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争

搜索文档
张薇薇:“共赢”而非“独赢”,事关全球科技合作未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6-18 23:13
中美科技关系 - 美国智库提出"中美科技关系2 0"需要重启 认为"脱钩"观念短视 强调中美合作对解决全球挑战至关重要[1] - 中美科技合作新框架应聚焦共同利益 互补优势和低敏感度领域[1] - 美国部分人士将科技竞争掺杂地缘政治考量 源于对产业变革的急迫和对科技优势缩小的焦虑[1] 美国科技政策动向 - "科技右翼"影响力上升 主张技术至上 政府应松绑监管并持续投入[1] - 部分美国政界人士将技术权力视为重塑国际规则的工具 主张通过强势外交保持科技绝对优势[1] - 美国"竞赢"文化可能导致国内资源垄断 国际层面陷入零和博弈思维[2] 全球科技治理 - 联合国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决议[3] -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提出"五大愿景"和"十项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3] - 技术普惠理念强调提高技术可获取性 可负担性和可使用性 促进社会公平发展[3] 中国科技发展 - 中国在太空探索 深海研究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从技术接受者转变为生产者[4] - 中国参与制定全球技术标准 科技事务处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4] - 中美科技关系不对称性缓解 中国在全球科技议程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4] 全球科技合作理念 - 构建开放 公平 公正 非歧视的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是中方坚定理念[4] - 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 可持续 平衡和包容增长[4] - 科技向善和技术普惠应成为各国共同追求 决定未来国际互动方式[4]
天佑中华!我国发现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关税战迎来“定心丸”
搜狐财经· 2025-06-08 08:50
高纯石英矿发现的意义 - 中国正式发现全新矿种高纯石英矿,打破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困境,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意义[1] - 该矿种对半导体芯片、太阳能板等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是国家科技自主的关键原材料[3] - 此前中国完全依赖进口,2023年进口高纯石英砂花费达131.6亿元,且美国矽比科公司垄断全球90%高端石英砂市场[6] 技术突破与资源储备 - 中国地质团队在河南东秦岭、新疆阿勒泰发现与美国顶级矿区同档次的高纯石英矿[8] - 已实现纯度99.995%以上国产化,并研制出99.9998%顶级纯度样品[8] - 202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正式列为国家重点矿种[9] 产业影响与经济效益 - 国产高纯石英砂可使芯片制造良品率提升8%,大尺寸硅片实现自主供应[10] - 光伏行业成本预计降低15%,彻底摆脱进口依赖[10] - 直接规避美国加征的关税成本,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15] 中美战略博弈影响 - 破解美国通过石英砂断供威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策略,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生产获得资源保障[12] - 结合中国持续减持美债(2023年减持2470亿美元),削弱美国金融与资源双重施压能力[15] - 直接绕开美国关税壁垒,使中国在科技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16][18] 长期战略价值 - 五年内突破四十年技术封锁,实现从资源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转变[20] - 支撑中国31%全球制造业产能与关键矿产自主权,形成"制造+资源"双重优势[18] - 为卫星、手机、光伏等产业提供"中国芯"基础材料,强化全产业链安全[20][21]
西方跨国企业抱团施压稀土管制,中方打出组合拳,稀土管控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08 06:19
稀土出口政策 - 中国商务部表示只要申请符合规定将批准稀土出口 且政策不针对特定国家 [1] -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控措施逐步深化 从设定出口配额到实施全面数据追踪系统 [1] - 中方强调稀土出口管制基于联合国防扩散框架及国际贸易通行规则 遵循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 [8][10] 行业影响 -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因钕铁硼磁体供应中断导致F-35战斗机多次停工 每次损失数千万美元 [2] - 特斯拉因稀土永磁材料库存告急 威胁Model系列车型生产进度 [4]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若中国稀土供应中断持续三个月 欧洲汽车工业可能大规模瘫痪 [5] - 日本铃木汽车因特定稀土元素短缺被迫暂停静冈工厂小型车生产线 [5] 技术突破 - 美国禁运EDA软件后 中国华大九天和概伦电子迅速填补空白 [8] - 中国航发集团加速研发国产长江-10000A发动机 提前进入适航取证阶段 [8] - 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研发重要力量 [8] 产业链现状 - 中国构建全球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 掌握溶剂萃取提纯和高性能磁体烧结关键技术 [12] - 美国稀土矿藏丰富但冶炼分离能力薄弱 加工高度依赖中国 [14] - 稀土供应链动荡揭示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等高科技产业链脆弱性 [14] 国际博弈 - 稀土问题已超越经济贸易范畴 成为国家资源安全与科技竞争的战略角力 [16] - 中美关系在稀土问题上体现为相互尊重与对抗并存的状态 [17]
我想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美到底谁先扛不住?
搜狐财经· 2025-06-06 14:33
中美贸易动态 - 中国对美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 美国对华进口未显著增长 义乌小商品市场转向内需市场[2] - 美国取消从中国进口1.2万吨猪肉订单 农业州议员强烈反对[2] - 中国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美媒反应强烈[4] -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暴增60% 显示全球市场认可度提升[4] 经济结构调整 - 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5.2% 消费贡献率达65% 显示内需驱动经济能力增强[4] - 光伏板和锂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工厂库存周转周期显著延长[6] - 华为昇腾芯片算力超越英伟达A100 中芯国际14纳米产能提升 国产化率超90%[9] 美国经济压力 - 美国通胀持续高企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2] - 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通胀加剧 预计到2025年通胀率将上升2个百分点 皮衣皮鞋价格上涨15% 每户家庭年支出增加3800美元[6] - 美国债务规模预计2024年底突破36万亿美元 美债收益率可能突破6% 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8] - 沃尔玛面临供应链问题 低价策略难以维持 销量下滑[8] 全球产业格局 - 墨西哥和越南承接15%的美企产能转移 但基建不足导致生产成本上升20%[9] - 东盟通过RCEP协议抢占美国在亚太市场份额[9] - 欧洲在绿色技术合作与稀土配额问题上采取平衡策略[9] 科技竞争态势 - 美国持续实施科技封锁措施 包括实体清单 芯片禁令和先进设备限制[9] - 中国科技企业展现韧性 华为芯片技术取得突破[9] 战略发展路径 - 中国推动内循环战略 聚焦消费 科技和多边网络建设[11] - 美国面临债务高企和民粹主义抬头的双重压力 2024大选年政策不确定性增加[11]
中美角力悬念迭起,稀土之争成中国王牌,特朗普急切打通中方热线,全球瞩目新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6-06 02:44
稀土行业 - 中国是全球稀土市场的"掌门人",控制着现代科技产品生命线的稀土供应[1] - 稀土是智能手机、电动车和军事装备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原材料[1] - 美国在稀土领域高度依赖中国,面临供应链危机风险[3] - 特斯拉等美国科技巨头可能因稀土供应紧缩而面临生产挑战[3] 中美贸易博弈 - 中国将稀土出口限制作为反制美国的"王牌"[3] - 中国实施针对煤炭、原油和关键金属的管制措施,直击美国要害[5] - 这些管制措施在美国新关税政策生效后推出,形成节奏性反制[5] - 美国试图通过大规模关税压迫中国妥协,但中国拥有强大反制筹码[7] 科技行业竞争 - 美国通过政策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重点针对半导体技术和EDA软件等领域[5] - 中国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作为对美国科技限制的反制措施[5] - 科技领域的竞争成为中美角力的核心焦点之一[5] - 两国在保持技术优势与达成经济利益协议之间面临挑战[9]
何小鹏谈价格战:目前还不算激烈,下一个5年中的某一年竞争会更激烈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19
行业竞争态势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当前车市竞争尚未达到最激烈阶段 预计未来5年内某一年将出现更激烈的竞争[1] - 行业价格战并非长期发展策略 仅依靠价格竞争不足以支撑车企持续发展[1] 车企发展战略 - 车企应聚焦科技创新而非价格战 通过技术升级构建核心竞争力[1] - 国际化是重要方向 建议车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求增长空间[1]
何小鹏谈价格战:目前还不算激烈,最激烈的将诞生于下个五年
快讯· 2025-05-28 13:15
行业竞争态势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当前车市价格战竞争程度尚不激烈[1] - 行业最激烈的价格战预计将出现在未来五年中的某一年[1] 车企发展战略 - 单纯依靠价格战不足以支撑车企长期发展[1] - 车企应聚焦科技创新而非价格竞争[1] - 国际化扩张是车企重要发展方向[1] 产品发布信息 - 观点发表于小鹏MONA M03 MAX新车发布会现场[1]
速递|AI冷战升级!美国财政部开始审查Benchmark投资Manus,套壳应用也无法躲避科技地缘政治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5-10 04:38
中美科技投资审查 - 美国财政部正在审查Benchmark Capital对中国初创公司Manus AI的7500万美元投资,反映中美科技竞争升级 [2] - 审查依据为2023年拜登签署的《对外投资安全计划》,该计划要求对可能加速敏感技术发展的投资进行通报 [2] - Benchmark收到财政部问询,需解释该投资是否属于针对"关注国家"先进技术投资的新限制范围 [2] Manus AI公司情况 - Manus AI在3月发布演示视频展示其AI智能体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被称为"第二个DeepSeek时刻" [3] - 公司并未自主训练AI模型,仅是基于现有模型(如Anthropic的Claude、阿里巴巴等)构建应用的"封装层" [5] - 母公司"蝴蝶效应"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员工分布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 [5] - 数据全部存储在西方公司运营、位于中国境外的云服务器上 [5] 行业反应与争议 - 中国在AI领域快速追赶美国,不仅在论文发表数量领先,还发布如DeepSeek R1等强大模型 [3] - 硅谷部分人士质疑该投资,Lux Capital联合创始人称"这笔投资毫无道理" [4] - Founders Fund合伙人暗示Benchmark的投资对外国有利 [4] - Benchmark法律顾问认为该投资不属于受限范围,但尚未正式回复财政部 [4] 监管执行现状 - 财政部对新规的执行尚未面临太多实质性测试,难以预测对该案件的处理方式 [5] - 审查正值美国科技行业与中国联系面临更大监管之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