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
经济日报· 2025-05-21 22:41
经济运行态势 -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4月份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 [2] - 内需的"稳定锚"作用明显 消费仍是第一动力 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2] -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型消费占比扩大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2] 投资与制造业 - 1月份至4月份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制造业投资增速接近9% [2] -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投资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接近20% [2]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速接近或超过40% [2] 经营主体与政策支持 -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3] - 推动内外贸一体联动 延续实施更多惠企政策 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3] - 跨国公司加码投资中国 对我国市场潜力、创新效率、制度效能、要素保障等综合优势投下信任票 [3]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 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 - 跨国公司将在华研发中心升级为亚太数字创新中心 瞄准我国消费者对智能化定制产品的旺盛需求 [4]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和数据市场 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提供更多融合创新机会 [4] 绿色转型 - 坚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5] - 做好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5]
省推进黄河流域秦岭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5-06 22:49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部署 - 会议审议了生态保护相关文件并安排重点任务 [1]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2] - 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筑牢三大生态屏障 [2] 黄河流域保护措施 - 落实"四个坚持"和"四水四定"举措 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 [3] -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3] 秦岭生态保护 - 动态排查整治"五乱"问题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 [3] - 加强尾矿库治理 确保秦岭生态安全 [3] 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 - 实施汉江丹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 - 加强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治理和湿地保护 [3] - 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 保障水质安全 [3] 问题整改与责任落实 - 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3] - 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3] - 强化日常督导检查 完善大保护协同格局 [3]
陈刚:幡然醒悟、彻底警醒,切实把涉重金属环境问题整改到位!
广西日报· 2025-05-06 02:46
原标题: 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意识,绝不能有蒙混过关和闯关的思想,更不能 有"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思想认识,决不允许搞轰轰烈烈抓整治、搞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文章,必须痛改前非,把问题找准,把需要整治的病灶找到位,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思考,拿出对 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 职责,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要切实行动起来,以坚决的措施、果断的行动加力整治,以实 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扭转工作被动局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进一步完善整治工作方案、 优化整治工作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动态排查工作机制。 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明确任务图、时间表、任务书,建立台账、挂图作战, 通过强力措施、严密制度和严格监管,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整改措施层层落实到位;要进一步细化措 施、扫清盲区,全方位无死角排查风险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 治理提供可靠依据;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统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 ...
涉及头顶的天、身边的河、手里的粮……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说了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08:57
环境保护与空气质量改善 - 北京PM2 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80 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 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2%,重污染天数从46天减少至1天 [1] - 蓝天成为常态,从"阅兵蓝" "冬奥蓝" "APEC蓝"转变为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近两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连续超过3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6%,发电量占总量的35%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占比超过40% [2] 碳市场建设与降碳成效 - 全国碳市场配额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2] - 火电燃煤发电领域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8 78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降碳成本350亿元 [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导向 - 生态环境部反对简单粗放、"一刀切"式环保治理,反对脱离实际、层层加码的整改,反对弄虚作假的环保形式主义 [2] - 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倒逼作用,建立高水平保护体系,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 水利与防洪安全 - 水利部统筹流域治理,强化河湖长制,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 [2] - 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逐步提升,但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重发态势未变,需加快推进国家防洪安全体系现代化 [5] 粮食安全与农业政策 - 2023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 4万亿斤,增产221 8亿斤,克服了高温干旱、极端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 [5] -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效率 [6] -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完善,包括补贴、价格、保险、信贷等政策,动态优化支持粮食生产 [6]
700字!极简版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3-05 02:10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1]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1] - 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1] -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亩产提升10.1斤[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1]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1]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1] -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1]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1]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1] -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1] - 粮食产量维持在1.4万亿斤左右[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1] 2025年政策取向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赤字规模5.66万亿元[1]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1]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1]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时降准降息[2] -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2] -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打好政策"组合拳"[2]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 -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稳外贸稳外资[2] -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 -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2]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 "十五五"规划编制 - 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2] - 谋划重大战略任务 重大政策举措 重大工程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