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北交所“投资者零距离”走进上市公司系列活动 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云星宇专场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公司业务与技术实力 - 主营业务为智慧交通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及商品销售 业务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全部省级行政区域 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网络 [3] - 累计承揽合同额近260亿元 执行过浙江上虞至三门高速、浙江乍嘉苏高速(获鲁班奖)、四川雅泸高速双螺旋隧道等标志性项目机电系统集成 [6] - 2024年完成72座高速收费站智慧化改造 参与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云控平台建设 在大兴机场线应用自研毫米波雷达产品 [7] - 2024年末在手合同金额约21亿元 体现行业领先地位和工程实力 [8] 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进展 - 2024年实现营收22.97亿元 同比增长4.31% 通过流程优化和流动性管理提升毛利率水平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增长1.04% 扣非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3.27% [4] - 2024年1月成功登陆北交所 同年9月入选北证50指数成分股 [4]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智能驾驶市场规模2023年达1200-1500亿元(占全球30%-35%) 预计2025年超3000亿元(CAGR 30%-40%) 2030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 [11] - 政策层面出台《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 推动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 [10] - 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 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 [10] 研发战略与技术布局 - 科研重点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人应用等通用技术 以及基础设施数字化监测、全天候出行技术等交通专用技术 [10] - 在东六环项目应用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和隧道智能机器人 提升道路安全治理水平 [7]
新科技助推通关效率UP!各大港口打出通关“组合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3 01:25
记者来到在山东日照、天津、江苏连云港三个港口,以最新到港的船只为样本,带您看看港口里的新科技。 当下,各种新的科技手段正在不断改变着各行各业。港口是外贸进出口的前沿枢纽,在我国的一些港口,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 推动港口吞吐量实现逆势增长,为上合组织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等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日照港:多方位科技手段 助推通关效率提升30% 山东日照港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港,据统计,我国每进口100立方米的木材,其中就有约21立方米是从日照港入境。日照港通过"无感监管""AI全时空"等 科技手段,让停靠船舶的通关效率提升了30%。 8月9日,载运3.4万余立方米新西兰原木的新加坡籍"斯凯勒"轮靠泊山东日照港,依托"E民宝"政务服务平台等信息科技手段,货轮抵港前已办妥预检手续, 靠泊后即可装卸作业。 日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罗中甫:"E民宝"政务服务平台将原有船舶代理人员需要到现场办理的,如船员换班、港内移泊、移锚地等申请事 项,移至线上办理,同时还可实现船舶相关业务网上预约办理。 除此之外,日照口岸还设立"数字边检创新实验区"试点,应用"在港船舶全时空AI管控系统""梯口 ...
AI早报 | 马斯克指责苹果在应用商店偏袒OpenAI,山姆·奥特曼回应;华为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
搜狐财经· 2025-08-13 00:25
马斯克与苹果OpenAI争议 - 马斯克指控苹果通过应用商店限制措施偏袒OpenAI 称其为反垄断违规行为 并宣布旗下xAI将采取法律行动 [2] -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回应 质疑马斯克操纵X平台谋取利益 但表示OpenAI将专注产品开发 [2]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进展 - 推出NVIDIA Omniverse库和Cosmos世界基础模型 加速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 [2] - 新技术由RTX PRO服务器和DGX Cloud支持 可开发数字孪生 生成合成数据并构建物理AI智能体 [3] 华为AI技术突破 - 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 通过KV Cache分级管理扩大推理上下文窗口 降低每Token成本 [4] - 该技术已在中国银联三大业务场景试点 实现智慧金融AI推理加速 [4] 百度搜索升级 - PC端最大改版全量上线 覆盖首页及结果页核心路径 迭代超级智能框与AI工具功能 [5] - 完成APP与PC双端升级改版 [5] 智能眼镜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主要受Ray-Ban Meta及小米等新品牌推动 [6] 创想三维与腾讯合作 - AI建模平台MakeNow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 增强3D生成能力 推动AI赋能3D打印建模 [6]
英伟达回应美国政府向特许对华出口AI芯片征收15%“交易许可税”;OpenAI CEO呛声马斯克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8-13 00:07
英伟达对华AI芯片出口政策 - 美国政府向英伟达特许对华出口的AI芯片H20 GPU征收15%营收作为交易许可费 最初要求20% 经协商降至15% [1] - 英伟达回应称遵守美国政府规则 将继续在规则范围内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1] OpenAI与马斯克争议 - OpenAI CEO Sam Altman转发马斯克帖文 希望对其操纵X平台行为展开反调查 [2] - Altman引用2023年媒体文章 指控马斯克曾施压推特团队提升自己推文权重 [2]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进展 - 推出NVIDIA Omniverse库和Cosmos世界基础模型 加速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 [3] - 新技术由RTX PRO服务器和DGX Cloud支持 可开发数字孪生 生成合成数据 构建物理AI智能体 [3] 华为AI推理技术创新 - 发布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 以KV Cache为中心的推理加速套件 [4] - 技术可扩大推理上下文窗口 实现高吞吐低时延 已在中国银联三大业务场景试点应用 [4]
香港稳定币发令枪响!8月生效10月发牌,热潮下仍需冷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06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牌照发放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近50家企业及金融机构计划申请牌照 包括蚂蚁和京东等科技巨头 [2] - 监管机构计划在2025年10月底前发放第一批牌照 首批牌照数量预计不超过10家 [2][3] - 牌照审批门槛较高 要求申请机构具备金融 IT 市场营销等综合能力 并需承担每年数千万元的固定运营成本 [3][4] 潜在牌照申请人及业务模式 - 稳定币沙盒参与人包括京东Coinlink 渣打 安拟集团 香港电讯等 发行与港元或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3] - 潜在发行人包括蚂蚁国际 蚂蚁数字科技 域塔物流科技等 计划申请香港及新加坡牌照 [3] - 申请机构类型多元 涵盖科技公司 金融机构 供应链企业 跨境贸易公司 保险公司和银行等 [4] 牌照申请难点与监管重点 - 申请需提交三年商业计划 公司股权结构 实控人经审计财务报表等材料 [4] - 监管重点关注应用场景的真实性 业务需求规模及反洗钱措施 特别是跨境使用场景 [5] - 跨境支付领域竞争激烈 首批牌照优先发放给技术成熟 实力雄厚的公司 [5] 稳定币生态链受益方 - 券商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多家香港券商已完成牌照升级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单日上涨近200% [8] - 券商可通过虚拟资产托管 冷钱包服务及未来理财产品(如加密货币ETN)增加收入 [10] - 银行可能成为稳定币发行商或第三方托管行 以应对传统转账手续费收入下降的风险 [11][12] 香港稳定币市场局限性 - 香港市场规模有限 稳定币应用需依赖内地市场 但内地监管政策严格 推广受限 [13][14]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推出 因人民币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15] - 香港稳定币法规仅限本地 需与友好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拓展应用场景 [20] 行业龙头发展前景 - 香港可能出现类似美国Circle的行业龙头 但需至少三年运营周期才能达到上市标准 [18][19] - Circle的成功得益于与Coinbase合作 香港需加强推广和结算效率以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19] RWA产品现状与风险 - 大部分RWA产品仅为营销噱头 缺乏真实价值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更具市场潜力 [21][22] - 实物类RWA存在双重抵押和真实性风险 代币化成本高昂且未解决实际融资问题 [23]
黄仁勋「王储」曝光:长公主比他还狠,太子低调进入权力核心
创业邦· 2025-08-12 03:33
英伟达家族传承与二代职业发展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全员大会上回应员工子女入职问题,表示公司确实雇佣了不少员工的孩子,并认为这些"二代"表现优异[4][5] - 黄仁勋子女斯宾塞和麦迪逊最初选择艺术与美食领域发展,分别经营鸡尾酒吧和从事甜点师职业[7][9][11] - 兄妹二人在2019年转向商业领域,共同参加MIT人工智能课程,随后分别进入伦敦商学院和纽约大学攻读MBA[14] 黄氏兄妹在英伟达的职业轨迹 - 麦迪逊2020年通过市场部实习进入英伟达,后被调入战略部门Omniverse负责3D设计与仿真软件产品营销[16] - 斯宾塞2022年加入英伟达机器人仿真部门,负责Isaac Sim平台项目,为亚马逊仓库开发分拣机器人强化学习模型[17] - 麦迪逊薪酬从2021年16万美元跃升至2023年超100万美元,2024年3月晋升为高级总监,直接向高管汇报[19] 二代管理风格与公司影响 - 麦迪逊展现出与父亲相似的强势风格,工作投入度高且要求严格,已加入黄仁勋的"御用演讲智囊团"[19][20] - 斯宾塞管理风格更为低调,注重倾听技术团队需求,但在管理中沿用了父亲"五件要事"的汇报方法[12][20] - 英伟达内部存在多位高管子女任职现象,但黄氏兄妹的加入打破了硅谷科技巨头子女通常回避家族企业的传统[21]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Omniverse部门致力于为宝马、奔驰等工业巨头打造"数字孪生"工厂,通过虚拟仿真降低物理世界试错成本[17] - 机器人仿真平台Isaac Sim专注于通过合成数据训练机器人实现精准操作,应用于亚马逊等企业的仓储自动化[17] - 黄仁勋有意将公司业务扩展到GPU之外,Omniverse和机器人仿真被视为战略增长领域[17]
英伟达推出新的机器人开发工具库与模型
新浪财经· 2025-08-12 03:17
英伟达新产品发布 - 公司于8月12日宣布推出NVIDIA Omniverse库和NVIDIA Cosmos世界基础模型(WFM) [1] - 新产品旨在加速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 [1] - 新库和模型由NVIDIA RTX PRO服务器和NVIDIA DGX Cloud提供支持 [1] 产品功能 - 帮助开发者在任何地方开发物理精确的数字孪生 [1] - 可在仿真中捕捉和重建现实世界 [1] - 能生成用于训练物理AI模型的合成数据 [1] - 可构建理解物理世界的AI智能体 [1]
研判2025!中国实时云渲染行业技术框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数字化建设驱动实时云渲染产业蓬勃向上,催化实时云渲染技术快速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1:05
实时云渲染行业概述 - 实时云渲染利用云计算资源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将复杂图形场景实时渲染成高质量视频流,实现云端渲染效果的实时展现[1][2] - 技术体系呈现"四纵一体"结构特征,包括基础硬件、网络通信、基础平台服务和工具引擎四大技术领域[3] - 运行原理为云端处理渲染程序后,将编码视频流实时传送至客户端,涉及任务创建、指令分发、计算处理和结果回传四个步骤[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15.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6%[7] - 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达80亿元,同比增长45.5%,增幅显著高于全球市场[9] - 市场结构分为云游戏(26亿元)、云原生(26亿元)和其他场景(28亿元)三类应用,云游戏仍为首要场景[11]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参与者分为独立实时渲染云厂商(如瑞云科技)和云计算厂商(如阿里云),前者兼容多算力设施,后者提供算力+渲染一体化平台[13] - 计费模式包括按时长、帧数或节点数等,主流采用配置与时间双轨计费,如天翼云按量付费标准型2.5元/路/小时[15][16] 技术发展趋势 - 元宇宙、数字孪生和AIGC等前沿应用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预计2031年中国市场规模超470亿元[17] - 基础设施需增强GPU性能、存储效率与网络带宽,以应对场景复杂度提升的需求[20] - AI技术通过图像超分辨率增强和智能交互优化渲染质量与系统响应效率[21] 应用场景发展 - 云游戏为行业进步主力军,推动实时性能标准提升,云原生应用更侧重内容构建[19] - 行业生态吸引众多参与者,除云游戏外多数应用仍处早期阶段,未来挖掘空间显著[22]
测绘股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决定将两个可转债募投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从原计划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该延期仅涉及时间调整 不改变项目实施主体、资金用途及规模 符合监管要求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5][7][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2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9848亿元 资金已于2023年3月8日全部到账并由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1] 募投项目进展情况 - 两个募投项目总投资额4.0668亿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3.9848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3848.06万元 整体投资进度仅9.66% [3] - 具体项目包括面向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控平台建设项目和面向数字孪生的算力中心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3] 募投项目延期原因 - 房屋购置与装修计划投入8420万元尚未实施 占总投资额26.17% 主要因宏观经济承压导致下游基建投资放缓 公司通过优化现有办公资源暂缓相关投入 [5] - 城市生命线项目具有"即投即用"特征 投入进度取决于下游客户招投标节奏 当前市场需求阶段性放缓导致实际进度滞后 [6] - 算力中心项目初始成本高 需达到规模效应拐点才能实现成本优化 当前业务体量未达预期 按原计划建设将加剧短期成本压力 [8] 延期后实施安排 - 未投入资金将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及研发投入 公司承诺分阶段根据实际进度投入并积极挖掘潜在市场需求 [9] - 公司将优化资源配置并密切跟踪市场环境变化 确保项目在2027年12月31日前完成 [9] 决策程序履行 - 公司于2025年8月10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议案 决策程序符合监管规定 [10][11]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对延期事项无异议 认为该决定审慎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11]
测绘股份: 关于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6
核心观点 - 公司决定将两个可转债募投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从原计划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 仅调整时间进度 不改变项目实施主体 资金用途及规模 [1][4][6] - 项目延期主要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承压 下游城市基建等行业投资规模放缓 导致公司暂缓房屋购置及装修投入 并基于成本效益和市场需求谨慎调整实施节奏 [6][8][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2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9848亿元 已于2023年3月8日全部到账 [1] 募投项目进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两个募投项目累计投入金额3848.06万元 投资进度仅为9.66% [3][5] - 募投项目包括"面向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控平台建设项目"和"面向数字孪生的算力中心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原计划投资总额4.0668亿元 调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3.9848亿元 [3] 募投项目延期原因 - 房屋购置与装修计划投入8420万元尚未实施 占两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的26.17% 主要因下游行业投资放缓 公司通过优化办公场所统筹使用现有资源 [6] - 城市生命线项目具有"即投即用"特征 投入进度与客户招投标规划及资金安排紧密相关 市场需求阶段性放缓导致实际进度滞后 [7][8] - 算力中心项目初始投入成本高 需业务体量突破规模效应拐点才能降低成本 当前下游需求放缓使公司无法按原计划达到预期数据处理需求规模 [8][9] 项目内容与业务模式 - 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控平台项目通过建设智慧监管系统及支撑系统 整合政府和企业监管系统 运用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动态监测 [7] - 城市生命线业务以项目制为主 涵盖供水排水 燃气 交通 桥梁等细分场景 客户主要为市政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7] - 算力中心项目旨在增加算力节点 优化成本结构和保护数据安全 虽不直接产生收益 但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数据处理单位成本 [8] 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募集资金余额为3.8200亿元 存放于苏州银行和广发银行的相关账户 [5][6] - 公司严格规范管理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以最低投资成本和最大产出效益为原则 把握投资时机和进度 [9] 后续计划与保障措施 - 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和研发投入 公司分阶段投入并积极挖掘潜在市场需求 [10] - 公司优化资源配置 统筹资金使用 密切关注建设进度及市场环境变化 采取措施保障项目按期完成 [10] 审议程序与监管合规 - 项目延期事项经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保荐机构认为决策程序合法有效 符合监管规定 [11][12][13] - 延期仅调整时间进度 不改变资金投向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