示了秸秆源葡萄糖、木质素、低聚木糖、非粮丁二酸等系列产品 [1] - 聚维元创获得生物基行业创新评选第三届新叶奖最具商业价值奖 [1] 公司技术 - 聚维元创以秸秆为原料开发普适性、高品质的葡萄糖碳源 已建立秸秆糖化和生物制造全链条自研自产能力 [6] - 公司拥有10万吨/年秸秆转化能力 秸秆糖源可广泛用于生物基材料、精细化学品、动物营养品、工业酶等各类生物产品的制备 [6] - 在国际上率先打通具备商业可行性的秸秆糖化和生物合成技术路线 [11] 公司背景 - 核心管理团队来自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 具备全链条自研自产能力 [11] - 团队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积累大量研发成果 [11] - 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苏州 在江苏、山东等地建有十万吨级生产基地 [11] 产品推广 - 公司开放1000份样品免费申领 包括50%浓度秸秆糖浆1kg [5][6] - 样品申请流程包括申领、收集筛选、项目跟踪三个阶段 [6][8][9] - 对有成效的申请单位将继续提供下一阶段样品并跟进 [10]
这位施一公的学生,三度跨界,要为粮食的“卡脖子”难题和塑料危机提出解法
创业邦· 2025-05-28 02:45
公司概况 - 元素驱动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革新传统化工产品的生产资源与方式,实现生物制造[4] - 成立四年内完成绿色合成氨基酸、生物基高性能新材料的产品布局,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4] - 总部位于杭州,由西湖大学孵化,联合创始人刘旻昊曾担任西湖大学校长助理及西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6] 核心技术 - 开发核心平台技术MiNT X Platform,通过AI辅助设计微生物代谢系统,提升工业菌种效率[11] - 合成氨基酸管线:成功研发异亮氨酸并实现中试生产,与牧原集团合作建厂试产,目标替代豆粕饲料中的15%-20%蛋白质[8][11][12] - 生物基材料管线:研发PiX™系列材料,以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应用于快递袋、农业地膜等领域,成本可控且可降解[14][15] 行业应用 - 农业领域:PiX™地膜在新疆棉田试验中覆膜周期达113天,性能与传统PE地膜相当且不显著增加成本[16][18] - 包装领域:与唯品会合作开发低成本可降解快递袋,解决传统PE袋1.6倍成本痛点[14] - 乳制品行业:联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纸塑复合膜,推动包装绿色转型[23] 商业模式 - 创新产学研模式:西湖教育基金会持股5%,与牧原合资公司设计三方共赢架构,产业反哺科研[20][21] - 场景深耕策略:氨基酸产品锁定养猪产业,PiX™材料聚焦高痛点场景如快递、农业[23] - 产能布局:杭州3000平方米研发中心迭代技术,建德工厂一期年产3万吨PiX™材料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23][25] 市场前景 - 合成氨基酸技术若全行业推广,每年可减少中国2000万吨大豆进口[14] - 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中国农业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契合双碳目标[18] - 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下,生物制造将成为未来经济驱动力之一[25]
免费参会 | 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博览会,8月苏州启幕!
synbio新材料· 2025-05-27 09:50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多地政府将其写入工作报告[1] - 合成生物学被视为理解生命的新钥匙和未来颠覆性技术,对推动中国生物经济由大转强具有战略意义[17] - 行业发展面临规模化生产、产品价值体现、市场推广等新挑战[17] 展会信息 - SynBio China第三届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举办,规模预计20000+参会者[3] - 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规模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25个前沿论坛、600位嘉宾[33] - 博览会设置四个展馆:原料药+合成生物学馆、CXO&MAH&DDS馆、制药品牌馆、创新药+生物药馆[33] 会议内容 - 包含7个子会议: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食品大健康产业大会、蛋白生物制造大会等[3] - 技术论坛涵盖发酵分离纯化、自动化应用、高通量反应器、酶催化等前沿话题[8] - 食品健康领域聚焦功能性原料、食品添加剂创新、精准营养3.0等方向[11] - 美妆护肤领域探讨重组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大分子、抗衰原料等应用[15] 产业应用 - 食品领域:气体发酵蛋白技术、菌丝体发酵技术、微生物蛋白等新蛋白开发[12] - 美妆领域:甜蛋白代糖、乳铁蛋白合成、微藻蛋白质等创新原料[14] - 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临床应用、聚乳酸类填充剂、外泌体原料等研究进展[18] 产学研对接 - 设立新锐项目路演专场,为初创企业、孵化项目、应用型企业提供展示平台[20][24] - 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合作转化,推动产业落地和生物经济增长[17] - 开放展位供合成生物学相关企业、技术机构、产业园等展示合作机会[34]
今年广西重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28项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5-27 02:33
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28项重点工作154项具体任务,旨在提升"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完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1] - 围绕加快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效便捷的便利化营商环境、保障有力的产业营商环境,重点开展26项工作 [1] 重点工作内容 - 探索开展"土地码"应用,实现规划用地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减少办证材料、压缩办理时间 [2] - 开展工业项目"分期验收",将工业项目"先竣工、再验收、后投产"改为建筑单体"先验收、先投产、先融资"模式 [2] - 探索开设远程虚拟窗口,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提供远程帮办服务 [2] - 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等手段,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 [2] - 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审批模式,探索采取"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措施 [2] 政企沟通机制 - 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征求企业家意见或邀请企业家共同参与制定政策的工作机制 [3] - 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中,民企代表不低于七成、中小企业代表不低于五成 [3] - 完善"接诉即办"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畅通经营主体通过"桂商码""智桂通"App、12345-1营商环境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诉求 [3] 实施机制 - 构建自治区、设区市、市县纵向贯通,行业部门横向联通的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机制 [3] - 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先行先试、"揭榜挂帅",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3]
Goheal:市梦率是怎么讲出来的?拆解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中的叙事技巧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24
市梦率概念 - 市梦率是资本市场中衡量企业未来预期的指标,当市盈率失效时成为重要估值维度 [1] - 市梦率反映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资本预期驱动变现逻辑,通过系统性叙事工程实现价值包装 [1][4] - 典型案例显示某光伏逆变器公司因布局卫星互联网概念获4个涨停,尽管财务数据未改善 [4] 市梦率核心变量 - 完整性:需构建从宏观趋势到技术路线的全链条叙事,而非简单贴上AI等标签 [4] - 可证性:需避免空心故事,案例显示某智能制造项目因技术造假导致并购失败及监管处罚 [5] - 可参与性:需设计资本路径如并购注入+定增配套+高位退出等实操方案 [5] 市梦率构建策略 - 借概念:合理关联热点如AIGC算力,但需避免硬蹭无关领域 [6] - 造标签:通过中科院孵化等稀缺性认证提升估值,案例显示某新能源材料项目借此获政策支持 [6] - 立人设:利用连续创业者或BAT高管等团队背景加速信任建立 [7] - 画路径:明确规划融资节点与估值跃迁时间表,如三年十倍增长目标 [8] - 埋钩子:释放战略投资者引入等未尽信息激发市场想象 [9] 市梦率合规边界 - 监管已加强核查蹭热点行为,要求故事需基于基本面且禁止欺诈性包装 [10] - 合规叙事需平衡艺术性与技术性,不能等同于虚假宣传 [10] 市梦率市场意义 - 叙事能力成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投资者日益关注故事兑现而非单纯报表 [12] - 在注册制深化背景下,市梦率代表新叙事逻辑的必然结果,但需面对更精明市场环境 [12][13]
加码布局 “AI + 生物制造” 华恒生物拟投资 3.2 亿在合肥建设示范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5-23 07:27
公司投资动态 - 华恒生物拟投资3.2亿元在合肥市长丰县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 建设期为36个月 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双凤路与颍州路交口东北角 [1] - 公司此前于2024年5月25日与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签订3.9亿元投资协议 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 - 过去12个月公司在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累计签订投资协议总额达7.1亿元 [2] 技术应用与战略 - 项目将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精准控制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优化 [1] - 通过精准智能分析、决策、执行 建立精准调控发酵参数数据库 预测蛋白质智能设计的工程化开发 [1] - 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推动生物制造从传统发酵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华恒生物是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企业 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 [1] - 本次投资有助于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 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成本产品需求 提升核心竞争力 [1]
AI+精准护肤,珀莱雅首次与合成生物学企业达成战略级合作
战略合作签约 - 珀莱雅首次与合成生物学企业恩和生物达成战略级合作 [1] - 合作整合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及生物制造三大技术 [1] - 合作领域包括功效原料创新、医美材料研发及绿色智造体系构建 [1] 技术革新 - 计划3年内构建包含50+生物活性成分的创新矩阵 [3] - 3款针对敏感肌修护、光老防护的专利成分已进入中试阶段 [3] - 建立行业首个生物活性成分功效评价AI模型 研发效率有望提升300% [3] 市场转化 - 开创"精准生物护肤"新赛道 推出针对不同肤质、环境的智能型护肤品 [3] - 首款搭载"环境响应型活性成分"的精华产品预计2025年面世 [3] - 技术可实现成分活性随紫外线强度自动调节 [3] 可持续发展 - 建立美妆行业首个"负碳原料"开发标准 [4] - 原料生产碳足迹预计降低65% [4] - 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研发已取得阶段性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