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集装箱吞吐量增势强劲 “含金量”足
央视网· 2025-09-05 05:26
港口吞吐量表现 - 盐田港2025年1至8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059.3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1] - 盐田港8月单月吞吐量152万标箱 连续两个月刷新开港以来单月最高纪录[1] - 上海港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港口 宁波港2025年有望突破5000万标箱[3] 航线网络拓展 - 盐田港2025年新增国际航线14条 每周航线达100条通达全球[2] - 航线覆盖北美 拉美 欧洲及东南亚主要贸易通道 日均10班货轮发往欧美[2]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中国占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12席 比例居全球首位[3] - 中国约95%进出口贸易货物通过海运完成 显示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3] - 制造业产品占出口总值98%以上 集装箱高附加值产品运输契合制造业升级[3] 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天津港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88%[4] - 全球实现全自动化港口不足50家 非自动化港口占比超95%[4] - 上海港自动化码头应用AI与数字孪生技术 运营效率提升1倍[4] 区域经济贡献 - 盐田港承担广东省超三分之一外贸进出口货量[1] - 港口经济成为重要技术应用场景 催生新兴服务业态[4]
20cm速递丨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领涨超7%,机构:储能电芯价格涨价迹象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5:13
储能行业动态 - 近月储能电芯排产较旺 部分厂商排单已安排至10月份[1] - 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改变导致对电池性能要求提升[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且近期涨价迹象持续[1] - 储能系统厂商有望实现顺价传导成本压力[1] - 排产紧张局面将利好具备更强规模效应的头部储能厂商[1] 创新能源指数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单日涨跌幅达20%[1] - 指数选取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业务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新能源企业[1] - 行业配置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1] - 指数反映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1]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5 01:33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参考;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围绕 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
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屏何以大“显”身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00:20
行业崛起与市场变革 - 中国显示产业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半壁江山并在折叠屏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1] - 行业从打破缺芯少屏困局到主导LCD主流市场并向OLED、Micro-LED等高端技术迈进 [1] - 75英寸电视近两年价格下跌约50% 消费者可用3498元购买75英寸电视 [1][5][7]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新型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七部门联合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等技术研究 [2] - 京东方A通过收购韩国现代3代生产线迈出关键一步 TCL华星于2009年进军显示行业 [2] - 三利谱建成国内首条宽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填补国内TFT-LCD偏光片产业空白 [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Mini-LED技术优化画质并推动大尺寸产品普及 使高画质高性价比大屏电视成为可能 [7] - 京东方A和TCL华星利用10.5代线实现100英寸与115英寸面板经济切割 降低单片成本 [7] - 惠科在8.6代线突破116英寸套切技术 提升材料利用率及超大尺寸生产灵活性 [7]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大尺寸化趋势受家庭沉浸式需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 百寸级交互平板需求增长 [7] - 百寸产品向智慧医疗、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领域拓展 应用于手术示教等场景 [7] - 折叠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成为技术跨越明证 维信诺点亮多款全球首创柔性终端产品 [9] 产业布局与区域集聚 - 形成环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 [4] - 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 供应链不断优化 [4] - 国内显示行业度过最艰难时期 传统产品价格趋稳且高规格产品份额扩大 [4]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瞄准OLED技术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 布局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 [8] - 多种技术并行发展 针对大屏、高端手机、车载显示等不同终端各展所长 [9] - 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制胜迈进 竞逐万物互联时代的屏幕话语权 [8][9]
京东方A斥6.6亿回购传递市场信心 创新驱动三年半研发投入超432亿
长江商报· 2025-09-04 23:50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1.65亿股A股 占公司A股总股本0.4484% 占总股本0.4401% 回购股价区间3.94-4.25元/股 耗资6.63亿元[1][2] - 2022年曾回购4.91亿股A股 支付金额25.77亿元 回购均价约5.25元/股[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13亿元 同比增长8.45% 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1][5] - 2024年营收1984亿元 同比增长13.66% 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大幅反弹[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4258亿元 同比增长9.8%[6]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显示器件业务营收843.32亿元 占总营收83.27%[5] - 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181.91亿元 占比17.96%[5] - MLED业务营收43.47亿元 占比4.29%[5] - 传感业务营收2.24亿元 占比0.22%[5] 研发创新 - 2022-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432.52亿元[1][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0.82亿元 同比增长4.1% 营收占比6%[5]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超4000件 发明专利占比超90% 海外专利超30%[1][5] - 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专利申请超2000件 占比超50%[5] 行业动态 - 2025年二季度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2%[2] - 5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面板占比提升至45%[2] - 京东方65英寸/75英寸高端尺寸市占率连续三季度全球第一[2] - 2025年8月下旬32英寸LCD面板价格较年初上涨15% 55英寸面板价格上涨8%[3] 股东回报 - 2018年起建立稳定现金分红机制 近五年累计分红超百亿元[3] - 2024年分红提升至净利润的35%[3]
引导光伏、锂电池产业有序布局
期货日报网· 2025-09-04 16:31
行业政策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7% [1] - 包括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目标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 目标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超过万亿元 [1]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1] 光伏与锂电池产业治理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破除"内卷式"竞争 [1]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1]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 [2]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2]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和风险提示 [2] - 通过提高项目建设前资本金比例和建成后产品技术指标要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3] - 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3]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4年"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88.8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 [3]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277.57GW,同比增长28.3%,相当于2010-2020年11年累计装机量 [3] - 2024年锂电池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超60家毛利率下降 [4] - 行业面临供过于求问题,需通过降本增效和技术创新破解困局 [4]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布局 - 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 [5] - 支持企业提高供应链弹性,扩宽多元化贸易渠道 [5] - 推动优质电子信息外贸产品拓内销,促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5] -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跨境贸易结算 [5] - 探索建立电子信息领域国际合作专项工作机制,指导企业有序出海 [5] -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6] 产业发展方向 - 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的格局 [2] - 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培育壮大新兴增长点 [2] -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提升高端供给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水平 [2] - 企业需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长期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4]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
期货日报· 2025-09-04 16:08
先进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95项国家标准增强产业链协同并降低生产成本 [1] 细分领域标准应用成效 - 太阳能光伏领域221项国家标准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高质量发展 [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 - 智能工厂建设导则等标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实施路径 [2] 智能工厂建设成果 - 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万家、先进级1200余家、卓越级230余家 [2]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研发周期缩短28.4%和生产效率提升22.3% [2] - 卓越级工厂不良品率下降50.2%且碳排放减少20.4% [2] 国际标准引领作用 - 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和脑机接口系列国际标准 [2] - 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贸易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2] - 国际标准助推产业提升竞争力和便利国际贸易 [2]
工程机械“下农场”藏着产业融合新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06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适配跨界农机领域 寻找新增长点 体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深层逻辑 [1][2][3] 技术应用与行业突破 - 工程机械技术成功应用于农业场景 山河智能无尾挖掘机在法国葡萄园实现灵活松土作业 [1] - 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通过精准控制变身果农摘果神器 [1] - 技术特性与场景需求高度契合 产业边界可通过技术创新突破 [1] 工程标准赋能农机升级 - 中联重科将起重机制造标准系统化应用于插秧机生产 [2] - 工程机械企业战略性地以工程标准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推动农机从能用向好用耐用跃升 [2] 产业协同与技术迁移 - 压路机技术应用于采棉机使其在棉田平稳运行 装载机驱动技术解决丘陵收割机打滑问题 [2] - 中国制造业积累的技术管理供应链优势形成可迁移复制的通用能力 [2] - 企业通过跨赛道经营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同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2] 本土化研发与定制化改造 - 柳工针对西南丘陵甘蔗地特性改造收割机 徐工为新疆棉田定制采棉机 [2] - 高端技术结合在地化改造是跨界成功的关键 需深入田间研发适应农业场景复杂性 [2] 制造业转型趋势 - 工程机械跨界农机展现企业创新活力 反映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型缩影 [3] - 产业壁垒打破与技术跨领域融合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3]
“十四五”以来中国围绕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43
标准供给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期间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团体标准与技术创新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1] 国际标准合作与竞争力 -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2]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包括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先进制造领域 [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2] 国际市场准入与优势 - 标准国际化成果逐步消除技术壁垒 为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路径和质量背书 [2] - 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比性与竞争力 [2]
恒帅股份(300969):恒帅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904
洞见研报· 2025-09-04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新赛道拓展中加强研发投入,未来会持续增加新赛道领域研发投入;公司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未来具体研发投入计划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公司将积极开拓新客户降低客户集中度;泰国生产基地正在推进,部分产品年后将逐步投产;公司实施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在磁性材料等领域有研发和自制成果 [23][24][25][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恒帅股份,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接待时间是2025 - 09 - 04,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许宁宁、董事兼财务总监张丽君、董事会秘书廖维明、独立董事陈章明和保荐代表人胡国木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与恒帅股份(300969)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拓展会加强研发投入,重点着力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场景适配,未来会持续增加新赛道领域研发投入 [2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15,485,222.39元,同比增长4.23%,未来研发投入计划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后制定 [24] - 公司将积极开拓车用电机技术其他市场,增加新客户数量和销售收入降低客户集中度,持续开发新客户和新项目,传统业务板块与新兴势力客户维持合作 [25] - 泰国生产基地正在推进,部分设备调试完成,部分客户已验厂,部分产品年后将逐步投产爬坡,有助于减轻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和扩大产能 [26] - 公司实施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在磁性材料领域投入研发和自制,搭建量产中试线,具备小批量投产能力,将注塑、冲压工艺纳入自制体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