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科技创新投入2030年将达到1.1万亿元
总体目标 - 浙江省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强化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 生态支撑 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 [1]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9000亿元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2] - 到2030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1.1万亿元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4500亿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2] 政府投入机制 - 各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预算安排原则上只增不减 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3] - 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1500亿元以上 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基本健全 [2] - 产学研合作项目横向经费累计到账300万元以上且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可上升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3] 企业创新引导 -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达到7000亿元 推广"企业出题 政府助题 平台答题 车间验题 市场评价"的创新模式 [2] - 对研发强度 增速 总量达标或基础研究投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比例给予财政奖励 [3] - 全省每年新认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每年遴选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规下样本推动升规纳统 [3] 机构与人才建设 - 高校 科研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创新投入合计超900亿元 [2] - 建立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刚性增长机制 省属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3] - 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 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 高层次人才引育的高效统筹 [2]
口岸经济4.0:罗湖建起深港互联“超级节点”|何以新罗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52
深港通关流量与消费趋势 - 罗湖口岸上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位居深圳口岸第一 [1] - 莲塘口岸出入境人数屡破新高,7月13日罗湖口岸单日客流达29.7万人次创历史记录 [2]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港客占比达30%,餐饮业态占40%,永辉超市和米兜乐园成为港人消费热点 [4] 医疗跨境服务扩展 - 罗湖区人民医院1-7月每月平均接待4500名香港患者,覆盖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科室 [7] - 香港居民使用内地医疗服务比例从2011年前升至60%,深圳医疗成本仅为香港五分之一 [8] - 医院获批"港澳药械通",引进2款港澳药品和器械,服务患者超120人次 [10] 产业协同与规划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罗湖产业方向一致,聚焦商贸、金融、新兴产业及口岸经济 [12] - B1地块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领域 [2][13] - 罗湖提出"三力三区"目标,主攻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文旅与区域融合 - 2025年罗湖深港文化月策划骑行、宠物派对、电竞赛事等活动,展示新地标和文旅资源 [6] - 光之殿堂艺术地标将于明年年底亮相,设计包含礼堂、音乐厅等沉浸式体验设施 [7] - 深港中西医跨境转介合作在罗湖试点,推动两地医疗规则互通和远程诊疗 [10]
口岸经济4.0:罗湖建起深港互联“超级节点”|何以新罗湖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06
深港通关流量与消费趋势 - 罗湖口岸上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 位居深圳各口岸第一[1] - 莲塘口岸出入境人数屡破新高 7月13日罗湖口岸单日客流达29.7万人次创历史记录[2] - 港人占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整体客流30% 商场40%业态为餐饮且多家首店成为引流利器[2] 港人消费场景扩展 - 香港消费者需求从餐饮延伸至高品质购物 永辉超市"胖东来版"成为热门选择[3] - 带娃家庭推动儿童娱乐需求增长 米兜乐园成为重要亲子场所[3] - 2025年罗湖深港文化月策划骑行/宠物派对/电竞赛事等多类型活动吸引港客[4] 跨境医疗发展现状 - 罗湖区人民医院1-7月月均接待4500名香港患者 覆盖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科室[5] - 香港居民使用内地医疗服务比例从2011年前升至60% 增长超10倍[5] - 深圳医疗价格约为香港五分之一 性价比优势显著[5] 医疗规则互联互通 - 罗湖区人民医院2024年9月获批"港澳药械通"指定机构 已引进2款港澳药品及多款器械[6] - 服务患者超120人次 包括磷酸芦可替尼乳膏/瑞玛奈珠单抗等新药[6] - 罗湖成为深港中西医跨境转介合作首个试点区 构建跨境医疗合作平台[6] 深港产业协同规划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罗湖产业方向高度契合 重点发展商贸/金融/零售及新兴产业[7] - 罗湖2023年提出创建"三力三区" 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定位为主攻赛道[7] - 深港合作进入4.0版本 涵盖产业/市场规则/民生生活三方面融合[7] 产业空间建设进展 - B1地块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 聚焦生命健康前沿领域[9] - 总用地面积10.02万平方米 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政策机制[9] - 联动香港沙岭数据中心 打造深港AI跨境应用首选试验场[9] 口岸经济升级改造 - 莲塘口岸附近第七工业园等老旧工业区启动升级焕新[9] - 文锦渡口岸货运功能转移后 将对超过20公顷土地进行升级开发[9] - 罗湖积极推动深港两地新兴产业相互衔接与融合发展[9]
浙江印发《实施意见》推动三大科创高地发展
每日商报· 2025-08-16 22:24
科技创新投入目标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90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1] - 到2030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1.1万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4500亿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1]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模式下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创新投入合计超900亿元 [1]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达到7000亿元 [1] - 全省每年新认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2] - 每年遴选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规下样本推动升规纳统 [2] - 省属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2] 高校科研机构投入 - 支持12所列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领衔承担重大科技任务 [2] - 每年从高校、科研机构遴选1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担任"科技副总" [2] 科技金融支持 -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持续做大做强省科创母基金 [3] - 实施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3] - 创新开发"概念验证贷""中试贷"等金融产品 [3] - 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先投后股"保险和"中试综合保险"等产品 [3]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二期)招GP
FOFWEEKLY· 2025-08-12 10:19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二期)子基金管理机构征集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二期)规模30.02亿元,注册于义乌市,管理人为浙江金投盛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采用"子基金+直投"运作模式,80%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含定向基金) [1] - 聚焦支持早期科创企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1] 投资方向与领域 - 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及其15大战略领域、"9+6"未来产业进行投资 [2] - 15大战略领域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微电子与光电子、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等15个方向 [2] - "9+6"未来产业包括未来网络、元宇宙、空天信息、仿生机器人等15个方向 [2] 子基金要求 - 子基金应注册在浙江省内,目标认缴规模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15亿元 [2]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对单支子基金出资额不高于2亿元且出资比例不超过40% [2] - 子基金投资期内,投向"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及未来产业领域的金额不低于实缴规模的70% [3] - 符合首两轮外部投资或成立不超过5年等条件的企业投资金额不低于实缴规模的35% [3] 投资标准与申报要求 - 被投企业需满足设立时间不超过5年、员工不超过300人、上年度资产或营收不超过5000万元等条件 [3] - 子基金需聚焦行业和产业链投资,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3] - 申报时仅可选择1个细分行业,说明拟重点投资范围及比例(不低于50%) [3] - 优先考虑具备深厚产业背景的子基金 [3]
“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证券时报· 2025-08-08 18:02
青岛制造业基础与消费市场关系 - 青岛消费市场的韧性源于扎实的制造业底盘,从"网红"城市发展为"长红"城市的关键在于产业基础和持续升级 [1] - 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五朵金花"(青岛啤酒、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奠定了"青岛制造"的品质认知,现升级为年产值超4000亿元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 [1] -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承担全国动车组50%的产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拥有"海葵一号"等全球领先成果 [1] 制造业升级对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 - 青岛啤酒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柔性生产,支持消费者定制啤酒并24小时冷链直达全国 [1]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3万家企业,实时反馈用户需求至生产端,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收入持续增长 [1] - "制造端精准响应消费端"的能力是青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核心支撑 [1] 新兴产业对消费的推动作用 - 虚拟现实领域由歌尔声学、小鸟看看等企业领跑,崂山区集聚科研力量 [2] - 生物医药领域阿斯利康吸入剂基地、海尔大健康产业园加速建设,"中国康湾"逐步成型 [2] - 上半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新产业带动新就业和消费需求 [2] 青岛产业体系规划与资本运作 - 构建"10+1"产业体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等先导及新兴产业 [2] - 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家(境内60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其中近四成与消费相关 [2] - 海尔智家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完善高端产品线,上市公司持续壮大为消费市场扩容提供动力 [2]
宏昌科技(301008.SZ)拟1.5亿元参投合伙企业 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3:28
投资概况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缴出资总额5.03亿元 其中公司认缴出资1.5亿元 出资比例29.82% [1] 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前沿技术等国家鼓励行业 [1] 投资性质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1] - 合伙企业名称为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 [1]
宏昌科技拟1.5亿元参投合伙企业 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8-04 13:25
投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对外投资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5.03亿元 [1]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5亿元,出资比例为29.82% [1] 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将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前沿技术等国家鼓励的行业 [1]
杭州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杭州日报· 2025-08-01 02:26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支持杭州宁波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1] - 加大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对接合作并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1] - 重点支持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上市融资 [1] 上市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浙江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新增上市公司总数80%以上 [1] - 建立上市后备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每年动态保有超1000家 [1] 并购支持政策 - 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科技领军企业合作设立并购基金 [1] - 积极争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 [1] - 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1] 创投基金规划 - 扩大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 [2] - 到2027年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元 [2] - 持续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到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达400亿元 [2] 信贷债券目标 - 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到2027年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 [2] - 完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政策到2027年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突破1000亿元 [2]
“三新”经济正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占GDP比重为18.01%
证券日报· 2025-07-31 16:12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核心内容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1]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1] - 新业态指依托技术创新衍生的新环节/链条/形态 [1]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内外要素形成的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1] 发展态势与特征 - 形成三大新态势:增速领先(高于GDP 2.5个百分点)、领域拓展(低空经济/空天信息/算力网络加速布局)、区域协同(京津冀/长三角创新集群) [2] - 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重要性上升 催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2] - 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覆盖物流/城市管理领域 [2] 经济影响 -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有效投资空间 [1] - 改变传统产业竞争格局 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 发展建议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确权/定价/流通机制 [2] - 强化监管制度创新 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体系 [2] - 对接国际标准 将ESG披露/碳核算纳入评价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