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管制

搜索文档
稀土板块再度走强!分析师预计重稀土矿加工费将持续上涨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3:19
行业政策与监管变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公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细化冶炼分离总量控制管理,将进口矿纳入监管,强化监管颗粒度和追溯机制,建立超产惩罚制度,新增市场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 [1] - 管理办法落地后国内供给端约束将实质性显现,民企冶炼整体收紧,冶炼分离产能进一步向集团集中,预计重稀土矿加工费将持续上涨,冶炼利润有望扩张,冶炼资产有望重估 [1] - 稀土生产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除依据前款确定的企业外,其他组织、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 [1]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中国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363亿元至1.763亿元,业绩预喜主要因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公司强化市场研判,有效把握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契机,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2] - 公司推动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优化升级,持续提质增效,同时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对部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冲回,对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2] - 公司所属中稀湖南的矿山能够保证部分稀土原料稳定供应,同时以市场化原则进行部分原料采购,依托实际控制人中国稀土集团的整合优势,资源渠道优势有所保障,能够较好保证所需稀土原料的高质、稳定供应 [2] 出口管制与市场影响 -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于4月4日发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出口管制物项包含钐钴永磁材料、含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含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 [3] - 中国稀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稀土产品出口政策开展申报及出口业务,近年公司直接对国(境)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不到5%,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对公司销售及业绩的直接影响较小 [3]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8月28日稀土板块再度走强,中国稀土涨停,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盛和资源盘中一度涨6.6%、7.52%、5.26%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8月22日对《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解读,近几天来不断发酵,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1]
《国企要参》海外视点丨美稀土开采公司MP停止对华出口
搜狐财经· 2025-08-28 17:33
镨钕价格走势 - 镨钕氧化物价格达63.2万元/吨(88美元/公斤),创2023年3月以来新高 [3] - 2024年3月价格曾触及34.5万元/吨低点,为2020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4] - 近期价格上涨推动需求复苏 [4] 供需动态 - 中国占全球稀土精炼产能90%和开采量70% [3] - 2024年需求预计增长10%,中国产量仅增长5% [4] - 电动汽车、风电及家电制造需求周期性增长加剧供需紧张 [4] 贸易政策影响 - MP Materials因高关税于4月暂停对华发货 [3] - 美国对华稀土供应5月减少、6月归零、7月激增 [3] - 中国于4月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3] 企业行动与协议 - MP Materials供应中国镨钕氧化物产量的7-9%(近三年数据) [3] - 特朗普政府7月与MP Materials签署国内加工合同 [4] - 合同保证最低价达当时市价两倍,并承诺以110美元/公斤补足中国市场价格差 [4] 行业影响 - 部分汽车工厂因采购困难被迫停工 [3] - 镨钕产品制造商摆脱价格赤字困境 [4] - 磁铁制造商面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利润率压力 [4]
暴增56倍!1700亿稀土牛股,中报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7: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6亿元 同比增长45.24% [1] - 净利润9.31亿元 同比增长1951%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增长5645% [1] - 业绩增长主因稀土产品销量增加及镨钕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4] - 当前业绩仍低于2021年(净利润20.36亿元)和2022年(净利润31.27亿元)同期高点 [4] 稀土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商务部对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5] - 上半年稀土进口量5.74万吨同比减少20.63% 出口量3.26万吨同比增加11.94% [6] - 稀土永磁产品出口量2.55万吨同比减少17.79% 出口金额79.6亿元同比减少28.06% [6] - 国内需求稳定支撑市场 主流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上行 [7] 产品价格走势 - 包头镨钕氧化物价格从7月初43.5万元/吨涨至8月25日62.2万元/吨 涨幅超40% [7] - 价格上涨带动公司近两月股价大幅上涨 7月涨50.6% 8月涨31% 累计涨幅近一倍 [9] 公司背景与优势 -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全球最大铁稀土共生矿白云鄂博矿独家开采权 [9] - 通过包钢股份获得稳定的稀土精矿原料供应 保障生产经营 [9] - 最新市值达1775亿元 被誉为"中华稀土第一股" [9]
暴增56倍!1700亿稀土牛股,中报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6:2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6亿元 同比增长45.24% [1] - 净利润9.31亿元 同比增长1951%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增长5645% [1] - 业绩增长主因稀土产品销量增加及镨钕等产品价格上涨 且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2] - 当前业绩仍低于2021年及2022年同期水平 [2] 财务指标 - 近五年中报营业总收入波动明显 2025年上半年188.7亿元高于2024年同期129.9亿元但低于2022年201.3亿元 [3] - 毛利润23.16亿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10.34亿元 接近2023年同期22.48亿元 [3] - 归属净利润28.1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但低于2022年同期31.27亿元 [3] 行业动态 - 2025年4月起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3] - 上半年稀土产品进口量5.74万吨同比减20.63% 出口量3.26万吨同比增11.94% [4] - 稀土永磁产品出口量2.55万吨同比减17.79% 出口金额79.6亿元同比减28.06% [4] - 国内需求稳定支撑市场 生产企业订单恢复带动产品价格上涨 [4] 产品价格 - 镨钕氧化物价格从7月初43.5万元/吨涨至8月25日62.2万元/吨 涨幅超40% [4] - 稀土产品价格自年初持续上涨 均价同比升高 [2] 公司背景 -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稀土共生矿独家开采权 [5] - 包钢股份向公司稳定供应稀土精矿原料 [5] 市场反应 - 近两个月股价大幅上涨 7月涨50.6% 8月涨31% 累计涨幅近一倍 [5] - 当前市值达1775亿元 [5]
稀土:最新政策解读及点评
2025-08-26 15:02
行业与公司 * 稀土行业 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出口管制及市场供需分析[1][2][4] * 包钢股份 公司预计2025年计划产量39万吨 同比增长3.4%[4] * 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 被列为上游资源端主要企业[10][27] * 金力永磁、宁波韵升、正海磁材 被列为中游磁材端主要企业[10] 核心政策变化与解读 * 年度配额不再向社会公开 由工信部直接通告省级政府 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1][2] * 稀土开采及冶炼定义和适用范围拓宽 删除"境内"限定 简化为"稀土矿产品" 国家将对更多类型稀土矿产品进行严格管控[1][2][6] * 分解指标工作由工信部直接执行 不再由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或稀土集团执行 加强集中管控力度[2][3][7] * 产品流向制度细化 新增每月10日前完成流向信息录入的要求[7] * 问责惩罚新增刑事责任条款 表明监管力度加大 有利于打击非法行为[7][8][9] 市场配额与供应基本面 * 2025年包钢预计产量39万吨 同比增长3.4%[4] * 2025年钨金属第一批配额同比下降6.45%[4] * 结合包钢增速与钨配额降幅 推测2025年整体市场配额增速在3.4%到-6.45%之间 远低于行业约6%-8%的整体增速 对市场基本面形成支撑[4] * 国家对稀土配额端增量持谨慎态度 通过减少信息公开、扩大管控范围和出口管制等措施 预期稀土配额端增量有限[1][5]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轻稀土市场自2025年7月开始价格上行 目前价格已达60万元/吨高点 市场预期下一步将达到80万元/吨[1][19][26] * 中重稀土市场仍处于价格启动阶段 从2025年6月开始价格一直在横盘整理 没有明显上涨迹象[18] * 出口管制措施引发产品价格上涨 政策落地后3-6个月内 随着金属出口逐步恢复 价格通常会迎来趋势性上涨[17] 需求端分析 * 钕铁硼磁材是主要下游应用 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电动二轮车、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19][20]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为3公斤[20] * 预计到2026年钕铁硼需求量将达6.6万吨 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20]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较高 5月单月风电装机量增长770%[19] * 工业永磁电机渗透率仍低 2024年渗透率约为7% 预计到2026-27年提升至10% 未来潜力巨大[21] * 人形机器人单机使用3-4公斤钕铁硼 比新能源车用量更大 市场预期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将拉动1.7%的钕铁硼需求[22][23] * 飞行汽车(低空经济)单机稀土消耗量显著高于新能源汽车 例如EVOTO单台消耗量预计将达到12公斤[24] 中重稀土特定分析 * 中重稀土需求相对较弱 受新技术(晶界扩散技术、无重稀土技术)影响[13][18] * 中重稀土矿主要依赖离子型稀土矿 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江西、广东)及东南亚国家(缅甸、老挝、马来西亚)[14] * 全球中重稀土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但缅甸战事导致供应不稳定[14][15] * 冶炼分离技术壁垒高 2025年6月以前中国以外无重稀土冶炼生产线 2025年6月后莱纳斯在澳大利亚成功投产全球唯一一条非中国的重稀土冶炼生产线[16] * 因其稀缺性、技术壁垒及矿端和分离端壁垒 中重稀土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 导致海内外价差[18] 估值参考 * 美国MP公司(Mountain Pass)市值接近900亿人民币 其年产量45,000吨REO 对应市值约850亿人民币 可作为国内主要稀土公司估值参考[27] * 从市值弹性角度看 盛和资源与广晟有色更具进攻性[2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冶炼分离产能2024年约为40万吨 其中中国占36万吨 占比88% 预计五年后全球产能将增至56万吨[16] * 2023年至今中国已四次实施战略金属资源出口管制 2025年的两次管制无窗口期 措施落地速度加快[17] * 工业永磁电机更换动力强 虽初次购买成本高 但通过降低使用成本可在1-2年内收回投资[21]
3834吨稀土,被偷运到美国!为何禁令没效果?究竟谁干的?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31
稀土走私事件与管制措施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运3834吨氧化锑 规避中国战略矿物出口限制 泰国和墨西哥从非前十大买家跃升为氧化锑前三供应方[3] - 美国企业Alpha Materials举报非法稀土走私 成功截获300吨伪装稀土 案值超8000万美元 举报后公司股价暴涨18% 市场份额提升25%[3] - 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被曝光购买中国非法走私稀土用于武器制造 25吨钕铁硼磁粉伪装成"瓷砖胶"在深圳口岸被截获 可制造500架F-35零部件[3]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与执法 - 2025年7月修订《矿产资源法》 将小额稀土走私刑责提至最高10年 案值超500万按"危害国家安全罪"追责 最高可判死刑[5] - 中国海关采用新检测技术 3秒识别伪装走私物品 截获150吨伪装"工业盐"稀土于香港码头 查获2.3吨伪装"化妆品原料"稀土氧化物于广州机场[5] - 自1998年实施稀土出口严格管制 采用配额制 出口税率调整和加工贸易禁止清单 2025年4月对钐 钆 铽 镝 镥 钪 钇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镓 锗等关键矿物同步受限[7] 稀土行业市场格局与影响 - 中国拥有全球23%稀土储量 占据90%以上世界市场份额 形成绝对市场优势[7] - 镓 锗 锑等关键矿物价格创历史新高 美国规避管制的成本压力显著提升[7] - 美国合规企业因非法走私稀土导致不公平竞争 发起同业举报引发内部矛盾[7] 联合执法与监管升级 - 商务部 公安部 国安部 海关总署 最高法 最高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战略矿产走私专项打击行动[7] - 技术手段持续升级 法律制裁加重 国际合作加强 形成多层次监管体系[7]
钐价飙升60倍,美国军工果真被中国稀土卡住脖子,都要快窒息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04
钐价飙升对行业影响 - 钐价暴涨60倍 导致美国国防工业成本直接上升5倍以上 [1] - F-35战机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 每架战机需使用50磅钐磁铁 [3] - 美国军工企业面临采购困境 即使有资金也难以获得稳定供应 [3][5] 稀土供应链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 重稀土分离技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5] - 美国对中国稀土依存度达95%以上 部分关键矿产依赖度达100% [5] - 美军武器系统中超过8万个零部件需使用中国管控的关键矿产 [5] 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对钐等7类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严禁用于军事用途 [5] - 钐元素几乎无民用用途 美国难以证明其非军事用途 [6] - 出口限制导致美国军工产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10] 美国应对措施 - 投资MP Materials公司试图重建国内稀土产业链 [6] - 与澳大利亚合作寻求替代稀土供应来源 [6] - 制定2027年完整供应链目标但面临实施困难 [6] 技术壁垒与产业优势 - 中国稀土产业链经过数十年布局 形成完整开采-提炼-加工体系 [8] - 西方企业在分离提炼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8] - 美国过去开发非中国钐供应尝试因商业问题和环境担忧失败 [8] 战略影响 - 稀土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威慑"战略实施能力 [10] - 中国通过稀土资源优势掌握战略主动权 [10] - 美国军工产业面临供应链安全挑战 [10]
中方已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管制?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 2025-08-19 12:07
外交部回应稀土出口管制问题 -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不了解媒体报道的中国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管制情况 [1] - 中方原则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1]
普京和泽连斯基有可能在中国会晤吗?外交部最新回应
华夏时报· 2025-08-19 09:34
稀土出口政策 - 中国外交部未证实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限制 强调政策符合国际惯例并依法实施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2]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被定义为国家战略资源 出口管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2] - 中方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 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2] 国际关系立场 - 中国致力于同印度和巴基斯坦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强调中巴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且不针对第三方 [3] - 中方主张缅甸各党各派在宪法法律框架下对话和解 以恢复国家社会稳定并推进政治转型进程 [6] - 在乌克兰危机中支持对话谈判作为唯一可行出路 认可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 [7] 科技领域发展 - 中国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国际活动 展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 [11] - 活动吸引15个国家机器人队伍参与 被评论认为展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1] - 强调开放合作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愿通过国际交流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全球发展 [11] 外交活动动态 - 中方不回应俄乌领导人可能在中国会晤的假设性问题 [4] - 中俄两国元首保持畅通沟通渠道 但未提供具体通话计划信息 [8][9] - 对提供俄乌和平协议安全保障的预设性问题不予直接回应 [10]
行业对价利好频出,稀土企业有望受益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为稀土行业,涉及公司包括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MP Materials、Linus公司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供需矛盾与价格趋势 - 2025年包钢稀土精矿产量预计增加3.4%,远低于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40.61%,渗透率44.13%)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翻倍)的需求增速,轻稀土供需矛盾推动7月价格上涨[1][3] - 北方稀土公布的价格持续提升,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接近2万元每吨[7] - 海外MP Materials公司获美国国防部补贴,轻稀土价格被低估,有望进一步上涨[7] - 7月北方稀土金属竞价销售结果显示报顶价全部成交,反映市场情绪[7] 中重稀土市场 - 中国在全球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占比高达89%,预计2029年降至64%,因海外产能增加且国内暂无新增[1][4][14] - 中国对镝和铽相关物质实施出口管制,限制了整体磁材出口,预计政策落地后3-6个月内,中重稀土价格将随出口恢复而迎来趋势性上涨[1][4][9][17] - 中重稀土主要应用于磁性材料,钐、镝和铽元素至关重要[9] 资源分布与开采 - 白云鄂博稀土矿的中重稀土含量较低(1.2%),无法满足中重稀土元素的需求[1][11] - 丰富的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具备成熟的开采技术[1][12] - 缅甸克钦邦宣布到期停止稀土开采许可证,扰动了全球稀土供应稳定性,尤其是对中国以外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矿供应地产生影响[1][8][13] 新兴需求领域 - 人形机器人(每个约需4公斤稀土)和低空经济(低空飞行器需大量电机和磁材)是稀土行业的新兴需求领域[2][6] - 预计未来稀土行业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2][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中国多次实施战略金属出口管制,提升了对战略金属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引发产品价格上涨[1][4][15][16] - 钨的第一批配额同比去年下降了6.45%,进一步表明轻稀土供应增量有限[3] - 从2023年至今,中国实施了四次战略金属资源出口管制措施,这些措施逐渐提升了对战略金属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引发相应产品价格上涨[4][15][16] 其他重要内容 全球冶炼分离产能 - 2024年,中国冶炼分离运行产能占比接近九成,为88.56%,即40.7万吨中的九成来自中国[14] - 预计五年后或2029年,中国仍将占据64.17%的份额[14] - 新增冶炼分离产能大部分为轻稀土,而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仍然非常有限[14] 价格走势预测 - 根据历史经验,在政策落地后的3至6个月内,随着金属出口量逐步恢复,中重稀土价格预计将迎来趋势性上涨[17] - 目前迪特处于横盘震荡阶段,但随着政策效应显现,其价格可能会明显启动,与轻稀土形成共振,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行情上行[17] 上市公司受益情况 - 在当前轻、重稀土行情下,广晟有色和中国稀土可能受益最明显[18] - 需要注意系统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因为供需平衡与政策相关性极高[18] 数据与单位换算 - 2025年包钢稀土精矿产量预计增加3.4%[1][3]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40.61%,渗透率44.13%[1][3] -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翻倍,其中5月份单月新增容量同比增长近800%[3] - 北方稀土公布的价格持续提升,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接近2万元每吨[7] - 海外MP Materials公司获美国国防部补贴,按照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补贴轻稀土市场价差,约合人民币79万元每吨,而目前轻稀土价格为54万元每吨[7] - 钨的第一批配额同比去年下降了6.45%[3] - 中国在全球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占比高达89%,预计2029年降至64%[1][4][14] - 2024年,中国冶炼分离运行产能占比接近九成,为88.56%,即40.7万吨中的九成来自中国[14] - 预计五年后或2029年,中国仍将占据64.17%的份额[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