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投研

搜索文档
建信基金廿载新程:以体系化提升投研“硬实力” 践行长期主义价值
券商中国· 2025-09-19 01:26
当前行业共识逐渐清晰:过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时代正在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建设,这才是支撑长期稳健回报的根 本。建信基金的转型逻辑也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用平台把基金经理的长板拉得更长,用机制降低基金经理失误的概率。这不是弱化人的作用,而是通过系统赋 能,力求令投资行为可追溯、可复制、可持续。 站在二十年积累的新起点,建信基金正在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基因的权益发展路径:如何在保持银行系机构稳健特质的基础上,在竞争激烈的权益市场中成功开辟新 增量。它的每一步尝试,不仅关乎自身未来的发展格局,更是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深刻回应与积极践行。 体系完善:打造平台化投研新生态 驶入权益投资的"深水区",公募基金比拼的不再是单一的基金经理,而是整个投研平台的系统战斗力。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在经历历史性跨越。在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大关的同时,行业发展重心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增长。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提升权益投资能力成为行业共识的核心议题。《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 行业功能发挥。政策指引下,公募机构纷纷加码权益布局 ...
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卸任!
券商中国· 2025-04-01 15:06
文章核心观点 知名固收基金经理马龙卸任全部在管公募基金产品引发市场关注,招商基金回应称将发挥团队优势降低影响并安排优秀基金经理接任,同时行业呈现加速转向平台化投研的趋势 [2][10][13] 马龙卸任情况 - 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目前已无在管公募基金产品,卸任原因为工作安排,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2][7][8] - 近8个多月马龙陆续卸任9只产品,合计规模超800亿元,他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2014年3月起任基金经理,擅长信用债投资 [4] - 招商产业债基金是其代表作,自2015年4月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达68.32%,年化回报5.36%,任职期间最大回撤2.02% [5] - 2024年马龙从招商安悦1年持有等4只基金卸任,2025年3月22日卸任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招商产业债券基金 [5][6] 招商基金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发挥“大固收”团队机制组织优势,为卸任产品做好投研力量安排,降低基金经理变更影响 [10] - 决定从内部筛选优秀基金经理接任,招商产业债由刘万锋接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由王梓林接任 [10] - 刘万锋有近16年投研经验、10年公募管理经验,目前在管规模556.6亿元,管理的招商双债增强基金截至2024年末9个完整自然年度回报均为正 [10] - 王梓林有近7年债券投研经验,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在管规模499.85亿元 [11] - 招商基金固收投资部有近40名专业投研人员,22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护航固收投资业绩 [11] 公募行业趋势 - 今年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包括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经理 [12] - 更多公募机构从内部架构、投研体系改革,打造团队化模式,弱化个人光环 [13] - 国内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05人,首次超4000人,队伍持续扩充 [14] - 公募通过多经理共管、培养新人构建竞争力,投资者强调长期收益和团队实力倒逼行业摆脱对明星基金经理依赖 [15] - 头部和中小型基金公司都推行投研团队协作机制,淡化个人标签,投研转向集体智慧驱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