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日程更新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11 03:54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日—26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承办方为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院士专家出席[1][3][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测评依据T/CNESA 1006—2025团体标准[1][2] 参会企业与活动安排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中科海钠、华钠芯能、比亚迪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产业链龙头,涉及70个产品型号[2] - 活动包括标准讨论、政策研讨、主旨报告、产业链分论坛等环节,拟设500人规模,特邀自行车/低速车/汽车/储能等应用端企业参与[2][4][6] - 9月24日将召开锂电标准工作组年会并讨论3项钠电国标,25日开幕式发布测评结果并探讨产业化进展,26日安排项目考察[5][6][8][12] 政策与产业背景 -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要求加强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及标准研究,2025年八部门行动方案提出研发高容量正负极材料并推动钠电储能系统集成[15][16] - 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快速崛起,目前产业链布局企业超200家,产业化进程加速[17] - 威海文登区规划打造百亿级钠电产业集群,已引进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重点项目,配套30万吨级港口物流设施[19][20] 往届论坛成果 - 首届论坛2022年线上举办吸引数万观众,第二届2023年无锡会议线下千人参与并发布产业研究报告,第三届2024年阳泉会议聚焦标准与储能项目考察[23][26][29] - 往届出席嘉宾包括中科院院士、比亚迪储能总经理等产业领袖,覆盖从材料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代表[26][27]
乘联会小幅上调全年预期
东证期货· 2025-08-10 0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31周(7月28日至8月3日)国内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上升,乘用车零售46.5万辆,同比增长2.8%,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7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渗透率为53.1%;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1256.3万辆,同比增长7.0%,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640.7万辆,同比增长26.9%,累计新能源渗透率为51.0% [2][110][111][118] - 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增长6%,预测总量较6月增加30万辆;乘用车出口546万辆,增长14%,较年初提升1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548万辆,增长27%,预测总量较6月微降,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56%;汽车批发3404万辆,增长8%,较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 [2][108][1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标的跟踪 - 展示相关板块一周涨跌幅情况和上市公司一周涨跌幅情况,如比亚迪收盘价103.93元,一周涨跌幅-1.77%,宁德时代收盘价263.48元,一周涨跌幅0.16%等 [13][16] 产业链数据跟踪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涉及中国市场销量及出口量、库存变动、新能源车企交付量等数据,并通过图表展示,如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季节性)、渗透率等 [17][25][28] 全球及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包含全球、欧洲、北美、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涵盖销量、渗透率等数据,如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地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等 [40][45][58][61] 动力电池产业链 - 展示动力电池装车量、出口量、电芯周度平均价、材料成本等数据,以及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开工率和价格情况 [76][82][83] 其他上游原材料 - 展示橡胶、玻璃、钢材、铝等日度价格数据 [101][102][104] 热点资讯汇总 中国:政策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围绕重点行业和动力电池等重点产品碳计量需求,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 [108] 中国:行业动态 - 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7月新能源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等;1 - 6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2万个,同比增长99.2%;6月中国国内换电站数量为4856座,同比增长28.7% [108][109][111][113] 中国:企业动态 - 欣旺达计划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国际增长策略;零跑汽车首批电动SUV抵达巴西 [113][114] 海外:政策动态 - 俄罗斯政府将在2025 - 2027年拨款57亿卢布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到2030年将有2.8万座大功率直流充电站投入运营 [114] 海外:行业动态 - 英国7月乘用车销量下降5.0%至14.0万辆,纯电、插混增速9.1%、33.0%;德国7月乘用车销量增长11.1%达26.5万辆,纯电、插混增速58.0%、83.6%;巴西7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0.8%达24.3万辆,纯电、插混增速48.2%、22.3% [115][116][117] 行业观点 - 2025年第31周国内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上升,乘联会小幅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具体数据同前文所述 [118] 投资建议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2025年高竞争力新车持续推出,价格战渐停;海外关注一带一路国家、中东等新增长点;关注产品力强、出海顺利、供应稳定的自主品牌企业 [3][119]
绿色保险扩容升级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护航低碳经济生态圈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26
公司ESG治理架构 - 构建董事会承担主体责任的ESG和绿色金融治理架构 明确董事会 专门委员会 高级管理层及分支机构的职责分工 [1][2] - 以《环境 社会 治理和绿色金融管理规定》为制度工具 建立组织健全 职责清晰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和运营机制 [2] - 将ESG治理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形成顶层设计-战略布局-产品创新-投资实践四位一体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1] 绿色保险业务 - 绿色保险覆盖生态环境产业 清洁能源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节能环保等六大业务领域 为全国范围提供保险保障 [5] - 为绿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意外 医疗 寿险等多元化保险方案 持续扩大业务覆盖面 [5] - 2024年将绿色保险增速纳入省级分公司年度绩效考核指标 强化考核引领作用 [5] - 推进绿色保险智能报表系统开发 提升业务统计数据质量 [5] - 个人长险无纸化投保率近100% 个人线上理赔使用率达96.7% 实现绿色低碳运营 [1] 绿色投资实践 - 将ESG因素融入投资管理实践 致力于资产组合层面实现碳中和 [5] - 通过委托投资指引明确绿色领域目标 方向和实施路径 将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 [5] - 在绿色交通投资 绿色转型投资 绿色乡村产业投资和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领域投资多个项目 [6] - 保持绿色投资存量规模稳步增长 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碳强度 [2] 运营与战略目标 - 从绿色销售 绿色营运 绿色办公 绿色采购及绿色生活五方面实现环境目标 [3] - 秉承建设世界一流 负责任寿险公司的ESG战略目标 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到公司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3] - 持续提升营运服务的在线化 集约化 智能化水平 [3] - 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及内控管理 ESG评级处于国内保险行业领先梯队 [3]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国家能源局· 2025-08-07 10:03
能源转型成就 - 中国绿电占比达1/3,即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 [3]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1/3 [3]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3] 政策与技术驱动 - 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法律保障,电价政策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 [4] - 风电、光伏发电通过标杆电价补贴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加速项目落地 [4] - 2025年将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绿电交易激发市场热情 [4] - 中国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世界领先,建立全球最完整清洁能源供应链 [4]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风电技术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 [4] 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 - 智能电网建设增强对新能源波动性的适应能力,实现与传统能源灵活互补 [5] - 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新型供能模式提高工商业用户能源利用效率 [5] -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装机中配置比例上升,有效平抑出力波动,提升供电稳定性 [5] 全球贡献与合作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煤电,改变全球能源市场供需关系 [6] - 中国为全球提供大量光伏组件、风电设备,降低全球新能源成本 [6]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6] - 中国通过技术、人才支持带动其他国家能源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7]
对话“十四五”丨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5:49
受访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许勤华 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从当前成果看,能 源转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二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 量已经达到全球总量的1/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答: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产业长期稳定发 展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完善的电价政策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比如,对风电、光伏发电给予标杆电价补 贴,有效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加速项目落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基本建立,新 能源发电企业通过"绿电交易"获得环境溢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热 情。 中国还不断攻克技术关键难题,加速产业升级。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 领先,建立起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 业体系的新支柱。在光伏领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从"昂贵电 力"到 ...
建行山东省分行32亿信贷助力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为“超级充电宝”注入金融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8-07 03:46
项目概况 - 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是山东省十四五重点项目工程 总投资超百亿元 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电网调峰填谷调频的稳定器 [1] -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65万吨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大贡献 [1] - 项目通过电力过剩时用水储存 电力需求激增时通过水力发电释放 被称为超级充电宝 [1] 金融服务支持 -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为项目提供32亿元项目贷款授信方案 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 [1][2] - 银行组建专项任务团队 由公司部总经理和支行行长挂帅 融合政策研究产品设计风险评估流程优化等专业能力 [1] - 累计已投放贷款达6.3亿元 资金用于核心设备采购和关键主体工程施工 [4] 服务深化过程 - 银行定期分析项目进度和经营数据进行动态评估 根据项目进展优化融资结构 [3] - 对部分存量贷款利率进行符合市场环境的合理调整 同时将企业信用等级提升至6级 [3] - 信用等级提升基于企业治理财务状况履约能力及行业地位等多维度严格评审 [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绿色能源基础设施 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政策导向 [2] - 金融支持保障山东省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 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 [4] - 银行通过多部门协同实现授信审批和资金投放的无缝衔接 提升响应速度 [4]
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对话“十四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1:33
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从当前成果看,能源转 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二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已 经达到全球总量的1/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还不断攻克技术关键难题,加速产业升级。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领 先,建立起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 体系的新支柱。在光伏领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从"昂贵电 力"到"平民电价"的转变。风电技术也在大型化、智能化上飞速进步,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发电效 率稳定性显著提高。风电最大单机容量、光伏晶硅电池转化效率均在技术驱动下逐年提升,储能技术的 突破大幅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 随着技术成本降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而智能电网建设稳步推进,电网对新能源 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助力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灵活互补。同时,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 新型供能模式,则让工商业用户社区能 ...
国开行: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 为美丽中国添彩
人民网· 2025-08-06 01:13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电流仅用7毫秒跨越2290公里,配套电源点新能源装机达1020万千瓦,占比超70% [1] - 国开行新疆分行为电源点项目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项目并网后缓解重庆供电压力 [1] -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获国开行青海分行42亿元信贷支持,每年节约标准煤46万吨 [5] 绿色交通体系发展 - 国开行河北分行发放8805万元贷款支持唐山重型卡车换电项目,计划新建90座换电站,支撑2万辆车辆换电需求 [2] - 电动重卡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每公里电费1.8元(燃油车2.8元),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2] - 燃油重卡占汽车保有量3%但贡献道路交通43%碳排放,换电模式通过"电池银行"降低融资成本 [3] 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 - 西安沣河流域污水治理项目获国开行陕西分行2.7亿元贷款,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及246公里管网,日处理能力2500立方米 [9] - 浙江洞头区EOD项目通过生态修复带动紫菜机械化养殖、大黄鱼声波围养,促进传统养殖升级 [11][12] - 共和光伏产业园区"牧光互补"模式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牧民年增收超3.6万元 [6] 清洁能源技术创新 - 国开行重点支持"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龙羊峡项目实现水光互补联动,光伏板下植被覆盖率提升 [4][5] - 塔拉滩光伏园区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冷凝水与清洗废水利用率提升,草场恢复面积扩大 [6] - 红原安曲光伏项目每年碳减排40万吨,同步带动牦牛养殖增收,形成生态民生双赢 [6]
市场监管总局:到2030年底,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09:09
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30年底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 [1] - 建设主体包括计量技术机构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 中央企业等 [1] - 重点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 科技创新 补齐碳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 [1] - 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 制定碳计量技术规范 [1] - 目标建立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1] 碳计量中心建设方向 - 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碳计量中心建设 [1] - 通过计量技术机构与科研单位合作推进碳计量基准研究 [1] - 高等院校将参与碳计量标准物质研发和技术规范制定 [1] - 中央企业将承担部分碳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1] 政策实施时间表 - 明确设定2030年底为碳计量中心建设完成期限 [1] - 分阶段推进碳计量基准 标准物质 检定能力等体系建设 [1]
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获批两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中国发展网· 2025-08-04 07:48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下达2025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立项通知, 共安排竞争性创新平台项目171项,其中济宁市5项。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及其托管企业依托院士工作 站申报的2个项目成功获批,实现历史性突破。 "岩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构建以岩溶"碳-水-钙"循环为核心的关键带有机-无 机协同的碳汇定量评价模型,形成岩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建立岩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示范 区,不仅能为精准评估北方岩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与碳汇潜力开发,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供理 论支撑,还可提升北方岩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带动生态产业及促进地方经济转型等提供关键技术与试 验示范。 近年来,鲁南院按照局党委安排部署,全力推进"研发计划、项目、平台、团队、人才、成果"一体化建 设,获批12个省部、厅局级科研平台、2个院士工作站,全面融入省"1313"实验室体系,实施省级以上 重大科技项目十余项,有力推动了鲁南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两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成功获批,是鲁南院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下一步,鲁 南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