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

搜索文档
新开源(300109.SZ)及子公司呵尔医疗拟对华道生物合计增资500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9-19 09:36
投资交易 - 公司及子公司呵尔医疗以增资方式分别向华道生物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和2000万元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呵尔医疗分别持有华道生物12.2150%和0.7168%股权 [1] - 交易通过签署《关于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之D+2轮投资协议》完成 涉及华道生物28位股东 [1] 战略发展 - 投资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 [1] - 华道生物为生物医药企业 本次属D+2轮融资 [1]
Nature重磅:魔改GPT-2,AI帮你预测未来20年健康风险,涉及1000+疾病
36氪· 2025-09-19 08:08
许多人一生中会罹患不止一种疾病,但预测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依然困难。 在医疗决策领域,精准预测患者未来健康走向一直是核心需求。人工智能(AI)模型可借助患者记录中的海量数据,帮助识别疾病的进展模式。然而, 它们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尤其是在大规模人群层面。 日前,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 肿瘤学 AI 分部等联合团队在 Nature 期刊上发布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Delphi-2M 模 型。模型基于生成式预训练 Transformer(GPT)技术,通过分析个人病历和生活方式,对 1000 多种疾病提供长达 20 年的潜在疾病风险评估,并生成保 护隐私的合成数据,为个性化医疗和长期健康规划开辟了全新路径。 过去,AI 方法虽能从医疗记录中学习和预测疾病进展,但受限于模型架构,难以实现对多疾病、长周期、大规模的精准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疾 病预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可以精准模拟多疾病进展的 AI 模型,将成为医疗规划与资源分配的关键工具。 为了模拟疾病历史数据,研究团队对 GPT-2 架构进行了"魔改"。Transformer 模型通过将输入映射到嵌入空间,逐步聚 ...
药明康德跌2.06%,成交额33.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6%至105.22元/股 成交额33.97亿元 换手率1.28% 总市值3105.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4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2.31%和16.3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24%和29.63% [1] - 年内累计涨幅95.90% 近5日/20日/60日涨幅分别为-0.24%/11.94%/59.84%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化学业务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130.2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3.73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55万户 较上期持平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2亿股 较上期增加5602.39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321.96万股至4899.78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7.54万股至4602.91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4456.80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8.93万股至4101.91万股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2] - 概念板块涵盖细胞治疗 CRO概念 精准医疗 创新药和出海概念 [2] - 提供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面向全球制药企业 [1]
复星医药跌2.02%,成交额5.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729.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2%至30.97元/股,成交额5.80亿元,换手率0.87%,总市值827.0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729.33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92%和15.2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99%和27.69% [1] - 年内股价上涨26.24%,近5日/20日/60日涨幅分别为-1.74%、10.37%和26.81%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覆盖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与零售 [1] - 收入构成: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45.68%、抗感染产品17.53%、代谢及消化系统产品13.83%、心血管系统产品9.80%、原料药和中间体6.43%、中枢神经系统产品5.21%、其他业务1.5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细胞治疗、精准医疗、麻醉概念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5.14亿元,同比减少4.6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9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6.9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3.00万户,较上期减少4.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588.07万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119.3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267.92万股(第五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81.48万股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持股2128.64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71.17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股2089.41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60.25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614.80万股(第八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52.99万股 [3] - 创新药ETF持股1194.94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减少398.72万股 [3]
药明康德涨2.05%,成交额26.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1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03: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5%至109.24元/股 成交额26.41亿元 换手率1.00% 总市值3224.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1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99%卖出占比13.24% 大单买入占比29.47%卖出占比27.14% [1] - 年内累计涨幅103.3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87%/18.98%/61.10% [1]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2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3.73亿元 [2] 主营业务结构 - 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覆盖全球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生产配套服务 [1] - 收入构成:化学业务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涉及CRO概念/细胞治疗/精准医疗/创新药/出海概念等板块 [2] - 股东户数23.55万户 较上期持平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增持5602.39万股至3.02亿股 华夏上证50ETF增持321.96万股至4899.78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7.54万股至4602.91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4456.80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8.93万股至4101.91万股 华宝中证医疗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贝达药业跌2.03%,成交额1.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96.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23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3%至68.10元/股 成交1.65亿元 换手率0.57% 总市值286.5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6.74% 近5个交易日下跌5.31% 近20日上涨3.62% 近60日上涨18.4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96.14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492.88万元 大单净流出103.26万元 [1] 资金流向 - 特大单买入718.95万元占比4.35% 卖出1211.83万元占比7.32% [1] - 大单买入3851.16万元占比23.28% 卖出3954.42万元占比23.90% [1]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21万户 较上期增加9.97% [2] - 人均流通股13064股 较上期减少9.08%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636.78万股 较上期减少10.76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新进持股435.13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374.7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 同比增长15.37%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减少37.53% [2] - 药品销售占比99.10% 其他业务占比0.90%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84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3年1月7日 2016年11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 - 概念板块包括抗癌治癌、抗癌药物、精准医疗、创新药、眼科概念等 [1]
安图生物(603658):国内发光业务承压,Q2环比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9-15 09:41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目标价51元 [2] 核心观点 - 国内发光业务承压但Q2环比改善 境外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8] - 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 精准医疗与智慧化新品不断推出 [8] -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0亿元(-6.65%) 归母净利润5.71亿元(-7.83%) [2] - 单Q2营业收入10.64亿元(-4.79%) 归母净利润3.01亿元(+1.97%) 环比改善 [2]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46.58亿元(+4.2%) 归母净利润12.64亿元(+5.8%) [4][8]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52.91亿元(+13.6%) 归母净利润14.71亿元(+16.4%) [4][8]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60.94亿元(+15.2%) 归母净利润17.27亿元(+17.4%) [4][8] 业务分析 - 试剂收入17.85亿元(-3.89%) 仪器收入2.26亿元(-17.57%) [8] - 试剂毛利率下降至68.44%(-3.06个百分点) 总体毛利率64.43%(-0.94个百分点) [8] - 境内收入19.04亿元(-8.32%) 境外收入1.57亿元(+19.78%) [8] -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香港、匈牙利、印尼等地设立子公司加强本地化运营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3.50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6.99% [8] - 推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流水线AutomsQ600 为国内首创 [8] - 全资子公司思昆生物完成Sikun全系列基因测序仪产品布局 [8] - 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本地化部署 升级AI检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13元 总市值235.03亿元 [4][5] - 预测2025年市盈率19倍 2026年16倍 2027年14倍 [4][8] - 预测2025年市净率2.5倍 2026年2.2倍 2027年2.0倍 [4][8] - 12个月内最高价50.09元 最低价36.81元 [5]
复星医药涨2.03%,成交额8.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87.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1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上涨2.03%至32.16元/股 成交额8.01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858.8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09% 近20日上涨12.72% 近60日上涨32.22%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87.90万元 特大单买入9400.74万元占比11.73% 大单买入2.05亿元占比25.64% [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3.00万户 较上期减少4.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119.38万股至7588.07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81.48万股至2267.92万股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减持171.17万股至2128.64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160.25万股至2089.4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同比减少4.63% [2] - 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 同比增长38.96% [2] - 上市后累计派现125.9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6.91亿元 [2] 业务结构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45.68% 抗感染核心产品17.53% 代谢及消化系统核心产品13.8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 - 概念板块涵盖细胞治疗 精准医疗 麻醉概念 抗癌治癌 仿制药等 [2]
君实生物跌2.05%,成交额3.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5%至47.80元/股 成交额3.45亿元 换手率0.93% 总市值490.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62%(2974.70万元) 卖出占比7.63%(2633.93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8.52%(9842.97万元) 卖出占比29.42%(1.02亿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4.9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57%/1.57%/37.67%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 药品销售占比90.67%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占比8.7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概念板块涵盖H股/增持回购/融资融券/生物医药/精准医疗 [1] -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 2012年12月成立 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5.88% 人均流通股24,543股 减少5.56%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71.6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2]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2221.32万股(第七大股东) 增加63.0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12.91万股(第十大股东) 减少186.65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2] - 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破解恶性肿瘤诊疗困局 多方协同共织全周期健康守护网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1:34
肺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正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疾病诊疗和管理面临多重挑战。在近日举办的第 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期间,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乳腺癌、转化医学、心脏 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潘跃银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敏教授等多位临床和行业的专家与代表, 就如何突破恶性肿瘤诊疗瓶颈、回应患者真实需求、构建更完善的疾病诊疗体系,分享深刻洞察。 建立规范诊疗体系,让精准诊疗触达基层 超越"治疗",倾听患者声音 现阶段,包括肺癌、乳腺癌在内的部分亚型已经逐渐向慢病化转变,从单纯"治疗疾病"走向"全生命周 期管理"。当更多患者能够实现长生存之后,也催生了对肿瘤治疗的新需求。填补这些需求缺口,仅靠 单一主体难以实现。正如潘跃银教授所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患者组织各司其职、紧密联动,才能 构建以患者为核心的高效诊疗生态,真正实现从"治疗到愈人"。 尽管肿瘤诊疗已迈入精准医疗时代,但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待解难题。在肺癌诊疗领域,主要面临三 大"壁垒"。陶敏教授指出,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肺癌诊疗,在规范与技术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导致患者生存预后不均;而基因检测普及率、标准化不足使精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