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豪掷180亿,“欧洲版京东”要来了?
京东收购CECONOMY - 京东宣布以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收购德国最大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 [5][7] - CECONOMY在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 旗下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 [9] - 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 但线上销售额增长7.4%达13亿欧元 [10] - 京东计划保留CECONOMY原有管理团队 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 [10] - 此次收购是京东2023年尝试未果后的再次出手 [11] 京东国际化战略 - 刘强东强调国际业务是集团未来发展重点 欧洲基础设施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14] - 京东国际团队超2000人 在欧洲采用"本地电商、本地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模式 [14] - 通过收购CECONOMY快速获取欧洲线下渠道网络 1000多家门店成为"天然流量入口" [16] - 计划整合CECONOMY实体零售网络与京东国际供应链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体系 [16] - 京东国际化采取"自建+收购+合作"路线 避免单纯价格战 [16][18] 中国电商出海竞争格局 - 拼多多Temu面临增长瓶颈 传闻拟收购欧洲跨境物流公司 [17] - SHEIN已超越Zara成为全球最大快时尚品牌 2025年战略升级为电商平台 [17]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Lazada、AliExpress、Trendyol三大平台为核心扩张 [18] - 东南亚市场Lazada与TikTok Shop激烈竞争 欧洲市场AliExpress与Temu正面交锋 [18]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消费并购活跃 典型案例包括PE围猎星巴克中国业务 [21] - KKR收购大窑饮品 腾讯曾表现出极高兴趣 [23]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24] - 买下跨国公司中国业务成为消费并购主要方向 如哈根达斯、迪卡侬中国业务出售 [24] - 消费行业因抗周期属性受资本青睐 资产价格便宜吸引买方抄底 [25]
180亿,刘强东买走了
创业家· 2025-08-02 10:03
京东收购CECONOMY - 京东宣布以22亿欧元(约180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最大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 [5][7] - 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 在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 德国市场份额超30% [9] - 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 6%至52亿欧元 但线上销售额增长7 4%达13亿欧元 [9] - 京东计划保留CECONOMY原有管理团队 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 [10] 京东国际化战略 - 京东欧洲基础设施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国际业务团队超2000人 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 [16] - 通过收购CECONOMY 京东获得成熟线下渠道网络 可整合为电商前置仓 解决跨境物流痛点 [17] - 京东国际化采取"自建+收购+合作"路线 与阿里、拼多多、SHEIN等展开差异化竞争 [17][19]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消费并购活跃 典型案例包括PE围猎星巴克中国 KKR收购大窑饮品等 [22][23]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24] - 跨国品牌中国业务成并购热点 如哈根达斯、迪卡侬等拟出售股权 [24] - 消费行业抗周期属性凸显 资本倾向通过并购抄底优质资产 [25][26]
180亿,刘强东买走了
36氪· 2025-08-01 10:15
京东收购CECONOMY - 京东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5] - 该交易若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6] - CECONOMY在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旗下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10] - 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但线上销售额增长7.4%达13亿欧元[11] - 京东计划保留CECONOMY原有管理团队,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11] CECONOMY背景 - 核心品牌MediaMarkt创立于1979年,以开放式陈列和低价策略颠覆传统电器店模式[9] - 1984年被麦德龙收购,1990年并入Saturn形成双品牌战略[10] - 2017年从麦德龙分拆独立上市,目前拥有售后服务品牌Deutsche Technikberatung[10] - 面临亚马逊等电商冲击,数字化尝试未达预期市场份额[11] 京东国际化战略 - 欧洲基础设施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国际业务被定位为未来发展重点[15] - 采用"本地电商、本地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模式,在荷波等国提供"一小时达"服务[15] - 通过收购获取成熟线下渠道网络,1000家门店成为天然流量入口[16] - 整合CECONOMY实体零售网络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体系,强化本地供应链[16] - 国际化路径遵循"自建+收购+合作"策略[17] 电商出海竞争格局 - Temu以低价策略面临增长瓶颈,传闻拟收购欧洲物流公司[18] - SHEIN转型电商平台,上市传闻不断[18] - 阿里国际以Lazada、AliExpress、Trendyol三大平台采取轻资产扩张[19] - 京东选择差异化重资产路径,通过"体验+服务"建立壁垒[20]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PE机构围猎星巴克中国业务,超20家机构参与评估[23] - KKR收购大窑饮品,腾讯曾组建专门项目组参与竞争[24]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25] -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博裕资本收购SKP[26] -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成为消费并购主要方向,如哈根达斯、迪卡侬等[26]
电商出海日本报告:阿里、字节、拼多多在日鏖战有感
创业邦· 2025-08-01 03:24
中国电商出海日本市场分析 日本市场基础条件 - 支付能力强且信用卡普及率高 客单价承受力强 [9] -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 互联网渗透率高 老年用户也有电商使用习惯 [9] - 服饰 美妆 生活杂货需求稳定 但线下消费发达对电商形成竞争 [9] 主要出海平台表现 | 平台 | 进入时间 | 核心策略 | 当前表现 | |------------|------------|-----------------------------------|-----------------------------------| | AliExpress | 2014年 | 跨境直邮+低价策略 | 市场占有率有限 下载排名13位 [18] | | SHEIN | 2018年 | 超低价+海量SKU+高频上新 | 用户839万超ZOZOTOWN 下载前5 [17] | | Temu | 2023年7月 | 游戏化+新人礼包+大额补贴 | 月活1550万 下载排名第2 [16][20] | | TikTok Shop| 2024年6月 | 短视频+直播带货+达人合作 | 初期阶段 娱乐榜第4 [20][48] | | TAO | 2024年10月 | 300万SKU+本地支付支持 | 成绩一般 下载排名25 [19][20] | 中国模式本土化挑战 - 社交裂变失效:日本用户拒绝邀请码 反感链接分享 已读不回文化显著 [32][33] - 游戏化营销争议:倒计时 大转盘等设计引发焦虑 本土电商仅用积分返现 [36][38] - 爆款策略不适配:日本SKU简单稳定 原价打三四折即极限 反感价格跳水 [42][45] - PC端占比超50%:日本用户依赖PC比价 TikTok等移动流量难转化 [62][64] 差异化机会点 - 商品创新力:海藻防滑垫 防晒面罩等特色产品获用户积极评价 [74][75] - 供应链优势:中国制造SKU丰富度超本土 可覆盖长尾需求 [77] - 垂直领域突破:韩国Qoo10通过美妆切入 北欧风格电商验证小众市场潜力 [78] 本土化运营建议 - 积分返现需达10%以上 匹配用户忠诚度培养机制 [37][80] - 减少IM推送频率 避免LINE每日3-4条的高频骚扰 [46][80] - 强化PC端网站建设 支持価格com等比价平台导流 [62][80] - 注重隐私保护 避免数据跨境传输引发的舆论风险 [79] 文化差异洞察 - 决策链路差异:日本70%用户下单前收集信息 中国50%订单为冲动消费 [61] - 价格敏感度:日本无真正下沉市场 城市消费力扁平化 [70] - 信任建立方式:直播带货需克服"随机决策"与日本路径依赖的矛盾 [61][68]
刘强东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08
收购要约与交易结构 - 京东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对价向CECONOMY AG所有股东发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 [1] - 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达22亿欧元(约180亿元人民币) [2] - Convergenta Invest GmbH通过不可撤销承诺就持有的3.81%股份接受要约 其持股比例将从29.16%降至25.35% [2] - 京东已与合计持有31.7%股份的股东签订不可撤销承诺协议(包括Convergenta的3.81%) [2] 战略合作与运营安排 - 双方签订投资协议建立战略投资伙伴关系 旨在加速增长轨迹并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2] - CECONOMY将保持独立运营 加速向欧洲领先全渠道消费电子产品平台转型 [2] - 合作将使CECONOMY获得全球领先技术、零售专业知识和供应链资源 [8] 市场反应与交易预期 - 收购消息公布当日CECONOMY股价一度飙升16% [3] - 交易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8]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CECONOMY在欧洲12个国家运营超1000家门店 旗下核心品牌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 [6] - 公司通过售后服务品牌Deutsche Technikberatung构建零售生态体系 [6] - 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销售额逆势增长7.4%至13亿欧元 占总销售额比例达25% [8] 财务表现与协同效应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仅为1000万欧元 [8] - 收购将为京东提供现成的欧洲线下网络和供应链资源 解决海外业务货源不足和运力短缺问题 [8] - 交易标志着京东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提速和模式转变 [8]
180 亿,刘强东买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57
京东收购CECONOMY - 京东宣布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2] - 该交易若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3] - CECONOMY旗下核心品牌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在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5] - 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但线上销售额增长7.4%达13亿欧元[6] - 京东计划保留CECONOMY原有管理团队,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6] 京东国际化战略 - 刘强东强调国际业务是集团未来重点,欧洲基础设施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9] - 京东国际团队超2000人,在欧洲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已在荷兰、波兰提供"一小时达"服务[10] - CECONOMY的1000多家门店将补足京东线下短板,形成"前置仓"并与国际供应链互补[11] - 京东国际化采取"自建+收购+合作"路线,通过并购快速铺开市场[12] 欧洲消费电子行业格局 - MediaMarkt创立于1979年,以开放式陈列和低价策略颠覆传统电器店模式[4] - 2000年左右MediaMarkt/Saturn通过规模优势成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5] - CECONOMY在2017年从麦德龙集团独立,面临亚马逊等电商冲击[5][6] 中国电商出海竞争态势 - 拼多多Temu以低价策略面临增长瓶颈,传闻拟收购欧洲物流公司[13] - SHEIN战略升级为电商平台,2025年上市传闻加剧[13] - 阿里国际以Lazada、AliExpress、Trendyol三大平台轻资产扩张[14] - 京东通过重资产模式差异化竞争,避免单纯价格战[15]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消费并购活跃案例包括PE围猎星巴克中国、KKR收购大窑饮品、红杉中国收购Marshall等[17][18][19] -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博裕资本收购SKP[20] -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成为并购热点,如哈根达斯、迪卡侬等拟出售股权[20] - 消费行业因抗周期属性受资本青睐,资产价格低位促使并购活跃[20][21]
京东斥资收购德国零售巨头,出海再迈一步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12:44
核心观点 - 京东以超180亿人民币全资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龙头Ceconomy 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最高金额纪录 标志着公司从跨境轻模式转向本地重资产战略的重大转变 [2] - 此次收购被视为行业战略范式革命 与Temu SHEIN等轻资产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京东试图通过供应链扎根重塑欧洲电商竞争规则 [2][5] - 收购将直接获得Ceconomy旗下1000家欧洲门店作为线下渠道和前置仓 有望将欧洲配送时效从2-3天压缩至小时级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3] - 京东计划通过本地化团队(已超2000名员工)和本地采购策略 将1000个品牌带入欧洲市场 并布局稳定币牌照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4] 收购标的概况 - Ceconomy是欧洲最大实体零售网 旗下MediaMarkt和Saturn在11个国家拥有超1000家门店 德国电子零售市占率超30% [3] - 合作品牌超3000家(含苹果三星) 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约52亿欧元 其中在线销售近13亿欧元 占总销售额25% [3] - 收购消息公布后 Ceconomy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价上涨6.8% 盘中一度飙升16% [3]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品类高度重合 京东可将国内运营经验复制到欧洲 同时Ceconomy的供应链能力将加速京东本地化建设 [3] - 京东线上运营能力有望提升Ceconomy线上份额 形成强强联合效应 [3] - 公司计划保持Ceconomy在欧洲独立运营 保留当地技术架构和人员协议 [5] 历史背景与战略演变 - 刘强东早在2014年提出"国际化决定京东未来生死" 2023年底曾考虑收购Ceconomy但未实现 [2] - 此前海外尝试(2019年印尼、2021年泰国)因跨境模式水土不服失败 主因本地缺仓库导致配送慢 缺采购权导致价格贵 [4] - 公司已在欧洲建设三年基础设施 明确国际业务采用本地电商模式: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货 [4] 交易结构与控制权 - 收购完成后 Convergenta仍将持有25.35%的Ceconomy股份 股东协议生效以收购要约完成为前提 [5] - 多方控制下京东动作可能被掣肘 且双方在工作强度及文化存在差异 效率达成需观察实际情况 [5]
180亿,刘强东买走了
36氪· 2025-07-31 09:13
京东收购CECONOMY交易 - 京东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产品集团CECONOMY 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1] - 交易若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1] - 京东曾于2023年尝试收购CECONOMY但未成功 本次为最终达成[4][5] CECONOMY业务背景 - CECONOMY为德国最大消费电子产品集团 旗下核心品牌MediaMarkt和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2][3] - 公司在欧洲12个国家运营超1000家门店 拥有售后服务品牌Deutsche Technikberatung[3]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 在线销售额增长7.4%达13亿欧元[3] - 公司前身为1979年创立的MediaMarkt 1984年被麦德龙收购 2017年独立分拆上市[2] 京东国际化战略 - 京东国际业务团队超2000人 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本地电商、团队、采购、发货)[6] - 在欧洲通过"超级仓店"模式在荷兰、波兰提供"一小时达"服务[6] - 刘强东强调国际业务是集团未来重点 欧洲基础设施将于2026年正式运营[6] - 国际化路线为"自建+收购+合作" 通过并购快速铺开市场[7] 收购战略价值 - CECONOMY的1000多家门店为京东提供线下流量入口和成熟渠道网络[7] - 门店和仓库可作为京东电商"前置仓" 与国际供应链形成互补[7] - 京东将保留CECONOMY原有管理团队 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3] - 京东可通过技术帮助CECONOMY提升线上销售占比并降低人工成本[7] 电商出海竞争格局 - 拼多多Temu以低价策略全球扩张 近期传闻拟收购欧洲物流公司[8] - SHEIN已成为全球最大快时尚品牌 2025年战略升级为电商平台[8]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Lazada、AliExpress、Trendyol三大平台进行轻资产扩张[9] - 京东选择差异化重资产路径 通过"体验+服务"模式避免价格战[9]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消费并购活跃 典型案例包括PE机构围猎星巴克中国业务(超7700家门店)[11] - KKR收购大窑饮品 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估值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12][13] - 德弘资本以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博裕资本收购SKP百货[14] -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成为并购焦点 如哈根达斯中国门店和迪卡侬中国30%股权出售[14] - 消费行业因抗周期属性受资本青睐 资产价格便宜促使买方抄底[14]
180亿,刘强东买走了
投资界· 2025-07-31 08:21
京东收购CECONOMY - 京东宣布以22亿欧元(约180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最大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新纪录 [1][3] - 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德国市场份额超30%,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 [4][5] - 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52亿欧元(同比降1.6%),但线上销售额增长7.4%至13亿欧元 [5] 京东国际化战略 - 京东计划2026年正式运营欧洲基建,国际业务团队超2000人,采用"本地电商+本地团队+本地供应链"模式 [10] - 通过收购快速获取CECONOMY线下渠道网络,补足线下短板,门店可转化为电商前置仓以解决跨境物流痛点 [11] - 京东国际化路径为"自建+收购+合作",区别于阿里轻资产平台化扩张和拼多多低价策略 [11][13] 消费电子行业格局 - MediaMarkt/Saturn通过开放式陈列和低价策略颠覆传统电器店,2000年成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 [4][5] - CECONOMY因亚马逊等电商冲击面临挑战,数字化尝试未能完全恢复市场份额优势 [6] - 京东将保留CECONOMY管理团队,推动其向全渠道平台转型,并注入无人仓技术降低欧洲人工成本 [7][11] 中国电商出海竞争 - 拼多多Temu面临增长瓶颈拟收购物流公司,SHEIN转型电商平台并与Temu争夺供应商 [12]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Lazada、AliExpress、Trendyol为核心,在东南亚与TikTok Shop激烈竞争 [13] - 京东通过重资产基建+本土并购构建差异化壁垒,避免单纯价格战 [13] 消费并购市场趋势 - 2025年消费并购活跃案例包括PE围猎星巴克中国(7700家门店)、KKR收购大窑饮品、红杉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 [16][17][19] -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博裕资本收购SKP,跨国品牌中国业务成并购焦点 [19] - 消费行业抗周期属性吸引资本抄底,PE机构积极寻找兼并收购机会 [19][20]
刘强东出手,超180亿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06
这笔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将达到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若交易成功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 受此影响,美东时间7月30日,CECONOMY股价飙升超16%。 刘强东出手,一个价值180亿元的大动作!如果交易成功,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新纪录就要诞生了。 7月31日,京东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向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MediaMarkt及Saturn的母 公司CECONOMY AG所有股东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并建立战略投资 伙伴关系。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 日前还有消息称,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双方4个月前已经完成签约。彼时,刘强东现身香港科技大学,参观人工智能相关项目,他可能直接参与了 并购交易。(→详情) 京东零售布局再落一子,你怎么看? 高价收购 7月24日,CECONOMY曾发布声明称,"针对收购事宜,正与京东展开洽谈"。当时京东开出的收购价就是每股4.6欧元,相较CECONOMY在23日的收盘 价,溢价率高达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