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创新实施“百千万”工程
杭州日报· 2025-06-09 03:10
粮食生产成效 - 2024年杭州粮食播种面积达147.55万亩、总产量5.77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增量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3] - 全市粮食规模化种植率已突破80%,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3] - 项目区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冬小麦亩产达300公斤 [4] 农田整治工程进展 - "百千万"工程累计建成集中连片耕地29万亩,其中万亩方4个、千亩方107个 [3] - 已完成验收项目245个,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改造零散农田 [3] - 临安区河桥镇云浪村形成超600亩集中连片良田 [4] 农业产业转型 - 采用"稻田+"模式打造创意农业景观带,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转型 [4] - 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 [4] -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近10% [4]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耕地数量、质量、产能"三位一体"保护机制,统筹耕地功能恢复与农文旅开发 [4] - 衔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耕地保护规划,探索"耕地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模式 [4] - 实现"口粮地"量升质优,赋能共同富裕 [4]
市政协开展“六送”服务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6-09 03:06
活动概况 - 2025年市区两级政协"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于6月6日在临平区塘栖镇启动 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及三位副主席参与 [1] - 活动以送文化 送教育 送卫生 送法律 送科技 送体育为核心内容 是政协长期坚持的特色履职工作 [1] - 活动聚合各界力量 统筹政协组织 委员及社会资源 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1] 服务实施 - 60余名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参与集中服务 涵盖健康筛查 田间指导 文学讲座 人工智能课堂 应急救护培训 法律公益宣传等项目 [1] - 市政协相关专委会 界别 企业家联谊会向塘栖镇赠送文史教育图书 医疗器械 农用物资和体育器材 [2] - 文艺界委员和文化工作者现场表演精彩文艺节目 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与塘栖镇第三小学签订城乡小学结对协议 [2] 具体案例 - 作家麦家在塘栖三中开展文学讲座 为师生播下文学种子 [1] - 塘栖三小展示多才多艺的机器狗 引发孩子们热烈欢呼 [1] 后续规划 - 活动小分队将分赴富阳 余杭 临安 建德 钱塘 桐庐 淳安等地继续开展服务 [2] - 活动致力于推动资源精准下沉 打造政协联系群众和服务为民的履职品牌 [2]
山东大学张林波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就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中国环境报· 2025-06-09 01:4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优势 - 党中央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升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纲领,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均提出相关要求并完善机制[2]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的关键抓手,并与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战略融合[2] -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全方位部署[2] 法治保障与政策支持 - 新修订的草原法、森林法与新制定的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对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作出规定,保障保护自然获得合理回报[3] - 2024年出台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法律保障[3] 民生改善与生态惠民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平均浓度达29 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90 4%[4] - 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务工、设立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国家储备林、森林湿地旅游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4] 协同机制与产业转化 - 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保护补偿等试点示范,地方如浙江丽水打造"丽水山耕"品牌促进生态产品增值[5] - 林草、文旅等行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转化通道,如发展林下经济、EOD模式等[5][6] - 各地探索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飞地经济等区域协作模式,解决生态产品供给区与受益区的经济红利分配问题[6] 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 -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梁八柱"[7] - 福建南平创新"生态银行"机制,重庆、山东临沂探索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机制,破解资源分散和价值提升难题[7]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形成中国特色模式[8]
上海合作组织青年“感知共富路”活动在浙江举行 “一次创新之旅、发现之旅、圆梦之旅”(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6-06 21:32
数字经济与创新生态 - 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展示菜鸟无锡智能仓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包括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和自动化立体仓库 [2] - 杭州梦想小镇提供创业支持政策及国际人才引进措施,吸引"洋创客"如西顾视频科技创始人尼克·米切尔入驻 [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在多领域的应用 [3] - 阿里大文娱推出超写实数字人厘里,体现数字内容创新 [3] 绿色经济与乡村振兴 - 湖州安吉余村通过生态修复(涵养水土、复垦改良)实现从采矿到生态旅游的产业转型,建设五彩稻田等生态景观 [4][5] -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推动"青年+乡村"价值双向流动,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吸引白俄罗斯青年联盟成员注册"云村民" [5][6] - 余村实施竹林碳汇改革等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探索农村"三块地"改革 [5] 基层治理与社会服务 - 绍兴枫桥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义乌采用外籍调解员解决跨国文化差异引发的纠纷 [6] - 枫源村便民服务站配备多功能政务自助机和医保自助受理终端,实现村民"一站式"业务办理 [6] - 枫源村通过邻里纠纷调解会、乡贤参事议事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村级建设和矛盾调解 [6]
扬州全链条帮扶脱贫地区年销11.5亿
新华日报· 2025-06-06 21:05
电商直播帮扶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成立全国首家电商直播学院 累计建立直播基地279个 培训主播超2万名 [1] - 通过直播带货助力秭归脐橙等12个区域供应链优化升级 带动农户增收3.1亿元 [1] - 学生主播通过冷链物流销售陕西清涧黑猪等农产品 实现产销对接 [1] 消费帮扶城市政策 - 扬州是国家批准的10个消费帮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对口支援新疆 青海 三峡库区等8县区 [1] - 2023年援派党政干部30人 专业技术人才445人 投入资金5.15亿元 [1] - 新建产业项目94个 民生项目101个 帮扶销售规模达8.7亿元 [1] 产业协作案例 - 扬州安贝斯玩具公司与陕西安康合作生产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公仔 [2] - 2017年起协助安康发展毛绒玩具产业 形成设计 生产 贸易全产业链闭环 [2] - 截至2023年底引进扬州企业84家 创造就业2656人 年销售额超10亿元 [2] 消费帮扶成效 - 2023年扬州通过市场化帮销助销规模达6亿元 总帮扶销售规模11.5亿元 [2] - 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的全链条模式 覆盖生产 流通 消费环节 [2] - 重点推进品牌引领 产业协同 文旅融合等创新帮扶方式 [2] 区域合作规划 - 扬州计划深化与对口地区在资金 项目 人才 劳务等领域的合作 [2] - 全国消费帮扶重点城市联合调研在扬州举行 促成多项新项目合作 [1] - 安康已成为全国四大毛绒玩具加工基地 与扬州形成产业链深度绑定 [2]
公益路上的信托业: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09:37
慈善信托创新 - 工商银行联合信托机构发布国内首个基于捐赠人建议基金模式(DAF)的慈善信托"君子伙伴慈善信托"2.0版本,创新金融慈善路径[2] - 浙金信托成立慈善信托部后备案120单慈善信托,规模达1.16亿元,支出近8000万元,覆盖全国180个组织及10万个体,其"善行国贸"系列助力衢州乡村振兴[2] - 中航信托与企业家刘兴钢合作探索股权捐赠新模式,将大石河钼矿股份用于慈善事业[3] 教育助学实践 - 上海信托通过公益信托支持云南100名乡村校长及教师赴沪培训,推动教育理念辐射[4] - 渤海信托"月明1号"慈善信托募集超100万元,资助133名河北困难学生并参与涞源灾后重建[5] - 中航信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学活动,资助10名学生并面向300多名师生进行航空科普[5][6] 乡村振兴支持 - 中铁信托设立乡村振兴系列慈善信托总规模2.473亿元,支持山西土壤改良、湖南冷水稻米产业及西藏基础设施建设[7] - 中航信托绿色乡村慈善信托实现绿色与慈善跨界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8] 绿色金融探索 - 2023年行业新增绿色信托项目321个,资产余额3597.5亿元,中航信托累计投放绿色信托超705亿元[8] - 中航信托设立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资产管理信托,并发行全市场首单三项贴标ABCP[8] 政策与行业展望 - 2024年修订后的慈善法强化慈善信托政策支持,明确运作规范及优惠措施[9] - 行业未来将持续创新公益模式,深化在教育、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实践[9]
同心共富,长三角牵手“谋幸福”——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36
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概况 - 截至2024年末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达23799.2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9%,且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际差距持续缩小,203项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78项居民服务实现"一卡通用" [1] 区域协同发展 - 皖北地区国土面积占长三角14.8%,但经济产出占比不足5%,通过《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动协同发展 [2] - 安徽希磁科技从宁波搬迁至蚌埠后,月出货量从50万个增至超600万个,市场份额超30% [2] - 苏州与阜阳3年签订合作协议近50项,阜阳为苏州发布用工招聘超800家,苏州为阜阳培训人才超2000人次 [2] 共同富裕与示范区建设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出台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提出20项具体任务 [3] - 2023年第一批试点18项示范项目,2024年第二批试点22项,目标包括人均生产总值1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万元等 [3] 民营经济发展 - 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上海80%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江苏民间投资占比66.1%,浙江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安徽民营经营主体占比92.5% [5] -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成立5年组建19个产业链联盟,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从12家增至76家 [5] - 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由7个城市共同发起,推进产业、创新、制度、服务协同 [5] - 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占225家,正泰集团全产业链带动就业50余万人 [6] 跨省民生服务 - 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城市、超2万家医疗机构 [7] - 长三角率先实现户口跨省迁移"一站式"办理和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跨省通办 [8] -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上线,社保卡实现交通、旅游、医疗等跨省通用 [9]
杭州双案例入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典型
杭州日报· 2025-06-04 03:03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案例 -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与萧山区浦阳单元规划入选全省首批"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典型案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 [1] - 两份规划凝聚杭州创新智慧,差异化探索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杭州路径" [1] 塘栖镇规划亮点 - 定位"名镇名山名湖一体发展",通过"一带两轴、三区三园"布局串联大运河世界遗产、超山风景名胜区与丁山湖湿地形成生态文旅走廊 [1] - 转向存量空间优化发展模式: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 [1] - 构建"15分钟公共生活圈"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居民步行一刻钟可享优质公共服务 [2] - 通过铁路、高速、航运网络一体化布局,向东对接城东智造走廊,向西联动城西科创走廊,架起区域协同发展桥梁 [2] 浦阳单元规划特色 - 以"诗画桃源、活力浦阳"为愿景,打造"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科创风情镇、桃源人居镇和共富示范镇 [3] - 突破行政边界限制,以镇域为单元编制规划,差异化布局城乡功能 [3] - 创新"农业+"复合用地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空间,规划实施后8个村庄获评省级和美乡村 [3] 规划实施成效与展望 - 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乡村振兴动能持续释放 [3] - 未来将完善"县级规划明分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提品质"总体构架,深化全周期管理 [3]
鼓励支持高净值人群“多向社会奉献爱心”,中华慈善总会2025年善家传承交流会召开
华夏时报· 2025-06-04 02:11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华慈善总会于5月在江苏无锡举办2025年善家传承交流会 主题为"善筑家风 益启新局" 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 其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及无锡市慈善总会联合承办[2] - 会议旨在贯彻国家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及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的指示 推动财富机构和慈善组织创新服务 助力高净值人群结合家风开展高效慈善 并深化慈善总会与企业家合作[2] 政策与战略意义 - 慈善事业被提升为实施第三次分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善家传承是家族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高度契合的必然选择[2]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慈善组织需配合国家现代化进程 解决社会经济突出问题 并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3] 慈善实践与案例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5年发起"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 为中西部农村6-36个月婴幼儿提供免费一对一养育指导 试点评估显示婴幼儿早期发育筛查正常率提高50%以上 干预组84%儿童表现优于对照组 大学入学概率提升38%[6] - 项目已覆盖10个省区市24个县区 累计受益儿童超7万名 2024年升级为"阳光起点行动计划" 并在贵州毕节、青海海东实现地市级规模化发展[6] - 均瑶集团提出"企业慈善三层次"理论 从扶贫济困到产业赋能再到价值共创 展现企业参与慈善的有效路径[8] - 兴达投资集团创始人华若中创立慈善信托 2000年起向无锡锡山区4所中小学捐资设立助学基金 2007年设立无锡首个特殊教育爱心基金(金额200万元) 同年向无锡慈善总会认捐1000万元 2008年向区慈善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9][10] 金融机构角色 -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服务超32万户私银客户 其中相当部分已参与或计划参与慈善捐赠 打造"君子伙伴慈善服务"生态圈 通过生态、模式和服务创新凝聚慈善力量[11] 行业倡议与展望 - 倡导构建"政府支持、行业协作、企业兴善、家家向善"的社会生态 激发善家传承现代活力[3] - 强调慈善事业需加强跨界合作 完善慈善顾问服务 鼓励有意愿有能力捐赠人参与公益[12] - 交流会发布《中国高净值人群慈善研究报告(2024)》 并举办枢纽组织赋能社区慈善、物质与精神财富双传承等专题研讨会[11]
不要把“板子”打到市场经济的身上:分配的帕累托
搜狐财经· 2025-06-04 01:28
国民富裕与经济发展 - 林毅夫预测中国将在2050年人均GDP达到美国现在50%的水平 但这一预测是统计学推断而非科学结论 [2] - 当前重点应是如何提前实现人均GDP目标而非立即追求共同富裕 [2] - 2050年即使实现人均GDP目标 中国与富裕国家仍有显著差距 因人均GDP反映生产总量而非居民实际收入 [4]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2023年中国人均工资在GDP中占比24.4% 远低于美国的42.59% [4] -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比比北欧国家低10倍 [4] - 中国基尼系数0.491显著高于北欧国家平均水平0.3 显示收入分配差距更大 [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争 - 王小鲁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不应归咎于市场经济 主张先做大蛋糕再通过制度分配 [6] - 两极分化存在于所有经济体 市场经济下富人变富不必然导致穷人更穷 北欧是例证 [7] - 计划经济下官员变富而穷人更穷 因商品稀缺 朝鲜是例证 [7] 税收与民生保障 - 累进税制本质是追求帕累托平衡而非剥夺 税收使用效率影响居民收入占比 [8] - 计划经济缺乏成功案例 其优越性仅是假设而非科学论证 [8] - 市场经济自身是否具备抑制两极分化的手段仍是待解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