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龙旗科技(603341):“1+2+X”持续推进,ODM龙头打开成长空间
长江证券· 2025-08-04 05:2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9.32、13.00亿元,同比增速30.4%、42.6%、39.5% [10][8] - AI赋能终端浪潮推动AI手机/AIPC/AI眼镜需求高景气,ODM行业技术门槛提升加速龙头集中 [4][7] - "1+2+X"战略成效显著:智能手机占比78%稳居全球第一ODM厂商,平板/AIoT贡献20%营收,AI眼镜/AIPC/汽车电子新赛道批量出货 [6][8][2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深耕ODM行业20年,从手机IDH升级为平台型ODM龙头,构建全球化"2+2"生产基地(惠州/南昌/越南/印度) [6][21][99] - 智能手机ODM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一,小米ODM份额78%稳居核心供应商 [102][105][42] - 新兴业务突破:AI眼镜累计出货超200万副卡位Meta等大客户,AIPC切入荣耀/机械革命供应链,汽车电子获海内外定点 [8][114][123]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AI终端硬件升级推动ODM价值量提升:需适配高通/AMD/英特尔平台,散热/续航设计复杂度增加 [7][15][16] - ODM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智能手机ODM渗透率43%,预计2029年达50.4%,三大龙头合计份额超60% [19][42][7] - 毛利率周期修复:24Q4原材料价格企稳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25Q1龙旗毛利率环比提升1.41pct至7.45% [35][90][9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1%至46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17.2%至5.01亿元主因原材料涨价 [33][130] - 股权激励目标稳健:2025-2028年营收CAGR 10%,归母净利润CAGR 20% [31][9] - 盈利预测基准情形:2025-2027年营收448/522/651亿元,净利率从1.5%提升至2.0% [130][133]
?“后智能时代”的消费电子战役打响!扎克伯格点燃AI智能眼镜革命 向iPhone生态宣战
智通财经· 2025-08-04 02:07
核心观点 - Meta计划通过AI智能眼镜挑战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主导地位 推出带高清屏幕的千美元级产品Hypernova 目标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端侧载体[1]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10%突破200万台 Meta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 行业预计2025-2029年维持超60%年均复合增长率[6][8][9] 产品战略 - Meta首款带屏幕AI智能眼镜代号Hypernova 定价1000-1400美元 预计年底推出 结合手势操控与单目屏幕 内置完整AI助理功能[1][2] - 保留299美元起售价的Ray-Ban Meta作为入门产品 借助其超预期销售表现推动用户向高端型号转化[2] - 真正AR+AI模式智能眼镜计划2027年推出 需实现现实世界与交互式图像/视频/信息的叠加 技术要求远高于当前产品[2] 技术架构 - Ray-Ban Meta配备集成NPU的SoC 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 支持照片/视频捕捉和音频播放[7] - 通过设备端AI算法 端侧AI及Llama大模型实现多场景应用 结合边缘计算与5G实现本地预处理与云端AI联动[8] - 复杂AI工作负载由云端算力完成 语音交互 实时翻译 AR导航等实时敏感任务在本地处理[8] 市场竞争 - 苹果端侧AI进展缓慢 重塑版Siri预计2026年底推出 近期流失AI大模型开发主管等关键人才[4] - 亚马逊计划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Bee OpenAI与苹果前设计师合作开发未公开AI设备[4] - 依视路陆逊梯卡与Meta合作的雷朋Meta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助力公司上半年总销售额达140.2亿欧元(约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行业趋势 - "后智能时代"特征为智能手机需求增速放缓与AI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激增并存[2] - 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融合AI 传感技术及医疗保健基础设施[7] - 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56% 2024年同比增长210% 供应链与品牌厂商均在推出新产品[8][9]
“后智能时代”的消费电子战役打响!扎克伯格点燃AI智能眼镜革命 向iPhone生态宣战
智通财经· 2025-08-04 01:54
Meta的战略布局 - Me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加倍押注于智能手机之外的端侧AI未来 计划将先进AI大模型与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完美融合 力争在后智能时代挑战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1] - Meta最早将于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带高清电子屏幕的AI智能眼镜 产品定价预计超过1000美元 最高可能达到1300至1400美元 这款结合手势操控与单目屏幕的千美元级设备被视为挑战苹果生态系统的关键一步 [1][2] - 代号为Hypernova的智能眼镜设备初步定于2027年推出 将与Meta真正的AR+AI模式智能眼镜研发产生部分重叠 后者需在现实世界上叠加交互式图像、视频和信息 技术要求远高于简易平视高清显示器 且开发成本昂贵得多 [2]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Meta目前最受欢迎的AI智能眼镜款式Ray-Ban Meta起售价为299美元 市场销售表现超出预期 公司未来将继续销售这款入门级产品 并希望借助其热度推动用户转向更高端型号 [2] -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 主要受Ray-Ban Meta强劲需求推动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 [6] - 依视路陆逊梯卡财报显示 与Meta合作推出的雷朋Meta智能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两倍多 助力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达140.2亿欧元(约162.5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10% [9] 技术愿景与行业竞争 - 扎克伯格提出个人超级智能概念 包括一款能够看见、听见并在全天候与用户深度交互的AI智能眼镜 可能彻底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工智能数字世界的主要入口 [3] - 苹果在端侧AI领域进展大幅慢于预期 重塑后嵌入最先进AI大模型的Siri全能语音版本可能要到2026年底 且近期失去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最高主管在内的多位人才 [4] - 其他科技企业如亚马逊正计划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Bee OpenAI掌舵者与前苹果设计师合作开发未公开的AI智能化消费电子工具 均试图挑战苹果智能手机的领导地位 [4] 市场前景与增长动力 - 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60%的同比增长 并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维持超过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4] - 边缘计算、5G网络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使智能眼镜能实时处理数据并与云端AI大模型无缝交互 实现实时生成式AI功能应用 如语音交互、实时翻译和增强现实导航 [11]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配备集成NPU的SoC、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 借助设备端AI算法及Llama AI大模型支持广泛应用场景 是市场上首款AI智能眼镜 [10]
“后智能时代”的消费电子战役打响!扎克伯格点燃AI智能眼镜革命 向iPhone生态宣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1:52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Me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加倍押注端侧AI未来 计划将先进AI大模型与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融合 挑战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主导地位 [1] - Meta最早将于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带高清电子屏幕的AI智能眼镜 产品定价预计超过1000美元 最高可能达1300至1400美元 [1][2] - 代号"Hypernova"的智能眼镜设备定位高端 而当前最受欢迎的Ray-Ban Meta起售价为299美元 市场销售表现超出预期 [2] - 扎克伯格提出"个人超级智能"概念 旨在打造能够全天候与用户深度交互的AI智能眼镜 可能彻底取代智能手机成为AI数字世界主要入口 [3] - Meta未来AI智能眼镜产品线将内置显示屏并具备完整AI助理功能 基于独家AI大模型实现突破式AI功能 [3] 市场竞争格局 - 苹果AI策略进展大幅慢于预期 重塑后的Siri全能语音版本可能要到2026年底 且近期失去多位AI领域关键人才 [4] - 其他科技巨头积极布局AI可穿戴设备:亚马逊计划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Bee OpenAI掌舵者与前苹果设计师合作开发端侧AI设备 [4] -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为iPhone持久影响力辩护 称即便出现互补性设备 iPhone仍将是人们生活核心 [5]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 主要受Ray-Ban Meta智能眼镜强劲需求推动 市场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 [6] - 依视路陆逊梯卡与Meta合作的雷朋Meta智能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两倍多 助力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达140.2亿欧元(约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 [8] - Meta在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份额超过60% 2023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56% 2024年同比增长210% [11] - 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60%同比增长 2025年至2029年期间维持超过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4]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眼镜被视为人工智能技术最佳端侧载体 配备集成NPU的SoC、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 支持照片/视频捕捉和音频播放等核心功能 [10] - 边缘计算、5G网络及AI技术发展使智能眼镜能实时处理数据 通过本地初步处理与云端AI大模型联动实现实时生成式AI功能应用 [11] - 端侧AI设备可实现语音交互、实时翻译、增强现实导航和情境信息叠加等功能 复杂AI工作负载在云端完成 极速实时或敏感任务在本地处理 [11]
苹果公司季度收入同比激增10% 库克罕见表态AI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8-01 07:4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收入达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大季度收入增幅 [1] - Mac收入同比增长20%至85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搭载M4芯片的新款MacBook Air热销 [3] - iPad收入增长18%至70亿美元,教育市场采购量同比激增30% [3] - 大中华区收入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7%,终结连续四个季度下滑态势 [3] 市场反应 - 业绩超华尔街预期,股价盘后上涨超3%,市值重回3.5万亿美元上方 [1] - 高盛上调苹果目标价至240美元,认为端侧AI与隐私保护结合将吸引高端用户 [4] AI战略布局 - 公司大幅增加对生成式AI及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聚焦隐私保护前提下的个性化体验 [3] - AI已深度融入iPhone、iPad和Mac新产品,从Siri优化到照片编辑再到健康监测功能 [3] - 首次对AI领域并购持开放态度,考虑通过并购强化AI技术路线图与核心能力 [3] 分析师观点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公司尚未披露自研大模型细节,目前AI功能更多依赖第三方模型整合 [4] - 高盛认为端侧AI与隐私保护结合将提升服务业务毛利率 [4]
库克表态:苹果将大幅加码AI投资并开放并购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19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日消息,在苹果最新一期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蒂姆·库克首次系统性阐述公司AI布局,释放多重重磅信号。他明确表 示,苹果正在"大幅增加"对生成式AI及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重点聚焦"提升用户隐私保护前提下的个性化体验"。 库克强调:"AI已深度融入iPhone、iPad和Mac的每一款新产品中,从Siri优化到照片编辑,再到健康监测功能,我们正通过端侧AI重新定义设备交互方式。" 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库克首次对AI领域并购持开放态度。他直言:"若存在能加速苹果技术路线图、补充核心能力的标的,我们当然会考虑通过并购强化 AI实力。"这一表态被分析师解读为苹果可能启动"技术驱动型收购潮",以追赶微软、谷歌等竞争对手在AI基础设施与大模型领域的布局。 但部分分析师仍对苹果AI战略的落地节奏提出疑问。摩根士丹利指出,苹果尚未披露自研大模型细节,其AI功能目前更多依赖对第三方模型的整合(如与 OpenAI合作接入ChatGPT),能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仍需观察。不过,高盛则上调苹果目标价至240美元,认为"端侧AI与隐私保护的结合将吸引高端用户, 服务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艾为电子拟募19亿加码芯片技术 五年投22.34亿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长江商报· 2025-07-31 00:05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9.01亿元,用于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端侧AI、车载芯片、运动控制芯片等前沿领域研发与产业化 [1] - 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2.24亿元,占总募资额的64.39% [1][2] - 端侧AI及配套芯片项目拟投入2.41亿元,车载芯片项目拟投入2.27亿元,运动控制芯片项目拟投入2.09亿元 [2] 研发投入与人才 - 2020年—2024年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22.34亿元,2024年末研发人员占比64%,技术人员占比74% [1][3]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05亿元、4.17亿元、5.96亿元、5.07亿元、5.0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4.29%、17.91%、28.54%、20.05%、17.36%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12项,实用新型专利232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25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595项 [6] 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全球研发中心计划投资14.85亿元,重点建设可靠性实验室、触觉反馈实验室、光学防抖实验室等专业化设施 [2] - 公司深耕30余种工艺平台,累计推出1400余款产品,年出货量超60亿颗,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亿颗 [5] - 公司为国内首家实现光学防抖(OIS)技术量产的企业,布局压电OIS、闭环VA可变光圈、潜望棱镜OIS等全系列产品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9.33亿元,同比增长15.88%,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0%,毛利率达30.43%,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0亿元,同比下降17.50%,净利润6407.27万元,同比增长78.86%,毛利率达35.06% [5] - 2021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20.9亿元、25.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5338万元、5101万元 [4] 市场应用与客户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汽车等领域 [5] - 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传音、Google、Meta、Amazon等 [5] - 汽车领域客户包括阿维塔、零跑、奇瑞、长安、吉利、现代、比亚迪等 [5]
Arm投资的AI芯片公司Ambiq上市首日大涨61% 两度熔断停牌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20:53
公司上市表现 - 美国时间周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发行400万股股票 共筹集9600万美元 [3] - 收盘价38.7美元 较IPO价格24美元上涨61.25% 盘中因波动剧烈两度触发熔断暂停交易 [3] - 获得Arm、Kleiner Perkins、EDB Investments Pte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 [3] 核心技术优势 - 专为端侧AI应用设计的超低功耗半导体平台 能耗比传统芯片低五倍 [5] - 技术突破使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能部署更复杂AI功能 [5] - 潜在应用包括AR/VR眼镜等设备上嵌入大型语言模型 [5] 财务与客户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净亏损830万美元 营收1570万美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980万美元 营收1520万美元 [6] - 最大客户贡献当期38%收入 其他重要客户包括佳明、谷歌等 [5]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销售额占比45.5% 2023年上半年降至8%-9.5% [6]
Arm投资的AI芯片公司Ambiq上市首日大涨61%,两度熔断停牌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20:28
公司上市表现 - Ambiq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61.25%,收盘价为38.7美元,较IPO价格24美元显著提升 [1] - 公司此次发行400万股股票,共筹集9600万美元资金 [1] - 盘中因股价波动剧烈两度触发熔断暂停交易 [1] 投资者与股东 - 公司IPO获得包括Arm、Kleiner Perkins、新加坡EDB Investments Pte、VentureTech Alliance和Conductive Ventures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 [1] 核心技术优势 - Ambiq专注于超低功耗半导体方案,其平台能耗比传统芯片低五倍 [3] - 技术突破使得在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上部署复杂AI功能成为可能 [3] - 首席技术官Scott Hanson表示,公司技术可在维持电池续航的前提下实现过去因功耗限制无法实现的AI功能 [3] - 潜在应用包括在AR/VR眼镜等设备上嵌入大型语言模型 [3] 客户与市场分布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第一季度最大客户贡献38%收入,其他重要客户包括佳明、谷歌等 [4] - 去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市场贡献45.5%销售额,但今年上半年占比降至8%-9.5% [4] 财务状况 - 截至今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内,公司净亏损830万美元,营收1570万美元 [4] - 去年同期净亏损980万美元,营收1520万美元,显示亏损收窄但尚未盈利 [4]
东莞证券给予兆易创新买入评级,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平台化布局助力企业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1:35
公司业务定位 - 国内存储和MCU双龙头企业 平台化布局助力企业成长 [2] 存储业务发展 - 端侧AI和汽车三化驱动存储市场扩容 公司布局全面覆盖该领域 [2] MCU业务优势 - 国内32位MCU领域领导者 正加强汽车电子领域业务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