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行长潘功胜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金融时报· 2025-09-22 12:04
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双边 本币货币互换。我们和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合作中,双边本币互换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我们和32 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 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 第三。如果拉长一点周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 在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的成效。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 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展: 一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我们会同各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 ...
潘功胜:今日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做进一步沟通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15
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 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以下是发布会要点: 潘功胜:"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作进一步沟通 央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 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 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从中长期的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给做进一步沟通。 吴清: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去年 出台新"国九条",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 方位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 ...
潘功胜: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是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51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的开放合作,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 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谈及"十四五"期间金融开放进展,潘功胜表示,一是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开放稳步深化。央行会同各金融 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拓展了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化沪深港通、 债券通、互换通机制,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会同有关 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上海设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丰 富上海的金融市场业态,提高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上海区域中心,持续深 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维护香 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第四,营商环境更加友好包容。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 大幅提升,不断提升跨境支付的服务水平。已经 ...
“两区”建设以来西城累计纳入市级项目945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2:31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11日电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 ——西城专场11日在首钢园新闻中心举行。自"两区"建设启动以来,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力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五年来全区累计纳入市级"两区"建设项目945个,总金额 达7682.29亿元,已形成以金融街为核心、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 金融开放方面,西城立足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扎实落实"两区"金融领域工作任务,推进金融街 重点园区建设。五年来,金融领域累计纳入市级"两区"项目208个,总金额6209.63亿元,占全区项目总 金额的80.83%。北京产权交易所、保德信保险资管公司、大和证券、高盛高华等一批全国(北京市) 标志性项目落地,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金融法院相继成立,全国首个经济金融领域国家级基层立法联 系点进驻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核心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年新闻发布会——西城专场。西城区供图 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 科技引领方面,该区以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为核心载体,持续深化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从空间、生 态、监管服务、国际交流多维度推进金科新区发展,取得一系列突出成 ...
金融科技融合 产品亮点纷呈
金融时报· 2025-09-12 01:59
支付便利化举措 - 万事达卡自2024年起升级"畅行中国,万事达"支付便利化项目,推进包容性支付和卡基市场建设[1] - 万事达卡在北京、上海、成都的地铁和公交系统开通外卡"拍卡过闸"服务,境外游客可直接使用万事达卡乘车[1]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推动境外旅客来华热情高涨,"中国游"和"中国购"需求升温[1] 服贸会科技展示 - 首钢园展区展示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向导机器人、咖啡冰淇淋机器人和足球竞技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2] - 金融服务展馆展出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及国内首款千比特规模专业光量子计算机[2] - 工商银行通过咖啡机器人、"工小智"机器人店铺、透明翻译屏等互动展项展示科技赋能成果[2] - 华夏银行以智能机器人产业为重点,现场进行机器狗舞狮表演和机器人方阵巡回表演[2] 金融开放态势 - 本届服贸会吸引97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参展,其中46家为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达47%[3] - 金融服务展区成为展现中国金融开放姿态的重要窗口,每两家参展金融机构中就有一家来自海外[3] - 中国市场凭借超大规模、完善产业配套、创新生态和人才资源持续吸引跨国企业投资[3]
金融服务:金融科技融合 产品亮点纷呈
金融时报· 2025-09-12 01:41
支付便利化举措 - 万事达卡自2024年起升级"畅行中国,万事达"支付便利化项目 推进包容性支付和卡基市场建设[1] - 公司联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外卡过闸"服务 境外游客可直接使用万事达卡拍卡乘车[1] - 2024年6月底全面支持上海轨道交通拍卡过闸 7月底在成都地铁和公交开通外卡拍卡乘车服务[1] 服贸会科技展示 - 金融服务展馆展示咖啡机器人 透明翻译屏 全息投影等科技应用场景[2] - 工商银行通过工小智机器人店铺 盲盒机等互动展项展示数字化转型实践[2] - 华夏银行带来机器狗舞狮表演 吉祥物瑞麒携手机器人方阵巡回表演[2] 金融开放态势 - 2024年服贸会吸引97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参展 其中46家为外资金融机构[3] - 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达47% 每两家金融机构中就有一家来自海外[3] - 金融服务展区成为展现中国金融开放姿态的重要窗口[3]
数字人民币闪耀服贸会 中国金融开放加速“链接全球”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51
数字人民币应用与推广 - 金融服务展区规划近1000平方米沉浸式数字人民币生态体验展区 多家金融机构联合打造创新展示矩阵[2] - 中国银行展区设置数字人民币钱包自助服务机和支付场景体验区 农业银行立体呈现产品应用与场景融合成果 工商银行开通钱包可领取机器人制作咖啡[2] - 交通银行硬件钱包专区推出"有朋""玉佩""景泰蓝"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设计 数字人民币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赠送托特包、纸扇等周边产品[2] - 馆外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吸引观众咨询业务、下载App及添加钱包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与霸王茶姬等消费品牌联合推出体验活动 中国银行陈列多样硬件钱包和拍照打卡设备[3] - 工商银行展示数字人民币安心筑、中新双向进出口贸易跨境结算等落地案例 显示数字人民币加速拓展至跨境贸易领域[3] 金融机构跨境服务拓展 - 中国银联境外业务展示区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 合作机构超2600家 推出手机POS产品、跨境汇款、境外退税等创新工具[4] - 中国银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专区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 提供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银团贷款、离岸债券及熊猫债承销服务[4] - 中国银河证券通过收购银河海外将业务扩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东南亚市场发展投行、资管及衍生品业务 支持中资企业跨境并购、海外融资上市等需求[4] - 国际金融会客厅通过VR数字交互演示展示国际金融力量融入中国市场 体现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深度融合[4]
2025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聚焦开放智能普惠,97家机构参展
北京商报· 2025-09-11 03:09
展会概况 - 金融服务专题成为2025年服贸会重要焦点板块 近百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展示金融高水平开放成果与创新活力[1] - 展会全方位揭示中国金融业发展新方向:开放 智能 普惠[1] 参展机构数据 - 97家国内外金融机构线下参展 其中46家为外资机构 国际化率达47.4%[1] - 外资机构占比近半数 首钢园金融展厅每两家机构中就有一家来自海外[1]
渣打银行:以 “超级连接器” 角色,深度参与金融开放与中企出海 | 活力中国调研行
新浪财经· 2025-09-10 06:57
核心观点 - 渣打银行作为在华连续经营167年的外资银行 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以超级连接器定位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并系统性支持中企出海[1][3][5] - 渣打银行对中国资产持超配观点 主要看好科技 通信服务和可选消费三大行业方向[9][10] 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 - 渣打银行全球网络与一带一路共建市场75%重合度 在40多个一带一路市场设立网点 超20个市场专门派驻中国企业团队提供本土化语言服务[3][5] - 过去五年累计支持超720个一带一路相关项目 总金额达1300亿美元[5] - 通过上海自贸区账户允许企业在不出海情况下参与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 对冲汇率波动风险[5] - 已成为内地市场牌照最全 业务范围最广的国际性银行之一 唯一获得国债期货交易资格的外资银行 首家在上海自贸区推出挂钩LME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套保业务的外资行[7] - 将服务全球的量化分析团队首次落户上海 通过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交易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7] 投资与业务拓展 - 2022年宣布计划至2024年底向中国相关业务投资3亿美元 目前该投资已顺利完成[8] - 广州大湾区中心全面运营 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展业 合肥分行开业 在北京 上海 杭州等地增设优先私人理财中心[8] - 宣布至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可持续融资 助力中国企业绿色转型[8] - 连续第八次参加进博会 全面展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8] 中国市场地位 - 中国是渣打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 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7] - 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达2.57万亿元 占比达2% 5-6月北向资金单月净增持规模跃升至188亿美元[9] 行业观点与配置策略 - 自4月份起持续维持超配中国资产观点 基于政策落地推动投资者信心转变和宏观数据体现[9] - 股市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 成交金额上升意味着投资者实际投入增加[9] - 主要看好科技 通信服务以及可选消费三大行业方向[9] - 可选消费逻辑包括下半年出口效应递减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 政策层面给予支撑 以及相较于必要消费弹性更大[9][10]
今日视点:外资券商乘势而起彰显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
证券日报· 2025-09-04 23:20
第二,业绩跃升,外资券商展现强劲增长动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李 文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证券行业引进外资机构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有 16家外资券商,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外资券商在华展业乘势而起,既得益于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历 史机遇,也依托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外资券商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引入国际经验与创新 实践,不仅推动了市场生态的多元化和行业标准的国际化,也正逐步成为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参与力量。 笔者认为,外资机构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从三个维度生动展现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第一,开放深化,外资机构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政策为外资券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自2020年中国取消外资对券商持股 比例限制以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从合资到控股再到独资,外资券商的准入门槛逐步降低。中央金融 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 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这些政策举措为外资券商创造了更加公平、透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