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护理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国办:鼓励依托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北京商报· 2025-07-31 11:16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 见》,其中提到,发挥长期护理保险基础支撑作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按规定纳入长期护理 保险保障范围。鼓励各地依托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将符合条件的 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认定范围。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重度残疾 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予以分类资助。研究探索将长期护理相关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等 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 ...
“充电”赋能量,护理提质效——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长护险护理员专题培训纪实
齐鲁晚报· 2025-07-28 10:08
长期护理保险培训 -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医保局联合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护理员专题培训 [1] - 培训内容包括政策解读、技能实操、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形式 [1] - 培训提升护理员综合业务素质,强化护理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1] 培训方案设计 - 县医保局和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统筹规划,紧扣长护险制度落地需求 [3] - 培训方案聚焦护理服务核心环节与实际痛点,包括政策细则解读、专业护理技能实操、服务理念与沟通技巧培训 [3] - 政策细则解读重点讲解参保对象认定、服务项目规范、费用结算标准等关键内容 [3] - 专业护理技能实操包括失能人员日常照护、基础医疗护理、应急处理等实用技能 [3] 讲师库建设 - 汶上县医保局启动长护险讲师库人选征集工作,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审 [3] - 入库讲师深度参与长护险护理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工作 [3] - 讲师库为全县护理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持续专业支撑 [3] 培训模式与效果 - 培训采用分批次、小班化模式开展,确保一线护理力量有序轮训、无缝衔接 [5] - 小班化教学中讲师针对失能人员照护实操技能进行一对一指导 [5] - 案例研讨贴合实际服务场景,提升培训精准性与实效性 [5] - 护理员反馈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对提高护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5] 长护险制度改革 - 汶上县医保局持续深化长护险制度改革,建立护理服务讲师库、规范服务标准、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协同参与 [7] - 中国人寿财险济宁市中心支公司作为长护险经办服务合作单位,参与培训组织、资源协调等工作 [7] - 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支撑、保险协同"的培训新模式 [7] - 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护理员能力提升活动,持续推送精品课程,加强培训成果转化 [7]
预定利率下调!国寿、平安等公告旧产品于8月31日停售;二季度研究值仅为1.99%;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已超去年全年|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26 01:47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7] - 央行维持5年期和1年期LPR不变,分别为3.5%和3.0% [8] - 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0% [9]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上半年总收入4.53万亿 [9] - 社保卡覆盖98.9%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97亿 [10] - 人社部推动基本养老金扩大投资规模,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1][12] - 医保局计划"十四五"期间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左右,2024年参保人数13.27亿 [13] - 长期护理保险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支出850亿,参保群众近1.9亿 [15][16] - 中保协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18] - 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权益投资信心指数环比上升至56.11 [19] - 广东银行业发布自律公约防止"内卷式"竞争 [20] 公司动态 - 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 [22]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电信125.32万股,持股比例5% [23] - 瑞众人寿增持中国神华100万股和龙源电力330万股 [24][25] -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2470.1万股,持股比例升至8.04% [26] - 中国人保50亿战略投资国网新源 [27] - 泰康人寿1.79亿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持股8.69% [28] - 中意财险获批增资3.92亿 [29] - 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增至26.76亿,累计增资16.51亿 [30] - 中国太平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556.7亿,同比增长2.6% [31] - 中国人寿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 [32] - 国寿养老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近2.2万亿 [33] - 泰康人寿上半年赔付总额46亿,重疾险占比52% [34] - 天安人寿获批退出 [35] 行业数据 - 3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近4200亿,银保渠道贡献提升 [48] - 1380余款分红险产品中20%红利实现率超100% [49] - 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661.7亿,同比增长41.44% [50] - 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超90%和95% [51]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中10家险企上榜,中国人寿排名第12 [52][53] - 南向资金年内流入近8000亿港元,险资为主要力量 [54] - 近十年健康险保费年均复合增速达20%,2024年规模达9773亿 [55] - 交大昂立前高管涉嫌通过团体险违规转移资金1694万 [56] 产品与服务 - 平安产险推出全国首单陆基三文鱼养殖保险,保额2.2亿 [58] - 多地惠民保推出分层方案,如达州达惠保分普惠款、优选款、安享款 [59]
长期护理保险累计筹集资金已超千亿元 支出超过85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4 05:36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累计筹集资金超过一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 [1] - 参保群众近1.9亿人,试点城市从15个扩大至49个 [1] - 试点地区探索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 制度机制建设 - 基本完成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机制"架梁立柱" [2] - 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初步搭建,责任共担的筹资机制基本确立 [2] - 国家医保局出台了失能等级评估、服务机构管理等15个文件 [2] 民生保障效果 - 基金按规定分担70%左右的护理服务费用 [2] - "十四五"期间累计惠及超过200万失能群众 [2] - 减轻群众护理服务费用负担超过500亿元 [2] 产业发展带动 - 49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拉动社会资本投入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 [3]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过8800家,护理服务人员达到30万人 [3] - 服务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超过50% [3] 职业发展促进 - 新增了长期照护师职业,系统组织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3] - 拓宽了就业渠道,社会反响积极,报名踊跃 [3]
烟台长护险:烟台国寿以担当织密民生保障网,用专业守护银发尊严
齐鲁晚报· 2025-07-21 02:53
普惠金融与保险为民 -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在烟台举办"媒体看国寿"活动,主题为"一个客户 一生守护——保险为民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展示行业成果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实践 [1] - 老龄化浪潮下,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作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重要经办力量,构建精准服务体系,创新经办模式,让专业照护走进千家万户 [3] 长护险服务成效 - 长护险从"家庭独扛"转变为"社会共担",为家庭松绑减负,专业护理人员提供每周三次上门服务,显著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4] - 2024年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承办的牟平、海阳、莱阳、栖霞四地,累计补偿人数1807人,补偿资金达2439.71万元 [5] - 2025年烟台国寿承办区域参保职工53人,筹集长护资金5398.50万元,可提供407亿元长护保障 [5] 制度创新与服务模式 - 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与人保形成"人保先行、国寿协同"的分区服务模式,执行统一服务标准 [6] - 编制《长护险护理服务手册》,将服务项目细化为35项基础护理和23项日常照护,根据失能等级动态调整服务频次和内容 [6] - 设计"个性化记忆唤醒方案",如为认知障碍老人放置"记忆盒子",使情绪波动次数减少60%,家属满意度达100% [6][8] 资金筹集与普惠覆盖 - 资金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合理分担,个人年缴仅30元 [8] - 2024年累计为4237名特殊参保人代缴保费12.7万元,确保政策红利覆盖需要帮助的人群 [8] 服务监管与质量保障 - 开发包含35个基础选项卡的服务系统,结合大数据实时筛查异常记录,确保服务真实可追溯 [10] - 出台《商保机构考核办法》《定点医护机构考核办法》及《标准化服务规范》,以考核促规范 [10] - 筹划启动设备租赁业务,将轮椅、护理床等常用设备纳入租赁范围,降低家庭照护成本 [10]
职工医保基金支出近2万亿,全国医保最新“年报”透露哪些信息
新京报· 2025-07-16 10:47
医保基金运行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662.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 [2]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总支出29764.03亿元,当期结存4639.17亿元,累计结存38628.52亿元 [2] - 职工医保基金支出19102.54亿元,同比增长7.6%,收入23732.47亿元,同比增长3.5% [2] 职工医保参保结构 -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7948.34万人,同比增长2.3%,其中灵活就业等其他人员参保6615.91万人,同比增加555.91万人 [2] - 2024年职工医保待遇享受53.08亿人次,同比增长9.9%,其中药店购药22.71亿人次占比最高 [3] -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20587.46亿元,同比增长3.6% [3] 城乡居民医保与生育保险 -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94713.73万人,基金收入11180.91亿元,次均住院费用7408.08元(三级医院11956元最高) [4] - 生育保险参保25299.52万人,同比增长1.6%,待遇享受3690.80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基金支出1402.93亿元 [4]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4] 长期护理保险与异地就医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参保18786.34万人,待遇享受人数从2020年83.5万人增至2024年146.25万人 [5] - 2024年异地就医3.97亿人次(职工医保2.62亿人次),费用7867.74亿元,2020-2024年人次从8238万增至39657万 [5] 药品集采进展 - 国家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第十批集采涉及62种药品,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覆盖外周血管支架等 [6] - 第十一批集采启动,拟采购55种药品,聚焦抗感染、抗肿瘤等领域,要求企业具备2年以上生产经验 [6][7] - 集采规则优化:限制过低报价,要求最低价中选企业发布"低价声明",强化质量监管 [7]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 - 连续7年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835种药品,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8] - 2024版医保目录收载药品3159种(西药1765种),新增91种,2025年调整首次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 [8][9] - 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医保保障能力的药品,与医保目录同步调整 [9]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关键数据均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2:40
医保参保规模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662.08万人 参保率巩固在95% [2] -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7948.34万人 较上年增加853.70万人 增长2.3% [5]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299.52万人 较上年增加396.38万人 增长1.6% [6] 医保基金收支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 总支出29764.03亿元 [2] - 统筹基金当期结存4639.17亿元 累计结存38628.52亿元 [2] -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 较上年增长19.2% [6] 医保改革进展 - 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药品91种 目录总药品数达3159种 [9] - 7年累计新增835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10] - 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10]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7] 医保监管成效 - 2024年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8] - 通过经办协议处理挽回基金损失233.63亿元 [8] - 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8] - 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 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 [8]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 2024年49个试点城市参保人数18786.34万人 [11] - 长护险待遇享受人数从2020年83.5万人增至2024年146.25万人 [11]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达8837家 护理服务人员29.28万人 [11] 异地就医服务 - 2024年异地就医就诊人次3.97亿人次 其中职工医保2.62亿人次 [13] - 异地就医费用7867.74亿元 其中职工医保3184.14亿元 [13] - 2020-2024年全国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呈增长态势 [13] 集中采购实施 - 累计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 纳入435种药品 [10] - 累计开展5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覆盖7大类产品 [10] - 2024年开展第十批药品集采(62种)和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2个品种) [10]
长护险有望催生万亿级市场需求,重视创新器械
2025-06-23 0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板块、创新器械领域、长期护理保险行业 - **公司**:信达控股、石药集团、华大智造、惠泰医疗、赛诺医疗、东阳光长江药、珍宝岛、佰仁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板块 - **观点**:短期调整后仍有上涨空间,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1][3] - **论据**:上周医药板块表现弱,因创新药回调,属正常现象,产业趋势未变,只是中短期涨幅快致市场预期高,调整一到两周后仍会上涨 [3] 创新器械领域 - **观点**:筹码结构良好,重点推荐华大智造、惠泰医疗和赛诺医疗 [1][4] - **论据**:赛诺医疗自膨支架是全球创新产品,预计 8 月底有审批结果;华大智造受 AI 医疗和创新器械双重催化有增长逻辑;惠泰医疗因福建电生理续约及 PCA 爆量有潜力 [1][4] 长期护理保险行业 - **观点**:潜力巨大,将催生投资机会,推动相关企业发展 [1][5] - **论据**:未来规模乐观估计达 2 万亿人民币,国内参保人数 1.8 亿,享受待遇人数 130 万,渗透率低,海外经验表明相关企业 ROE 和 ROIC 表现优秀 [1][2][8] 东阳光长江药 - **观点**:预计市值可达 450 - 500 亿港币,8 月数据催化及业务开发预期有望带来股价上涨 [1][6] - **论据**:港股聆讯已通过,下周可能发布股东大会通知并进行私有化换股投票 [6] 珍宝岛 - **观点**:有望释放积极信息 [1][6] - **论据**:雪莲通中标放量及参股子公司特瑞思 CD20 ADC 突破性疗法计划本周五调研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药监局 6 月 20 日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政策,重点支持机器人应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相关医疗器械、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利好国产化率低的创新器械企业,提升相关公司审批效率和市场表现 [1][6] - 手术机器人领域值得关注,但发展面临医保局相关政策挑战,若医保局出台集采缓和等政策,创新器械行业将显著增长 [7] - 2025 年国内失能老人预计约 3400 万,一年护理支出约 2.2 万元,总规模约 7400 亿人民币;2050 年失能老人数量预计翻倍至 6400 万,总规模达 1.7 万亿人民币 [8] - 海外如日本、美国、法国等国护理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涨幅显著,ROE 和 ROIC 表现优秀,为国内提供借鉴 [9] - 国内长护险基金规模短期内最可能达 1700 亿元,达美日德法平均水平可达 6300 亿元,按卫星总费用比例测算约 1.3 万亿元,按 GDP 比例计算可达 2 万亿元 [10]
健全照护制度 兜紧兜牢失能老人养老保障
四川日报· 2025-06-17 00:32
养老服务扩容提质政策 - 四川省出台《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系统部署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工作,重点关注失能老年人群体[1] - 政策提出具体务实的改革措施,立足四川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1] - 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对普通型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2] - 支持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探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2] - 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范围,健全养老服务支付体系[2] 失能照护服务优化 - 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时全托等"喘息"服务[2] - 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推动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在失能照护中的应用[2] - 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围绕失能老年人照护适时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4] - 健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标准体系,实现规范化运行[4] 养老服务支付保障 - 建立失能老年人照护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福利补贴制度[2] - 加快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覆盖全体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 - 出台政策措施助力养老服务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4] 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 加大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完善收入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3] - 支持开展家庭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发挥家庭成员亲情照顾作用[3] - 引导低龄老年人参与失能照护志愿服务[3]
未来十年老年人口净增1亿,长护险全国铺开进入倒计时|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6-12 12:26
老龄化现状与挑战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预计2035年突破4亿(占比超30%) [2] - 2020-2030年失能老人将从5271万增至7700万,平均失能期7.44年,失能老人占比超总失能人口57% [3] - 当前失能老人约3500万(占老年人11.6%),老年人患病率为总人口4倍,带病生存超8年 [3] 长护险制度进展 - 试点9年覆盖1.83亿人(占全国13%),定点机构8080家,护理人员30.28万,2023年基金收入243.63亿/支出118.56亿 [8] - 2020-2023年参保人数从1.08亿增至1.83亿,待遇享受人数从83.5万增至134.29万,但护理人员数量2023年同比减少2.82万 [9] - 需求增速(23.5%)远超供给增速(机构18.5%/护理人员负增长),护理人员短缺成全国落地主要瓶颈 [9]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医保局正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长护险制度,预计顶层设计即将出台 [1] - 2035年前是应对老龄化关键窗口期,政策要求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 [18] - 当前试点受益人群仅占需求人群5.8%,行业共识需尽快结束试点实现全国普惠覆盖 [18] 经济与社会影响 - 长护险是养老/医疗/长护三大老年保障支柱之一,试点已带动照护产业增长 [8][9] - 失能导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行社保体系难以满足长期护理需求 [4] - 长护险被视为撬动银发经济的重要杠杆,但需解决服务供给结构性矛盾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