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制

搜索文档
国家税务总局晒出“十四五”时期税收“成绩单” 减税红利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7-29 02:33
税收收入规模 - "十四五"期间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80%左右 [1] - 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税收总额多13万亿元 [1] - 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将超过70万亿元 [1] 减税降费政策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度达3.32万亿元 享受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 [3] 政策受益主体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 [3] - 中小微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 占比64% [3] - 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 [3] 绿色税收体系 - 2021年至今年6月环境保护税 资源税等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2]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2] 税收结构特征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 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4]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 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 [4]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增速最快领域 [4] 市场主体活力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 [1] - 个税汇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达1.19亿 增长55% [1] - 个税减税金额增长156.5% 今年增加至近3000亿元 [1] 税收征管数字化 - 电子发票全面推行 实现线上领票开票和实时电子送达 [6] - 智能申报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预填 申报时间提速至分钟级 [7] - 办税服务厅排长队成为历史 云端办税大厅成为主流 [6]
“十四五”时期 税收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效果 税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7-28 22:04
税收收入与减税降费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 [1]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2] 制造业与创新动能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保持在29%左右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度企业享受3.32万亿元、享受户数61.5万户,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 [3]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71.7% [3]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 [3]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72.9% [2] 绿色税制建设 - 2021年至今年6月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专门的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4]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4] 个人所得税改革 - 年收入居前10%的群体缴纳的个税占比约九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 [5] - 全国有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30-55岁的中青年人数占比超八成,享受减税金额占比超九成 [5] - 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优惠政策减免个税5800亿元,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退还个税111亿元 [6] 智慧税务建设 - 全国已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票金额的比重超过90% [8] - 办税服务厅排长队基本成为历史,电子发票普及,企业现场申报办税大幅减少 [7]
青海税务部门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4:52
绿色税制引导企业升级 - 青海天普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升级实现供排水生产智能控制 污水处理指标全面达标[2] - 门源县税务局建立税费优惠政策定向投送机制 辅导企业享受环境保护税优惠 2023年1月以来该公司减免9万余元[2] - 税务部门实地走访+电话沟通双渠道推动税惠红利精准落袋 加速企业环保设备升级改造[2] 光伏产业绿色发展 - 曲麻莱县采用"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模式 56个村8663户村民年均增收超3000元[3] - 税务部门组建"税小牦服务团队"提供绿色税收政策清单 规范光伏企业经营流程[3] - 光伏项目实现新能源100%消纳 同步达成节能减排与乡村振兴双重目标[3] 锂电产业国际化扩张 - 青海弗迪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出口匈牙利 2025年2-3月出口占比从30%提升至40%[4] - 税务部门通过"绿色算力"党建联盟建立直达快享机制 优化退税审核流程助力企业出海[4] - 企业产品终端应用于奔驰汽车供应链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4]
绿色税制“密码”在于激励约束
经济日报· 2025-06-08 22:07
水资源税改革成效 -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于2024年12月1日起全国实施 首季征期运行平稳 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1] - 水资源税通过差别税额设计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首季新试点地区特种行业取用水量同比下降41.5% [2] - 改革保留居民用水税负稳定 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税负合理下降 不增加居民正常生活用水负担 [3] 绿色税制体系构建 - 绿色税收体系以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为主体 配合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形成"多税共治"格局 [1] - 环境保护税采用"多排多征"机制 自2018年实施以来推动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3] - 对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减征水资源税 促进节水技术改造 用水效率提升30%以上 [3] 行业调控措施 - 洗车 洗浴 高尔夫等高耗水行业适用更高税额标准 倒逼行业节水改造 [2] - 疏干排水回收利用和水源热泵取用水适用较低税额 形成差异化调节机制 [3] - 地下水开采及水资源超载地区取用水从高征税 强化区域水资源保护 [2] 政策协同效应 - 绿色税制与金融 投资等政策协同 推动降碳减污和经济增长 [4] - 差别化税额设计使重点调控领域取用水量持续下降 节水效果显著 [2] - 税收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循环用水技术应用率提升25% [3]
广州市税务部门“绿色税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21
绿色发展政策与税收激励 - 全国绿色低碳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 [1] - 环保税等绿色税制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 广州市税务部门利用绿色税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1] 能源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 广东粤电花都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实施热电联产项目,预计每年贡献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2] - 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44万吨及二氧化碳排放176万吨 [2] - 公司近三年收到留抵退税超9000万元,环保税减免超30万元 [2] 区域绿色经济发展 - 广州市花都区布局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产业,推动热力、光伏、储能等项目落地 [3] - 税务部门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 污水处理企业绿色实践 - 广州新狮水务有限公司日均处理污水4.9万吨,全年处理量近1800万吨 [4] - 公司投入近130万元升级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4] - 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120万元,计划将资金用于环保设备更新改造 [4] 税务部门未来规划 - 广州市花都区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释放政策红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5]
云南:“税引擎”助力云岭“有色”产业腾飞
搜狐财经· 2025-05-12 02:25
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 - 云南省持续巩固壮大有色金属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 - 税务部门以政策落实和服务创新为突破口,为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 [1] - 云南已形成全球第一且最完整的锡、铟产业链,在有色金属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4] 企业案例: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 公司铅锌金属储量超过1400万吨,是国内最大铅锌矿床,亚洲最大铅锌矿 [2] - 2024年获省市科技项目奖补680多万元,拥有"氧化锌原矿流态化浸出工艺"发明专利 [2] - 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免7388.76万元,2024年已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893.7万元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37.21万元 [3] - 税收优惠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节省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和技术创新 [3] 企业案例:云南锡业新材料公司 - 锡材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15% [4] - 2023年研发加计扣除1786万,增值税加计抵减466万,2024年增值税加计抵减2488万 [4] - 公司正全力向世界一流锡新材料精深加工企业目标迈进 [4] 绿色税制推动转型 - 云南省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打造"绿色铝+精深加工"集群 [5] - 税务部门落实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环保和技术创新投入 [6] - 云南云铝海鑫铝业2021年投资2.4亿元购入环保设备,环保税同比下降22.43% [6] - 2025年一季度用水量从192737吨降至150106.50吨,享受20%水资源税减免 [7] - 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向环保、高效、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