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着力引导金融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06
过去这5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跨越,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 元,5年来年均增长9%;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番;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六席…… 9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全球最 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各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高风险机构数量和资产规 模较峰值大幅压降,金融风险防控化解成效显著,银行业保险业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 底气更足。 行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离不开监管部门精准拆弹高风险点位、夯实金融资产底层发展根基。 "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都比较 小,风险完全可控。"李云泽指出,"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加快推进改革 转型、重拳整治金融乱象,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其中,金融监管总局把稳妥处置中小金融 机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推进实施重点地区改革 化险方案,目前 ...
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战略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3
■李文 "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五周年,中国发展"绿"意更浓。近年来,中国凭借一系列行之有效、脚踏实地的绿 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治理贡献了具有高度可操作性与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 第三,强化风险管理与国际合作。当前,金融机构不再将绿色金融仅视为业务增长点,更将其核心纳入 机构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中,并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在风险管理层面,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 对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国际合作层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性气候挑战。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和深化国际合作,金融机构不仅保障了自身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 行,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了负责任的金融力量,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 在支持绿色新动能方面,金融机构的行动日趋"系统化"。在企业初创期,通过绿色产业基金、私募股权 融资、绿色信贷等方式,为前沿绿色科技企业提供"第一桶金",夯实其发展基础;在企业成长期,为企 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IPO提供承销、保荐和融资服务,助力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将资金精准 投向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1
对于"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谈到了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塑性改 革。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对标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个关键核心金融 要素,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 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与此同时,扎实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 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 求。"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 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 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金融 ...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十四五”我国金融业“成绩单”出炉
新华网· 2025-09-22 15:21
新华社权威速览 加快建设金融域国! "十四五"我国会融业 "成绩单"出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2日举行"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四部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 业发展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截至今年6月末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 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 股票、 债券市场规模 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 位居世界第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 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 H : 20%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令融债务 规模下降超50%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 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 超10万亿元 会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银行业保险业 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 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 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 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 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 分点 高风险机构数量、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 幅压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 小机构 同体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揭晓 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9-22 15:16
新华财经北京9月22日电(记者翟卓、刘玉龙)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 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 长潘功胜从中长期视角对五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明确后续,货币政策将继续坚 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例如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 为金融治理效能;同时对标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个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 节。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去 年9月中央政治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10
导言 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以下为部分要点: 1 潘功胜: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第三,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 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按照中央部署,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有力 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寿险公司压降成本3500亿!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保险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
13个精算师· 2025-09-22 14:07
行业发展成就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 [4] -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4]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4]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4] - 保险业总资产超过39万亿,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超10% [8] - 保费收入首次突破5.69万亿,近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8] - 保险业整体资本充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200%左右 [10] 金融服务与赔付 -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4]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4][13] - 2024年保险业总赔付为2.3万亿,连续两年保持20%同比增长 [13] - 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 [16] - 健康险赔付支出近十年翻了7倍,复合增长率超20% [16]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4] - 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4][15] - 大病保险服务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 [16] 保险资金投资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2020年末增长85% [17]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16] 监管与制度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各类规制171件 [3][19] - 保险法修订在加快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19] - 金融监管总局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4] - 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22][26] - 推进保险机构分类监管,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 [34][36] - 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 [36] - 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建立"四级垂管"架构 [33][34] 行业经营与成本控制 - 寿险公司深入开展"报行合一",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22][27] -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22][27]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16] - 搭建新能源车"车险好投保"平台,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16] 产品创新与风险保障 - 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4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52% [16] - 强化科技保险保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16]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亩均保额提升72% [16] - 商业养老金、养老理财等业务试点稳步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不断加快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构建多方联动的"大消保"格局 [20] - 制定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等 [20] - 上线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掌上查、指尖办" [20]
图说高质量丨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防范化解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 目标,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潘功胜表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体制、金融监管体制 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塑性改革。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 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对标金融强国应当 具备的六个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 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 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 2个百分点。民生保障方面,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 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 ...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今日重磅发声 !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2 11:08
文/《清华金融评论》编辑 周茗一 ,实习编辑 何佳霖 2 0 2 5 年 9 月 2 2 日 下 午 3 时 , 国 务 院 新 闻 办 公 室 举 行 " 高 质 量 完 成 ' 十 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 金融监管总 局局长 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 外 汇 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提到 ,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 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 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 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截至今年 6 月 ...
央行: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41
金融业发展成就总体概述 - 金融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今年是规划收官之年[1]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3] - 股票与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3]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移动支付技术国际领先[3]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 完成金融工作领导体制与监管体制重塑性改革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与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4] -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4] - 对标金融强国六大核心要素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实施传导机制更为有效[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4] - 金融政策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4] - 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提升全生命周期科技企业融资能力[4] 金融改革开放进展 - 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5] - 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优化整体金融结构[5] - 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 增强国际金融治理参与度与话语权[5]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突出风险点 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外溢冲击[6] - 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健 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市场运行平稳[6] - 风险处置过程有力保护储户与中小投资者利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