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53
(原标题:前三季度港股IPO集资额升228% 1823亿居全球集资首位)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认购盛况空前,"超额认购王"纪录屡创新高。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倍的认购倍数领先,而紧随其后的布鲁可和银诺医药 分别获得6000倍和5342倍的踊跃认购。 9月23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以集资额计算,港 交所预计将蝉联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德勤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迎来66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达1823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45只增长47%,集资额较去年同期的556亿 港元大幅上升228%。 德勤在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延续强劲势头,2025年全年香港将迎来超过80宗新股上市,总集资额介于2500亿至 2800亿港元之间。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计更多海外资金将涌入亚洲高成长性投资标的,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市 场。这将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流动性支持,并营造更有利的估值环境。他预计,A+H上市、生物科技及科 技板块将继续成 ...
前三季港股IPO集资额猛增228%,或居全球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19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预计迎来66只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达1823亿港元 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45只增长47% 集资额较去年同期556亿港元大幅上升228% [1] - 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将迎来超过80宗新股上市 总集资额介于2500亿至2800亿港元之间 [1] - 港交所2025年前8个月共收到283个上市申请 同比大幅增长123% [5] 市场结构与认购情况 - 大行科工以7558倍认购倍数领先 布鲁可和银诺医药分别获得6000倍和5342倍认购 [1] - 今年有98%的新股获得超额认购 同时有87%的新股获得超额认购20倍以上 [7] - 今年前三季度港股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 包括5只A+H新股及1宗从A+H上市公司分拆项目 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 [4] 行业分布与融资结构 - 制造业在融资额上取得领先 占比达37% 消费行业与能源和资源行业分别占20%和16% [10] - 医疗及医药行业在上市数量上最多 [7] - 市场呈现高度多元产业分布 涵盖工业、金融、消费、医疗健康、科技、媒体及电讯(TMT)以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11] 定价与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首日平均回报率为33% 高于去年同期的9% [7] - 以发售价范围下限定价的公司占比大幅降至23% 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9% 以上限定价的公司占比显著升至20% 较去年同期的9%大幅提升 [7] - 前五大新股融资总额同比大幅增长135% 达到987亿港元 [8] 政策与制度支持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4] - 香港联交所提出降低A+H股发行人的H股最低上市门槛等建议 进一步拓宽境内企业融资渠道 [4] - 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则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5] 资金流动与市场吸引力 -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 股市日均成交额维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 [4] -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计带动更多海外资金涌入亚洲高成长性投资标的 [1] - 港股市场资金流通便捷且股价通常存在折让 形成吸引价值投资者的"估值洼地" [11] 重点上市公司案例 -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融资额成为港交所最大IPO项目 [10] - 紫金黄金国际以250亿港元融资额位列港股前三大IPO [10] - 前五大新股包括宁德时代(410亿港元) 紫金黄金国际(250亿港元) 恒瑞医药(114亿港元) 三花智控(107亿港元) [10]
【港股IPO】紫金黄金国际,一手入场费约7231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13
每天解读一家上市企业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解读上市公司,分析投资价值 2022至2024年,紫金黄金收入从18.18亿美元增长至29.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2%;净利润从2.9亿美元增长至6.2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46.2%。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上半年收入达到1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2.86%;净利润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6%,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利润。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 2024年 | | 2025年 | | | | 美元 | 0/0 | 美元 | % | 美元 | 0/0 | 美元 | 0/0 | 美元 | 0/0 | | | | | | | (以千計,百分比除外) | | | | | | | | 1.817.981 | 100.0 | 2,262,365 | 1 ...
我,投资人,打算在港股IPO博个未来
虎嗅· 2025-09-22 08:58
港股创新药市场热度 - 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大牛市行情 推动相关企业估值大幅提升[2][3] - 创新药企普遍计划明年进行大型BD交易 后年赴香港上市[9] - 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20倍涨幅个股 引发一级市场投资热潮[9] 港股IPO市场现象 - 企业通过港股IPO可解除对赌和回购义务 部分企业自掏腰包通过香港基金认购基石锚定额度完成内循环[5] - 港股IPO采用迷你发行模式 公众股份比例仅2%至3% 并通过市值管理维持交易量[7] - 未进入港股通股票在解禁日可能出现80%至90%市值暴跌[8] 估值异常波动 - 新能源车配件企业凭借人形机器人概念 估值从10亿跳涨至30亿 涨幅达200%[4] - 仅完成临床一期的创新药企在港股对标公司市值上涨后 要求提升估值[9] - 20%毛利率企业通过具身智能概念包装 获得投资人抢购[4] 投资机构行为 - 地方国资机构在不谈判价格情况下直接投资港股IPO前项目[4] - 投资人为规避风险要求上市后市值不低于特定标准 否则实控人需赔偿[6] - 部分投资人要求企业回购股份 否则不配合股东核查[8]
降息推动金价迈上新台阶 ,上海金ETF(159830)盘中涨超1.2%,机构:金银仍处于长周期牛市通道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6:04
黄金相关ETF今日盘中纷纷走强,截至发稿,上海金ETF(159830)涨1.29%,成交额超3600万元。 上海金ETF(159830)紧密跟踪上海金(SHAU.SGE);费率方面,上海金ETF(159830)管理费率 0.25%,基金托管费率为0.05%,均低于同标的产品平均水平,同时该ETF支持T+0交易。该ETF还配置 了场外联接基金(联接A:014661,联接C:01466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降息推动金价迈上新台阶。近期国际金价持续突破历史高位,COMEX黄金期货9 月17日盘中触及3744.0美元/盎司,伦敦金现货一度突破3700美元/盎司关口,国内沪金主力合约同期收 报826.71元/克,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35%,此轮涨势由多重核心因素共振驱动。美联储降息是主导逻 辑。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远低于预期7.5万,失业率升至4.3%,PPI环比下降0.1%,经济数 据疲软使市场定价9月降息25BP概率超95%。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跌至1.73%,大幅降低黄金持有机 会成本,叠加特朗普施压"大幅降息",进一步强化宽松预期。 此外,据证券时报,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 ...
奇瑞汽车启动港股IPO:最高募资105亿港元 涉俄罗斯业务引外资顾虑缺位 一季度净利润含24亿汇兑损益藏水份
新浪证券· 2025-09-22 02:07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启动港股招股 计划9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9973 HK 标志着国内最后一家未上市的头部整车企业登陆资本市场[1] - 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 发行结构为10%香港公开发售加90%国际配售 附带15%超额配股权 发行价格区间27.75港元至30.75港元[1] - 对应募资规模82.5亿港元至105.2亿港元 公司市值区间1600亿港元至1787亿港元 若采用高端定价且全额行使绿鞋机制 募资规模将超越2022年中创新航 成为2022年至今非A to H模式下港股最大IPO[1][2] 市场地位与影响 - 此次IPO已成为2023年至今非A to H模式下最大IPO 港股资本市场2025年前8个月IPO融资1329亿港元创近4年新高 增发募资达1905亿港元[2] - 期间出现比亚迪435亿港元 小米426亿港元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等超大型融资项目 奇瑞IPO将分流市场大量资金 对后续港股IPO项目的资金端带来较大考验[2] 基石投资者结构 - 12家基石投资者合计投资45.7亿港元 占基础发行规模的50% 这一比例在2023年至今募资50亿港元以上的港股IPO中排名第一[3] - 基石投资者呈现鲜明中资主导特征 无外资财务机构参与 混改基金以14.8亿港元单笔投资成为最大基石 占基础IPO规模的16.2%[3][4] - 中资知名私募高瓴和景林各投资4.7亿港元 分别占比5.1% 产业合作方晶合集成投资3.2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投资3.1亿港元[4] 地缘政治风险 - 外资缺席主要因公司海外业务结构特殊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乘用车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4.6% 26.8% 18.6% 10.9%[5] - 公司已在招股书中明确计划缩减俄罗斯业务以降低制裁风险 但资本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厌恶度较高 外资机构因合规顾虑参与意愿不足[5] - 在港股市场有大量外资资金流入背景下 上市后若仍缺乏外资机构参与 或对股价后续抬升形成压制[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26亿元 1632亿元 2699亿元 年复合增速高达70.7%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亿元 同比增长24.2% 增速明显放缓[7]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 119.5亿元 141.3亿元 年复合增速50.2%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6.5亿元 同比增幅71.5%[7] - 2025年一季度高增长核心驱动力为24.4亿元汇兑收益 远超往年水平 2022-2024年汇兑收益/亏损分别为5.0万元 -1.4万元 0万元[7][8] 盈利质量分析 - 剔除汇兑收益后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22.1亿元 净利润率从6.8%下滑至3.2% 因约4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汇率波动对盈利影响显著[8][9] - 毛利率波动明显 2023年毛利率16.0% 2024年回落至13.5%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2.4% 低于同期长城汽车17.8%和吉利汽车15.8%的水平[10][11] - 净利率层面 剔除汇兑收益后实际净利率仅约3.2% 低于吉利汽车7.8%和长城汽车4.4%的同期水平[10][11] 同业比较与估值 - 按高端定价测算总市值约1773亿港元 2024年市盈率约11.4倍 截至2025年一季度的滚动市盈率约10.1倍 处于同业中间位置[12][13] - 吉利汽车总市值1998亿港元 2024年市盈率11.0倍 滚动市盈率8.8倍 长城汽车总市值1496亿港元 2024年市盈率10.8倍 滚动市盈率12.2倍[13] - 估值没有给予市场盈利空间 尽管三家公司在业绩财务方面各有千秋[12] 区域收入结构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收入369.71亿元 占比60.0% 其他国家及地区收入246.68亿元 占比40.0%[6] - 海外收入中亚洲不含中国收入103.82亿元 占比16.8% 欧洲收入104.20亿元 占比16.9% 美洲收入23.94亿元 占比3.9%[6] - 2022-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5.3% 49.3% 39.7% 显示海外市场贡献显著[6]
新股消息 | 奥联服务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0:32
智通财经APP获悉,奥联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联服务)于3月21日所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于9月21日失效,递表时农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 人。 招股书显示,奥联服务是一家独立的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及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商,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广东省。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市,自2010年起向住宅社 区提供社区生活服务,并于2014年将服务扩展至商企和城市空间领域,使收入来源多元化。目前公司已将足迹扩展至中国25个省份。根据中指院的资料,按 总收入及净利润计,公司在2024年中国百强独立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16位及第11位。 | | 21/03/2025 整體協調人公告 - 委任 歴 | | --- | --- | | 21/03/2025 | 奥联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03/2025 申請版本(第一次呈交) 全文檔案 [四] 多檔案 > | ...
3亿多买亏损上亿公司!400亿晶晨股份增长放缓,港股IPO还稳吗?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38
公司财务表现 - 晶晨股份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33% 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降至10.42% [5] - 净利润增速从2024年上半年的96.0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12% [5] - 公司上半年营收规模达33.3亿元 [5] 重大收购交易 - 晶晨股份以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公司 [1][3] - 被收购方芯迈微在一年半时间内亏损超1.3亿元 [1] - 芯迈微营收规模仅67万元 [1] - 交易产生高额商誉 芯迈微上半年末净资产3590万元与收购价3.16亿元差额全部计入商誉 [7] 股权交易结构 - 创始人孙滇直接和间接持有芯迈微60.57%股权 但交易对价仅112万元 [3] - 孙滇个人直接持有的21.8%股权采取0元转让方式 [3] - 其他持股39.43%的股东获得3.15亿元交易对价 [3] 战略动机分析 - 收购旨在补全通信技术短板 包括蜂窝通信、光通信和Wi-Fi领域布局 [5] - 芯迈微拥有6款芯片流片技术并已实现小规模营收 [5] - 通过技术整合提升港股IPO估值预期 港股市场重视技术潜力 [5] 行业竞争环境 - Wi-Fi射频芯片市场竞争激烈 已有卓胜微、唯捷创芯等成熟企业 [5] - 行业产品迭代速度快且存在价格战压力 [5] - 芯迈微作为新进入者营收规模仅60余万元 面临较大竞争挑战 [5] 交易潜在影响 - 芯迈微亏损状态可能拖累晶晨股份净利润表现 [5] - 若芯迈微持续亏损 高额商誉存在减值风险并影响财务报表 [7] - 收购时机正值公司港股IPO关键阶段 可能影响估值预期 [1][5]
资源型企业赴港上市加速 港股迎年内第二大IPO
证券时报· 2025-09-19 17:56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 生物医药 科技 消费等行业明星企业不断上市 [1] - 资源型企业上市进程明显加快 涵盖黄金 有色金属 能源矿产等领域 [1] - 已有3家资源型企业登陆港股 多家企业正在等待聆讯 [1][2] 紫金黄金国际IPO详情 - 紫金黄金国际于9月19日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正式上市 [1] - 招股价定为71.59港元/股 全球发售募资总额249.84亿港元 净额244.70亿港元 [1] - 募资用途包括矿山升级建设 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 勘探活动及一般公司用途 [1] - 此次IPO将成为2025年以来港股第二大IPO 仅次于宁德时代410亿港元募资规模 [1][2] 资源型企业上市特征 - 2025年成功上市资源型企业包括赤峰黄金 南山铝业国际和佳鑫国际资源 [2] - 目前仍有5家资源型企业等待上市 包括金浔股份 智汇矿业等 [2] - 企业赴港上市主要目的为开发国际市场 收购海外项目 践行全球化战略 [2] 企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紫金黄金国际由市值超6000亿元A股紫金矿业分拆而来 [1] - 公司专注于低品位难采选资源开发 成为全球领先市场化黄金开采企业 [1] - 南山铝业国际分拆上市旨在深耕印尼及周边市场 提升东南亚区域影响力 [2]
紫金黄金国际拟赴港上市 或成年内第二大IPO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9-19 12:04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生物医药、科技、消费等行业的明星企业不断上市。同时,一些 资源型企业的上市之路也在明显加快,从黄金、有色金属到能源矿产领域,多家企业相继启动香港上市 流程或已实现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以来,已有3家资源型企业登陆港股市场,还有多家资源型企业正在等 待聆讯过程中。而在9月19日,紫金黄金国际也开启招股,预计9月29日正式在港上市,这是港股年内仅 次于宁德时代的第二大IPO。 港股迎年内第二大IPO 据了解,紫金黄金国际是由总市值超6000亿元的A股巨头紫金矿业拆分而来,是紫金矿业的所有黄金矿 山(除中国之外)整合而成的全球领先黄金开采公司,公司继承了紫金矿业在低品位难采选资源勘查、 开发及运营的管理竞争优势,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市场化黄金开采公司,主要从事黄金的勘查、开采、 选矿、冶炼、精炼及销售。 招股公告显示,本次紫金黄金国际招股价为71.59港元/股,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249.84亿港元,募 资净额244.70亿港元。募资用途为用于现有矿山的升级及建设项目;用于支付收购哈萨克斯坦 Raygorodok金矿的代价;用作一般公司用途;用于公司运营的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