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如果你在牛市感觉很郁闷
集思录· 2025-09-04 13:28
股市博弈本质 - 股市是互相掏兜儿的游戏 投资者需具备从特定群体稳定赚钱的能力 [1] - 牛市增量资金和玩家改变原有博弈结构 导致原有策略失效 [1] - 牛市崩塌后部分新玩家会转化为可被原有策略盈利的对象 [1] 牛市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牛市是A股大型拉新活动 通过补贴、明星效应、网红效应吸引新客户 [2] - 新闻报道、热搜火爆、投资社区活跃、熟人推荐形成拉新氛围 [2] - 快捷便利的开户政策和暴富故事进一步刺激增量资金入场 [2] 投资者策略选择 - 画地为牢策略:坚守原有板块 优化服务等待活动结束后客户回流 [2] - 开新店策略:主动迎接流量 开发适配新用户需求的产品服务 [3] - 失败选项:放弃原有策略追逐热点 导致客户流失和策略失效 [3] 资金规模与策略适配 - 小资金(100-200万)可适当激进 以分级A和可转债为主 套利股为辅 [5] - 大资金以保本为核心 只投资熟悉领域 避免尝试未经验证策略 [5] - 所有策略需遵循不懂不做原则 在融资市环境中优先等待机会 [5] 策略绩效表现 - 偏保守策略在8月牛市期间显著跑输市场 [6] - 控制回撤到极致的操作模式需保持心态平和 [7] - 6-7月有效策略在8月开始跑输大盘 [8] 可转债投资群体特征 - 可转债投资者普遍选择画地为牢策略 [2] - 该群体风险意识远高于市场均值 追求牛熊间稳定盈利 [11] - 在牛市中通过可转债规避风险 但可能错失超额收益 [9] 市场周期与策略适配 - 熊市策略在牛市表现不佳 牛市策略在熊市可能亏损 [14] - 能战胜熊市的策略通常带有稳健标签 牛市则认可激进策略 [10] - 牛短熊长环境下稳健策略更具优势 [10] 国家队资金动向 - 国家队从去年开始真金白银买入大量ETF [12] - 资金流向指明市场方向 但个人投资者跟风效果有限 [13]
巴菲特和芒格的生意秘诀!看懂后,投资才能不踩坑
商业洞察· 2025-08-31 09:22
投资理念与决策框架 - 充分了解自身天性和心理承受能力 根据本性和才能调整投资策略 选择保守方式避免无法承受的损失[3][4] - 投资优质业务比收购低价挣扎企业更明智 喜诗糖果案例证明好生意能持续创造价值 该决策推动后续对可口可乐等优质企业的投资[4][5] - 判断生意质量需评估可持续性 思考当前结果出现的原因及阻止因素 60秒内快速分析交易优劣的能力至关重要[5] 企业分析与价值评估 - 行业长期观察提供关键洞察 生活方式改变可能颠覆企业价值 以百货店因私家车普及衰败为例说明环境变化的影响[6] - 企业需具备抗风险冗余系数 避免过度杠杆或债务 设计时应能抵抗经济衰退/竞争压力等极端情况[6][7] - 好企业持续做出容易决策 坏企业反复带来痛苦决策 信任是商业合作的基础要素[8] 思维方法与学习体系 - 投资是预测游戏 需专注于擅长领域实现专业化 过度泛化尝试会导致失败[8] - 通过持续追问"为什么"连接深层理论 传记学习比刻板概念更有效 与历史名人智慧对话提升决策水平[8][9] - 芒格体系提供获取智慧的路径图 需理解指令并遵循到底 首次披露75%采访及演讲稿资料展现完整投资哲学[9][10] 领导传承与历史成就 - 巴菲特确认CEO交棒计划 94岁高龄完成第60次股东大会 格雷格·阿贝尔将接任首席执行官[1] - 伯克希尔实现超50年近20%年复合增长率 芒格被喻为建筑师角色 其贡献使公司价值显著提升[1] - 股东大会缅怀芒格历史贡献 视频回顾精彩片段 强调价值观一致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1]
又见基金经理道歉,“有些难熬”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4:41
核心观点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业绩跑输基准 多位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致歉并反思操作失误 [2][3][4] - 致歉基金涵盖医药 红利 成长 内需等多种类型 主要因市场风格切换与配置时机把握不当导致阶段性落后 [3][5][7][8][9][11] - 部分基金经理下半年业绩显著改善 如某红利基金下半年净值上涨11.40% 跑赢基准近10个百分点 [14][15] 医药基金表现 - 创新药板块强势爆发催生多只"翻倍基" 但部分医药基金大幅跑输医药行业指数 [5][6] - 某医疗健康股票基金因过早减持CXO板块并切换防御型持仓 错失新药资产反弹机会 [6][7] - 基金经理已布局AI医疗 生命科学上游 脑机接口等产业趋势改善领域 预计下半年表现改善 [7] 红利基金表现 - 某红利主题基金上半年收益为负且跑输基准 因过早减持银行板块并增持交运等低关注度板块 [8][9] - 银行板块持续上涨而交运板块低迷 过早切换配置时机及摩擦交易成本拖累业绩 [9] - 下半年该基金净值上涨11.40% 超额收益达9.55个百分点 [14][15] 成长与配置型基金表现 - 某基金经理重仓中游顺周期行业龙头 因行业估值修复滞后而跑输指数 [11] - 另有基金经理过早止盈 错失反弹机会 并低估"业绩萌芽期"行业的估值波动机会 [11][12] - 部分基金下半年业绩显著反弹 如某国企创新基金净值增长30.36% 超额收益24.47% [15] 业绩改善与长期视角 - 截至8月29日 多只道歉基金下半年净值增长超20% 如某优势增长混合基金增长23.61% 超额收益11.60% [15] - 投资者需关注3-5年长期业绩而非短期波动 部分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仍可圈可点 [14][16] - 道歉行为体现职业操守与透明度 但需结合实际行动与深度业绩归因分析 [16]
离开格子间后,他们投身股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06:01
核心观点 - 全职炒股作为职业选择存在极高风险 多数人面临严重亏损和心理压力 市场高收益伴随高波动性 成功者极少且依赖成熟策略与财务基础 [4][5][17] 个人投资案例与表现 - 陈波失业后借网贷100万元炒股 年化利率15%-20% 累计亏损6.2万元 另付利息5万元 牛市期间仍亏损 [4][8][10] - 赵女士用180万元本金投资ETF 采用网格交易法 6-7月月收益约5万元(收益率3%) 8月收益3万元覆盖家庭开支 [12][13] - 林山投入64万元本金炒股 亏损45万元 目前目标为回本 [17] - 齐先生投入300多万元炒股 单日最大亏损40万元 [17] - "巴哥"采用价值投资策略 2025年收益率6% 2024年收益率30% [13]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2024年9月底A股行情转暖 2025年8月上证指数屡创新高 吸引新股民入市 [5] - 深度求索大模型推出引发2025年春节后A股上涨行情 [9] - 券商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倡导理性投资理念 [18][19] 投资策略与方法 - 网格交易法(每涨跌3%买卖一份)被用于ETF投资 [12] - 价值投资策略聚焦盈利能力强的白马股 [13] - 短线操作与抄底策略导致频繁亏损 [8][10] 人群特征与行为模式 - 被动离职或主动辞职者将炒股视为职业替代选项 [5][15][16] - 年轻投资者(95后/00后)因职场压力选择炒股 [16][17] - 行业从业者(如基金公司经理)因降薪(薪酬减少90%)转投股市 [12] 风险与成本 - 网贷资金成本高昂(年化15%-20%)加剧投资压力 [8] - 全职炒股需覆盖房贷、家庭开支等固定成本(如方先生月供亏损1万元) [15] - 非法荐股现象存在 部分博主因违规被封号 [17]
主动权益基金应该如何选业绩比较基准?——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六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8-29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将直接影响管理费收入、基金经理考核和投资策略 [1] - 市场高估主动权益基金跑输宽基基准的比例,因历史测算方法存在假设偏差且忽略风格适配性 [1][2][5] - 基金经理应选择与自身投资风格匹配的基准(如成长/价值风格指数),而非统一采用宽基指数,以降低跑输风险并提升超额收益稳定性 [8][10][11] - 海外成熟市场(如美国)主动权益基金广泛采用风格型宽基指数(如罗素1000成长/价值)作为基准,行业实践具备参考价值 [14][15][16] - 短期交易预期聚焦于基金当前超低配行业(如低配金融/传统消费、超配科技成长)的潜在调仓需求,可能驱动事件性机会 [19][20][24] - 基准选择需综合考量指数风格适配性、市场知名度、成分股稳定性、投资机会及长期生命力五大准则 [60][61][62] 市场高估主动权益基金跑输基准的比例 - 两种市场常用测算方法存在缺陷:假设不修改基准时2022-2024年68.76%基金跑输基准10%,但历史数据受风格周期影响(如景气成长 vs 金融周期风格)[2];假设统一改用宽基指数(如中证800)时47.82%基金跑输,但忽略基金经理实际会选择风格适配基准 [5] - 客观测算显示:若按风格匹配基准(成长风格用中证800成长、价值风格用中证800价值),2022-2024年跑输基准10%的基金占比降至22.34%,较宽基假设下降25.48个百分点 [10] - 成长风格基金业绩被低估:用中证800基准跑输占比58.40%,改用中证800成长基准后降至7.63%;价值风格基金业绩被高估:用中证800基准跑输占比13.22%,改用中证800价值基准后升至69.42% [10] 海外主动权益基金的基准选择实践 - 美国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8.1万亿美元,其中投资美国市场的产品规模5.67万亿美元(1779只)[14] - 标普500为最主流基准,规模占比40.55%(481只产品,规模2.30万亿美元);罗素1000成长和价值指数占比均超9%(规模分别5320.38亿和5138.25亿美元)[15] - 风格产品基准选择分化:大盘核心产品90%以标普500为基准;大盘成长产品37.04%用标普500、34.15%用罗素1000成长;大盘价值产品59.61%用标普500、38.70%用罗素1000价值 [16][18] 短期市场交易预期 - 行业维度:均衡风格基金低配非银(-超配金额显著)、银行和食品饮料,超配传媒、汽车和机械设备;成长风格基金低配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超配电子、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价值风格基金低配银行、非银和建筑装饰,超配电力设备、房地产和医药生物 [20][21] - 个股维度:低配系数(低配金额/日均成交额)靠前个股包括特变电工、京沪高铁、片仔癀、晶科能源和东方电气等 [25] - 港股配置:相对恒生指数低配银行(-19.08%,-729.74亿元)、非银(-7.90%,-302.06亿元)和商贸零售(-4.49%,-171.74亿元),超配医药生物(5.74%,219.66亿元)、传媒(5.08%,194.22亿元)和电子(4.33%,165.76亿元)[26][27] 基准选择方法与建议 - 宽基指数选择:中证A500行业结构最接近主动权益基金(行业偏离度1.90),优于沪深300(偏离度3.27)和中证1000(偏离度1.61);中证1000、中证2000等小盘指数收益机会更高(上涨周平均收益2.38%-2.54%),但选股容错率较低 [43][45][46] - SmartBeta指数选择:成长风格基金适用国证成长指数(行业结构与主动权益偏离度2.71),价值风格基金适用国证价值或800价值指数(偏离度1.51-1.57);需避免个股权重超10%的指数(如科创50、创业板指、港股通消费)[47][48][51] - 策略匹配指数: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匹配质量类指数(如800质量);基本面趋势投资匹配华证A股优势成长50;行业轮动匹配国证投资时钟指数;深度价值匹配中证盈利估值策略指数;GARP策略匹配中证500成长估值指数;景气度投资匹配华证A股高景气主题指数 [54][55][56][57][59]
中欧基金三年狂亏1100亿,管理费超165亿,亏损谁之过?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32
基金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所有基金合计亏损超1100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824亿元、2023年亏损413亿元、2024年仅盈利75亿元 [1] - 具体产品亏损严重,多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幅度在-40%到-30%之间,包括中欧阿尔法C/A、中欧研究精选C/A、中欧价值成长C等 [3] - 单只基金表现分化显著,例如中欧医疗健康A三年净利润分别为-44.97亿元、-16.12亿元和4.19亿元,而中欧货币D持续正收益 [2] 管理费收入 - 过去三年收取管理费总额超165亿元,其中2022年73.1亿元、2023年63.1亿元、2024年30亿元 [5] - 管理费收取模式与业绩脱钩,按资产规模固定比例计提,导致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7]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从2022年中报的5258亿元增至2024年年报的5288亿元 [6] 投资策略与治理问题 - 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如葛兰管理的医疗主题基金),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机制 [9] - 产品布局存在跟风市场热点倾向,大量发行医药、新能源等主题基金,市场转向后陷入困境 [9] - 股权改制和激励机制改革虽推动规模增长,但投资质量提升未同步跟进 [9][10] 行业模式争议 - 行业惯例中管理费与资产规模绑定,与业绩关联度低,激励机构追求规模而非投资者利益 [7] - 基金公司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未有效绑定,引发市场对收费合理性的广泛质疑 [6][7]
股票买完多久能卖?持有时间与卖出时机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09
交易规则 - A股实行T+1制度 当天买入的股票最早需等到下一交易日才能卖出[3] 投资策略与持有周期 - 短线交易持有周期通常为几天至两周 主要捕捉短期波动和消息面变化[6] - 中线投资持有周期为几周至数月 关注行业政策支持及公司季度业绩等基本面阶段性变化[7] - 长线投资持有周期半年以上至数年 关注公司长期价值变化及行业逻辑演变[9] 常见操作误区 - 部分投资者过早卖出错失后续大涨机会 因缺乏明确持有周期规划[4] - 部分投资者在趋势走坏时仍死扛不卖 导致被套深度扩大[4] - 短线交易易出现追涨杀跌 对技术面和消息敏感度要求较高[6] - 中线投资难点在于判断趋势转折 易出现提前下车或反应滞后[7] 操作建议 - 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配策略[10] - 应制定明确的持有周期规划与卖出标准[4][10] - 长线卖出时机与基本面恶化、行业逻辑改变或估值达标相关[9]
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
天风证券· 2025-08-22 0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对不同类投资机构的转债投资策略及偏好进行详细拆解,形成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聚焦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概览及公募基金篇,从多维度分析不同机构对转债的投资特点和偏好 [1][9] 分组1:转债投资机构与分析方法概览 - 公募基金、企业年金是转债直接投资主力军,截至2025年7月末,公募基金持有沪市转债面值1419.79亿元占比35.56%,深市转债市值1061.35亿元占比33.31%;企业年金持有沪市转债734.97亿元占比18.41%,深市转债占比13.23% [10] - 保险机构、证券自营在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主要位置,截至2025年7月末,保险机构持有沪市转债353.05亿元占比8.84%,深市转债市值210.55亿元占比6.61%;证券自营持有沪市转债289.20亿元占比7.24%,深市转债占比5.60% [10] - 转债发行人原始股东等也是重要直接投资者,但目标与专业机构有差异,不作为分析重点;基金及券商专户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券占比普遍低于5% [11] - 与2021年末比,公募基金、保险机构“话语权”增强,企业年金占比下降,券商自营等投资占比提升,一般机构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明显下降 [13] - 不同类型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转债投资限制、偏好及投资策略方面有区分,公募基金注重相对收益,养老金等注重安全边际和收益确定性 [19] - 可根据基金季报分析公募基金转债持仓偏好,根据转债发行人半年报、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分析其他投资机构转债持仓 [20] 分组2:公募基金投资转债特点 公募基金转债持仓概览 - 2023Q4以来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及占比持续微降,25Q2持有转债市值环比降3.35%至2728.25亿元,占比降至0.80% [24] - 投资转债的公募基金数量整体下滑,但参与度整体提升,2025年以来数量重回上升通道,25Q2末有2229只基金持有转债 [24] - 从行业分布看,公募基金超配金属、化工等行业转债,低配石化、钢铁等行业转债 [3] - 从价格估值、评级等角度看,2025Q2末超配120 - 130元区间和150元以上、AA及AA - 转债,低配其余 [3] - 公募基金在全市场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比约30%,在不同行业、价格及评级转债细分结构中话语权有差异 [3] 各类基金转债持仓差异 - 二级债基是转债主要配置力量,2023Q3持有转债市值达历史最高,此后连续减持,25Q2环比降8.66%至858.67亿元 [44] - 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2025Q1达历史最高,25Q2环比降3.44%至866.50亿元;一级债基持有市值环比增9.26%,25Q2达726.56亿元创历史新高 [44] - 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25Q2分别减持转债19亿元、12亿元,分别达146亿元、71亿元 [44] - 转债基金转债仓位25Q2升至91.41%续创历史新高,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偏债混合的转债仓位25Q2分别下降 [46] - 2025Q2,转债基金对石化、公用事业等行业转债增持,对煤炭、钢铁等行业转债减持 [48] - 25Q2转债基金超配金属、交运等行业,对银行转债由减配改超配,对电子转债由超配改减配,持续减配石化等行业 [51] - 2025Q2转债基金超配120 - 130元区间、转股溢价率20%以下、AAA及AA - 转债,减配其余 [57] 绩优基金转债持仓特点 - 选取2025H1区间表现好且基金份额超2亿份的4只基金分析,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华商丰利增强持仓分散 [72][73]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高等级和120 - 130元、平衡型转债 [74] - 华商丰利增强以制造类转债为主,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130元以上、偏股型转债 [74] - 嘉实稳怡银行转债规模占比高,央国企转债占比超65%,持仓集中在110 - 130元区间 [75] - 兴证全球兴晨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78.48%,持仓集中在110 - 120元区间,偏债型转债规模占比高 [75] 分组3:非公募类转债投资分析 从个券“前十大持有人”出发 - 根据转债持有人名称等信息,将转债投资者分为11大类、24小类 [86] - “前十大持有人”合计持有的转债规模约占转债市场的40%,“公司相关机构”等合计持有规模约占“前十大持有人”合计规模的80% [87] - 2024年以来,“公司相关机构”持有转债规模锐减,“公募基金”占比大幅提升,“养老金类”等占比约5% [88] 非公募类机构转债投资初探 - 从行业分布看,“私募资管”持有电力设备转债多,对顺周期行业转债持仓低;“证券自营”对部分行业持仓占比与市场有差异;“保险”持仓分散 [97] - 从评级分布看,“私募资管”、“QFII”对低评级转债容忍度高,“保险”、“证券自营”持仓中AAA评级转债占比高 [97] - 从价格分布看,“私募资管”持仓100元以下占比超15%,“证券自营”集中于100 - 120元区间,“保险”等以110 - 120元为主 [98]
富安达新兴成长A十年亏损46.52%,五任经理未改命,最新规模仅剩0.6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8-20 08:57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反差 - 尽管A股沪指创十年新高,但过去十年间全市场仍有154只基金收益为负,其中权益类产品达91只 [1] - 富安达新兴成长A基金近十年回报率为-46.52%,位列权益类基金跌幅榜第六,成立以来总回报-31.09%,规模仅0.60亿元 [1] 富安达新兴成长A业绩特征 - 基金呈现极端高波动特性:牛市表现突出(2015年37.40%、2017年21.60%、2019年70.51%、2020年52.12%),熊市回撤巨大(2018年-41.42%、2022年-45.95%) [5] - 最差连续6月回报达-50.5%,最佳连续6月回报60.08%,波动性导致长期持有体验差 [7] - 多数年份跑输基准:2024年基金跌-12.51%而基准涨11.45%(落后23个百分点),2023年基金跌-23.10%而基准跌-8.88% [7] 投研团队与管理稳定性 - 成立十年经历5位基金经理,人均任职年限仅2.54年 [7] - 历任基金经理业绩普遍不佳:路旭2023年任职回报-29.02%,李守峰2023-2024年回报-20.32%,孙绍冰2015年回报-25.64% [8] - 仅孔学兵在2014-2015年取得正回报28.62%,现任基金经理杨红2025年2月任职以来回报3.16%但观察时间较短 [9] 投资策略与持仓结构 - 二季度持仓高度集中科技成长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协创数据(持仓396.74万元)、中际旭创(338.40万元)、新大陆(333.84万元)等 [11] - 重点增持科技股:乐鑫科技增持72.08%,富临精工增持75.81%,蓝思科技增持30.89% [9][11] - 投资逻辑聚焦光模块、计算机、消费电子等成长行业,认为市场风格偏好成长方向且贴现率降低推动资金流入股市 [12] 业绩与策略的矛盾 - 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表达对科技板块乐观预期,但基金长期高波动、高集中度的投资方式与持续不佳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12]
李大霄:投资要像英雄渡海 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抵御“妖股”诱惑
新浪证券· 2025-08-18 03:09
投资策略 - 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 市场后续可能存在过热风险 [1] - 建议投资者秉持"做好人 买好股 得好报"原则贯穿整个投资生涯 [1] - 警告投资者避免被"妖股"诱惑 比喻为抵御海妖声音的童话故事 [1] - 建议在市场底部买入优质股票并耐心等待价值实现 避免追高行为 [1]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关注3700点后续走势问题 [1] - 慢牛行情演化路径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1] - 追高投资方式被明确列为不可取行为 [1]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呈现良好涨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