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搜索文档
【锋行链盟】港交所IPO基础发行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09
港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IPO(首次公开招股)市场以市场化、国际化及灵活的上市制度著 称。港交所IPO的基础发行架构主要由参与主体、发行结构类型、核心流程及监管规则四大模块构成,以下逐一解析: 一、参与主体:IPO的核心角色 港交所IPO涉及多方协作,主要包括以下主体: 1. 监管机构: 二、发行结构类型:适配不同企业需求 港交所支持多元化的上市结构,核心类型包括: 1. H股上市(境内注册企业) 2. 红筹股上市(境外注册企业) 3. 同股不同权(WVR, Weighted Voting Rights) 1. 发行人:拟上市企业(需符合港交所上市条件)。 2. 保荐人(Sponsor):核心协调者,负责对发行人进行尽职调查、协助重组架构、撰写招股书、与港交所沟通,并对上市 合规性承担首要责任(需为港交所认可的持牌券商)。 3. 承销团:负责股份销售,包括主承销商(Lead Underwriter)、副承销商等,通常由国际大投行或中资券商组成,承担估值 定价、路演推介、分配股份等职能。 4. 中介机构: 法律顾问:发行人律师(处理境内/境外法律合规)、承销商律师(核查发行人资质及交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应时应势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港交所科企专线推出 - 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服务,帮助解答关键问题并满足上市规定 [1] - 科企专线允许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避免过早披露营运策略或专有技术带来的风险 [1] - 该政策使科创企业上市流程更便利、不确定性减少,降低上市进程对业务的影响 [1] 港交所制度改革成效 - 2018年以来港交所推行多项改革,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推出SPAC机制及特专科技公司主板上市 [2] - 改革后港股市场生态从传统产业转向新经济主导,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2] - 2024年香港新股集资额达880亿港元(全球第四),科技企业贡献超八成融资额 [2] 香港资本市场战略定位 - 港交所通过精准解决科创企业上市痛点,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巩固其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 [2] - 政策协同效应有望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资本博弈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内地及全球科创企业赴港上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