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资金

搜索文档
63股获杠杆资金净买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17 01:38
市场融资余额总体情况 - 截至9月16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3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5.11亿元连续8个交易日持续增加 [1] - 沪市融资余额12058.5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2.04亿元深市融资余额11621.12亿元增加103.36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78.44亿元减少2875.59万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当日197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677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63只净买入额超亿元 [1] - 中科曙光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15.06亿元其次是胜宏科技7.43亿元剑桥科技5.55亿元寒武纪-U 4.99亿元协创数据4.43亿元中国船舶3.94亿元 [1][3]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39%东土科技占比最高达10.80%国科微9.90%剑桥科技8.81%德明利7.98% [2] 行业分布特征 - 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中电子行业16只机械设备10只计算机7只最为集中 [1] - 主板有41只创业板17只科创板5只 [1] 重点个股融资数据明细 - 中科曙光融资净买入15.06亿元最新融资余额104.35亿元占流通市值6.40% [3] - 胜宏科技融资净买入7.43亿元融资余额163.93亿元占比5.52% [3] - 剑桥科技融资净买入5.55亿元融资余额28.32亿元占比8.81% [3] - 贵州茅台融资净买入3.83亿元融资余额169.09亿元占比0.90% [3] - 中信证券融资净买入3.52亿元融资余额163.77亿元占比4.59% [3] - 中国平安融资净买入2.52亿元融资余额245.37亿元占比4.07% [4]
两融余额增加111.45亿元 杠杆资金大幅加仓35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2:05
市场整体两融余额变动 - 9月12日深沪北市场两融余额合计23515.70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1.45亿元[1] - 沪市两融余额11954.33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4.68亿元[1] - 深市两融余额11482.7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78亿元 北交所两融余额78.66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0亿元[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 - 融资余额增加行业共21个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6.45亿元 有色金属行业增加29.83亿元 银行行业增加14.25亿元[1] - 融资余额出现增长股票共1794只 占比48.20% 其中354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1] 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表现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个股为太湖远大 最新融资余额859.12万元 增幅达87.79% 当日股价下跌1.08%[1] - 舜宇精工融资余额增幅82.52% 芯原股份增幅79.44%[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4.35% 芯原股份涨幅20.00% 沃尔德涨幅15.36% 赛微微电涨幅11.00%[2] - 济民健康跌幅5.90% 创远信科跌幅5.29% 曙光数创跌幅4.06%[2] - 电子行业个股芯原股份融资余额217793.66万元 增幅79.44% 涨幅20.00%[3] - 汽车行业众泰汽车融资余额51416.13万元 增幅27.13% 涨幅10.03%[4] 个股融资余额降幅表现 - 融资余额下降股票共1927只 其中276只降幅超过5%[4] - 驰诚股份融资余额降幅最大 最新余额285.33万元 降幅63.63% 当日涨幅29.96%[4][5] - 中科美菱融资余额降幅46.05% 中寰股份降幅29.60%[4] - 医药生物行业热景生物融资余额17359.88万元 降幅22.16%[5] - 传媒行业吉比特融资余额60570.67万元 降幅19.82%[5]
负债行为跟踪:牛市中期,杠杆已不是问题
中泰证券· 2025-09-14 12:41
市场趋势与资金行为 - 牛市中期杠杆水平再创新高,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突破均值+2倍标准差上限[41] - 杠杆资金分布更均匀,各市值梯度两融净买入占成交额比重均回升,大市值股票集中效应缓解[45][47] - 热门股两融净买入占流通市值比重均值从9.4%降至5.5%,最大值从31.8%降至23.9%[4]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50领涨5.48%,中证500涨3.38%,微盘股反弹但涨幅弱于主要指数[14][16] - 电子行业涨7.1%居首,房地产涨6.3%,传媒涨4.9%[27][28] - 主力资金近一周撤出电力设备(-92.05亿元)、电子(-82.68亿元)、计算机(-86.38亿元)[70] - 通信和电子行业近3日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71] 估值与风险溢价 - 主要宽基指数ERP下降,上证指数ERP处于均值-2.4倍标准差低位[37] - 科创50ERP为-1.33%,处于均值-2.3倍标准差[37] - 股债风险溢价与信用利差背离处于收敛过程[30][32] 跨境资金与汇率 - 北向资金成交金额占比从13.4%回落至12.9%,仍高于4-6月水平[73] - 南向资金成交占比回升至59.2%,净买入量上升[81][83] - 港元汇率升至7.7805,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237[77]
杠杆资金本周重仓股曝光 阳光电源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9-14 06:22
融资净买入总体情况 - 本周共有20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090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千万元 190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8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十亿元 [1] 融资净买入居前个股 - 阳光电源获融资净买入30.61亿元 位列首位 [1] - 寒武纪-U获融资净买入24.87亿元 位列第二 [1] - 先导智能获融资净买入14.14亿元 位列第三 [1] - 东山精密获融资净买入14.09亿元 位列第四 [1] 融资净卖出居前个股 - 京沪高铁遭融资净卖出12.06亿元 位列首位 [1] - 比亚迪遭融资净卖出4.07亿元 位列第二 [1] - 浦发银行遭融资净卖出3.96亿元 位列第三 [1]
两融余额增加148.32亿元 杠杆资金大幅加仓33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1:40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11日沪指上涨1.65% [1] - 市场两融余额23404.25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8.32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1879.66亿元 增加32.93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1446.93亿元 增加114.67亿元 [1] - 北交所两融余额77.66亿元 增加0.71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化 - 融资余额增加行业19个 [1]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52.59亿元 [1] - 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增加39.84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9.22亿元 [1] 个股融资增幅表现 - 融资余额增长个股1835只 占比49.30% [1] - 332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 大禹生物融资余额464.87万元 增幅199.08% 股价上涨3.81% [1] - 绿亨科技融资余额1277.75万元 增幅74.78% [1] - C艾芬达融资余额4658.93万元 增幅65.51%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个股平均上涨4.37% [2] - 香农芯创涨幅20.00% 融资余额161856.74万元 增幅27.41% [2][3][4] - 大族数控涨幅18.38% 融资余额55500.24万元 增幅26.50% [2][3][4] - 国博电子涨幅16.51% 融资余额26551.25万元 增幅26.52% [2][3][4] - C艾芬达跌幅4.36% [2] - 凯大催化跌幅3.58% 融资余额1353.71万元 增幅55.99% [2][3] - 迪生力跌幅3.41% 融资余额9896.75万元 增幅26.79% [2][4] 个股融资降幅表现 - 融资余额下降个股1886只 [4] - 242股融资余额降幅超过5% [4] - 美之高融资余额483.94万元 降幅38.33% 股价上涨19.29% [4][5] - 夜光明融资余额467.25万元 降幅35.40% [4][5] - 泰鹏智能融资余额238.81万元 降幅27.51% [4][5] - 华洋赛车融资余额1048.77万元 降幅27.00% [5] - 裕太微融资余额20921.71万元 降幅26.96% [5]
A股短期调整,中期或现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33
市场资金结构变化 - 两融余额于9月3日创2016年以来新高 显示杠杆资金局部过热风险 [1] - 近两周科创50ETF遭遇百亿级规模赎回 反映机构资金撤离趋势 [1] - 资金从CPO板块流出并转入红利、CXO及新能源等防御性板块 [1]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CPO与科技板块显著下跌 但市场指数整体上涨 呈现极端结构性分化 [1] - 成长板块调整持续 高位科技股存在估值泡沫待消化问题 [1] - 资金积极寻找新上涨品种 中期关注CXO、化工及新消费等潜在主线机会 [1] 投资者策略建议 - 短期交易能力较弱投资者宜采用防守策略 例如定投基金组合 [1] - 中期需开始留意市场变化 关注调整后可能快速见底的机会 [1]
2.3万亿元!A股两融余额再创新高,超越2015年牛市峰值!十年数据对比,这几个风险点必须警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1:34
每经记者|王海慜 王砚丹 每经编辑|金冥羽 叶峰 A股两融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了22969.91亿元,首次超过了2015年的峰值,创了历史新高。其中融资余额22808.29亿元,亦创出历史新高。 随后几个交易日,尽管两融余额有所波动,但一直高位运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两融余额达到23197.1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3034.95亿元,均 再创历史新高。 同样是位于2.27万亿以上的历史高位,2025年与2015年杠杆资金特点有何不同?A股目前风险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组统计数据中,找出了两 融数据10年轮回下不同的市场逻辑。 两融数据比较 数据一:两融标的数量从912只增加至4157只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15年6月18日,A股市场两融标的数量一共为912只。2025年9月9日,两融标的数量增加至4239只。 数据二: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目前远低于十年前 2025年8月25日以后,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有所抬升,9月1日达到2.42%,9月2日和3日分别为2.44%和2.47%;9月9日进一步提升至2.5%。 | 日期 | ...
A股9月“趔趄”:倒车接人还是杠杆泡沫?
经济观察报· 2025-09-07 13:25
市场行情特征 - 当前A股行情被称为"水牛"行情,核心驱动力包括流动性、政策预期(如供给侧"反内卷")和基本面预期(如国内科技领域突破),与2015年单纯依赖杠杆资金的"杠杆牛"存在本质区别[1][12] - 上证指数于8月26日创近10年新高3888.60点,9月首周出现调整,单周跌幅达1.18%,为4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2] - 融资余额于9月1日达到2.28万亿元,突破2015年6月18日2.27万亿元的历史纪录,但市场人士认为不能简单据此判断出现杠杆泡沫[2][3] 杠杆资金分析 - 融资余额从6月23日开始大幅增长,此前长期徘徊于1.80万亿元左右,至9月1日创历史新高[6] - 近3个月(6月7日至9月7日)融资净买入金额最大的股票包括:新易盛99.88亿元、胜宏科技90.69亿元、中际旭创79.17亿元、寒武纪-U 69.18亿元[7] - 寒武纪-U融资余额从8月11日49.14亿元增长至9月2日115.29亿元,增幅超过一倍,股价同期从700元/股涨至1500元/股,动态市盈率达258.22倍[7] 市场结构比较 - 2015年6月18日融资余额2.27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4.26%,2025年9月1日2.28万亿元仅占流通市值2.40%[10] - 2015年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22%,2025年8月该比例约为10%,显示当前杠杆水平相对较低[10] - 市场参与者结构更成熟,监管体系更完善,与2015年市场环境不可同日而语[10] 4000点估值分析 - 当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16.38倍(2025年9月5日),显著低于2015年4月10日21.60倍的水平[15] - 虽然同为4000点附近,但对应估值水平和经济周期不同,历史不会简单重演[15][16] - 市场存在政策、资金、估值三重支撑,包括货币政策宽松、养老金入市、投资者结构优化等因素[15] 行业资金流向 - 杠杆资金集中涌入科技板块,新易盛、胜宏科技、中际旭创、寒武纪-U等"当红"个股获得大规模融资净买入[7] - 寒武纪-U股价与融资余额变动高度相关,融资余额增长期间股价涨幅超过一倍,融资余额下降时股价同步回调[7] 长期趋势判断 - 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耐心资本持续流入,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16][17] - 上市公司业绩积累使同样点位代表的市盈率逐步降低,上证指数向上突破是必然趋势[15] - 市场未出现普涨局面,不少股票年内涨幅为负,表明牛市行情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16]
杠杆资金本周重仓股曝光 中际旭创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9-06 14:35
融资净买入概况 - 本周共有1776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937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 151只净买入额超1亿元 [1] 净买入领先个股 - 中际旭创获融资净买入34.58亿元居首 周涨幅达14.67% [1] - 紫金矿业 新易盛 国轩高科净买入额位列前列 [1] 净卖出显著个股 - 中芯国际遭融资净卖出17.91亿元 [1] - 指南针净卖出8.49亿元 [1] - 江海股份净卖出6.13亿元 [1]
从基金交易笔记中找答案:到底什么是牛市思维
华创证券· 2025-09-05 13:45
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分析2008-21年四轮牛市期间超过7万篇主动偏股基金季报 提炼出"牛市思维"的十大核心经验 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实践指导 尤其针对当前近半数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经理仅经历过一轮牛熊的市场环境 [2] 投资策略与仓位管理 - 投资策略需从熊市防御转向牛市进攻 逐步提升股票仓位并增配进攻性品种 如减持防御型资产增配弹性较高品种 [3] - 牛市中应保持较高仓位运作 避免频繁择时 将精力集中于优化持仓结构以应对市场波动 例如有基金在2009年2季度将仓位提升至90%左右把握上涨机会 [8][9] 牛市驱动因素与阶段特征 - 牛市初期由流动性推动估值修复 后期盈利增长决定持续性 例如2009年上半年流动性释放带来估值系统性提升 2020年疫情后经济超预期推动市场从估值驱动切换至盈利驱动 [5][6] - 杠杆资金作为牛市加速器 能放大赚钱效应但也增加波动风险 2014年两融业务等杠杆资金流入推动行情但也加大市场波动性 [7] - 增量资金属性影响估值体系 2016-18年外资流入推升蓝筹龙头估值 2019-21年公募资金推动成长赛道结构性行情 [10] 产业主线与投资逻辑 - 每轮牛市均有鲜明产业主线 如05-07年"煤飞色舞"及金融地产 14-15年TMT板块 19-21年消费升级和新能源 [11][12] - 需区分流动性驱动与盈利驱动牛市 前者赚取流动性溢价和情绪博弈收益 后者赚取盈利增长和估值修复共振收益 2014-15年"互联网+"概念估值扩张 2017年基本面驱动下业绩确定性个股获估值溢价 [13][14] 投资原则与风险认知 - 投资需尊重市场并勇于修正决策 保持开放心态适应市场变化 有基金经理在2014年因路径依赖导致业绩落后 [15][16] - 牛市会重塑估值体系 但需警惕"伪成长"并回归基本面 2014年互联网技术带来估值方法创新但也需去伪存真 [17][18] - 优质公司需结合好价格 估值严重透支时风险增加 2015年部分股票价格透支未来几年发展 2020年核心资产估值已无优势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