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服贸会观察:构建“专精特新”产品矩阵,中加基金打造战略型资管样本
经济观察网· 2025-09-13 05:3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北京银行旗下投资子公司 充分发挥独特禀赋 贯彻延伸北京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 积极打造专精特新第一基金品牌 [3] - 公司持续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耐心资本服务优质科技企业成长 通过多元优质产品与投资者共享科技创新机遇 [3] - 公司紧跟北京银行集团战略部署 以金融之笔书写科技强国篇章 [2] 行业活动与荣誉 - 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公募基金管理人 销售机构及评价机构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2] - 公司获得服贸会官方授予金融服务专题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2]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 [2] 产品与投资策略 - 公司举办科技金融投资策略分享会 主题为智享未来 新有所AI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莅临现场 [3] - 旗下基金经理林沐尘管理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基金 李宁宁管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 分享专精特新和科技与AI领域投资观点 [3] - 基金经理认为科技成长股成为市场突破新引擎 AI 芯片 通信 创新药等领域轮动上涨且前景广阔 [3] 品牌与服务理念 - 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伴您一生的基金服务 [3] - 公司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 - 公司凭借在基金领域多年深耕与口碑沉淀 获得更高起点与视野 [2]
2025上半年海淀金融业成绩亮眼:上市公司市值超4万亿,多项指标领跑全市
搜狐财经· 2025-09-13 05:32
科技金融创新成果 - 海淀区以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和最具投资价值之城为主题展示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物展示 互动体验和动态数据呈现科技金融融合 科创生态培育及产业投资领域成果 [1] - 蚂蚁集团推出整合物联网与近场通信技术的碰一下支付终端 实现支付和身份认证等功能的一键式操作 [3] - 科大讯飞多语种AI透明屏支持实时语音交互与智能翻译 为跨境金融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3] - 量子研究院展示量子金融云平台 通过量子算法优化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方案 [3] - 紫光同芯展出全球首款基于开放式RISC-V架构的THD89-E450R数字安全芯片 通过国家金融信创实验室自主可控一级认证 [3] 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 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吸引17家试点机构入驻 累计为564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66.9亿元 [3] - 创新推出普惠+专属+创新科技保险产品体系 年均风险保障规模超90亿元 [3] - 通过保贷联动机制帮助多家科技企业获得超千万元信贷支持 [3] - 截至2024年末金融机构总数达1578家 其中银行机构759家占全市比重48.1% 私募基金管理人470家占全市29.8% [3] - 金融业成为区域第二大支柱产业 [3] 产业投资生态建设 - 十四五期间引入社保基金中关村专项基金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千亿级基金矩阵 [4] - 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三期) [4] - 2025年上半年驻区企业获得股权投资超700亿元 占全市比重40%以上 [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 全区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约4.3万亿元 [4] - 上市公司数量 再融资规模等指标持续领跑全市 [4] 金融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81.5亿元 同比增长9% [4] - 金融业占全区GDP比重达8.8% [4] - 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年均增速保持4.8% [4] - 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创新结合为全国科技金融改革提供海淀样本 [4]
智享未来 伴您一生 中加基金走进2025服贸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12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参与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充分发挥作为北京银行旗下投资子公司的独特禀赋,贯彻延伸北京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积极打造“专精特新第一基金”品牌 [2] - 公司身处北京银行的集团生态体系,获得了更高的起点与视野,将继续紧跟北京银行集团战略部署 [1] 行业活动与市场参与 - 公司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获得官方授予的“金融服务专题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1] - 公司举办了以“智享未来 新有所 AI”为主题的科技金融投资策略分享会,北京银行董事长莅临现场 [4]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 [1]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公司基金经理认为科技成长股正成为市场突破的新引擎,AI、芯片、通信、创新药等领域轮动上涨,前景广阔 [6] - 公司将持续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耐心资本服务优质科技企业成长,通过多元优质产品与投资者共享科技创新机遇 [8] - 公司基金经理围绕“专精特新”和“科技与AI”分享了前沿市场洞察与投资观点 [6]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宁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09-13 04:40
大会概况 -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于9月11日开幕 主题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 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1] - 大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4100余项 技术需求3600余项 现场签约32个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1] - 设置3000平方米对接洽谈区 举办4个专场活动和10场技术路演 涵盖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新能源等主题 [3] 科技金融支持 - 同步举行科技金融对接服务专场活动 解读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政策举措 重点介绍科技部创新积分制 [1] - 省科技厅与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联合发布苏科积分投科技金融产品 通过量化企业创新指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支持 [1] - 创业投资机构与国家级高新区 标杆孵化器 银行集中签约15个项目 涵盖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领域 [2] 创新成果展示 - 紫金山实验室尤肖虎院士团队展示确定性无线接入演示系统 实现工业闭环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实时控制 为5G/6G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关键技术验证 [3] - 慧创医疗展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通过AI算法解码神经信号实现意念控制交互效果 [3] - 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50条应用场景清单 覆盖未来信息 未来制造 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 涉及脑机接口 合成生物 氢能等新赛道 [2] 企业创新实力 - 江苏以21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研究报告 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 其中南京7家企业上榜 [1][2] - 江苏领先优势源于高校科研机构实力雄厚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学研合作 雄厚产业基础提供市场支撑 [2] 产学研成效 - 江苏近两年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3000余场次 达成合作项目1.3万项 投资额1260亿元 [4] - 2024年与中科院合作项目营收达1545亿元 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4] - 大会持续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推动江苏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4]
智享未来 伴您一生 中加基金走进2025服贸会
搜狐财经· 2025-09-13 03:13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积极响应北京证监局指导的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1] - 公司贯彻北京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 着力打造"专精特新第一基金"品牌[2] - 公司凭借基金领域深耕获得服贸会官方授予"金融服务专题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依托北京银行集团生态获得更高发展起点[1] 产品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举办"智享未来 新有所AI"科技金融投资策略分享会 由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基金经理与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分享前沿洞察[2] - 基金经理一致认为科技成长股成为市场新引擎 AI、芯片、通信、创新药等领域轮动上涨且前景广阔[2] - 专精特新小巨人指数因科创含量高、成长属性强、公司质地好等因素显著跑赢上证指数 具有高投资价值[4] 行业活动与政策响应 - 公司参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 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1] - 公司以耐心资本服务科技企业成长 通过多元产品帮助投资者把握科技创新机遇[2]
直击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见解论坛丨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商业银行需重塑两个逻辑 积极拥抱科技成果转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3:54
核心观点 - 商业银行需通过重塑风险评价逻辑和风险收益平衡逻辑来服务科技创新 强调从传统信贷思维转向投资视角和生态化协同 以解决与创新企业的风险偏好不匹配问题 [2][3][4] - 科技创新具有高成长性 长周期性 轻资产性和高风险性特点 技术转化面临死亡谷困境 高校专利转化率仅3.9% [3] - 上海银行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深耕科技金融 截至8月末科技贷款余额1800亿元 服务1.9万户企业 累计通过沪科专贷为企业节省超1.3亿元融资成本 [6] 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挑战 - 传统银行依赖历史财务数据和抵质押物进行信贷决策 但成果转化阶段企业轻资产且软实力难评估 [3] - 传统银行贷款利率固定 利息收入可能不足抵补风险 且缺乏投资组合思维 [3] -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与创新企业存在天然不匹配 需进行自我革命 [2][3] 风险评价逻辑重塑 - 从看过去转向看未来 贷前以投资视角评价企业 包括看行业 看技术和看未来 [3] - 贷中以投行思维设计合作方案 [3] - 贷后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项目贷后管理 [3] 风险收益平衡逻辑重塑 - 从利差覆盖转向价值创造和长远战略孵化 [4] - 创新股债联动产品及建立投资组合思维 不以单笔业务回报衡量得失 [4] - 银行 政府 保险 投资机构等多方参与 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4] 科技创新阶段划分 - 理论期 从无到0 [5] - 验证期 从0到0 [5] - 种子期 从0到1 [5] - 初创期 从1到10 [5] - 成长期 从10到100 [5] - 成熟期 从100到N [5] - 衰退期 N到无归零 [5] 上海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结合科技创新七个阶段创设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6] - 连接政策帮企业省钱 连接资本帮企业找钱 连接产业为企业赚钱 连接财资帮企业管钱 [6] - 从资金提供者向生态组织者转型 [6] - 本月成立产业研究院 加强产业研究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6] 理想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特征 - 全生命周期覆盖 [6] - 多元化工具 [6] - 智能化风控 [6] - 生态化协同 [6]
14只第二批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 合计“吸金”约达4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2:11
基金发行市场再次见证历史! 9月12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迎来首发,此次发行再次延续首批发行时的热度,全部产品实现"一日 售罄"。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此次发行的14只科创债ETF中,多只基金募集金额接近30亿元募集上 限,以此推算,合计"吸金"约达4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首批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最新规模已超1230亿元。加上第二批产品扩 容,科创债ETF整体规模突破1600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上看,整体利好场内 ETF产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创债ETF的发行热。 第二批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 仅用短短一天时间,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发行圆满收官。 9月12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开售。根据此前的发行安排,华泰柏瑞、汇添富、中银、摩根、 永赢、银华、华安、兴业、工银瑞信旗下9只科创债ETF仅发行9月12日一天时间,天弘、万家、国泰、 泰康旗下科创债ETF发行日期为9月12日至9月16日,大成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发行日期为9月12日至9月 18日。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这14只科创债ETF中,大多数产品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研究
远东资信· 2025-09-12 1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推出债市“科技板”,金融机构成科创债发行主力之一,发行规模或进一步提升,中长期限债券占比需提升,金融机构需创新金融产品设计 [2][54]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可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构建“科技 - 产业 - 金融”良性循环,对金融机构自身也有诸多益处 [4][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景 - 科技金融受政策、技术、市场驱动近年发展迅速,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等发行科创债,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成发行主力之一 [6][7][8]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概况 - 发行结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最大,证券公司发行只数最多,政策性银行平均单只发行金额最高,发行主体向中小型金融主体扩容 [3][12] - 发行期限/评级:期限以2 - 5年中短期为主,占比94%;债项评级集中于AAA级,占比92% [3] - 发行利率/发行利差:加权平均发行利率1.68%低于非金融机构的1.92%,发行利差也低于非金融企业 [3][19] - 募资用途: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募资用途比例不同 [3] - 区域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 [3] - 发行主体情况:信用等级较高、经营实力靠前,以高级别为主,多项指标表现良好 [30][31] 如何理解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 - 产业发展视角:引导金融市场资金精准流向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流向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5][40] - 业务发展视角:对商业银行可平衡资负压力、完善业务体系;对证券公司可优化债务结构、拓展业务和升级 [41][45] - 资产配置视角:提供优化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结构的配置标的,风险可控、收益稳健,利差和估值有优势 [47][49] 小结 - 金融机构成科创债发行主力之一,发行类别、期限、利率、用途、区域和主体有特点,对产业和金融机构自身有益,规模或提升,需提升中长期限债券占比和创新金融产品设计 [51][54]
“AI+金融”创新实验室落户良乡大学城 北京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基金小镇共筑科技金融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1:17
实验室成立背景与目标 - 北京中关村学院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基金小镇联合共建AI+金融创新实验室 落户良乡大学城[2] - 实验室旨在发挥各方优势 探索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 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和人工智能+行动[2] - 实验室定位为多方共赢合作 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落地 实现金融业与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的高效协同发展[3] 参与方核心优势 - 北京中关村学院作为国家级高等教育科研机构 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4] -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具有产业价值和颠覆意义的人工智能科学探索 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4] - 北京基金小镇服务基金及相关产业链机构累计超2780家 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和产业支撑[4] 实验室运作模式 - 开创四大新模式:联合培养高层次交叉人才 共同实施专业教育 联合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5] - 聚焦博士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 设立奖学金激励举措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从业人员培养体系[5] - 围绕金融垂直领域情报挖掘 风险识别评价等需求 打造系列AI+Fintech关键技术[5] - 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转化推广全链条机制 面向绿色能源 新材料 智能制造与智慧医工产业定制金融服务模式[5] 战略意义与影响 - 精准选育既精通AI技术又熟悉金融逻辑的复合型人才 提升金融对实体产业的服务效能[3] - 推动全国金融产品创新 服务升级与风控模式优化 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金融科技要素[3] - 为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6]
刚刚!大消息传来,果然全“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1:09
【导读】 14 只第二批科创债 ETF 全部 " 一日售罄 " ,合计 " 吸金 "约达400 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基金发行市场再次见证历史! 9 月 12 日, 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迎来首发 ,此次发行再次延续首批发行时的热度, 全部产品实现 " 一日售罄 "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此次发行的 14 只科创债 ETF 中, 多只基金募集金额接近 30 亿元募集上限,以此推算,合计 " 吸金 " 约达 400 亿元。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1 日,首批上市的 10 只科创债 ETF 最新规模已超 1230 亿 元。加上第二批产品扩容,科创债 ETF 整体规模突破 1600 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上看,整体 利好场内 ETF 产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创债 ETF 的发行热。 第二批科创债 ETF 全部一日售罄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这 14 只科创债 ETF 中,大多数产品募集金额逼近 30 亿元发行上 限,合计募集金额约达 400 亿元,创下今年基金发行市场单日募集金额新纪录。 仅用短短一天时间,第二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