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爆款单品亮点纷呈 公募积极寻找规模抓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2: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公募基金管理人实现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 主要得益于规模扩张和产品结构优化[1][2][8] - 头部机构通过多元产品类型和健康产品结构巩固根基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积蓄力量[1][2] - 部分机构因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高费率主动权益产品及规模缩水等因素面临经营压力[1][8][9] 头部机构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指数产品中 广发中证1000ETF规模增加近200亿元排名同类第三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新增超55亿元成为全市场最大纳斯达克100ETF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增加超84亿元且期间回报率逼近90%[3] - 广发基金主动权益产品中 广发价值核心A等把握新消费、港股创新药赛道 基金经理吴远怡管理规模翻倍增长至200亿元[3] - 广发基金固收产品广发天天红、广发聚源持有人户数和基金份额大幅增长 旗下多类产品管理费收入均同比增加超1000万元[2][3] - 富国基金指数产品中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新增350亿份以上规模跻身ETF前十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增加超330亿元位列债券型ETF前三[4] - 富国基金主动权益产品中 富国稳健增长规模由5.09亿元增至76.11亿元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达82.85%[4] - 富国基金固收产品富国天时货币、富国裕利表现不俗 多类产品管理费收入均同比增加超1000万元[3][4] 差异化产品亮点 - 华安黄金ETF持有人户数新增超21万户 基金份额新增超380亿份 规模逼近600亿元占商品型ETF总规模四成 贡献近70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6] -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户数新增近1180万户排名全市场第一 基金份额新增超358亿份 提供超6700万元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量[6] - 华夏财富宝、建信嘉薪宝、中银活期宝等货币基金上半年管理费同比增量均超过5000万元[6]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份额涨超120% 持有人户数新增超84万户 规模由不足5亿元迅速突破百亿元达138.45亿元 贡献超54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7] - 鹏华碳中和主题A份额近一年业绩翻倍 持有人户数新增超50万户 规模突破百亿元 贡献超4500万元管理费同比增量[7]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机构通过发展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提升中低费率产品占比 并通过丰富产品线、加强投顾业务实现转型[8]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优势和渠道能力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抵消部分产品费率下降影响[8] - 投研能力被视为获取收益的基石 大型机构可多方向布局深度研究 中小机构应专注擅长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9] -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任感并引导正确投资理念[9]
爆款单品亮点纷呈公募积极寻找规模抓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0:5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公募基金管理人实现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 得益于规模增量抵消降费影响[1][2][7] - 行业呈现多元业务发展趋势 头部机构通过指数 固收 主动权益等多元产品结构实现收入增长[2][3] - 部分机构因产品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高费率主动权益产品或规模缩水导致收入承压[7][8] 头部机构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指数产品广发中证1000ETF规模增加近200亿元 排名同类第三[3]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新增超55亿元 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纳斯达克100ETF产品[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期间回报率逼近90% 规模增加超84亿元 成为最大港股创新药主题ETF[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份额新增350亿份以上 规模跻身ETF前十[4] -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增加超330亿元 最新规模居债券型ETF前三[4] 特色产品亮点 - 华安黄金ETF持有人户数新增超21万户 份额新增超380亿份 规模逼近600亿元 占商品型ETF总规模四成[5] -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户数新增近1180万户 份额新增超358亿份 管理费同比增量超6700万元[5]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份额涨超120% 持有人新增超84万户 规模从不足5亿元增至138.45亿元[6] - 鹏华碳中和主题A份额近一年业绩翻倍 持有人新增超50万户 规模突破百亿元[6] 业务发展策略 - 头部机构通过发展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提升中低费率产品占比 优化收入结构[7] - 部分机构采取主动投资被动化策略 聚焦热门赛道如人型机器人 无人驾驶等实现突破[6] - 大型机构布局多元产品线并进行深度研究 中小机构专注于擅长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8]
险资LP“跑步”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挑选GP有三大考量
证券时报· 2025-09-04 18:52
险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加速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认缴出资金额达524亿元 同比增长46% [2][3] - 8月天津家寓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总出资额45亿元 险资直接出资44.97亿元占比超99.9% [3] - 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总出资额224.29亿元 险资直接出资49.54亿元 [3] 主要参与机构及配置方式 - 平安人寿出资规模达150亿元 涉及6只基金 12家险企出资超10亿元 [4] - 险资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增配股票等方式扩大权益配置 二季度末股票配置规模3.07万亿元占比8.5% [4] - 保险资管机构上半年登记股权投资计划11只 规模268亿元 同比增长188% [4]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走低促使险资寻求多元配置提高收益 [5] - 3月政策允许险资投资AIC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及债券 [5] - 4月政策上调权益资产比例上限5% 创投基金集中度比例从20%提至30% [5] 险资投资偏好与GP选择标准 - 寿险公司出资占比近九成 偏好成长期和成熟期项目 [3][7] - 选择GP核心考量投资阶段匹配度/管理能力/历史业绩 [7] - 重点关注三大风险:退出不确定性/估值难度/管理能力可持续性 [8] 合作机构类型 - 偏好两类GP:险资旗下及国资背景机构/市场化头部创投机构 [8] - 高瓴/礼来亚洲基金/普洛斯资本获友邦人寿出资 洪泰基金获中意资产投资 [9]
当多元配置成为FOF“未来式”:ETF-FOF产品阵营再迎扩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0:04
FOF市场发展态势 - 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FOF基金数量达513只,较上季度增加6只,总规模超1656亿元,较上季度的1510.45亿元大幅上升[1] - 市场认可度提升源于较高投资胜率和指数回升企稳[1] - FOF职能从单纯选基向指数投资工具与多元配置结合方向演进[1] ETF市场扩张 - 截至8月25日ETF市场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幅超35%,全市场ETF数量接近1300只[2] - 4个月时间实现从4万亿到5万亿的规模跨越,刷新万亿里程纪录[2] FOF配置ETF趋势 - 2025上半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在偏股混合FOF中重仓占比约16.3%[3] - 截至二季度末FOF重仓持有ETF占比约9.2%,主要增持短融ETF和港股ETF[3] - 主动基金超额收益衰减及ETF透明、低费率特性共同推动配置提升[3] ETF-FOF产品创新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ETF-FOF)于8月20日启动发行,为年内第3只ETF-FOF产品[4] - 产品要求80%以上非现金资产配置于ETF,业绩基准覆盖A股、海外股票、债券、港股、黄金五类资产[4] - 采用双基金经理制,刘潇近1年在管产品回报均居同类前1/5,刘水清侧重指数领域[4][8] 投资策略特点 - 权益投资基于中证A500指数基准增强,通过风格暴露和资产配置优化实现收益增厚[5] - 利用ETF定价偏差套利,参与IPO战略配售及大宗交易机会[5] - 固收投资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保持适当久期状态以稳定收益[5] 公司行业地位 - 兴证全球基金以143.2亿元FOF规模位居行业首位,截至2024年末持有超122万人[6] - 公司2016年成立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2019年发行首只养老目标FOF,2025年7月部门更名为多元资产配置部[6] - 全市场FOF产品共513只,总规模超1650亿元[6] 产品优势与理念升级 - ETF-FOF融合ETF工具优势(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灵活)与FOF配置优势[7] - 可通过ETF定价失真捕捉场内交易机会,T+1净值公告提升客户体验[7] - FOF核心竞争力从"专业选基"转向"多元配置",跨权益、固收、商品、黄金、海外资产的多赛道组合能力[7]
7张图,看懂多元配置的优势!
天天基金网· 2025-09-02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化多元资产配置是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提升长期回报的有效策略 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并利用ETF等工具实现分散化投资是FOF行业的重要趋势 [2][3][7][12][13][20][21][24][25] 全球化配置实践经验 - 大卫·史文森推崇的全球化投资策略能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3][4] - 美国401(k)养老金将10%以上资产配置于全球股市 日本政府养老基金(GPIF)超25%资产投向海外 挪威主权基金全球配置比例超90% [7] 全球化配置的宏观经济优势 - 1960-2016年全球人均GDP持续上升 整体增长平稳但单一国家波动显著 [9][11] - 全球整体GDP年波动率约1.6% 单一国家波动率普遍高于2% 显示多元化能有效缓冲个体经济波动 [11] FOF行业配置趋势 - 中国公募FOF持有商品型基金、QDII基金、REITs的数量占比稳步提升 资产类别持续拓展 [13][15] - FOF前十大重仓基金中ETF持仓规模从134亿元增长至143亿元 配置热情持续提升 [25][26] ETF工具优势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07万亿元 涵盖权益类、债券类、货币类、商品类及跨境ETF [21][22] - 72%的美国受访者运用ETF进行战略性资产配置 其指数化特性可实现一篮子分散持股 [23][24]
如何打造能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兴证全球基金多元资产配置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12:59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业内率先践行"多资产+多策略"投资模式 通过专职研究人员分别负责资产配置、权益基金、固收基金、海外市场、另类资产等细分领域研究 并专设套利研究员挖掘折价、定增、打新、股指期货等多元化收益机会[2] - 团队采用"七巧板"式模块化管理模式 现有团队成员22人 业务分为公募FOF、专户FOF、投顾业务三部分[2] - 2024年推出"兴证全球多元收益"投顾策略方案 通过跨地域、跨资产类别的动态资产配置构建全天候风险对冲框架 成为国内首批践行全球资产配置理念的买方投顾实践案例[3] 产品体系与配置方案 - FOF产品包含养老系列、优选系列、配置系列 其中配置系列在基准中增加境外资产等多资产配置[2] - 2023年7月将"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更名为"多元资产配置部" 致力于构建灵活丰富的多元资产投研体系[4] - 投资实践围绕"优质β+稳定α+减少γ"三个核心目标 建立强指数基准+低跟踪误差的纪律性框架 通过基金选择和左侧交易追求稳定超额收益[4] 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旗下成立满半年的10只公募FOF产品均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创造明显超额收益[4]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FOF自2019年1月25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总回报62.88% 同期业绩基准37.01%[11] - 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持有混合FOF自2020年3月6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总回报36.82% 同期业绩基准7.50%[16] - 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自2021年9月17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总回报11.24% 同期业绩基准2.02%[14] - 兴全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自2020年11月26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总回报14.28% 同期业绩基准6.04%[15] - 兴证全球优选稳健六个月持有债券FOF自2022年4月22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总回报11.14% 同期业绩基准8.08%[20]
兴证全球基金领衔,49家FOF管理人旗下FOF主份额全线飘红
新浪基金· 2025-09-01 03:56
公募FOF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近九成FOF产品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 其中49家管理人旗下FOF主份额收益全线飘红[1] - 全市场FOF总规模达1656.72亿元 较年初增长24.43% 扭转连续两年萎缩趋势[5] - 年内已有39只新发FOF成立 超过2024年全年的36只[5] 风险收益特征比较 - 偏股型FOF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56% 年化波动率15.06% 优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0.57%和21.86%[2] - 偏债型FOF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63% 低于偏债混合型基金的2.47% 但年化波动率4.26%优于偏债混合型的4.74%[4] - 兴证全球安悦稳健FOF和安泰稳健FOF分别取得4.71%和4.01%年化收益率 年化波动率为4.47%和4.26%[5] 多元资产配置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有103只公募FOF在业绩基准中纳入香港市场指数 21只纳入黄金 超10只纳入海外权益指数[6] - 2025年8月以来有6只新发FOF采用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业绩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6] - 兴证全球积极配置FOF-LOF成为首只业绩基准涵盖全球股市和黄金的公募基金[6] 兴证全球FOF产品表现 - 旗下5只FOF基金超额收益居前 11只FOF中10只取得超额收益 全部基金最大回撤小于业绩基准[7][14] - 优选进取FOF累计收益率55.30% 超额收益32.83% 年化波动率较基准低1.28%[13] - 团队管理的8只FOF年化波动率小于业绩基准 产品权益中枢与波动率存在显著对应关系[14][17] 投资策略与团队管理 - 选择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权益基准 该指数长期存在正超额 意味着更难取得超额[8] - 严格控制相对业绩基准的偏离度和跟踪误差 争取低于基准的波动和回撤[12] - 通过团队化作战和专人覆盖不同资产类别 实现投研一体化赋能组合管理[14][17]
浦银理财李桦:坚守稳健定位以多元配置服务实体与百姓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3:15
公司发展情况 - 浦银理财成立三年多 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跟随母行五大赛道发展 [1] - 截至8月中旬资产管理规模达1.45万亿元 累计服务客户1300万元 [1] - 今年以来兑付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 践行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的理财使命 [1] 银行理财定位 - 银行理财定位为相对低波动 稳健 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 [2] - 主要目标是为老百姓提供低波稳健的实现正收益的产品 而非取代公募基金或信托等其他资管产品职能 [2] - 通过多元配置投资布局和推出日鑫悦益2.0资管产品体系满足低波资产配置需求 [2] 资管行业观点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 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为继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 [1] - 各类资产风险特征需要重构 资管机构需练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本领 [1] - 资管行业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多元资产配置肩负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支持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使命 [2]
资管机构拥抱被动投资浪潮 共同破局低利率时代“资产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3:47
被动投资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1] - 被动投资崛起由政策引导 投资者需求 产品供给端加码 指数产品自身优势等多重因素驱动 [1] - ETF市场呈现增长快 品类广 空间大特征 资金驱动效应显著 供给端公募基金投入大量资源 [2] 被动投资产品优势与挑战 - ETF具有持仓透明化 可交易性 容量大 便捷的特点 是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最佳工具之一 [2] - 被动投资市场存在同质化严重 供给集中问题 宽基类指数产品集中 缺乏Smart Beta等策略型指数 [3] - 头部效应显著 一款优秀指数出现时有30-40家公司参与竞争 许多参与者以迷你产品退出收场 [3] 资管机构产品策略布局 - 银行理财子公司关注低风险偏好客户需求变化 从刚性兑付转向绝对收益 强调稳健收益 [5] - 中邮理财聚焦低波固收+产品 坚持固收+而非固收- 以固收资产为核心仓位控制波动与回撤 [6] - 浦银安盛基金推进指数家战略 划分ETF与量化两大板块 重点关注被动主动化和主动被动化趋势 [7] 多元化资产配置实践 - 券商资管运用固收+ETF 固收+场内衍生品对冲等多资产配置模型参与ETF投资 [7] - 鹏华基金固收指数投资包括机构客户场外指数申赎产品票息2%以上 及场内科创债ETF产品 [8] - 万得基金加强策略型指数产品研发 倡导投顾+ETF模式 并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8] 低利率时代应对策略 - 资管机构通过多元资产配置 投研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 解决收益不匹配问题 [9] - 纳入商品 黄金 海外资产等低相关性品种改善投资组合绩效 多元配置型FOF接受度快速提升 [10] - 债券ETF通过PCF清单每日穿透公布成分券 帮助投资者规避信用风险 [10]
中信证券发文:不要被市场抽走灵魂
格隆汇· 2025-08-27 01:54
市场趋势分析 - 市场自4月以来呈现慢牛态势且近期加速上涨 信心与赚钱效应持续增强 [1] - 投资应服务于生活选择而非定义生活 需避免本末倒置 [1] - 应对市场波动的核心是明确投资意义并构建适应不同环境的投资框架 [1] 牛市投资策略 - 牛市仅改变盈利概率而非个人投资能力 需警惕能力幻觉 [1] - 普通投资者更适宜通过指数投资获取贝塔收益而非个股阿尔法收益 [1] - 牛市是投资理念的验证场景 需保持多元资产配置纪律性 [1] - 对踏空现象应向前看并积极调整策略而非过度纠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