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增长

搜索文档
2025 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客户会 | 上海 • 8.21 锁定席位,共破增长困局!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7-29 03:05
核心观点 -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面临人口结构变化、经济转型、消费分级与渠道裂变等多重挑战,品牌增长陷入困境[1] - 行业需通过消费者洞察解构增长源动力,实现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的跨越[1] - 渗透率是品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需精准识别发力维度[3] - 全渠道协同成为关键,消费者年均跨7个渠道购物成为常态[5] - 产品创新需突破同质化竞争,平衡数量与质量并规划适配的上市路径[6] 市场环境分析 - 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转型推动中国快消品市场变量重构[2] - 消费分级与世代更迭成为核心变量,品牌需借鉴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寻找突围路径[2] - 行业连续数年低位运行,品牌面临投入难见效、新品上市即沉等挑战[1][6] 增长策略 - 渗透率驱动增长,需结合消费者洞察精准识别关键维度[3] - 构建全渠道协同网络,满足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与购买便利性的双重需求[5] - 产品创新需兼顾短期销量突破与长期品牌价值沉淀,结合全渠道特性规划上市路径[6] 行业标杆案例 - 基于13年发布的《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揭晓2025中国市场品牌榜单[6] - 头部品牌通过穿越周期、逆势增长的策略抓住消费者,其增长基因将在现场解密[6] 会议信息 - 会议主题聚焦"以消费者洞察之力,谋品牌增长之道"[1]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8月21日13:30-17:00,地点为上海外滩W酒店[1] - 报名需经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通过短信或邮件发送入场确认函[7]
兰蔻换帅,欧莱雅“救火”
北京商报· 2025-05-27 12:41
人事变动 - 兰蔻全球品牌总裁Françoise Lehmann将辞去总裁一职 接任者为欧莱雅集团首席创新官Vania Lacascade [3] - 欧莱雅近一年管理层频繁调整 涉及兰蔻副总裁、全球旅游零售部总经理、高端化妆品部总经理等多个职位 [3] - Vania Lacascade曾主导欧莱雅旗下薇姿品牌转型 在不到两年内推动该品牌实现两位数销售额增长 [4][6] 品牌战略地位 - 兰蔻是欧莱雅高端化妆品部门主力品牌 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23.6亿欧元 占该部门30%-40%营收 [4] - 兰蔻在欧莱雅集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被业内称为"当家花旦" [1][4] - 2021年兰蔻菁纯系列和赫莲娜品牌在北亚市场大获成功 推动高档化妆品部成为欧莱雅最大事业部 [5] 业绩表现 - 欧莱雅高端化妆品部门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 2024年三季度同比跌幅达"负的百分之十几" [5] - 2024年"双11"天猫美妆榜单中 兰蔻被国产品牌珀莱雅反超 从2018年榜首降至第三名 [6] - 欧莱雅中国2022年高档化妆品市场份额超30% 但2024年表现与市场持平 [5][6]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美妆品牌崛起对国际品牌形成冲击 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支付欲望降低 [6] - 成分党兴起 传统美妆品牌面临年轻消费者喜好转变的挑战 [6] - 国际品牌被指产品老化 缺乏中国品牌的快速反应能力 [6] 新任总裁背景 - Vania Lacascade曾任LVMH集团纪梵希品牌国际经理 具有丰富美妆行业经验 [4] - 2023年起担任欧莱雅首席创新官 负责领导集团全球创新战略 [6] - 行业专家认为其创新战略理解将有助于兰蔻保持全球竞争力 [7]
Carter’s(CR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6.3亿美元,较去年下降5% [17] - 调整后营业利润3500万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5.6%,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6美元 [18] - 毛利率为46.2%,较去年下降140个基点 [18]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500万美元,较去年略有增长 [19]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为2.61亿美元,较去年下降2% [20] - 第一季度净利息和其他费用约为500万美元,与去年大致相当 [21] - 第一季度有效税率约为24%,较去年增加约7%,全年预计有效税率约为23% [21] - 股份数量较去年略有下降,主要因2024年的股份回购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零售业务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下降4%,同店销售额下降约5% [23] - 定价投资约1200万美元,计划上半年定价投资约2000万美元 [24] - 婴儿品类第一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4%,电商趋势有所改善,但门店客流量下降高个位数 [25] - 4月至今同店销售额增长约13%,3 - 4月至今同店销售额增长约4% [27] 美国批发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5%,运营利润率为22.1%,去年为24% [28][29] 国际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5%,外汇汇率不利变动对销售额造成600万美元的不利影响 [29] - 加拿大和墨西哥4月至今销售额增长,加拿大同店销售额增长9%,墨西哥增长25% [30] - 第一季度出现轻微亏损,去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率为2.4% [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零售业务3 - 4月销售势头良好,批发业务运营利润率有所下降 [27][29] - 国际市场受外汇汇率影响,加拿大和墨西哥4月销售增长 [29][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新CEO目标是让公司恢复增长,注重质量、可持续、长期和增值增长,平衡财务效率与战略投资,暂停前瞻性指引 [5][7][8] - 公司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主要生产基地包括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度 [34][35] - 行业面临供应链问题和关税增加的挑战,公司积极应对,如调整生产、与供应商合作、提高部分产品价格等 [33][36][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环境动荡,关税导致通胀担忧、消费者信心下降和市场波动,公司将继续在这种背景下执行计划 [12][13] - 公司暂停前瞻性指引,因领导层过渡和关税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但对业务当前势头和长期前景有信心 [4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资产负债表稳健,季度末总流动性超10亿美元,现金超3000万美元,循环信贷额度几乎可用 [31] - 运营和自由现金流下降与盈利水平下降相关,资本支出为1000万美元,较去年减少200万美元 [32] - 公司支付了2900万美元的季度股息 [3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CEO对公司的初步看法及幻灯片中潜在关税税率的情况 - 新CEO表示受公司品牌、员工和文化鼓舞,对未来成功有信心,具体策略待后续分享 [44][45] - 幻灯片中的关税税率是假设性的,基于4月2日宣布的互惠关税,若实施将大幅增加产品成本,但公司希望能达成协议避免 [45][46][47] 问题2: 公司对中国的依赖能否降至零,以及关税影响商品何时上架、缓解措施和定价考虑 - 公司品牌服装在中国的生产已很少,部分配件和授权产品仍有生产,正在与供应商合作迁移生产;Skip Hop业务对中国依赖较大,也在积极调整 [52][53] - 首批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可能在5月到货,但公司有150天左右的库存,有时间应对 [56] - 缓解措施包括提高部分产品价格、与供应商分担成本、转移生产等;定价是个问题,需分析消费者承受能力 [57][58][59] 问题3: 下半年库存缩减情况、零售伙伴订单情况及产品到货时间 - 库存调整主要涉及美国零售业务,影响的是后期假日和冬季交付,规模较小;批发业务势头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订单取消趋势,但客户持谨慎态度 [65][66][67] - 大部分现有库存为春夏产品,秋冬产品5 - 6月开始到货,假日产品随后到货 [65] 问题4: 零售同店销售改善的原因及下半年零售业务策略 - 产品策略有效,时尚款式和面料受客户欢迎,转化率和销售情况良好;更具竞争力的定价推动了零售的客单价提升;营销策略吸引了新客户 [76][77][78] - 下半年将在儿童品类进行大量库存投资,继续执行现有策略推动业务 [79] 问题5: 除关税外其他成本的情况 - 棉花价格前景良好,公司已采购全年所需棉花;劳动力成本有通胀趋势,但有所缓和;运输成本有适度通胀,新合同的费率影响较小,且预计不会有去年的异常成本 [80][81][83] 问题6: 若关税消除是否仍会撤回指引,以及营销支出计划 - 领导层过渡和消费者不确定性都会影响撤回指引的决定,即使关税消除,可能仍会做出相同决定 [89] - 营销支出仍按原计划进行,之前关于营销费用下降的评论是会计处理问题,不影响面向消费者的营销部分 [90]
品牌的未来,藏在这些细节里
36氪· 2025-03-28 14:50
平台战略与品牌增长 - 2024年天猫平台上有超过4100个品牌成交过亿,且这些品牌成交体量保持20%增速[1] - 平台从商家激励、新品扶持、品牌会员、品质直播、用户增长等方面投入战略性资源,与品牌形成生态共同体[1] - 资源分配逻辑转变源于市场内卷后的效率思考和生态健康度的长期考量[3] - 平台扶持优质商家以维持高价值供给,为长期竞争力筑基[4] - 淘天集团在2月2日闭门会议中将扶持优质品牌商家作为头号任务[4] 新品策略与数据表现 - 2024年天猫首发4500款超级新品累计成交达1000亿,成交破千万超级单品达34000款[10] - 美妆、个护等品类品牌新品数同比激增近10倍,大快消新品打爆成功率提升70%[13] - 运动户外行业2月新品量同比提升101%,3月同比翻倍增长[13] - lululemon 3月新品资源倾斜天猫,5款新品一周内登顶品类冠军[13] - 百雀羚新品绿宝石帧颜淡纹霜2.0在38大促期间成交金额同比超70%,小黑盒流量同比增长近200%[18] 新品扶持机制升级 - 新品准入标准大幅降低,取消成交规模、广告投入等硬性要求[16] - 搜索与推荐场域打通,建立统一算法、商品池和群体策略[17] - 新品扶持周期从30天延长至90天,覆盖全生命周期[17] - 超级新品覆盖面从4500款扩展至8000款,平台最高1:1对投种草成本[17] - 新增质量化指标要求新品必须引进新客而非转移老客成交[21] 会员运营与用户价值 - 天猫平台存在118亿未开发会员关系和55亿未产生购买的会员关系[27] - 泡泡玛特2023年会员收入占比92.1%,复购率达50%[29] - 天猫头部品牌50%以上生意由会员贡献[29] - 店播新客中超50%来自店铺外触达范围[30] - 美妆品牌毛戈平会员规模同比增长33%,会员GMV同比增长75%,复购率41%[34] 激励机制与技术支持 - 服饰、美妆、运动户外行业90%品牌在3月底达成双位数增长目标[5][39] - 淘宝直播2025年将投入30亿红包补贴新客增长,20亿商品补贴打造爆款[41] - 垂类主播推动淘宝直播爆品成交同比增长300%[41] - 阿里妈妈大模型升级精准人货匹配,新增自动出价和图生短视频能力[42] - 大促天数压缩至100天,通过日销补充实现全年均衡增长[42] 细分市场与产品创新 - 日本经济泡沫后新兴平价品牌和细分领域品牌逆势增长,如男性化妆品年均增速8%[44][45] - SINSIN鲨鱼裤38大促全店成交翻倍,达播成交同比超400%[47] - 骑行眼镜品牌Kapvoe凭借"日夜两用"技术成为品类冠军[47] - 运动类目100%增长来自女性人群,女性马拉松场景尚未出现专业品牌[48] - 情绪释放类产品(香氛、氛围营造)和功效型产品(头皮护理、口腔科技)快速增长[48] 长期价值导向 - 平台选择"超级新品90天孵化"、"会员深度运营"等慢变量替代流量速效药[49] - 淘宝天猫88VIP用户达4900万,月均访问27天,10亿消费者平均两天访问一次[50] - 品牌增长动力来自产品力突破、细分场景修复和情绪价值满足[48] - 消费者终将为真正的品牌价值买单[49]