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搜索文档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新华网· 2025-05-26 03:33
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应用,推动文化消费向沉浸式、个性化、智能化转型,激发市场潜力并提升文化获得感 [1][3][5]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达141510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文化新业态营收59082亿元,增速达9.8%,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8] 科技赋能文旅场景创新 - 清明上河园景区通过《爱雅宋》沉浸科技秀、《飞越清明上河图》5D球幕影院等数字项目,实现游客量55.78万人次(+44.28%)和总收入7508.88万元(+47.55%)的显著增长 [3] - 北京798超维视界VR院线推出8部主题VR影片,结合"实景锚点+虚拟叙事"技术打造线下消费新场景 [4] - 全国范围内涌现《奇遇三星堆》探索展、5G大运河体验区、潮州涵碧楼AR历史还原等数字化文旅项目,形成新消费热点 [5] 个性化供给与精准服务 - 大数据和AI技术推动定制化文化产品,如苏绣团扇个性化图案设计,满足用户参与感和纪念需求 [6] - 内容共创模式激活IP价值,如《三体》衍生设计活动吸引海内外创作者,带动周边消费 [6] - AI文旅智能体(如"杭小忆""AI南京")实现资源精准匹配,提供智能化伴游服务 [6] 新业态驱动行业增长 - 线上演播、数字娱乐、知识付费等新业态引领潮流,2024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9.8%,其中文化娱乐支出增速达16.1% [8] - 非遗直播(黎锦、苗绣等)和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文化出海新载体,创造消费溢出效应 [8]
记者手记:人文之光洒向商贸之路
新华网· 2025-05-25 23:52
经贸合作成果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达成展期进口采购订单109 8亿元 [1] - 签约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项目24个 [1] - 展会期间举办精准高效的投资对接会,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 [1] 文化交流活动 - 博览会期间举办斯洛文尼亚乐队表演、罗马尼亚手工艺大师展示、百人长桌宴等活动,全景展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文化风情 [2] - 宁波"00后"世界技能大赛烹饪冠军康邦成将中国与中东欧美食融合,现场烹饪克罗地亚墨鱼汁烩饭、希腊肉串等菜品 [2] - 保加利亚面包与玫瑰、波黑莫斯塔尔古桥主题中国印、罗马尼亚传统刺绣等文化元素在展会中突出展示 [2] 科技与创新合作 - 匈牙利虚拟现实科技馆项目吸引观众体验AR技术呈现的匈牙利历史文化,未来计划开发融入中国聊斋元素的"中式志怪"主题 [4] - 保加利亚商贸代表团翻译特奥多西耶娃对博览会上的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科技产品产生浓厚兴趣 [3] 人文交流成效 - 文化组织者迪亚妮·德萨内夫认为人文艺术活动效果显著,感受到观众对不同文化的浓厚兴趣 [3] - 宁波大学研究生施周安健观察到中国在国际展会中展现更自信开放的姿态 [3] - 人文交流活动有助于扩大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3]
文博会首设潮玩文化展区 从消费文化到千亿产业
深圳商报· 2025-05-23 17:00
行业趋势 - 中国潮玩产业总价值预计到2026年将达1101亿元 年均增速超20% [1] - 潮玩从"亚文化"走入主流圈 成为Z世代消费文化缩影和资本风口 [1] - 潮玩与电影、动漫、网游等文化载体融合 形成IP矩阵推动本土文化破圈出海 [3]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在文博会双展区亮相 展示Molly主题港风茶餐厅和城市乐园POP LAND [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为国内首个潮玩沉浸式IP主题乐园 2023年9月开业即爆火 [2] - 泡泡玛特与《哪吒之魔童闹海》联名产品备货量达平时两倍 仍在上线次日售罄 [2] - 泡泡玛特全球布局超500家线下门店和2300家机器人商店 覆盖30余国家和地区 [2] - 泡泡玛特港股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 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 [2] 区域产业 - 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贡献全国85%潮玩产量 2024年规上企业营收238亿元(同比+19%) [3] - 东莞企业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潮玩设计 推出"本潮纲目"系列沉浸式体验产品 [3] - 广东哈一代玩具以传统文化为灵感 开发山海经、香妆楼等系列产品 定价300+元 [3] 技术创新 - AI智能潮玩产品"娃三岁"具备语音识别、情感交互功能 可实现智能对话和动作反馈 [4]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0:56
行业动态 - 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进行海外首映,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 [1] - 影片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可穿行的文化空间,开创未来电影新形态 [1] - 国际电影人高度评价该片,瑞士世界XR论坛主席称其为"来自东方的未来之作",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 技术创新 - 《唐宫夜宴》采用高度沉浸式体验方式,观众可穿越千年与角色互动,突破传统观影模式 [1] - 影片提出"空间化艺术"概念,法国影评人认为其重新定义了电影的可能性 [2] 市场反响 - 影片在戛纳电影市场吸引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多国电影人、发行商和评论人的体验预约 [1] - 在"中国之夜"活动中成为最受关注的中国作品之一,推动中国电影产业链与国际市场对接 [2] 文化影响 - 影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富有诗意的东方美学,激发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1][2] - 国际观众评价"仿佛从电影中醒来仍留在唐朝梦里",体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 [2]
陕西馆亮相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
陕西日报· 2025-05-22 22:53
数字文化产业 - 陕西馆以"数字赋能 文化陕西"为主题 展示多款数智体验产品和文创产品 吸引众多观众 [1] - 西影无界影院展示XR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现实电影 提供沉浸式体验 被视为陕西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 [1] - 虚拟现实电影产业在陕西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被评价为走在全国前列 [1] XR技术应用 - 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由陕文投集团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HTC打造 是国内首个官方授权的文化遗址数字化项目 [2] - 项目融合VR技术和数字空间重构技术 实现秦始皇帝陵全景式、交互式呈现 计划于今年暑期开放 [2] - 《觉醒东方》VR项目构建原创IP矩阵 涵盖周秦汉唐场景 将于2026年落地上海豫园、北京首钢园、广州塔等地标景区 [2] 文创产品展示 - 陕西馆展出400余款1500余件产品 涵盖数字陕西、文化陕西、文创陕西三大板块 [2] - 国宝文创区展示文物仿制工艺品 文创展销区展示各类文创产品 茶瓷体验区展示茯茶、富硒茶和耀州瓷 [3] - 西安国家版本馆通过40余件文创产品和互动活动 展示文脉传承和文化底蕴 [4]
东莞文旅参展深圳文博会 潮玩产品唱主角
广州日报· 2025-05-22 21:20
深圳文博会东莞展厅概况 - 东莞展厅围绕"潮流东莞"主题 展示潮玩产业与文旅融合两大板块 [1] - 通过可听 可触 可观 可感的文化叙事体验呈现发展成果 [1] 东莞潮玩产业整体情况 - 东莞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 中国近85%潮玩产自于此 [1] - 2023年获全国唯一"中国潮玩之都"称号 [1] - 2024年潮玩规上限上企业达160家 实现营收近238亿元 同比增长19% [1] 参展企业及产品分类 潮流时尚潮玩展示区 - 城仕文化科技创立TOYCITY品牌 开发Laura Angelboy MIA等自主IP 在全国设潮玩城市地标 [2] - 狼博旺实业代理生产《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漫IP衍生潮玩 [2] 温暖陪伴潮玩展示区 - 哈一代玩具推出"本潮纲目系列" 融合中医药文化与潮玩设计 含中医把脉 抓药称重等体验环节 [2] 高科技互动潮玩展示区 - 大漂亮玩具研发AI智能潮玩"娃三岁" 具备语音识别 情感交互 智能感应技术 支持对话 表情 动作互动 [2]
文博会亮点纷呈 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20:36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交易,落地22项促交易措施 [1] - 本届文博会聚焦"文化+科技"融合机制,强化博览与交易功能,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1]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吸引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包括优必选、元象、影石创新、洲明科技等头部企业,展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眼镜等前沿技术 [2] - 互动项目包括乐聚机器人演绎咏春拳、浙大海创人形机器人钢琴演奏、商汤科技元萝卜机器人棋艺对决、新疆三力智能机器人书法绘画 [2] - 重点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化创意、数字内容、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广东省文化科技产业成果 - 广东省出台《"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数字文化科技发展 [3] -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754家,营收12875.08亿元,占全省51.5%、全国9.1% [3] - 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16个行业小类营收5863.99亿元 [3] - 数字创意、微短剧、沉浸式体验、生成式AI应用等新兴业态成为新增长极 [3] 文化出海布局 - 设立文化出海展区,组织跨境电商平台助力企业出口,泡泡玛特展示海外限定系列产品 [4] - 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游、网剧)受关注,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展出代表性产品 [4] - 三七互娱2024年营收174.41亿元,其中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比33% [4] - 枫叶互动作为短剧出海先行者,通过文博会验证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 [5] - 吸引全球65个国家305家海外展商参展,预计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 [5] 交易平台升级 - 本届文博会提出打造七个"超级平台",首要聚焦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6] - 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实现交易环节全面扩容和全链赋能 [6] - 组织近200场新品发布、招商签约等活动,首发渠道数量较上届翻番 [7] - 联动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7] - 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供采对接,联动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资产变现 [7] - 设立港澳直通车,批量组织港澳采购团现场洽谈 [7]
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等6大领域 真金白银“政策包” 产业扶持“放大招”
广州日报· 2025-05-22 19:21
影视产业 -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发挥广州、深圳双城引擎作用,沿珠江口布局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对符合条件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2] - 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面向机构征集评选历史、革命、传统文化等题材项目,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3] - 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对精品项目分阶段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金扶持,票房达1亿元奖励500万元,10亿元奖励1000万元并每增1亿元加奖100万元[4][5] - 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头部企业集聚,建立海外发行奖励机制,最高给予500万元境外发行奖励[7][8] - 资助影视前沿科技应用,对高新技术摄影棚和4K/8K技术应用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扶持[9] 演艺市场 - 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建设大型专业演出场所并给予奖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剧院联盟建设[16] - 培育演艺市场主体,引进投资、制作、演出等五类核心主体,优化票务与数据服务[17] - 促进演艺消费,对国际商演观众规模达标项目最高奖补400万元,国内项目最高300万元[18] - 拓展"演艺+"产业链,鼓励结合旅游推出"一票通"服务,支持科技赋能演出项目[20] - 培育演艺新空间,盘活闲置场所发展沉浸式项目,优化审批流程[21] 动漫影视产业 - 构建广深"双核"高地,支持原创IP孵化与传统文化数字化,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盟[27] - 鼓励优秀创作,对重点动画电影项目分阶段给予最高2000万元扶持,入选国家级项目奖励50万元[28] - 支持技术应用,对AI、VR等技术融合项目给予奖补,超高清动画最高奖励50万元[29] - 加大作品奖励,获"五个一工程"奖动画电影奖励800万元,票房达1亿元奖励500万元[30][31] - 推动全链生态协同,开发动漫衍生品与旅游演艺,支持举办中国国际漫画节等活动[34] 网络游戏产业 - 支持原创精品与科技创新,对优质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鼓励游戏技术研发与转化[35] - 优化营商环境,在广州、深圳分设游戏企业服务中心,支持小程序游戏发展[36] - 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广深核心区提升国际知名度,促进游戏与文旅、制造业融合[37][38] - 完善支撑体系,支持游戏IP转化与第三方平台建设,探索流量券、算力券扶持[40] 电子竞技产业 - 完善"双核多点"布局,支持广深差异化发展电竞产业,力争2030年进入全球电竞城市前列[42] - 构建赛事体系,引进国际顶级赛事并给予资助,支持特色赛事与高校电竞活动[44] - 推动科技赋能,鼓励AI、VR技术应用,支持电竞场馆建设与主题产业园发展[47] 网络视听产业 - 提升内容供给,设立"湾区网络视听好节目"评选,重点扶持岭南文化项目[53] - 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支持超高清技术研发与文化元宇宙空间建设[54] - 打造直播经济高地,规划建设综合性集聚区,推动20个头部直播平台发展[55] - 促进湾区协同,建立产业联盟,支持企业海外拓展与合拍项目[57] 政策创新亮点 - 突出全产业链扶持与精品生产,分阶段给予高额资金支持[59] - 强化大湾区协同联动与前沿技术应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59] - 注重人才引进培养与文化出海,优化服务保障机制[59]
上海市“六大行动”提振消费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2:49
《方案》也提到,实施"大宗消费更新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消费,落实好国 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落实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新增手机、平 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力支持绿色家电家居家装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消费支持政策,有望对后续上海市消费起到积极的提 振作用。 持续助力消费提振 上海市的提振消费工作正持续发力。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六大行动",进一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上海市一直高度重视提振消费。一方面,近期上海市多地纷纷发放消费券;另一方面,上海市商务委等 五部门在今年2月份发布《2025年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大力促进汽车更新消费。 与此同时,上海市也在积极吸引外来消费,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 入境游人数累计同比增长超37%。 本次《方案》的出台,有望对上海市的消费提振带来新的助力。《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 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 ...
广东首次出台网络视听新政:培育20个头部直播平台,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8:17
行业政策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9条政策举措,旨在强化竞争优势并解决现存问题 [1] - 政策聚焦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产业园区升级、内容供给提升、全产业链布局、直播经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大湾区协同及人才引育等领域 [1] 产业布局 - 构建"双核引领、多园支撑"格局:广州定位"全球网络直播之都",深圳打造"全球数智视听创新之都",并推进智慧视听云产业园及"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建设 [2] - 支持佛山、韶关等6地市建设差异化省级网络视听园区,目标培育2-3家国际知名视听领军企业 [2] - 强化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联动央视共建文化元宇宙空间及AIGC超高清内容生成平台 [2] 技术创新 -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鼓励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智慧广电领域应用,增强微短剧等内容吸引力 [2] - 推广"视听+"在文旅、教育、医疗等垂直场景的沉浸式、交互式应用 [3] 区域协同与国际拓展 - 建立湾区网络视听产业联盟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通过国际节展(如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助推内容"破圈出海" [3] - 创新"湾区国际节展+精品推介团"模式,包括大湾区短视频展播及创作者大会等活动 [3] 直播经济 - 依托广州商贸底蕴及广交会平台,打造湾区特色直播电商经济带,目标吸引国际平台落地并形成20个头部直播平台 [3] - 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文化消费融合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